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門夫夫種田日常 完結+番外_第353章
方硯將這幾家生鮮品牌一塊兒告上了法庭,他特地給那些生鮮品牌留了一些,等待著他們的應對,只是他特地等了一會兒,那幾個生鮮品牌卻并不承他的情,對此沒有任何反應,方硯也就直接出手了。 綠源的官方賬號上,很快就將放出了那段監控視頻。 監控錄得十分清晰,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趙衛國在監控里面引導著其他人將掉包種子的計劃說了出來,也重點提到了那幾個生鮮品牌的名字,除此之外,還放出了兩個種子的對比。 若是單獨來看,還看不出什么來,可放在一起對比,饒是不懂種植的門外漢,也看出了兩個種子的區別。 一個明顯顆粒飽滿,色澤明亮,看上去就比另一個好上太多。 另外,連蔬菜的檢測報告都放了上去。 有著空間的改造,綠源的蔬菜品質比其他普通蔬菜好上太多,各方面指數也比普通蔬菜高一些,方硯找人買了那幾家生鮮店里的蔬菜,和綠源的一塊兒送去了專業機構檢測,權威的檢測報告也放了上來,明顯也能看得出來,綠源生鮮的品質甩出了其他生鮮品牌一大截。 眾人驚訝。 一開始就關注綠源這件事情的路人們更是激動無比,明明只是幾個品牌的對峙,卻是吸引了不少八卦群眾的好奇心。 【我沒有看錯吧?綠源的生鮮原來這么厲害的?!?/br> 【難怪綠源的價格也比其他生鮮要高一些,我一直覺得綠源的菜比其他地方買的好吃,原來真的是質量超高啊?!?/br> 【那綠野呢?我記得,綠源是綠野的子品牌吧?綠野的價格比綠源還要高上那么多,那得好到什么地步啊?!?/br> 【羨慕首都人民,綠野只在首都里呢?!?/br> 【別羨慕人家了,綠野真的開到了家門口,我等小平民也吃不起啊?!?/br> 就在眾人為綠源品質驚訝時,綠源官方又甩出了一份報告。 還是蔬菜的質量報告。 只是上面的蔬菜卻是綠源這段時間下架停止售賣的蔬菜,而對比的,仍然還是那幾家生鮮品牌。 只是在這一份報告上面,兩邊的各種指數卻是調換了,好的是那幾家生鮮品牌,綠源反倒成了不好的那家。 因為對比的不止一家,惹人注意的是,原本是綠源的每一樣蔬菜都比其他店的品質高,而現在綠源的品質降低了,其他店卻不是統一提高,而是每家店各有幾樣菜提高,綜合起來,竟然沒有一樣重復。 再聯系之前放出來的監控視頻,眾人立刻陰謀論了。 【不是吧?偷了別人的種子,然后拿回去自己種?】 【我實名作證,因為綠源價格有點高,所以我mama都是在其他的生鮮店買的蔬菜,這段時間里,我媽做的飯比之前更好吃了,我還以為是她廚藝提高了呢,可除了個別某樣蔬菜之外,其他都是原來的味道,現在我知道了,原來是蔬菜的緣故啊?!?/br> 【想起之前綠源不是還爆出來以次充好的新聞嗎?原來是種子被調換了啊?!?/br> 【這一招釜底抽薪,實在是太厲害了,估計誰也想不到,竟然會直接掉包種子的吧?】 【難怪我說綠源的蔬菜質量忽然下降了,而其他卻又是原來那樣的呢?!?/br> 【難怪綠源直接將那幾樣蔬菜下架了,原來是壓根沒貨可?!?/br> 【心疼綠源?!?/br> 【心疼綠源1?!?/br> 綠源這波打臉來得太快,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再聯系一下水軍公司,一時之間,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綠源種子被人掉包過的消息。 除此之外,綠源還鄭重的發出了聲明,表示綠源絕對不會以次充好,將質量不好蔬菜以高價賣出去,若是有人發現綠源生鮮質量下跌,歡迎送到權威部門檢測,如果發現,所有費用全都由綠源承擔,甚至還會發放獎金。 意思簡單明了。 我們絕對不會像某些企業一樣,賣黑心菜。 第三百三十九章 孽力回饋 在準備在網上揭露種子事件的時候起,方硯就做好了準備。 畢竟監控視頻是趙衛國提供的,生怕那些人會對趙衛國下手,他也提早將趙衛國和他的母親轉移走了。 等到江市本土的生鮮品牌的老板們氣急敗壞地給趙衛國打電話的時候,得到的卻是一陣陣的忙音,那邊的電話怎么也打不通,派人去查,也是人去樓空。 這波打臉來得太快太猛,更是讓他們連一點應對的措施都沒有。 若是只有監控,他們還能說一句被綠源誣陷,可檢測報告一出,卻是連一句反駁的話都沒了。 人家綠源可是說了,他們的種子都是經由研究所專門研究出來的,和普通種子不一樣,這么獨一無二的種子,種出來的獨一無二的菜,你竟然還能搞到手,那還真巧啊。 人家綠源丟了哪些種子,偏偏你有哪些種子,哎呀這還真是巧的過分呢。 還有顧客回憶起來,又紛紛現身說法,表示從綠源偷來的那些蔬菜的確好吃的不得了,為此,這幾家生鮮店還特地提高了價格。他們本來走的就是平價路線,某一樣蔬菜價格提高,原本還有些顧客不高興,可后來嘗嘗味道,見是真的不錯,這才又接受了下來,也光顧這些生鮮店光顧的更加勤快。 只是誰知道,連這些蔬菜,也是他們從綠源偷的呢? 有那份權威機構蓋章的檢測報告在,綠源的生意一下子好了起來。 如今百姓們手中有錢,生活條件好了,不愁吃穿,便開始琢磨各種提高生活質量,東西要挑好的買,報告上的數字不是作假,大家都知道綠源的蔬菜不是光價格高,而質量也是一等一的好,吃多了對身體也好,大家便一窩蜂地擠了過來,紛紛來光顧綠源。 而另一邊,那幾家生鮮店也出了新的問題。 說來也好笑的是,他們原來還想陷害綠源,誣陷綠源生鮮的質量不好,以次充好,只是還沒有實施,反倒是自己的店先被人找上門來投訴了。 會出這種十七年個,也是因為他們降價促銷的緣故。 有著打折的誘惑,一時之間,有無數顧客都涌進了這幾家生鮮店里,江市人口不算少,而打折的力度又大,原本有些不在生鮮店賣菜的人對比了一下,發現生鮮店蔬菜的價格比在批發市場都便宜,更是一窩蜂全部涌了過來。 種植園能產出的蔬菜總共就只有那一些,平日里雖然能支撐生鮮店的運營,可如今銷量猛增,原來種植園能產出的蔬菜卻有些撐不住了。 只是店一直開著,總沒有關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