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碧血銀槍_分節閱讀_28
~哈哈~終于換地圖了,在青州這片土地上,會發生許許多多……甜甜蜜蜜【大霧——婦唱夫隨【大霧——的戲碼! 我給了提示了喲,擼袖子準備上發展咯~哈哈哈~ ☆、第二十八章 曹軍全心全力集中在眼前的城墻上,無暇后顧,再加上他們自己就是從那高處密林里出來的,全然想不到,竟還有一隊數千的兵馬,藏身其中。 趙云所率的人馬雖不是那跟隨公孫瓚歷經無數次戰場歷練出來的精銳白馬義從,可個個都是跟了他至少一年,隨軍cao練的精悍騎士。加上慣于山林曠地奔馳的良馬,如同一把百煉鋼刀,在所有人猝不及防之時,攜萬鈞之勢,迎面劈到駐于城門前的數萬曹軍面前。 一時之間,眼前盡是被飛奔的馬蹄揚起的煙塵,一柄柄長槍上耀眼的銀光,轉眼間就被一片血光全部遮蔽,曹軍的陣腳頓時為之一亂。 五千人,沒有先鋒沖陣,沒有盾手掩護,甚至沒有弓弩羽箭之威。弓箭都懸于馬側,鋼刀俱收在腰間,手里只有一柄長槍,橫掃抖刺,銳不可當。 但五千對數萬! 位于曹軍中軍的將領只稍稍慌亂了一刻,隨即立刻發現這一隊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人馬雖然個個兵精馬勇,但人數卻是太少,這根本就是一支沒有后援的孤軍! 五千的孤軍,哪怕個個都是刀槍劍林里滾過來的悍然精兵,又如何能敵他數萬大軍! 更何況,他所領的曹軍又豈是一沖就散的烏合之眾! 令旗展處,戰鼓重鳴,曹軍的混亂倉皇漸漸穩定下來,擺開陣勢,讓過那五千長槍所指的鋒銳,綿延不絕地從后兜出,無邊無際,一會兒工夫,就將他們全部兜入陣中。 趙云回馬稍定,遙望那近在眼前的高大城墻,長槍高舉,神色飛揚,朗聲大喝:“殺!” 身后,竹架所制的旌旗迎風飄展開來,赤紅色的“朱”字,如天際尚未褪盡的霞光,刺目耀眼。 “是攻陷了平原郡的朱靈!”曹軍將領看著趙云身后赤紅的旌旗來回揮舞,瞳孔猛然收縮。 青州北海以西,不臨海的幾個城縣里,不是他們的軍隊,就是袁紹的人馬。而袁紹的人馬,一直被他們的后軍副將拖在后面,遠遠和攻進北海的軍隊隔開。 這五千人,說多不多,說少卻也不少,不可能憑空出現而不被兩家察覺,唯一的解釋,就只有是那被后軍拖住,攻陷了平原的袁紹大將朱靈突破了他們后方的防線,趕來救援了! 他沒想得到是,正因為從平原到北海這一路都有袁曹兩家的軍馬駐守,兩家的探馬斥候幾乎都撲在了對對方的監視探查上。 所謂鷸蚌相爭,這才被趙云這一隊走山路,過水澤的人馬,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北海劇縣的城門前。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先入為主的印象,當他聽到軍報,沖進陣前,第一眼遠遠看到那個赤紅的“朱”字時,更是再無懷疑。 別說是他,就連城頭守城的袁軍將士,初時看到曹軍大亂時的詫異之后,見那旌旗大展,一下子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這些袁軍將士,后方不穩,苦守孤城,現在見到了援軍,好像黑暗中的一線曙光,讓他們如何不喜,如何不歡? 不一會兒,一個一身玄甲的將令飛奔上城頭,看清了旌旗,狠狠一拍墻上的堅石,回頭放聲大喊:“擂鼓,開城門,里外合擊,殺他個閹黨遺丑!” 城中兵士先是好不容易攻破了北海,卻又被曹軍壓著打了三天,走過城墻底下連頭都抬不起來,身心俱疲,狠狠窩著一股憋屈的火。此時聽到這將令一下子都興奮起來,狂奔傳令,整頓人馬,分發刀兵軍械。 袁紹軍中,已經記不得有多久沒如此令行禁止了。 沉重的城門從內緩緩開啟,飛騎將領帶著整齊的步兵列陣而出,火把閃耀跳動的火光下,兵戈寒光森森,齊聲吶喊喝叫聲里,旌旗飄飄,繡金的“高”字迎風招展。 袁紹的軍馬氣勢如虹,沒有一刻停留,一出城門就與距離城門最近的曹軍狠狠撞到一起,刀起矛刺,聽著自家金刃破空之音摻雜著曹軍四起的慘呼,心神振奮。 從城中出來的一共約三千步兵,從外向里,半是接應,半是合戰。也不知是不是氣勢大振的關系,前行的速度竟和趙云所率五千騎兵相差不離。 曹軍前后受襲,才穩住的陣勢又四散亂了起來。大軍之中,只見兩條血路越靠越近,生生將合圍的曹軍撕開一大道口子。 就在兩股人馬匯聚到一處時,袁軍領頭的將領長刀下壓,見到趙云先是愣了片刻,但隨即向他拱手一禮,放聲高呼:“末將韓猛,敢問來的是朱將軍帳下哪一位將軍前來救援北海?” 他的嗓門極大,好像天邊隆隆一聲響雷,別說是趙云,就連被殺得驚惶四散的曹兵也能聽個大概。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趙云仿佛全沒聽見,就連他這個人,他身后帶的前來接應他們進城的三千士兵,都好像全沒看見一樣。忽的縱聲長嘯,策馬朝城門狂奔而去。 五千人馬的攻勢,好像在一瞬間凝固。 趙云的一聲長嘯之下,刺了一半的長槍反手撤回,掃到半路的長槍收勢回轉,紛紛撥轉馬頭,后隊跟著前隊,跟著趙云,一齊向城門放馬疾馳。 兩隊人馬幾乎是片刻不停地擦肩而過。 那自報姓名為韓猛的將領和他身后那狂歡般砍殺的三千兵馬就這么愣在當場,眼睜睜地看著奔馬仿佛帶著風,在自己身側呼嘯而過。馬蹄踏出的煙塵直沖臉面,幾乎要嗆得他們連眼睛都睜不開來。 別說韓猛,就連曹軍也都看不明白了。 不是來救援守城的袁軍么?明明是他們占了上風,怎么方才還猛如下山之虎,轉眼間就跑得比兔子還快? 見了自己人都不打招呼,報個姓名么? 等站在那高高城墻上的玄甲主將反應過來,臉色劇變,聲嘶力竭地高喊著關城門時,趙云已經帶了最先的百余人沖進了城門。 信手提韁,胯下駿馬于飛奔中陡然駐足,嘶鳴著人立而起。趙云將長槍橫置于馬前,探手解下弓箭,挽弓執箭,如月滿臨空。也不見他如何瞄準,從容淡然,狀似隨意地一勾一帶。 勁羽鐵鏃,好像一道平地而起的閃電,綻自他指間,尖嘯著向那高立于城頭之人而去。 城頭護衛主帥的親兵反應過來時,只來得及急撲上去,用自己的身體,為主帥擋住這仿佛來自地獄的一箭。 然而看似輕飄飄的羽箭上卻有千鈞之力,箭尖扎入親兵的胸口,生生將那親兵帶得連退數步,直直對穿而過,箭勢猶自不絕,還是刺入了那主帥的左肩! 趙云一箭出手,卻不等細看,第二支箭又夾在了指間。 那主帥狂吼關城門的聲音還未絕于耳,噬魂般的弓弦之聲再起,這一箭,正中他身側高高的“高”字帥旗! 粗逾手臂的旗桿應聲而斷,那個繡金的“高”字在風中掙扎了片刻,轟然墜下城頭。 這時,駿馬急嘶方停,四足立定,戰袍飛揚,趙云回弓挺槍,挑起一名最先從城門處回沖過來的袁兵。 跟著他一同沖進城來的百余名騎手也紛紛拉弓引箭,百箭齊發,撕裂長空,正要關攏城門的一眾袁兵頓時倒下一大片。 五千騎兵移動的速度極快,此時再不分是袁軍還是曹軍,只要是攔在他們馬前,阻礙他們進城的,一律格殺。 已經反應過來曹軍大叫追擊,想趁著城門打開之際,也殺進城中。但人的雙腿又怎么可能跑得過馬的四條腿? 更何況,還有反應慢了一拍的韓猛領著三千步卒橫在趙云的人馬和他們之間,根本追之不及! 最后,眼看著好不容易開啟的城門再一次在眼前緩緩合攏,沮喪懊悔到瘋狂的曹軍最后只能將一腔悶氣全都發泄在那從城中出來“接應”的三千人身上。 火中取栗,亂中取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種手段,無論是紛亂的戰場上,還是政局上,都不少見。但時機掐得如此之準,獲利如此之大的,從今往后,趙云絕對排得上名。 沒有人能想到,趙云憑著五千人馬,五天四夜的急行軍之后,還能在袁曹數萬大軍的夾持之下,以疲憊之師,一夜破北海! 就連陳匡也想不到,趙云進了北???,五千人馬,只有輕傷數百,一人未死,重傷全無! 這一戰,在今后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中,都將為人津津樂道。五千從天而降的奇兵,回馬射主將,一箭斷帥旗的風華氣勢,以少勝多的奇跡之戰! 但是現在,趙云卻什么都沒想到,他甚至還沒從全神策馬沖擊,戰場人心博弈中放松下來,就傳來袁紹此戰的主帥高干被他一箭射中左肩,重傷北逃的消息。 于是,趙云一面清點人數,分派人手,分出一千人的小隊,再掃一下北??ぶ性B軍隊的殘余之兵。一面派人將他從幽州帶出來的曹cao親筆書信送至曹營,這封書函是由程昱作為使者交給公孫瓚的憑證,是南北聯手的約定。 趙云離開幽州時,陳匡特意將此信交給他,本想讓他用此信做做文章,見機行事,挑撥袁曹繼續狠斗,從而牽制更多的主力。卻沒想到,倒是正好能被他用來阻一陣曹軍的攻城之勢。 就在他忙得不可開交之時,一直沒怎么露面的范成卻突然湊到了他身邊。 “你小子,方才沖殺的時候不見人影,現在又跑來做什么?去去去,快給我帶人掃清袁紹殘兵去……” 趙云笑罵了一句,還極順手地在他額頭上拍了一下。全然沒有意識到他這個信手拈來的動作和某人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