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296:屢戰屢勝的南唐大軍
隨著金陵城內因為武舉殿試而發生的一系列風波此刻位于在天下各國的邊界匯聚點處,正發生著一場震驚世人的刺殺。 所有的邊疆將領全部遇刺,無一例外,甚至于嚴重的還發生了嚴重的損失。一時間所有國家邊疆目前在這場刺殺里幸存下來的將領們立刻發動了對于其余幾方的亂戰。 細看之下,就會發現在這其中尤以南唐的軍隊最為驍勇善戰,哪怕他們在疆邊的兵員最少,可是他們的斗志卻是最高。比斗下來其他幾國那些臨時接替了原本被刺殺了的將領們這才發現了問題的所在,那就是南唐的軍隊的士氣高漲的有些不正常,。無論是怎樣的戰爭,他們都打的是如火如荼,幾乎都不會投降和認輸。最關鍵的一點還是一旦打不過了,他們就會聚集在一起立馬突圍,并且突圍的氣勢與士氣幾乎要比打了勝仗的兵士們還要高。 “他們到底是怎么回事?還不去查?。?!”隨著自己一方的兵力嚴重受損,與遼國有著莫大干系的北漢也罷,周國也罷,遼國,凡是與南唐的軍隊有過正面交鋒的全部都是一邊向著國內請求援軍,一邊派出探子調查實際原因。 不過在這個時候,暫時接管了南唐邊境軍隊的將領們得到了一個命令,那就是盡一切可能打擊其余幾國的邊境,盡一切可能打出自己的兇名,無限制的去搶奪相應的資源。 但是其余幾國呢,此刻所有的探子也好,眼線也罷,正盯著南唐國內舉辦到關鍵的武舉殿試,對于邊關的消息自然是有所耽誤,等到他們的消息傳到各自都城交給諸位臣工討論的時候,李煜的批復已經下達到了各邊關的所在,“責令諸邊關將領在肅清關內情況之后,用武力商議與靠近鄰國的停戰協議,同時允諾可以幫助對方來處理這件事情,有償提供兵力物力幫助對方打擊其他方?!?/br> 在接到李煜這個命令后,還略顯慌亂的幾國邊關臨時將領們的府邸和營帳里迎來了南唐的使臣。 “唐國使者見過將軍?。?!”這些還穿著軍隊甲胄的使者們站到其余幾國的將領府邸里面,不卑不亢的見禮道。他們這次的使命就是有好處的求和,同時嘗試與對方溝通,看看能不能讓對方買下自己國內淘汰的軍備,讓自己人換上新六軍的裝備制式武器。 要知道,當今陛下可是借著這次的便利下了整頓軍隊的新命令,所有的邊關軍隊全部劃歸到新六軍之內,成為了陛下和各位親王的親軍。 在平時或許這條命令會被邊關的將領們所抵觸,可是在現如今原本將領被刺殺的情況下,新接任的將領們雖然有心抗命,但是卻沒有那個威望能自信到所有人都去陪他反,所以對于這個命令也是接受的十分順利。 “使者請起,不知道使者來此有什么見教?”面對著在戰場上將他們兵士的士氣一直壓制的軍隊,雖然這些人有意提高自己的表現,但是總是覺得不是很自然,最后只得用著比較平和的語氣親自去扶起使者,與他們交談起來。 至于那些與南唐并不接壤的國家,并沒有什么使者派去,此刻他們正與其他幾國打的是激烈紛呈。只不過這個激烈到底是給上面看的,還是真的在打,那就不得而知了。 “啟稟將軍,在下此次前來是帶著陛下的命令而來的?!边@句話使者們是說的如此的痛快,畢竟這么多年來,自己國家的君主天然就比其余還擁有自己正統地位的國家矮了一頭?,F在能抬起頭昂起胸來這么說話,這些使者們的心中自然是多了一份天然的認同感。 尤其是,他們的身份還比接待自己的他國將領高了不少,要知道親軍與地方軍隊的差距那可是天壤之別的?,F在自己國內進行軍隊整頓,他們成為第二批進入親軍編制的軍人,自然是多了一些其他人沒有的自信與榮辱感。這可比之前被臨時接替了原將領的臨時將領們所說的他們撐過當初那場戰爭后就榮升禁衛要好多了,那個時候比較虛假,現在是已經成為了真實的事情,兩者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使者既然是帶了自己國內皇命而來,那請坐,本將有興趣聽聽??!”聽到來到自己這邊的使者是帶了皇命而來的,這些他國將領也是不敢擺譜。畢竟對方是帶了他們國家那位帝王來與自己進行交涉的,這就牽扯到了兩國之間的大事,談事自然是不能如此隨意,需得展現出自己一方的威嚴與禮儀才行。 不然,他們的言行一旦讓這些人失望了,那么引1起兩國真正的交戰,那么他這個剛剛當的上邊關大將也算是當到頭了。畢竟,使者代替得了他們國內說話,他這個臨時將領現在除了代表他自己之外,誰也代替不了。 “將軍,請?。?!”唐國的使者各方面的表現也沒有顯得太過的霸道和失禮,而是不卑不亢,你跟我好言好語,我也與你平和對待的態度。 “使者,請?!泵鎸χ匚幻黠@高于自己的唐國使者,原本想著自己素常對于唐國軍隊的態度,再看到對方占據了優勢后的態度,這些將領們也是迫使自己像對待自己的朋友般,熱情的與這些使者們噓寒問暖,攀談起來,試圖在進行最后的言語交鋒與利益交鋒前,套出更多的訊息,以彌補自己目前的劣勢地位。 在其他方面或許他們是個新人,但是在利益交換方面他們可比那些熱血將軍更精通,那是因為一個人在底下待的久了,不免會變得更加冷靜與市儈些。 “好,希望能與將軍有個好的交談?!泵鎸Σ恢酪驗槭裁丛蚨俗尩膶④妭?,這些使者們也是安然接受了。接下來,就是一場宴會與交談各自付出自己的所認為足夠多的利益交換對方所能提出的東西。此刻,一切都變成了單純的利益交換。沒有什么可悲也沒有什么自詡為正義的人站出來攪局,一切進行的是那么的順利與賓主盡歡。 待到這一場場談判的最終消息匯聚到各國的實際統治者那里后,沒有想象之中的譴責,也沒有想象之中的責難,有的只是一紙圣旨,那些在關鍵時候站出來竊取了各邊關將領身份的臨時將領全部獲得了來自自己國家的承認,與之而來的還有那久久沒有撥發的軍費與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