第82節
殿內寂靜。 直至此時,坐在上首的穆世章才緩緩開口:“穆侍郎有事說事,不必激化矛盾,大家都是同僚,同為陛下辦事,各位大人一定能理解戶部的難處……” 裴回向簾幕后的天壽帝揖手道:“陛下怎么看?” 天壽帝一個哆嗦,連忙將藏在桌下的演義小說塞進暗格。 “咳……我看行,就這么辦吧?!?/br> “陛下——”裴回又揖手,說:“恕臣愚鈍,還請陛下直言。陛下是覺得賑災可行,還是放任難民自生自滅可行?” “這……” “陛下,戶部虧空,可在之后彌補,民心不穩,后患無窮。還望陛下三思——” “你說得有理……” “陛下——”穆得和又揖手道:“裴閣老在吏部待久了,已經脫離了凡間,他只知民心不穩后患無窮,卻不知此舉是在扇火止沸,此次地震并未出現大的人員傷亡,便是形成難民潮,也成不了氣候,更何況,他們有極大可能壓根就不會上京,百姓只有在餓殍遍野的時候才會造反,如今不過一個小災,并未傷及民生命脈,他們拖兒帶女的上京為了什么?就為了一口在家便能吃的熱飯?還請陛下明鑒,勿要上了有心人的當!” “你說得也有道理……” 裴回皺眉,和穆得和異口同聲道: “陛下!” 天壽帝只覺得腦殼疼,恰在此時,一名內侍走入殿內,恭恭敬敬稟道: “陛下,玉京公主求見?!?/br> 天壽帝眉開眼笑,有如遇到救星:“快快請她進來!” 秦秾華入殿后,先向天壽帝行了大禮,天壽帝走出簾幕,親自將她扶起。 “秾華可回來了,宮中百姓情況如何?” 秦秾華低眉斂目,恭敬道: “回稟父皇,此次受災嚴重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四郊,在鳳陽公主的幫助下,四郊已全部清查,因地震受害的輕傷者有一百四十六人,重傷者十八人,義診處對輕重傷者實行免費問診的政策,以最低廉的價格向他們出售藥草。對于因地震而無法維持生計的特殊人群,由我名下的義莊,每日上門問訪,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目前京中民心穩定,百姓皆贊我皇室仁德?!?/br> “小八也去了?”天壽帝奇道。 “鳳陽公主秀外慧中,此次救災,她功勞最大?!?/br> 天壽帝笑道:“你們都做得好,此次花費多少?公事就要公辦,父皇可不能要你的體己?!?/br> 穆得和剛要開口阻攔,秦秾華已經說道: “為國為民,人人有責。女兒為自己的國家盡忠,為自己的父皇效一份力,如何算是公事?秾華雖不像某些大人那般,名下秦樓楚館商鋪酒樓數不勝數,但秾華近年盡心打理自己的田莊,也攢下了一份基業。雖救不了天下百姓,但在玉京城中施粥送藥,還是做得到的?!?/br> 天壽帝滿臉憐愛地拉著她的手,感動得說不出話?!澳承┐笕恕?,面色漆黑。 滿室安靜中,舒遇曦走出一步,向二人一揖到底:“玉京公主不愧封號,實為天下女子之楷模?!?/br> “不過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罷了?!鼻囟屓A笑道:“舒閣老盛贊,秾華愧不敢當?!?/br> “公主謙虛了……”舒遇曦轉身看向幾位閣老,朗聲道:“公主身為一介女流,也能深明大義,不知各位大人是何想法?與其我們爭個沒完,不如折中一下,取一個既能幫助受災百姓,又無需戶部破費的辦法……” “什么辦法?”穆得和皺眉。 “動員京中富戶捐款?!?/br> 穆得和冷笑一聲,說:“我還以為是什么好法子,你以為京中富戶都是你家奴婢嗎?你讓他們捐他們就捐?” “自然需要我們朝廷中人先捐,起一個帶頭作用。我舒遇曦,愿代表舒家,捐出一萬兩白銀?!?/br> 舒遇曦話音未落,穆得和已經瞪圓眼睛。 裴回也開口道:“既如此,我代表裴家,也捐一萬兩聊表心意?!?/br> 穆得和忍不住了,剛要開口罵人,穆世章一把箍住他的胳膊,止住了他的沖動。 有了兩位閣老的慷慨解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穆氏父子身上。 穆得和強忍怒氣,說:“二位大人家大業大,一開口就是一萬兩白銀,不知情的人聽了,還以為我們正二品大員一年怎么也有個一千兩的俸祿收入呢!我們穆家小門小戶,但愿為朝廷表率,捐出我父子二人一年俸祿!” “穆侍郎——”穆世章開口道:“我穆家雖不比幾位家史淵博的大人,但也不至于坐吃山空,即是為國盡忠,我穆氏愿省吃儉用,捐出我們父子二人的三年俸祿?!?/br> 二品大員一年俸祿一百五十兩,三品一百三十兩,兩個人的三年俸祿也不過是八百四十兩,對于賑災,無異于杯水車薪。 見穆氏如此,觀望風向的剩下三部尚書也都吞吞吐吐起來。 秦秾華取下發髻上的玉釵,笑道:“幾位閣老高風亮節,讓我敬佩不已。如今時局艱難,你我都需共渡難關,我身為大朔公主,平日錦衣華服,愧受父皇諸多賞賜,現愿捐出其中金銀珠寶,以換物資,賑災京畿?!?/br> “公主不可!” “這如何使得!” 秦秾華散發的舉動讓閣老們嚇白了臉,天壽帝更是紅了眼眶。 他看著女兒素凈清麗的面龐,想起玉食錦衣的憐貴妃和堆金積玉的燕王府,哽咽道:“父皇哪能要你的首飾錢,高大全,你去看看內帑里有什么用不著的東西,都拿去變賣了,有多少湊多少吧……” “陛下!” 龍淚流下,閣老們驚惶跪地,連聲哀求。 一個國家,困難到一國之君都要變賣內帑財物才能湊出賑災銀兩,傳出去豈不是要貽笑大方?他們這些朝臣的臉面又要往什么地方擺放? “陛下!”穆世章顫顫巍巍跪下,高聲喊道:“陛下高義,老臣慚愧,若要陛下變賣私產,先等老臣流落街頭!老臣雖俸祿微薄,但家中還有幾處薄田,愿變賣田地,湊齊萬兩白銀以賑災區!” 穆得和欲言又止,不服地強忍了下來。 穆世章表態后,剩下的三位尚書陸續松口,兵部尚書李舜年也是內閣輔臣之一,捐了一萬兩,其余的兵部和工部尚書,各捐了五千兩。 天壽帝在閣老們的安慰下擦干眼淚,連聲夸贊在場都是忠君愛國之士,又親手給秦秾華挽了個四不像的發髻,重新幫她插回發釵。 瑞曦宮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片和諧。 在這和諧之中,穆得和挪到秦秾華身邊,擠出咬牙切齒的聲音。 “玉京公主當真是瑤林瓊樹,為國為民,一點私心沒有,如此不留后路,就不怕將來名聲傳揚,引來草原汗王求親嗎?” 秦秾華不卑不亢,微微笑道:“多謝侍郎關心,若是到了滿朝文武也保不住一個公主的時候,那也只能順應天意,該如何便如何了?!?/br> 穆得和沒找著便宜,恨恨看了她一眼。 賑災一事塵埃落定,諸位閣老紛紛告辭。當殿內只剩天壽帝和秦秾華兩人后,天壽帝拍了拍她的手背,嘆氣道:“秾華,這次委屈你了,花了多少錢你算算,父皇從內帑里補貼給你?!?/br> “女兒不過是出了些小錢,何須父皇破費?!鼻囟屓A說。 天壽帝牽著她在羅漢床坐下,高大全眼神示意,立即有人端上兩杯清茶。 “這里不用你們伺候,都下去吧?!碧靿鄣壅f。 高大全“喏”了一聲,作為最后一個退出殿門的人,獨他一人侍立門外,警惕有人偷聽。 天壽帝滿面愁容,說:“秾華,父皇有一件事不知道該不該和你說,但是除了你,我也不知道還有誰能與我說道說道了……” “父皇有什么為難之處,秾華可能幫上一星半點?” 天壽帝神色糾結,沉默半晌后,長嘆一聲。 “我……我想讓位給六皇子,你覺得可行嗎?” 秦秾華不動聲色,平靜道:“父皇為何突發此意?” “非是突發此意,這件事,我已想了兩月了……”天壽帝說:“穆黨權傾朝野,穆裴兩黨爭執不斷,我雖有尊位,卻無實權,平日沒人記著我是皇帝,現在要寫罪己詔了,我就又成九五之尊了。大朔建國不到百年,皇帝已崩三位,我就怕啊,不知什么時候我會變成這第四個……唉,這個位子,不坐也罷?!?/br> 天壽帝握住她的手,懇切道:“我想帶你和安兒,還有你娘,擇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去做太上皇,豈不比現在擔驚受怕的好?” 秦秾華問:“父親只想闔家平安?” “正是……” “那便更不可如此?!?/br> 天壽帝一愣:“為何?” 她語調沉穩,緩緩說道:“歷朝歷代的太上皇都難有善終,一山不容二虎,一國又豈容二帝?無極宮遺址尚在,父皇難道忘了唐玄宗的前車之鑒?” “燕王應當不會……”天壽帝說得猶猶豫豫,自己都沒什么底氣。 “即便燕王容得下您,您就篤定,穆氏一定容得下新帝和太上皇嗎?” “此話怎解?”天壽帝急道。 “燕王正妻是穆氏女,若燕王登極,此女便是皇后,一旦她懷有身孕,生下皇子,不僅新帝難逃一劫,父皇您也自身難保。漢宣帝劉詢和第二任皇后霍成君成婚六年,無子所出,非是天意,而是人意?!?/br> “權臣霍光大權獨攬,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想再進一步,便只有篡位一舉?;艄馐欠裼胁怀贾?,現在無人可知,但霍氏一族倚強凌弱眾人皆知,霍光之妻更是膽大包天,派醫女毒死皇后送親女上位?;羰先绱瞬?,既然敢毒死皇后,又為何不敢去父留子?” 秦秾華問:“父皇,敢問霍氏一族野心比之穆氏一族如何?” “穆世章應該……”天壽帝依然很猶豫。 “那穆得和呢?” 天壽帝不說話了。 “穆世章已年逾花甲,穆黨領頭早晚變成穆得和,此人陰險狡詐,貪財無義,若有機會讓他去父留子,他必不會心慈手軟。屆時新帝是他的攔路石,太上皇是他的眼中釘,等到攝政王做膩了,說不定這泰山又要出來一塊石頭,上書攝政王當立——” 天壽帝被她一番假設說得面色蒼白。 他被完完全全地說服了。 在這番話之前,天壽帝從未覺得手中的皇位重要,現在才明白,只有在這個位子上坐一天,他才能活一天,若是當了太上皇,他只有死路一條! “那我該如何是好?”天壽帝白著臉。 “父皇勿憂?!鼻囟屓A輕聲道:“穆黨想推六皇子,以撫遠大將軍為首的武官又支持大皇子,舒閣老等中立的直臣群而不黨,還有一批成不了氣候的小官想要撿漏,今日之后就會去投奔四皇子——我們只需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自有人和穆氏一黨作對?!?/br> 天壽帝呆呆地看著秦秾華,過了半晌才拉住她的雙手,激動道:“秾華真是朕的智多星!若非你,此次父皇就要犯下大錯了!” 秦秾華垂眸笑道:“都是父皇洪福齊天,所以秾華今日才有幸聽到父皇露膽披誠?!?/br> 當天傍晚,天壽帝的罪己詔以文書的方式發布,隨著罪己詔一同發出瑞曦宮的還有一道圣旨,玉京公主因救災有功,加封長公主,一應禮秩皆同親王,又因玉京長公主憐貧惜老,故冊封大典免除,節省下的銀錢將全數用于京畿賑災。 玉京城的各大酒樓茶館都在議論公主不愿勞民傷財,自請免除冊封大典的事情。 “玉京長公主以國都為封號,一言一行皆揚我大朔美名,玉京長公主之于皇室,就如玉京之于大朔,其無愧焉!其無愧焉!” 滿京城都在傳遞長公主的美談,舒也回到府中,夫人也在談論此事,說起舒家捐的一萬兩白銀,舒遇曦嘆道: “穆氏貪財慕勢,先前還哭窮賣慘,一聽玉京公主要將捐款明細以金額排名的方式廣發皇榜,當即就又加了一千兩紋銀。他是想名列百官第一,給自己掙份賢名??!” “老爺是想再捐一點,壓過穆氏風頭嗎?” “算了!穆氏要出風頭,隨他去吧,那些虛名我也不甚在意……舒也那臭小子又去哪兒鬼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