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姜最辣
余舒還在義陽城的時候,就聽說過紀家老太爺的大名,但凡是城中有點耳聞的,誰人不識紀懷山名諱,那可是在京城司天監做右判的大官。 余舒從沒見過紀懷山,但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看看紀家這群子孫是什么貨色,就知道當老子的就好不到哪里去。 果真是個修身正行的老人,也做不出來以權謀私、盜取大衍考題的勾當。 “到了你祖父面前,記得說話要恭敬,切莫沒規沒距沖撞了長輩,知道嗎?”在去見紀懷山的路上,紀孝谷如此叮囑余舒。 “哦?!?/br> 余舒看著紀孝谷背影,心里琢磨,這紀老三不知告沒告訴紀老太爺,她狀告他們紀家造假八字貼害人,公堂上敗盡紀家顏面的那樁舊事若是說了,那紀懷山指定要記恨她,待會兒見到面要是提起來,她是裝傻呢,還是充愣呢? 橫躔了半座宅子,才來到花園后一棟獨立的樓閣前面,紀懷山站在門外向內說話:“父親,我把人帶來了?!?/br> 屋顯傳來一聲低應,就有書童從里面卷起簾子,讓他們入內。 余舒跟在紀孝谷身后進去,這樓里暖和,一股茶香味道,苦巴巴的,余舒不大喜歡,皺了皺鼻子,就聽到頭上一聲緩慢慢的問詢:“你便是余舒?” 余舒兩手抄在袖里,抬起了頭,只見前面不遠處并著兩張雕桌,上擺著各種茶具,后面一張威虎太師椅上坐著一個神態威嚴的老者,雙目有神,額堂飽滿面有紅光,一看便是飽學之士,倒是同她想象中那個陰險的老頭形象大相徑庭。 紀孝谷見余舒不答話,便推了推她肩膀余舒反應過來,這才抬手端正地行禮,低頭道∶ “余舒見過太老爺?!?/br> 在人家的地盤上就得放尊重點,心里怎么樣是一回事,面子上總得過得去。 紀懷山道:“你抬頭,說起來老夫還未曾見過你面?!?/br> 翠姨娘早就改嫁進了紀家,但是余舒姐弟一直在外過活真遷到紀孝谷名下,才是前年不久的事,紀懷山長住京中,因來回路途遙遠,三年五載方才返家一次,是說他沒有見過余舒,倒是真的,只不過依著他的身份就算是回鄉里,也輪不到余舒見。 余舒聽了紀懷山的話抬起頭,是不知對面那老人將她面相一觀心中便有結論,道是此女發際不齊、眉毛松稀,乃是個雙親無緣之相,鼻挺翼短,額嘴豐厚,卻是有個有些小聰明的人,可惜太過自滿,易招損。 “老夫常年住在京中,忙于司務而少理家事,之前聽說你父將你們姐弟送出家門已過數月,若非星璇偶然得見,還不知你們輾轉來了安陵,老夫不忍你們姐弟在外無依無靠,年前派人去接你們回來,你們卻不肯了。我問你是不是記恨當時趕你們出去,所以不愿意回家?!?/br> 紀懷山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臉色也和緩,若不是余舒早認清紀家臉孔,怕要以為他是個慈祥的。 余舒心里冷笑,她就看不慣這道貌岸然的樣子,分明現在是圖著什么,才來惺惺作態,把話說得那么輕松,合著當初痛打他們姐弟皮rou的,威脅她給人家抵命做小妾的,事后毫不留情轟人走的,不是他們紀家人。 于是回道:“不瞞太老爺說,記恨是不敢有的,我和小修本就是外姓人不同你們一家,您凡高興了,賞我們一口飯吃,不高興了,要打要攆,那也是我們活該?!?/br> 此言一出,紀懷山和紀孝谷同時皺起了眉頭,他們哪里聽不出余舒這話里譏諷。 紀懷山見她不識相,便沒游說的心思,磕了磕手中的紫紗茶蓋子,眉間陡然一厲,喝斥道:“那你為何要胡言亂語,在大庭廣眾之下,詆毀我們紀家名聲?” 看這老人突然翻臉,余舒倒是沒被嚇的亂了方寸,來時路上就想到會有這么一遭,想也不想就裝傻道:“太老爺說的什么,我何曾詆毀過紀家?” 看看紀懷山臉色,紀孝谷順勢冷聲道:“去年六月初九在義陽城縣衙,那個代人告狀,口口聲稱我們紀家欺世盜名的乞丐,不就是你嗎?” 余舒一臉糊涂道:“六月初九,我那時候已經乘船往京城來了,怎么上公堂去告狀,想必是三老爺您認錯人了吧?!?/br> 一面裝傻,她一面暗笑,這不是公堂判案,是她又怎么了,她就不承認。 紀孝谷看她這死不承認的無賴樣子,忽就記起了那日公堂上被她指著鼻子破口大罵,又當眾人面前遭唾棄的畫面,心里惱火壓不住,當場就翻了臉,訓斥道:“你這白眼狼子,枉我紀家供你姐弟吃住上學,竟是喂不熟的混賬東西,到頭來反咬人一口,我真后悔當日心軟接了你們姐槳兩個來家,即便是喂兩條賴狗也比喂養你們強?!?/br> 聽這謾罵,余舒當場拉下臉,若她還在紀家寄人籬下就罷了,然她現在自立門戶,又吃喝自足,不沾他紀家半毛便宜,憑什么要受他的委屈,這便一冷笑,道:“我倒要問問三老爺,我和我弟弟在你們家吃有幾斤米,使過幾兩油,上學又念過幾天書?我和弟弟本就不是你們家人,得你施舍一口飯吃,我謝謝你,可是我們兩個也不是奴才,在你們家吃住卻連個下人都不如,還要挨你們打罵,死活不理,你可不就是拿我們當成狗在喂么?!?/br> 聽到她滿口尖酸,紀孝谷氣急,瞪起眼,按他的脾氣,早就惱的一巴掌蓋過去,可是他尚有幾分自制力在,知道老爺子不開口,他就不能對她動手。 “再說了”余舒話鋒一轉,嘲笑道:“那次你拿鞭子抽了我弟弟,我不是都和你清算過了嗎,全折成銀票還給了你是你撕了不要,現在回頭又來忿忿不平,怎么著,是要讓我再給你算一回利息嗎?” 紀孝谷惱羞成怒:“你給我閉嘴!” 剛進門還風平浪靜,一轉眼,廳中老少三個人,是個個都翻了臉不得不說余舒這炮仗,哪點哪著。 靜了片刻,紀懷山沉著臉,將手中茶杯重重擱在桌上,他今天總算是見識了這幾度聽聞的賊丫頭有多目無尊長,牙尖嘴利,膽在他面前大呼小喝,軟硬不吃真是毫無德性,盡不知青錚道人是癔癥了么,會將六爻術教給這等市井無賴一般的丫頭。 “休得放肆老夫找你過來,本是想問你幾句話,卻不是聽你耍嘴皮子?!?/br> 見好就收,余舒沒再繼續惡心紀孝谷,轉身面向紀懷山,道:“不知太老爺要問什么?” 她怎么不知他想問什么,了不起就是那兩件事,青錚道人和六爻“我且問你,你正經回答不要做謊,你當日在紀家曾經被罰去景傷堂打掃同那里的一位仙長青錚道人有過接觸,他有沒有教過你一套金錢卜算之法,名為六爻?” 余舒眼皮不眨一下:“沒有?!?/br> 紀懷山將目一瞇,聲音沉下:“到底有沒有,你可想仔細了?!?/br> “沒有就是沒有?!?/br> 聞言,紀懷山不怒反而笑了笑,突然問道:“今年大衍試,我知道你有參加,有心爭勝,想做易師?” 余舒反問道:“學易的,哪個不思進???” 紀懷山道:“那你知不知道,如何才能考中易師?” 聽他岔開話題,不達上意,余舒心頭一疑,但還是說道:“六科之中,除了算科,任有一科能進百元就可以晉得易師?!?/br> 誰想紀懷山搖搖頭,別有深意道:“那你可知,大衍試有‘易理一科不考,五科盡廢,之說?” 余舒皺眉,這她倒是清楚,甭管是精通奇門遁甲還是術數面相的,都必須要考易理一科,不然其他科目考也是白考,她此前憑著劉炯的名帖拜訪過一位大易師,受人再三叮囑,所她才會連日惡補的易學理論,又每天練字。 紀懷山看著她神情,便知她曉得,不等她作答,伸手取了茶幾上倒扣的紙張,叫她道:“你來。 余舒上前,不明所以地接過那幾張紙,低頭一看,起初沒覺得什么,隨后臉色便“刷”地一下青了,這紙上字跡她不認得,可那內容,一字一句,分明是她易理一科的答題! “你已看到,老夫既有本事讓人抄了你的卷子,就有本事讓人抽了你的卷子,每年大衍試中,易理一科考卷遺失現象,總有幾例,老夫知你善奇術,或能在這一科入榜,想來你也不愿白忙一場,前功盡棄,你說呢?” 余舒繃著臉,捏緊了手中的紙張,心中一團悶火,熊熊灼了起來,想要發作,卻是生生忍了下來,因為她清楚,這老頭不是說著玩的,他是真能抽了她的卷子! “你或許想再去衙門告一回,老夫明說,這京城不比外省,老夫身為命官在職,你去擊鼓爬堂,要挨五十鐵棍,到時候能存一口氣,便是你命大?!?/br> 紀懷山神色自若地提醒了余舒一句,又端起茶盞,輕吸了一口潤潤肺,須臾,覺得火候差不多了,再問她:“你現在再答老夫,青錚道長究竟有沒有教你六爻術?!?/br> 余舒狠咬了一下嘴唇,藏起眼中厲色,憋著嗓子,嗡聲道:“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