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不知什么時候,小胖子幾個趴了過來,盯著他寫的字問。這幾個字他們都認識,別的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沒聽過校長兩字。 李流光失笑,隨口道:“校長是比夫子更厲害的人,是一個書院最厲害的,也是管著你們的人?!?/br> 小胖子立刻桃心眼,“夫子,夫子,那我以后能做校長嗎?” 李流光點點頭。作為自封的安北書院第一任校長,他不怎么負責任地承諾:“等你認夠了一萬字,夫子就讓你做校長?!?/br> 小胖子對一萬字沒什么概念,他才剛剛學到三位數的數字,但既然是夫子這樣說的,他便興沖沖地掰著手指算計著,他什么時候能認夠一萬字。他要做校長,要像夫子這么厲害。對了,還要管著義郎,買美人燈不買硯臺,不給他糖葫蘆吃。 第93章 尋到 義郎的第一堂課很成功。有他的示范,無論是小蘿卜頭們還是工坊的匠人,都接受了這種模式。 每天下午,工坊匠人都會按序輪換著來書院讀書識字。在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下,眾人的進展十分迅速,很快便學完了0100的數字。在此基礎上,李流光將前世習慣的度量衡單位引入,一改工坊常用的尺、寸、石、丈等單位。大家初始并不習慣,但很快便意識到,小郎君推及的刻度單位更精確,使用起來誤差更少。 事實上,李流光早有普及前世度量衡的打算,但之前眾人根本不識數,日常所用全憑經驗,李流光便是強行普及,也根本沒什么大的作用?,F在眾人既然掌握了數字,再普及這些效果便好得多。 一連幾天,書院的運轉都有條不紊。待得這里走上正規,李流光便將注意力放在了溫室的建造上。依著兔子先生的說法,溫室最好是全玻璃制造,充分滿足植物的光照需求。但考慮到李流光現在的科技水平,他根本做不到兔子先生說的這些,只能以石磚為主,玻璃為輔。 “這里、這里、這里?!崩盍鞴馐疽庖跍厥业奈蓓敹嚅_幾個天窗,好鑲嵌玻璃。有了之前建房的經驗,溫室修建的十分迅速?;A的主體工程很快完成,內里供暖采用的是“火墻”的形式。墻內中空砌成煙道,燃燒石炭促使熱氣在煙道內流通,以確保蔬菜生長需要的溫度。 “小郎君,這里是否也需要開個天窗?”有負責屋頂的人問。 李流光看向對方指著的地方,心中飛快算計一番便點了點頭。打發走了負責搭建屋頂的管事,一直跟在李流光身后的郭鳳虜感嘆:“這等溫室好是好,可惜耗費的玻璃、石炭俱為奢侈之物,一般百姓根本無法承受?!?/br> 依著李流光的想法,一旦溫室搭建完畢,便要日夜不停的燃燒石炭以保持室內溫度。他搭建的溫室看似并不大,才不到一畝地,但要供給如此多的石炭,也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到的。 “只是物依稀為貴罷了?!惫P虜說完,李流光便笑笑道,“現在石炭和玻璃稀少,難免價格昂貴。等日后多找幾個石炭礦,這些事物多了,也就不值錢了?!?/br> 郭鳳虜苦笑著搖搖頭,也就是小郎君有底氣這般說。石炭礦若是好找,他在安北這么多年,怎么一直沒有發現,至于玻璃,若非親眼見到,更是無法想象。 他提及正事,“不知小郎君尋某有何事?” “對了……”李流光恍然,“差點忘記了?!彼姓惺?,吩咐人去喊徐明成過來,側頭對郭鳳虜道:“工坊燒了幾套玻璃茶具,你看看合不合心意?” 還是那句話,物以稀為貴。在李流光前世,茶具樣式多種多樣,除陶、瓷、金屬茶具外,竹、木、牙、角等各種材質的茶具都繽紛呈現,玻璃雖然也有,卻是其中最便宜,最不顯眼的。但在大唐,因著玻璃器皿稀少,玻璃茶具反而萬金難求,勝過頂級的瓷器、紫砂等。 隨著他吩咐下去,不過一會,徐明成便小心翼翼捧著一套茶具過來。待得將手中的茶具放于桌上,徐明成才輕輕松了口氣,夸張地擦了擦額頭,笑著跟李流光同郭鳳虜道:“奴真怕一時失手,這套茶具放在云中城,足可換一套靠近都護府、五進的大宅子了?!?/br> 李流光笑了起來。徐明成輕巧地掀開裝茶具的木盒,將其中的器皿一一擺出。陽光的照射下,玻璃器皿呈現的并非透明無色,而是閃現著銀色的光點,色澤燦爛而有變幻之美。 “這是?”郭鳳虜驚訝地問。 徐明成解釋說:“咱們工坊試驗過多次,在原料中加入不同金屬,燒制出的玻璃色澤不同,帶有不同斑點,這便是其中一種?!彼f著打開木盒中的茶罐,捻起茶餅掰了一小點,放入茶具中,隨后倒入熱水。 郭鳳虜只見團成一團的茶葉緩緩舒展,隨著沖泡過程上下浮動,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看到杯中輕霧縹緲,芽葉朵朵,旋轉柔軟。茶湯澄清碧綠,色澤鮮艷,頗為賞心悅目。 “如何?合不合都護的心意?”李流光含笑問。 郭鳳虜朗聲大笑,“小郎君拿出的東西,豈有不好之理?!?/br> 徐明成覷著兩人的表情,說:“其實工坊還做了一些其他的東西?!?/br> “什么?”郭鳳虜興致勃勃。 徐明成從袖中摸出一個長條形的木盒,打開擺在了兩人的面前。內里是一支金銀鑲嵌珠花的釵簪,不同的是其中綴著的珠子是小顆的玻璃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