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性死亡 第一部完結_第297章
…… 那時候董天天以為這場“逃亡”已經成為了他生命中最糟糕的災難片,卻沒想到在逃亡開始的第三個清晨,楊旭突然一頭栽在了后車廂里。 他發燒了。 第137章 變異 現實永遠老套而乏味。 它們就像長年擺在冰箱上的面包,一旦被遺忘就會風干成硬邦邦的固體,在掰開后露出干癟而冷硬的孔洞,稍一用力就會碎成一地的殘渣。 董天天還記得那個糟糕的清晨。 彼時他正坐在懸浮車的副駕駛座上,透過模糊的車窗看著“垃圾場”里一成不變的廢料,斷裂的鋼筋水泥和被拋棄的車輛機械堆疊在一起,刺眼的陽光滑過老式建筑布滿灰塵的幕墻,正倒映著他們這輛懸浮車的虛影。 那是他們離開學校的第三天,沒有食物,沒有水,最初的喜悅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耗盡,徒留下漫長的茫然和在恐懼中不斷滋生的懷疑。 離開學校真的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嗎? 離開了學校,我們就真的可以活下去嗎? 長達一年多的“喂養”生活極大地刺激了董天天的反抗欲,然而直到離開那座“箱庭”,他才意識到自己其實并沒有在廢墟里獨立生存的能力。他不是廢都的原住民,沒有做過居無定所的流浪漢,他只是個不愿意遵守“規矩”的“學生”,根本沒了解過這個世界“弱rou強食”的陰影。 他不知道該怎么在廢墟中找吃的,不知道該如何躲避無孔不入的城市監控,他甚至會在聞秋停下懸浮車的那個瞬間打顫,對將要下車找尋覓物資的行為產生恐懼。 車門外到底有什么呢? 董天天扶著門把手,不斷地回想起自己在前幾個夜晚看到過的黑影。 他們所在的這個地方是“廢都”——迪爾利科特用于處理垃圾廢料的加工場,它容納著seed病毒爆發后被炸毀的城市建筑,以及難以數清的、來自于全國各地的生活垃圾。 那些難以降解的殘渣堆積在廢墟表面,組成了懸浮車下顛簸的地面,配合著頭頂斷裂的鋼筋水泥,切割出廢都里充滿了各種有毒氣體的天空。 它們組成了這座城市。 也養活了城市里的各種“怪物”。 這些“怪物”分居在各自的領地,以一種獨特的行為準則生活至今,燒殺搶掠對于他們而言不過是餐后的即興運動,能強到物資更好,搶不到就當夜間活動鍛煉身體。 他們隱藏在夜晚的黑幕里,早就盯上了這輛緩慢行駛的懸浮車。 ——這就是聞秋遲遲不敢改變線路的原因。 聞老師和董天天在沖出校門的那個瞬間心情還是不錯的,心態宛如臨考的學生放假,哪怕書包里還有一大摞作業,也不由自主地發出了“解放”的歡呼。 可假期這個東西就像被加了二倍速的養成游戲,“學生”們通常還沒怎么品味自由自在的甘甜,就已經迎來了補作業的痛苦。自由是不可能的,人生就是在經歷著接連不斷的折磨,董天天在第二次離開懸浮車尋找物資的時候就被迫結束了美好的休閑時光——體態各異的“作業”們自動沖到了他眼前,一個鐵棍砸得他大腦嗡嗡作響。 該來的還是會來的,廢都的暴民們永遠不會缺席。 董天天收回停留在窗外的視線,拎著科學院配給自家看門狗(雁)的電棍,開門下車,一棍子砸暈了車下潛藏的“小朋友”。 按照那次突襲事件后聞老師的說法,廢都的原住民們大概在懸浮車第一次停下的時候就盯上了他們。他們觀察了一個晝夜,發現車里出來的這三位怎么看都不像科學院的警犬,哪怕他們穿著“雁”標配的制服,舉手投足也帶著一絲不諳世事的無害。 而在這種地方,無害就是原罪。 他們開著一輛貼滿了科學院標簽的懸浮車,就像是駕駛著一個會飛的金庫。聞秋在董天天被襲擊后就否定了腦海里改變線路的想法,沒辦法改的,倘若他們妄圖開辟一條新的道路,在的得到自由之前,他們就先被廢都的野狗們弄死了。 懸浮車一日沒偏離科學院標定的路線,那些饑餓的野狗就尚且還能保持住理智??蛇@條路的終點是科學院的白樓,只要進入外圍的防護網,他們就會因為沒有通過身份掃描,而被當場轟成碎末。 腹背受敵。 董天天抿了下唇,拎著電棍拉開了懸浮車的后門。 科學院負責運送尸體箱的這輛懸浮車大得像個運輸車,它被前后分割成了兩部分,前面用作控制行車方向和休息,后面用作搭載貨物——當然,現在被用來放置尸體箱了。 后車廂里負責戒備的是楊旭,往常董天天一開門他就會歡脫地蹦出來,今日卻不知怎么消停了,蜷縮在車廂深處,像個可憐兮兮的幼犬。 ——“楊旭?” 董天天試探著叫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