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的血族也在搞事、秦醫生是怎么哄我開心的、真千金她是團寵[穿書]、寵夫(快穿)、喵祖師撩徒日常[穿書]、末世的種田生活 完結+番外、你是不是想撩我、重生之強勢逆轉、家有Omega初長成 完結+番外、重生之私房菜
姬昌搖了搖頭,“我是下臣,公主有什么吩咐只管聽就是了,沒問這么多,還是要靠東伯侯的?!?/br> 正說著,北伯侯挑開帳子進來了。 “都在說什么?我在外邊隱隱約約的聽說要問什么東西?” 南伯侯哼了一聲,“原來是北伯侯來了大駕光臨,未曾遠迎,還請恕罪?!?/br> 北伯侯就覺得南伯侯這話說的陰陽怪氣。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鄂崇禹免不了要在北伯侯跟前鏘鏘了幾句。 “我們哪有您會拍大王的馬屁啊,來的時候帶了那么多財貨,又聽說你和費仲尤渾交好,大王那邊有什么動靜你早就知道的清清楚楚?!?/br> 鄂崇禹這下借著酒勁開始對著崇侯虎大罵,說他橫征暴斂不顧屬地民眾的死活,說大王要建摘星樓,北伯侯就屁顛兒屁顛兒的捧著金銀銅貝過來。 又說這一路走過來朝歌的人對于大王天天醉生夢死早有怨言,就是因為北伯侯和費仲之流在一邊亂拍馬屁不知進言。 這一下把北伯侯快氣死了。 而且兩方都是脾氣暴躁之人,都受不了氣。就在帳篷里打了起來,姬發覺得自己年紀老邁,光在一邊吆喝著并不下場,東伯侯沒辦法只好過去把兩個人拉開,拉架的時候免不了被南北兩位伯侯在臉上招呼了幾回。 眼看著南伯侯已經喝醉了,屬于醉后鬧事,東伯侯就推著崇侯虎往外走。 “鄂侯爺喝醉了您先回去吧,今天別跟他計較,明天再說?!?/br> 南伯侯又在帳篷里吆喝著自己沒喝醉。 北伯侯不想惹事兒就直接走了,東伯侯回來之后就免不了要抱怨一下南伯侯。 “你也是,說這話干什么?大王既然下令要讓各地進貢,咱們進貢就行了?!?/br> 雖然南伯侯統領南方兩百諸侯,但是南方太窮比不得別的地方。 他發愁的拍了一下桌子,不想說話。 姬昌也在旁邊嘆了一口氣,嘴中就詢問東伯侯這次拜見兩位太子的事情,又露了一點口風,說是姜王后是被炮烙至死。 姜王后乃是東伯侯的女兒,父母多年未見,只聽說她去世了,卻不知道是被炮烙至死。聽見女兒死狀這么凄慘,東伯侯根本接受不了。 一開始以為女兒是病死的,或者是憂郁而死,再不行后宮傾軋或者是被毒死的。 可沒想到居然是一個大活人被炮烙死的。 這一下受不了了,在帳篷中大罵大王。 又加上南伯侯在一邊哭哭啼啼的跟著罵,動靜太大引來了不少人。 于是,三位侯爺被巡邏的軍士一起押到了九間殿上。 被押到九間殿上的時候,路上遇到了不少人,人群里面有人喊著是北伯侯前去告密,才有了三位侯爺今日被押送之禍。 北伯侯聽說了之后氣的差點紅了眼,自己雖然有著告密的職責,但是像這種在朝歌酒后失言打架大罵可不屬于自己上報的范圍。 哪個王八蛋在背地里編排自己。 北伯侯氣得罵罵咧咧地出了自己的駐地,騎著馬趕快去了九間殿。 因為這件事九間殿上來了不少文臣武將。 鄂崇禹的兒子鄂順擠了過來,扳著大罵不休的南伯侯的肩膀。 “大人今天糊涂了,咱們自家的事情還料理不清楚的,你怎么又開始替別人鳴不平了?!?/br> 自家來的時候根本沒帶多少財物,剛開始還沒進朝歌的時候父子兩個就商量過,到時候拿出一部分賄賂寵臣。好讓這些寵臣在大王跟前美言幾句,讓大王饒恕南方幾百諸侯這一次沒有貢品之事。 這事兒還沒開始付諸行動呢,父親就開始大罵大王,到時候就算是有寵臣美言也救不得了。 鄂崇禹仍然在氣頭上,“呸,大王多行不義,我等為臣子的就應該在一邊勸誡,我有什么不能說的?” 鄂順都快急紅眼了,覺得自家父親就是個二百五。 大王是那種能聽進去罵的嗎? 你如今在大殿上罵了出來,咱們父子兩個難免做一回刀下亡魂。 你看旁邊的西伯侯多精明,來的時候自己一個人來了,連個兒子都不帶來。人家這個時候被押解到了大殿上,端端正正地在大殿上跪下來,看上去要多恭順就有多恭順。 再看看你另外一邊的東伯侯,人家這個時候只哭女兒。說出去那是因為女兒去世了,激憤之下才罵了大王。 這叫其狀可憐其行可恕,大王就想把這老丈人推出去斬首,也要考慮考慮兩位殿下。 人家都有態度擺在這里,就您現在還在大罵不止。 鄂順看了看另外三位伯侯,東伯侯父子這個時候不是假難受,哭的已經出不了聲了。 自己這傻父親八成就是中了北伯侯或者西伯侯的經jian計。 這兩人都不是好東西,要是這一次能全身而退,父子兩個能逃得一命,遇見這兩個人有多遠就離多遠。 外邊兒三聲鼓響,太子和公主已經來了。 大殿上終于安靜了下來,剛才嚎哭不止的東伯侯和罵罵咧咧的南伯侯都安靜了下來。 在來的路上女荒已經聽說過了事情的完整經過。 讓人先把東伯侯父子兩個扶下去,讓二殿下殷洪去招待他們兩個。 又讓人把西伯侯和北伯侯趕走。 北伯侯本來就是來看笑話的,本來就沒他什么事。 西伯侯要養精蓄銳沐浴焚香戒齋七日之后去女媧廟上香。 而且對于西伯侯這種明知道過幾天還去上香,卻偏偏和同僚聚會的行為,得到了女王的批評。 女荒當然不可放過這個機會,抓住姬昌的這個行為上的污點,在大殿上咆哮了好一陣子。 果然,在女荒大聲咆哮指責姬昌對神靈不敬的時候,沒有一個臣子出來求情。 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就讓你無話可說。 這感覺,爽! 也不知道三哥是怎么沒腦子的,偏偏讓臣子們抓到自己做事的把柄,天天被人家噴。被人家噴跟噴人家,果然是兩種感覺。 把得事兒的趕走之后,只剩下南伯侯父子兩個還跪在大殿上。 南伯侯這個時候也不說話,趴在大殿上五體投地。 跟剛才對大王罵罵咧咧桀驁不馴的模樣判若兩人。 他兒子鄂順在一邊替父親請罪。 女荒揉了揉自己的太陽xue,低著頭跟大侄兒說。 “他們南方貧窮,南伯侯之所以鬧開,十有八九是不想進貢東西?!?/br> “姑媽要治他們的罪嗎?” 女荒搖了搖頭,心里面想著南伯侯對朝歌的事情不了解,他要是早知道最近一兩年三哥變得喜怒無常,肯定不會用這樣的招數。 低頭對大侄兒說:“你只管赦免他們這一次的罪過,體諒到他們南方貧窮,免了南方二百諸侯的進貢。但是要告誡他們事不過三,有這一次就沒有下一次了?!?/br> 想到這里又聽說剛才南伯侯罵罵咧咧的內容,里面就有征發民夫修建摘星樓這件事情。 頓時心中有了一個計策。 就低頭跟侄兒說,“趁著這個機會,你頒布一條仁義的命令:三年之內,不允許諸侯屬地內征發民夫,免了他們屬地的各種徭役。咱們也不修什么摘星樓了,將以前準備好的那些東西加固城防,這就是所謂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br> 這一條命令傳下去之后,就等于說三年內諸侯不許再修建城防,而朝歌周圍卻可以加固城墻。 心懷不軌之人必定著急,要是心中沒鬼的,也不在乎這三年時間。 在大殿上說的根本就不夠詳細,等到回頭女荒讓人列舉出詳細的版本,刻在竹簡上傳布四方。 能為侄兒拉一波民心,還能讓諸侯削減一些武備進度。 這真的是一舉兩得。 第20章 西椒殿尤渾覲見 等到南伯侯父子兩個感恩戴德的退了出去,大殿上一群君臣對著太子又稱呼了一番仁義之后。 殷洪也回來了。 小家伙的臉皺巴巴的:“姑媽,侄兒跟外祖父他們實話實說,但是外祖父還是很生氣,大舅舅說要把這帳算到蘇家和父王頭上,父王那里他們不敢去,大舅舅還說要領著家將找蘇家的麻煩呢,咱們要不要去攔著點?” 女荒覺得這事兒就不能攔著,姜家要出氣那就讓他們出氣,蘇家家將養了不少,也不是受氣的膿包。 他們兩家火并的事先不管,在女荒看來,只要能削弱諸侯的力量,自己就不用沖在前面給他們調解。 重點是這個時候要教會兩個侄兒怎么看待這一次的仁義之舉。 將這里面的各種計算各種謀略掰開揉碎了給他們兩個講清楚之后又告訴他們兩個怎么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什么意外,又該怎么補救。 萬事就應該想到前面,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監察好。哪些官員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做得又好又快,自然要少不了對這些官員進行獎勵,有些尸位素餐,那就要將人員進行調整。 光這一件小事,其背后的動機想要達成的目的,就給侄兒們就講了一上午,等到這一上午過去了之后又帶著孩子們看了看起草好的詔書。 到最后殷郊問了一個問題。 “姑媽,為什么是三年而不是五年?” “徭役不只是修城墻,也包括挖渠筑路打井。如果時間太長了,到時候沒有人去挖親打井,怎么灌溉怎么收獲,那些民眾和奴隸又吃喝什么?” 而且女荒要用這三年的時間來積蓄力量給軍隊換一批器械,盡快查詢武將,重點是要提拔人族,將那些修道之人的替換人選先選拔出。 等到一切做好了之后,就是發兵之時。 每件事都要環環相扣,一拍腦門就做決定的事情千萬不要做。所以說做君王也不是能事事隨心所欲的。 還有一件事讓女荒比較頭疼,如果要兵發西岐,那么聞太師肯定是統帥的不二人選。 可聞太師又是截教的弟子。 前幾天聽通天教主的意思截教要招弟子回去,如果聞太師要走,隨后能頂上的就是黃飛虎。 可是黃飛虎和西岐姬昌的關系不錯,沒有聞太師那樣一心為公。要是黃飛虎有一點不夠公允,徇私放水,那就沒有勝利可言了。 為了這一次剿滅西岐逆天而為,女荒可以說把全族身家性命都賭上了,要真的是因為大將不當回事,女荒以死謝罪都沒辦法向自己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