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貴妃娘娘,您不用念叨了,陸大人這不是來了么?!?/br> 不知道什么時候,承德殿外的喊殺聲已經漸漸消失了,一白一紅兩個青年男子從殿外從容不迫的走了進來。 初升的旭日散著灼熱的光芒打在這二人身上,仿佛從九天之上走下來的仙人。 在他們身后,一個素衣男子被幾個人押著,身形佝僂著,十分狼狽,眉宇間還有幾分戾色。 陸貴妃循著阿清的聲音看過去,但見來人,心頭一驚:“大哥!” 來人正是原中書令陸文瀚嫡長子陸庸,也是五年前,阿清在穆蘭山大齊軍帳中看到的那個jian細。 所有的一切,都是陸家人布的局。在六皇子很小的時候,陸文瀚便開始布局了。 無論是太子的近侍恕平,還是二皇子的幕僚兼族弟周嚴,都是陸文瀚和陸庸一手安排。而可笑的是,太子和二皇子,都無比的信任這兩個人。二皇子更甚,因為他從來都想不到,周嚴會背叛周家。這些年他以為自己站在了頂端,可事實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陸家人推他上去的。 這也是陸文瀚的高明之處。而他,也的確有這樣的手腕和魄力。 齊敏抖落出河南案,是陸文瀚始料未及的。但他飛速的做出決定,將計就計讓六皇子認了罪,陸家全部退出朝局。由此讓太子和二皇子兩相爭斗。再故意放出楊吏和周嚴,使得二皇子和山東周家不得不反,牽制住北疆和雍州,六皇子這時出府,控制整個上京城。 若是沒有突然出現的顧家軍,光憑渤海城朱剛,斷然擋不住大齊和明家軍。這整個大梁,勢必天翻地覆。 總歸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陸庸算計不到的,又何止一個顧家軍呢。 還有阿清??! 第64章 阿清昏迷多日,不見醒來的跡象。然眼下北疆戰亂,周家造反,上京人人自危,顧衍心急如焚。 “阿衍,眼下國難當頭,你身為我鎮北將軍府的少將軍,應該肩負起身上的責任來?!?/br> 長公主鮮少出主院,可如今這個時候,她也坐不住了。她的丈夫還在北疆,前有大齊,后有明家軍。每時每刻都在刀尖上行走,叫她如何不惦念。 周家人已經快破了雍州了,到那時,即便顧東海在北疆勝了,沒了上京,他亦是孤立無援。 顧衍又如何不知這其中利害呢。只是他不能輕舉妄動,上京城如今忠jian難辨,誰是人誰是鬼,不到最后,難見分曉。一旦他邁錯了一步,必將萬劫不復。 長公主見他默不作聲,以為是害怕自己趁他不在之時,又將薛清趕出將軍府,心中頗有不快。 “你放心,都到如今這份上了,你與薛清的事兒,我不會再管了,更不會再趁人之危,將人趕走了。不管怎么說,他變成如今這樣,也是為了救我?!?/br> 顧衍有些無奈。 “母親,你誤會了。我只是在衡量一下眼前的局勢,只怕我們動手之后,會有人黃雀在后?!?/br> 長公主雖不懂政事,但人聰敏,顧衍這么一說,她也大致明白了。二皇子在北疆豎了反旗,周家圍困了雍州,看似是他們占了上風??墒聦嵣?,上京城的形勢依舊復雜。 也就是說,如果一切果真是二皇子在背后cao控,那么他在上京城的根基一定不淺,就算被逼到絕境,也不至于大老遠跑到北疆去造反。那么就只能說明,二皇子的身后,還有一個人。 而這個人,才是真正掌控全局的始作俑者。 “如今我們處在被動,萬事需謹慎小心,顧亭,你叫季康過來,我有事與他相商?!?/br> 長公主知顧衍事務繁忙,也不做打擾,只命人給芙蓉院送了些藥材,便回主院去了。 顧平看著長公主略有些寂寥的身影,微微點了點頭。不管怎樣,長公主也算接受了清少爺,這樣他們少將軍心里也會好受些。 不管長公主過去做過什么,她都是少將軍的生母,若能化解恩怨,自是皆大歡喜。若母子二人一直像過去那樣互相敵視,清少爺心里也是不愿的。他待少將軍好,也不會希望少將軍因他而母子失和。 當然,長公主不會像老將軍那樣視清少爺如己出,但只要保持如今這樣互不干涉,就已經很好了。 只是少將軍好不容易將清少爺盼回來了,清少爺又陷入昏迷中。哎,為什么總是讓這兩個年輕人,遭受這么多的波折呢。 “清少爺啊,快快醒來吧。少將軍雖然表面上云淡風輕的,可老奴知道,他心里害怕呀。他害怕清少爺突然就這么不聲不響的去了,這兩個月來,他夜夜不曾安眠,眼見著整個人,又瘦了一圈了?!?/br> “清少爺不知道吧,五年前,少將軍眼睛受了傷,他清醒之后,不見了你,可嚇壞了,老奴怎么勸都不聽……” 說起往事,顧平也不免濕了眼眶。 阿清一直在重復著穆蘭山的可怕夢境,像是一團黑霧纏在身上,無論如何掙扎,都掙不脫,直到一雙枯瘦的手使勁兒將他拽了出來,他甚至有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整個人飄飄浮浮,找不到重心。 直到黑霧散去,眼前朦朦朧朧的,似乎是他極為熟悉的將軍府。 他看到了那個自己做夢都想見到的白衣青年,又不知這是夢境,還是真實。 “……平叔,阿清去哪兒了,他去哪兒了???他是不是生我的氣了,是不是因為我沒有回應他,沒有告訴他,我心里也是喜歡著他的。所以,他生氣了,他不理我了對不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