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146:熱鬧的燈會(求訂閱)
時間不知不覺的來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這一天無論是后周也好,南唐和北漢也罷。 這些漢族創立的政權,開始了他們專屬的節日慶祝。 在這一天很少會有人會去選擇發起戰爭的,原因很簡單,人心思靜。 你想打,你手下的兵卒們也不會愿意跟你去摻合這種事情。 在罷刀兵的節日里去動刀兵很容易觸犯隱隱之中的神靈,這就是士兵和百姓們所以為的。 但在統治者的眼里自然不是這樣了,之所以有這種隱晦的規矩,只是因為為了自己有一個可以休息發展的時間罷了。 整日里勾心斗角的算計,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奔潰的邊緣。 所以,不管愿不愿意,在正月十五這樣的日子里很少會有人去發起戰爭,也很少有人敢于冒這樣的大不諱。 百姓們和兵卒們在這幾天,也更傾向于呆在家,帶著老婆孩子去燈會里去逛逛之類的。 但如今處于的后周的中原卻并不是這樣,開封城內雖然有在舉行著燈會,但是這座城池里的真正主人,周幼主和周太后已經在一隊侍衛的掩護下,偷偷離開了這座城。 而離這座城不遠處的發生陳橋兵變的陳橋驛,有著一支大軍在那里駐扎著,此刻帥帳之中正有著分歧在發生著。 他們所擁護的點檢趙匡胤被人傷到,處于重傷昏迷的狀態,點檢的弟弟趙匡義又是新亡。 可以說,他們的反叛算是失敗的。 頗有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局面,于是便有人提出重新歸降于后周,不再反叛興兵的想法,甚至于還有人提出要南下去投靠南唐。 可以說,這里面各種稀奇古怪的言論都有,他們都在試圖拿自己所想象的言論和行為去說服這些與自己不是同一想法的人。 到了最后,甚至于越吵越兇,動手打了起來。 這在帥帳里的自然都是一些大將將軍什么的,一爭一打之間自然避免不了牽扯自己的手下進來。 頓時整個營帳亂做了一團,平日里暗藏的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 燒營帳糧草什么的,逮著自己所不滿的將軍就是一頓毒打的。 可以說,這一次算是鬧得大發了,整個兵營亂做了一團。 不過比較可惜的事情是,這里的亂象并沒有人知道。 早在整個事件開始后,龍緣樓士閣派出自己培養的探子就已經離開了。 畢竟不是專業的探閣成員,只知道執行任務,完成后也沒有派人盯著。 不然這一次,直接將這消息通過士閣之口傳于范質,可以說陳橋這一隊大軍算是廢了。 開封城的兵力再加上后周開始來援的軍隊,如果cao作的好,完全需要個十來年才能緩和過來,將民力等恢復到現在這等模樣。 但是,現實就是這樣,沒有什么事情是假如和可惜所能達到的。 只有自己去做,去布局了,才會有著收獲。 陳橋驛的大軍隨著幾番爭吵之后,幾近分崩離析,原本后世歷史上被杯酒釋兵權的大將們在這個時候選擇了各奔前程。 他們帶著自己的隊伍有的去了開封城,有的則是向南邊走,想著找個近點的城池,看看能不能打下來,占地為王。 至于去投奔南唐什么的,那不過是句笑話。 距離那么遠,帶著大軍沒有多少糧食。 兵卒吃什么喝什么,并且去了就一定會被重用或者接納嗎? 那不過是個被他們打趴下來的國家罷了,雖然還強大但不足為慮。 就這么,還沒醒來的趙匡胤此刻身邊的大軍,就只剩下不過五百多人了,并且這些人不過是因為平日里受過趙點檢的好處,只是想著等趙點檢醒來后,再說離開。 這也算對得起,曾經的相遇之恩了。 …… 開封城,此刻嚴陣以待的城墻里面,百姓們也在慶祝著這難得的節日。 他們的臉上絲毫沒有即將面對戰火的悲痛之意和恐懼,他們滿是笑意的享受著寧靜。 這年頭,真的是夠了。 天天打仗打仗,身為都城的百姓他們早都聽膩了,不說打不打的進這開封城,就是打進來,又能如何? 不過是那些官老爺們遭殃,他們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 這么想著,游街的高蹺等走的更加安穩了,酒樓的生意也更加紅火了。 街上的賣糖人的,因熱鬧氣氛而興奮奔跑的孩童也更加開心了。 戰火,在這一刻,更像是天上的烈日,可望而不可即。 …… 北漢,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遼國的附庸,國力不算強大,但是在慶祝傳統節日的力度上,并不若于后周,有著它獨特的方式和方法,帶著一股濃郁的北漢風格。 粗獷一些的裝扮,祈福,百姓自發組織的裝扮神靈古怪故事的游街,熱鬧而又有趣。 百姓們伸著頭擠在人堆里看著過來的表演者們,待到晚上的時候,還有著各種好玩的燈會。 …… 最后是南唐,在李煜的授意下,金陵城,甚至于其他南唐境內的大城,小城,官府都張貼出了告示。 號召民間的奇人異士在最新由工部在各地加緊搭建的舞臺上進行表演,這對百姓們來說,是難得的樂趣了。 為了生計壓力而努力一年,終于是有了發泄的渠道,尤其是這一次官府還說了表演的有免費的官飯和銀子拿。 頓時,整個南唐的奇人都被調動了起來,無他,只為增加節日的趣味性。 之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那樣人數眾多的表演環境,現在有了搭建的舞臺,他們自然也是想出來露一手了。 從各地四城門處或者三城門處舞臺搭建好的那一刻起,整個舞臺上的表演就沒有停過。 尤其是金陵城的百姓們,平日里因為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接觸一些奇技yin巧,自然是都想去表演。 最后,整個負責登記表演節目的官員那里,登記的節目足足寫了有一個簿子。 搭建的舞臺,想要表演節目的民眾如此之多,負責登記的官員自然是有些頭疼。 按著這上面的表演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在沒有想到任何解決辦法之后,這個被工部和禮部選出來登記的官員,選擇了上報。 最后,層層上報之下,這個消息被傳到了這個節目的發起人之一禮部下屬祠部的侍郎裴杰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