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穿回來了_分節閱讀_64
“怪不得呢?!奔抑须y得有客人來訪,打破了一個人的寂寞,康婧眼睛帶笑,跟在余幸身后進門,以手背碰了碰他的手,頓時收斂了笑意:“你的手怎么這么涼,都成冰塊了!” “我……回來的時候沒注意溫度,所以才……” “你這孩子,看著不像粗心的啊?!?/br> 嘖嘖嘴,康婧一邊念他一邊去屋里找了件深灰色長風衣出來、遞給他:“這是余幸他弟弟的衣服,你湊合著穿穿,雖然屋里不冷,但也要先暖和過身子來才行,回家記得洗個熱水澡,不然肯定要感冒?!?/br> “這衣服是……余林的?” 從風衣拿到手里開始,余幸就聽不見康婧說什么了,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余林的大衣”身上。 時間這種抽象的東西,人們總察覺不到它在自己身上流逝,卻總能從別人身上輕易捕捉。 是啊,八年過去,余林也長大了。 “是啊,是余林的,可……你怎么知道余林?”康婧動作一滯,抬頭狐疑的看著余幸,她是個極細心的女人,細心的照顧他們長大,也善于發現各種蛛絲馬跡。 “這、余幸之前跟我說過,他可喜歡他弟弟了,我們是小學同學?!?/br> “…哦這樣啊?!倍⒅嘈铱戳税肷?,待康婧收回視線、暫且信任,余幸也終于松了一口氣,卻聽他.mama繼續道:“余林去別的城市上大學了,他學習比他哥哥差遠了,不過……他哥走了之后,這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br> “到現在,我都記得八年前那天,我做了很多菜,出門找余幸的時候還囑咐余林、不讓他偷吃,讓他等哥哥回來,結果那饞嘴貓真的沒偷吃,可我卻沒能把他哥帶回來……” 康婧眼眶濕潤,她有些尷尬,“不好意思啊……可能因為你是余幸的同學,又有些像,所以我總不自覺提這些有的沒的……” “沒關系,阿姨您說吧,您說什么我都愿意聽?!?/br> 看著康婧的眼睛,感受得到她對他的思念,這讓他眼睛發酸,恨不得現在就去擁抱這個堅強的承擔殘酷命運的柔弱女人。 “小余你……真是個好孩子?!?/br> 太久沒跟人提起過余幸,也太久沒人愿意聽她提起余幸,看著那張相似的臉,點燃了她的思念。 康婧哭了。 眼前這個干凈的青年跟她的兒子不論長相還是氣質,都太相似。若不是八年前,她親眼看見她心愛的兒子躺在冰冷的停尸間,親眼看他一個大小伙子變成了小小一罐、再無溫度,那她幾乎就要把眼前“小余”認成他了。 不過,康婧明白人死不能復生的道理,更知道活著的人就要好好活著,不該為死人流連。 她擦擦眼淚,嘆了口氣。 作為長輩,康婧好像在初次見面的“小余”跟前丟了面子,可那人給她nongnong的熟悉感,所以即便掉眼淚,她也不覺得尷尬。 為此,康婧平和下聲音道:“光聽我這個老太婆念叨,你肯定也累了吧,小余你吃飯了嗎?不介意的話,跟阿姨一起吃個飯吧,正好是飯點兒呢?!?/br> “不用麻煩了……” “沒事,阿姨也沒吃呢。粗茶淡飯,你不介意吧?” “怎么會介意,雖然過去很久很久了,但我記得……小時候跟余幸做同桌的時候,他總夸他.mama做的飯好吃?!?/br> “是嗎?”聞言,康婧臉上終于有了笑意,濕紅的眼眶跟著彎了起來。她努力回想兒子在小學時的模樣,卻只能得到大概輪廓。 畢竟余幸是在他高二那一年穿過來的,他在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所謂的“小學時光”,康婧是怨婦系統為了他在此世界的身份而設定的家人,當然想不起來他小時候的樣子。 不過,能從“小余”口中聽見形容,她也極開心。 “原來你們兩個曾是同桌啊,說起來,我兒子的每個同桌都是好孩子呢?!?/br> 康婧繼續笑著,“去年,余林帶瑤瑤回家給我看了,瑤瑤也曾跟我兒子同桌,現在的小姑娘啊,長得可真好?!?/br> “瑤瑤?”余幸蹙眉,他的同桌似乎只有盧瑤一個…… 果然,下一秒,就聽康婧自然而然的接話道:“是呀,好像叫盧瑤,我家漂亮的兒媳婦。余林在外面上學,家里就我一個,好在瑤瑤常來看我,跟她爸一起。她家也是單親,瑤瑤爸一個大男人把小姑娘拉扯大也不容易?!?/br> 余幸:…… 他知道他高二的時候,才五年級的余林就對盧瑤感興趣,卻不知道八年過去……他可愛的弟弟竟然把他高中同桌追到手了。 而且,還到了相互見家長的程度。 盧瑤一直很優秀,即便她爸爸在從前的流傳中是出了名的“兇神惡煞”,上學放學,對寶貝閨女都是車接車送的還帶保鏢,可即便如此,也不妨礙不少男孩子跟在盧瑤屁.股后面追她追的火.熱。 小姑娘人緣實在是太好了。 所以余幸是真沒想到,他弟弟能把那個活寶千金追到手,而且……還得到了盧爸爸的認證? 傳說中最彪悍的父親竟然能跟著盧瑤一起來看他母親。 ——這個世界可真瘋狂。 盧瑤確實是顆好白菜,不過他弟弟也是頭優秀的豬。 沉默半晌,余幸只能給出這樣的答案,他也算頭一次親眼見證人的“執念”有多可怕。 作者有話要說: no~更可怕的執念你還沒見識過呢余學長:) 啊啊啊昨天被嬌妻夸了?。ū亲幼冮L 今天也是快樂的小青蛙?。üP芯 第33章 兒子在外讀書, 康婧一個人住,家里食材很有限, 加上“客人”到訪的突然,她根本沒機會準備什么。 翻遍了冰箱, 只能炒一道青菜,為了豐富些, 她又煮了兩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