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也不知道阿弟當年到底是怎么想到娶王家女兒的,就因為王家女兒能生?可天下能生的女子多的去了,何必找這么這樣的破落戶?她神色淡淡道:“我們家姑娘都是金尊玉貴養大的,嫁妝自然也是豐厚的?!?/br> 金尊玉貴?沈夫人似笑非笑的看著鄭夫人,金尊玉貴養大的姑娘會未婚就被男人弄大肚子?杜家莫不是在說笑話吧?要不是為了孫女婿,他們真當王家愿意接手杜家這燙手山芋? 鄭夫人做了那么多年當家夫人,如何看不出沈夫人眼底的嘲笑,她不由心里堵了一口氣,王家算什么?也配瞧不上他們家姑娘? 沈夫人也懶得跟鄭夫人虛與委蛇:“鄭夫人,杜家家大業大,對姑娘疼愛,我們王家卻還有一大家子人要要吃要喝,我們家不圖媳婦嫁妝,但給媳婦的聘禮也有定數,我看你不如回去跟家人再商量商量?” 要換在以前,以沈夫人的性情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這樣的話,但是她看王珞行事久了,也學會了直來直往,有些事要是顧及著臉皮不說,吃虧的只有自己,橫豎自己兒子孫子都老大了,有沒有妻子都無所謂。 要不是老頭子堅持,沈夫人都不想讓兒子再娶了,原配死后續娶是天經地義,但他跟后娶的填房鬧離婚,填房再嫁的對象還是三品高官,兒子卻只能娶個普通的世家女,這不是把王家的笑話擺在眾人面前給大家看嗎? 第161章 王朗成親(中) 鄭夫人憋了一肚子氣離開了王家, 她正想回家, 但走到半路, 還是去了靖王府找長姐說話去了。鄭家三兄弟成親都晚,但兩個女兒都是十五六歲嫁人的,鄭家兩姐妹都是有兒媳孫子的人了。 鄭夫人去靖王府時, 世子妃正在逗小孫子玩,聽到阿妹過來,忙去門口迎阿妹。鄭家只姐妹兩個,鄭世子妃和鄭夫人的感情很好,不然鄭夫人也不會想登門就登門。 鄭夫人剛坐定,就對阿姐一番抱怨,世子妃聽到阿妹的抱怨,倒沒覺得王家過分,這王朗都是三婚了, 他又不是長子,王家不愿意給太多聘禮也是正常。 “既然王家不愿多出聘禮,你們明面上就少給點陪嫁, 多給她留點壓箱底的東西?!笔雷渝鷮⑿谋刃?,要換成自己兒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成親,她也提不起興致來。 鄭夫人下意識的反駁道:“要是王家貪了阿姑的嫁妝怎么辦?” 世子妃不以為然的反駁:“王家再沒落,也不至于到貪圖兒媳嫁妝地步,杜家也不是吃素的,王家真敢貪圖媳婦嫁妝,杜家不會出面給女兒撐腰嗎?” 鄭夫人默然, 世子妃揉著額頭:“時至今日,難道杜家還想沾點便宜?”杜家鬧得這一出,不是明擺著要王家多出錢嗎?要真心補貼女兒,就應該私下給女兒壓箱底。要不就跟她阿弟一樣,給妻子岳母暗中準備嫁妝,不過這事一般男方能做,女方做出來就是打臉了。 鄭夫人低聲道:“我這不是氣不過嗎?他們家王家是什么門第,哪里配得上——” “那就別嫁?!笔雷渝矏懒?,她倒不是惱阿妹,阿妹自幼被他們寵壞了,性子直來直去,但不是壞人,最可惡的是杜家,慣會在阿妹后面挑撥離間,惡人來阿妹來當,他們做好人,天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阿姐!”鄭夫人不服氣的看著世子妃,“你怎么又罵我?” “我不罵你,你還要繼續犯傻?這是他們杜家的事,與你何干?”世子妃恨鐵不成鋼,“玉郎都給他們臺階,他們還要占便宜,天下哪有這么好的事!人家王家也不是傻子?!?/br> 鄭夫人被阿姐說的不敢回嘴:“阿姐,你說這都是什么事!事情都過去這么久了,阿弟又何至于這么揪著不放?”非逼著她阿姑嫁這么一個不入流的人家。 鄭夫人是幼女,在鄭玄出生之前,她是最受兄姐寵愛的小妹,鄭玄出生時鄭夫人年紀也不小了,可她一直不喜歡鄭玄,阿娘就是因為生了鄭玄而身體不好的,生下他沒幾年就去世了。 鄭夫人從小就認為如果沒有鄭玄,阿娘說不定現在還在,可以看著他們婚嫁生子,享受天倫之樂……后來鄭玄跟阿柔定親,阿柔又因流產而去世,鄭夫人心里就更不喜歡鄭玄,在她看來,鄭玄就是不折不扣的天煞孤星。 世子妃道:“我看揪著不放的是你家翁,不然他又何至于逼著親妹嫁人?你們覺得王家是高攀,我看王家未必想要這門親事?!币皇青嵭栏冈滥鸽x婚,杜家哪能占這種便宜?做阿弟的岳母,算起來還是杜家占便宜。 世子妃跟阿妹不一樣,鄭玄出生時她都快嫁人了,對阿弟是有著母親般的疼愛。只是鄭玄從小在宮里養大,她又很快嫁人,所以姐弟兩人感情也不親近,但總比鄭玄跟鄭夫人好。 要是弟妹之間有矛盾,世子妃肯定偏向阿妹,但阿弟跟別人有矛盾,她肯定是幫自家人的。世子妃對杜家也不是沒意見,他們養女不教,害的她阿弟被人笑話這么多年,她如何不惱? 只是看在阿妹的面子上勉強忍耐而已。父親不也是因為阿妹才對杜家如此忍耐嗎?鎮國公最看重長子,對疼愛的卻是幼女,在鄭玄沒出生前,鄭夫人是容貌最酷似楊夫人的孩子,從小就被鎮國公當明珠寵大。 即便后來鄭玄出生,都沒有能奪走鎮國公對鄭夫人的寵愛。鄭夫人也因父兄的寵愛,導致現在都快四十的人,依然天真的跟閨閣少女似地。她被阿姐劈頭蓋臉的罵了一會,低頭沉默了好一會,才輕輕嘆氣說:“我就是覺得可惜?!?/br> 世子妃不解的問:“可惜什么?” 鄭夫人有些失神的說:“當初玉郎跟小妹定親,家里大人都樂見其成,我們也不是迂腐的人,都讓他帶小妹出去玩,想讓他們在婚前多熟悉,可惜——” 鄭玄跟小妹定親后,對小妹愛理不理,小妹能詩善畫、通讀典籍,是個少見的才女,可也不見鄭玄有多稀罕,她現在這娣婦,大約也就能認幾個字罷了,他卻能把她捧在手心里,還一心一意的為她盤算。 她父親離婚,他就給她父親安排高門貴女的填房。當初鄭玄若肯對小姑有王珞的一半用心,小姑也不至于被大皇子哄得婚前就失了身子,最后甚至連命都沒保住。 鄭夫人知道在外人看來,自己有些好歹不分,鄭玄是她親弟、小妹只是她小姑子,且這事是小妹的錯,她不應該因此而遷怒鄭玄和娣婦,可她就是忍不住心疼小妹,她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 世子妃眉頭微蹙,阿妹這話她可不愛聽,娣婦也是世家女,知書達理,又給阿弟生了嫡子,婚后安安分分的待在后院,從來不鬧什么幺蛾子。杜家女再有才華又如何?小小年紀被有夫之婦弄大了肚子,這是讀書讀傻了吧? 不過她也知道阿妹視小姑若親女,也不好對阿妹說什么,“事情都過去那么久了,玉郎當年也是年少氣盛,只能說兩人沒緣分吧?!笔雷渝碘?,也虧得沒緣分,這樣的娣婦給她,她也不敢要。 她又叮嚀阿妹說:“嫁妝的事你別插手,免得最后兩面不落好,你那位阿姑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边@門親事本就是杜家求來的,王家給點臉色也是正常。阿妹真是傻了,才主動插手這事,她就該什么都不管。 鄭夫人懨懨的應了,世子妃心中暗嘆,但也沒說什么,阿妹對阿弟心里有隔閡,可在她看來,她們姐妹將來可能更多的要仰仗三弟,世子妃盤算著是不是讓兒媳去親近親近娣婦。她年紀大了,跟小姑娘聊不起來,兒媳年紀還不大,又生養了好幾個孩子,說不定跟娣婦聊上。 鄭夫人本來是去找阿姐抱怨的,結果抱怨不成,反而被阿姐一頓責罵,鄭夫人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知道長姐是為自己好,故回了鄭家也沒提世子妃,只說王家不愿多出聘禮,也不要杜家這么多陪嫁。 鄭夫人的公爹曾任中書令,后因女兒的緣故,早早的致仕,但眾人依然習慣叫他杜中書。杜中書比杜娘子年長十幾歲,鄭夫人回來時兩人正在說話,聽鄭夫人這么一說,杜娘子立刻沒了笑容。 她去世的夫婿曾任吏部侍郎,她也是有恭人誥命的,可是她再嫁王朗后,王朗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翰林,自己都沒什么品階,又怎么可能給妻子請封誥命,也就是說杜娘子再嫁王朗后,就要從誥命夫人,變成普通婦人。 而王朗原本的妻子小崔氏,現在卻又正三品的誥命在身,這讓杜娘子如何服氣?杜中書也不知道委屈了幼妹,只能在嫁妝方面補償幼妹,卻沒想到王家居然連這點錢都不肯出。 杜中書和杜娘子都是涵養深的人,兩人面上不會表露什么,杜中書和藹的對媳婦說:“這趟辛苦你了?!?/br> 鄭夫人恭敬的說:“這是兒媳該做的?!彼龑畔騺砉Ь从屑?,兩人都是慈善和藹的人,她當初跟夫婿成親三年都不曾有孕,她都想過要給夫婿納妾生子,沒想阿家卻反對,還讓她放寬心,說總會有孩子的。 后來她求神拜佛,不知喝了多少苦藥,終于有了嫡長子,再后來她生育就順遂了,這些全是家翁、阿家的功勞,鄭夫人是打從心底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般尊敬。 她猶豫了一會,對杜中書說:“家翁,要不我們私下給阿姑添妝吧?” 杜中書微微頷首:“這是自然?!彼麑Χ拍镒虞p嘆一聲,“委屈你了?!?/br> 杜娘子淡淡一笑:“有什么好委屈的?我姓杜?!彼^對鄭夫人說:“阿鄭,我聽說王郎君只有一個嫡子?” 鄭夫人頷首說:“是的,不過那孩子這會在鄭家族學上課,也不用阿姑照顧?!?/br> 杜娘子淡淡一笑,也沒說話。 王家直白的拒絕了杜家豐厚的陪嫁,杜家只能捏著鼻子刪減了杜娘子的陪嫁,將大部分嫁妝由明轉暗,沈夫人見狀也不在意,她不會貪兒媳嫁妝,但也別指望她會補貼兒媳。 王朗成親那天,王家的孩子們都去了,父親再婚,王瓊自然不會缺席,她帶著自己三個孩子去了。她在王夫人的勸說下,暫緩了生孩子的頻率,這兩年一直沒生,直到最近才懷上。 王珞也帶著虎兒出席了,虎兒這會已經擺脫了出生時的丑樣,白嫩的小臉活脫脫王珞的翻版,只是性情冷淡,對前來逗他的人一路冷顏以對。大家都笑著說像鄭玄小時候,只有小崔氏對女兒感慨說:“這孩子跟你小時候一模一樣,你小時候也喜歡板著小臉看人,別人逗你,你也不笑?!?/br> 第162章 王朗成親(下) 王朗是鄭玄的岳父, 即使王家不欲大辦, 可依照鄭玄目前的身份地位, 前來道賀的官員也絡繹不絕。趙翀跟鄭玄是同僚,鄭玄目前又是總管所有武將的大都督,只要在京城的武將幾乎都來了。 崔氏作為趙翀的夫人, 自然也一起過來了,她人逢喜事精神爽,她這會面色紅潤,渾身洋溢著nongnong的母愛,讓人一眼見了就知道她再婚的日子過得很舒心。 世家婚姻并不牢靠,很多世家夫妻都會因為種種緣故離婚,前妻跟后夫相攜參加前夫婚禮的事也不少見,大家頂多好奇王朗目前的想法,卻不好奇崔氏為何會來。 崔氏目前婚姻幸福, 丈夫溫存體貼,她也不覺得自己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地方,她落落大方的任眾人打量。前來招待外客的世子夫人楊氏看到崔氏如此, 都有些認不出崔氏來了。 在她印象中,小崔氏這個弟妹總是用潑辣無知來掩飾自己的色厲內荏,她很少在沒有阿石的場合見她笑過,無論何時何地,她說的話、做出的舉動都是那么不合時宜,跟現在落落大方、舉止從容的貴夫人完全不一樣。 楊氏神色出神的看著崔氏,難道婚姻真能讓人脫胎換骨?楊氏微微搖頭, 小崔氏能脫胎換骨,還是得益于她有個好女兒,這個好女兒緊緊抓住了鄭玄,沒有鄭玄,趙翀怎么會想到娶小崔氏? “楊夫人?!贝奘现鲃痈吧┳哟蛘疹?,以前她很羨慕楊氏是世子夫人,而她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有個誥命,現在她也是正三品的誥命夫人了。 “崔夫人里面請?!睏钍弦贿呉奘贤锩孀?,一面暗想杜氏以前是四品的恭人,她要是一直守孝,這誥命自可以留著,可一旦嫁了王朗,她就什么都沒了。別人娶妻是越娶越差,她這個小叔倒是運氣好,三婚都能娶個高門貴女來。只是這高門貴女娶回家,到底滋味如何,就只能如人飲水了。 王家熱熱鬧鬧的將杜氏從杜家迎了回來,因夫妻都是再婚,且都是當祖父、祖母的人了,觀禮的人也不像對年輕夫妻那般逗趣,楊氏領著王朗的孩子過來給杜氏見禮。 王瓊、二娘、王珞都有誥命在身,論身份都比杜氏要高,可杜氏嫁了王朗,就是她們的母親,除非她們哪天能成為皇家人,不然身份再高,也只有給杜氏磕頭見禮的份。 王瓊神色僵硬的看著眼前的蒲團,崔氏嫁給王朗時,她年紀還小,仗著王朗和沈夫人的疼愛,她靠著哭鬧混過了磕頭見禮,可現在她卻不能用這法子了,但她也不愿意給杜氏磕頭。在她看來,父親的妻子只有自己的生母。 而王朗的孩子中,不止王瓊不動,王珞也沒動,誠然杜氏在跟王朗結婚后,禮法上算自己母親,但是以鄭玄目前的身份地位,相信只要王珞對杜氏維持面上的尊敬,任何人都不會覺得王珞不肯跪杜氏,是不尊禮法的。 二娘本來就是崔氏養大的,跟王珞是天然一系,王珞不跪,她也不想跪,成親多年,她也不是之前那個膽小懦弱、任人魚rou的庶女了。兩個jiejie不動,四娘更不會妄動。 王大郎、二郎、三郎和小四,見王珞不動,就更不會動了。別的人家都是重男輕女,而王家是反著來的,幾個兄弟都要看姐妹們臉色。 這氣氛僵硬著,不止杜氏下不了臺,王朗也有些下不了臺,要是在以前,他早呵斥孩子們了,可現在大郎、二郎都已成家立業,幾個女兒也出嫁了,是別人家的人了,他也不好訓斥他們。 他目光落在三郎和王小四身上,這兩個是他唯二沒長大成人的孩子,能罵得也只有他們了。王大郎的妻子姚氏是個機靈的,眼見阿翁下不了臺,連忙推著長子,示意長子趕緊帶著弟妹們給新祖母行禮。 王大郎的長子都快八歲了(虛歲),被大郎和姚氏教導的十分懂禮數,他很聽話的帶著一干弟妹們上前給祖父、祖母行禮。王大郎和二郎被父親壓著,都沒有納妾,跟妻子感情也好,這幾年兩人都生了不少孩子。 王瓊和二娘也把家里的孩子們都帶來了,幾十個孩子烏拉拉的跪了一片,奶聲奶氣的聲音此起彼伏的喊道:“拜見祖母/外祖母?!比绻皇菐资畟€孩子中,沒有個孩子鶴立雞群的站著,這件事說不定也笑笑過去了。 眾人目光落在神情冷漠、小手緊緊攥著王珞的虎兒時,都很識趣的移開了目光,鄭大都督的獨苗苗,誰敢為難?就是杜氏都只敢陪著笑臉說:“這孩子長得真好,簡直跟她阿娘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被焊蹒笕菝部崴剖谴蠹夜J的,而王珞的容貌上佳也是大家公認的,這也算是最安全的夸獎孩子的句式了。 虎兒抿著小嘴、皺著小眉頭看著房里一群人,他長這么大都沒見過這么多人,要不是被王珞帶在身邊,他早發脾氣了,他拉著王珞的手:“阿娘走!” 王珞單獨出門不算,只要她待在虎兒身邊,她幾乎都是全身心陪伴兒子的,她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忽略過虎兒,這讓虎兒內心十分生氣,不過他到底只有二歲,語言能力不足以表達他的憤怒,他只要用眼神和表情表達,他很生氣。 王珞彎腰抱起兒子,目光跟他平視,他柔聲說:“虎兒,我們一會就回去了,你再等等好不好?”她也沒讓虎兒叫杜氏外祖母,她只教虎兒叫阿娘外祖母,再叫杜氏,他會混亂的,再說她跟杜氏以后見面的機會也不會太多。 杜氏哪里想到她第一次見王朗的兒女們,居然是這個情形,她知道王朗的女兒大部分嫁的好,也沒準備進門就給他們下馬威,但是哪里想到這些孩子居然會給自己下馬威?饒杜氏涵養頗深,都一時有些笑不出來,只能冷著臉受了孩子們的禮。 她還示意心腹將一早備好的禮物分給孩子們,她看到跟前烏壓壓一片人,就十分糟心,她跟前夫感情尚可,她孩子也已經成親生子,孫輩也有好幾個。她滿腔的慈愛早給了自己親孫子,對這些從天兒降的繼孫子沒有半點感情,可偏偏她親孫子日后都跟自己沒關系了…… 孩子們見禮后,王大郎、王二郎連忙找了幾個借口出門了,出門后王大郎輕嘆一聲,對王瓊說:“阿妹,杜娘子日后是我們母親了?!?/br> 王大郎也不是偏幫杜氏,而是想起崔氏成親那日,大家都給趙翀見禮了,幾個小的還叫了趙將軍為“大人?!倍袢站鸵蛲醐傔M門就冷著臉,大家便借此連杜氏一聲“母親”都不叫了。 不管杜家、杜氏如何,她都已經跟父親成親了,阿妹身為父親長女,難道連這點臉面都不給父親嗎?她若肯喚杜氏一聲“母親”,說不定三妹也會對杜氏稍稍客氣些。 王大郎是心疼王朗,可是王瓊卻當成他偏幫杜氏,巴結杜氏這樣的高門貴女,她冷笑看著大兄:“我的阿娘只有一個?!彼榱舜笮忠谎郏骸按笮滞税⒛餂]關系,只要我活著,我就會記得?!?/br> 王大郎被王瓊氣得臉色都白了,他是王朗最大的孩子,也是大崔氏一手養大的,大崔氏去世時他已經有八歲了,對母親還是有印象的,他記得母親一直很疼愛自己,他很想念大崔氏。 可是想念大崔氏,跟給父親臉面是兩回事,瓊娘都為人妻為人母了,怎么都還這么不懂事?難道她看著大家對父親和繼母冷淡,卻對趙將軍和崔夫人恭敬有加,她心里舒服? 姚氏見丈夫氣得臉色發白,她笑著上前打圓場:“你大兄向來不會說話,你別跟他生氣?!?/br> 姚氏跟孟家有親戚關系,王瓊還算給姚氏面子,她對姚氏說:“大嫂,時辰不早了,我先帶孩子回去了?!彼辛松碓?,也不適合在外面久留。 姚氏親自送王瓊回去,轉身見丈夫欲言又止的看著自己,她輕嘆一聲:“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妹對母親感情深厚,你又何苦在這時候戳她肺管子?” 王大郎悶悶的說:“我只是替父親不值?!奔依锖⒆訒绱藳芪挤置鞯膶Υw將軍和父親,還不是因為趙將軍是左龍武衛大將軍,而父親只是一個不入流的翰林學士。 姚氏暗忖,人往高處走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她不像丈夫那樣,對王朗感情深,她對家翁只是面上尊敬,“以后慢慢來,大家都會知道你的苦心的?!币κ献焐蟿裰煞?,心理卻盤算著讓長子去多親近虎兒,她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去鄭家附學。 而王大郎的長子,也正如母親所想的,正帶著弟弟meimei們玩耍,他年紀還小,沒大人那么現實,他只是當慣了長兄,習慣照顧下面的弟妹而已。 王珞欣賞的看著大兄的長子,她偏頭對二娘說:“這孩子被大兄和大嫂教的真好?!?/br> 二娘頷首附和:“是很懂事,我家那個現在都只會憨吃憨玩?!倍镒约壕蜕藘蓚€兒子,但她今天把庶子女們都帶來了,這些庶子女也被二娘教導的很好,幾個年紀比小大郎還大的,都圍著二娘的兩個孩子,眼睛一眨不眨,就跟小跟班一樣。 這也是不少豪門庶子的生存現狀,童年作為嫡子的玩伴、半仆,長大后替嫡子女管家理事。這還是遇到了心善的嫡母,要是一些手段狠的,就干脆直接讓他們年幼夭折,或者養廢他們。二娘自己是庶出,將心比心,對丈夫的庶子女稱不上慈母,但也不會故意養廢他們。 第163章 想要領養的鄭玄 王珞看著王瓊、二娘帶著一堆的庶子女, 只覺得眼花繚亂, 她都分不清這些孩子的長相, 更別提他們的名字了,她不由慶幸鄭玄不像孟繼宗和崔僅那般,生了一窩窩的庶子, 僅有的鄭贏也被他過繼出去了,要他跟自己兩個姐夫一樣,王珞肯定要瘋。 二娘看了看天色,對抱著虎兒的王珞說:“天色不早了,我們回去吧?!倍锟吹交喊逯∧樉秃眯?,她以前去鄭家跟王珞說話時,也不見虎兒這樣,他是覺得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