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厚黑日常[清]_分節閱讀_474
顧懷袖只點點頭,送了孫連翹出去。 只是看著孫連翹走了,她又琢磨孫連翹進宮,康熙怕是有點危險了。 胤禛連太子都能害,還有誰不能? 好好一個太子變成這樣,就有他讓顧瑤芳用齷齪手段下藥的原因,對康熙這個身子骨還算是硬朗的皇帝,下面幾個皇子多半都是心情復雜吧? 當了五十多年的皇帝了,太子忍不住,已經被廢了一次,下面的皇子們還要忍,忍太子,忍皇帝,忍得辛苦。 孫連翹現在才是走在刀尖上的那個。 顧懷袖忍不住開始想,若是自己當年知道孫連翹給四爺辦事這樣賣力,甚至會豁出去,會不會還給孫連翹指這樣一條路? 實則,她不過是利用了孫連翹而已。 孫連翹自己也清楚,不過爾爾。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顧懷袖給他們指的是明路,他們也沒有什么不高興的地方。 想想,她其實也沒有什么本事,不過是個背后做鬼的陰險小人罷了。 扶著門框的手緩緩放下,她也覺得自己的心這樣緩緩地放下了,張廷玉一直到中午還沒有回來,不過消息倒是來得畢竟早。 出事了…… 不是張廷玉,而是他那個門生。 張廷玉回京這才多久? 左都御史趙申喬,迫不及待地就要將未來的威脅置于死地了。 戴名世只得了榜眼,以其上一科之名氣,的確有頗多人詬病,以為趙申喬為其子趙熊詔作弊,到底趙熊詔是不是作弊數也不清楚,不過現在趙申喬忽然發難,卻是有公報私仇的感覺。 若是尋常的事情還好解決,偏偏這件事是皇帝最忌諱的。 十二月廿六上午,左都御史趙申喬攜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往御前檢舉《南山集》中有逆反之語。 戴名世是文人,《南山集》乃其舊日所著,編著明末之歷史,在引用方苞的《滇黔紀聞》的時候,也引用了明末的年號,文集之中多有議論明史之言。哪里想到,這就成為了他最輩子做過的最大的錯事。 當年有江南巨商沈天甫明史案,今日忽發戴名世南山案,顧懷袖在聽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一種隱隱約約的預感。 趙申喬劾奏戴名世恃才狂妄,私刻文集,文集之中多有反亂之言,居心叵測,該當處斬! 張廷玉才剛剛回來,就這么著急地針對了他的門生,其心是路人皆知。 可沒想到的是,康熙在看過了《南山集》,聽過了趙申喬的奏對之后,竟然真的召見了張廷玉,指明讓趙申喬與張廷玉一同查辦此案。 一本《南山集》,就是整個康熙五十年年尾上的最大意外。 當初的《南山集》也是張廷玉看過的,哪里有什么逆反之語? 又是一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廷玉想當場辯駁趙申喬,為戴名世表清白,卻沒想到康熙根本沒有聽他話的意思,只把趙申喬拿上來的那一本《南山集》朝著御案上一摔:“此等亂臣賊子,必當斬盡殺絕!” 不過一本《南山集》,便要定戴名世“亂臣賊子”,還說什么“必當誅殺”,這是要戴名世死了。 當初沈天甫編纂一部明史,就累得滿門抄斬,如今一本《南山集》,除了戴名世本人之外,還有不少人為《南山集》作注或者借以戴名世援引,其中以桐城方苞的《滇黔紀聞》最為危險…… 走出宮門的時候,張廷玉面無表情,只扭頭看了站在乾清宮遠處的趙申喬。 趙申喬留著一把胡子,年紀已經不小了,他邁著方正八字步,朝著張廷玉走過來:“姜還是老的辣,三年前張老先生能呼風喚雨,三年之后……你不過是俎上rou,待人宰割罷了。戴名世的命,不是我趙申喬要,是皇上要。您若是他的好先生,早些給他備下棺材吧?!?/br> 說完,趙申喬快意地大笑了起來,昂首闊步地出了三道宮門,離開了宮。 張廷玉在原地站了許久,用力地捏著手里的奏折,冷風里他站了很久,直到有太監過來問他:“張大人,給您打把傘嗎?” 打傘? 下雪了。 張廷玉抬眼才看見,自己已經不知道在冷風里站了多久,他一閉眼,只道:“不必了,公公勞心?!?/br> 在他出宮門的時候,戴名世已經立刻被人收監下獄,同時收監的還有同是桐城人的方苞。 明明知道戴名世是張廷玉的門生,方苞也是張廷玉的門生,康熙也不可能不知道趙申喬因為趙熊詔的事情,跟戴名世結了仇。這一次他直接指了張廷玉與趙申喬督辦此事,用心不可謂不深沉,深沉得張廷玉大冷天里連血都凍住了。 一個嫌犯有仇,一個與嫌犯有故,這恐怕是天底下最不需要避嫌的案子了吧? 張廷玉近乎渾渾噩噩地回了府,在書房里翻出那一本南山集,便見到扉頁上頭為戴名世作注的無數文人,大大小小幾十人,一個牽連著一個,卻不是是怎樣一樁血案了。 枉他上午見戴名世,還說往后會好,就是這么個好法? 未免太過諷刺! 翻遍《南山集》,不過有些言語不該出自臣工之口罷了,實無一絲半點的反意,戴名世都已經入了翰林院,進了明史館,怎么可能還會又“叵測之居心,謀反之深念”! “嘩啦啦”地一串聲響,卻是張廷玉忽然掀了整張書桌上的東西,筆墨紙硯通通落在了地上。 還在外頭的顧懷袖,乍然之間聽見里面聲響,進來一看,便見張廷玉滿面寒霜,她原本想要出口的話,一時之間全沒說出口。 張廷玉兩手撐著桌案,緩緩地坐了回去,只把還沒來得及遞上去的參劾趙申喬的折子扔在了書案上,長長地吐了一口氣,才低聲念了一句:“趙申喬……” 好一個趙申喬。 以文字入獄,又是要鬧一樁“文字獄”出來。 知道皇帝最忌諱什么,他就把什么事情往皇帝最忌諱的事情上面靠,張廷玉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因為皇帝根本不會聽,也不會讓他說。 康熙是要看著張廷玉,親手毀了自己的門生。 戴名世乃是狂士,由張廷玉一手提拔起來,似乎…… 阿德急匆匆地從外面來,只報了一句:“二爺,外頭人都傳……戴名世跟方苞等人都已經下了刑部大牢……” “……去吧,我知道了?!?/br> 張廷玉捏了捏自己的眉心,顧懷袖則過去給阿德打了個手勢,“繼續去外面聽著消息,一會兒再來報?!?/br> 聽見戴名世幾個字的時候,她便知道多半是戴名世出事了。 慢慢走到張廷玉身邊去,抬手按著后面椅子扶手,她只輕聲問他:“到底是怎么了?” “……趙申喬舉戴名世《南山集》多有悖逆之言,皇帝讓我與趙申喬一起查辦此事……”張廷玉有些說不下去,他這輩子少有遇到這樣需要掙扎的時候,當年冤殺朱慈煥,好歹因為是不相干的人,雖也難受,可從未如今日這樣彷徨又痛恨,“忠愚賢,忠愚賢……為人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他要殺一個人恩,卻要逼著我來殺!” 這一步棋,張廷玉怎能不明白? 若他真殺了戴名世,康熙鐵定相信了他的忠心,從此以后高官厚祿不在話下。 可戴名世是他相中的千里馬! 是他張廷玉曾經親手抬到狀元頭上的得意門生! 先生親手將學生送上斷頭臺……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他若真是做了,無異于把自己的兒子送上斷頭臺。 張廷玉忽然伸手遮了自己額頭,也擋住了一雙眼,他疲憊極了,早想過回京城會有一場腥風血雨,卻沒想到會從戴名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