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難道說是像凌峰事件一樣,真的突然有分場編劇做不了,所以臨時拉他湊數? 好像只有這個解釋說得通。 林瓊把大學時的雛鳥作品翻了出來。 那是一篇短話劇,在京林戲劇學院的畢業戲上排過,后來林瓊參加工作,無瑕顧及這個劇本,把它賣給一個導演系的年輕小導演拿來拍微電影,還拿了一個小獎項。 微電影限于經費不足,被輕微改編過,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改編,比如男主小時候愛吃的糖,從五毛錢的真z棒強行換成了唯一的贊助商提供的啵霸奶茶。劇本注明了他是版權方,他又保留有初始劇本,拿來交差是足夠了。 只是七年前的東西放在現在看實在有點辣眼睛,林瓊沒有勇氣多看。他甚至覺得李萃看完之后,會后悔給他開出一場戲五千的價錢。 還好鄒彥生沒看過這個鬼東西也愿意當冤大頭。 林瓊心想,他的運氣其實一直不錯的。 可鄒彥生卻主動問:“你打算把哪部作品給李導過目?《早鶯》?” 林瓊的表情跟見了鬼一樣:“草,你怎么會知道這個東西?” 要知道這個戲雖然注明了林瓊是原作者,但叫林瓊的非常多,光是那一屆的戲劇學院就有兩三個,還都是女生。 鄒彥生是之前還說沒看過他的作品,這么短的時間靠什么來鎖定他的? 狩獵時刻嗎?! 作者有話要說: 小鄒:我有小玉京雷達。 瓊:倒也不需要這種東西(冷漠) 咦,這個人,不僅不雙更,更新時間還越拖越晚了是怎么回事? 第49章 day49 49 李萃看過了林瓊的舊作,評價道:“還可以,稚嫩了些……看得出是有天分的,這小家伙適合文藝片啊?!?/br> 《早鶯》的初始劇本講的是外出務工的男孩千里迢迢回鄉,回到小鎮后才發現家中的變故。祖母去世,母親改嫁,祖父癡呆,記憶停留在了男孩出生不久、男孩的父親剛剛過世的時候。祖父不顧母親的勸阻,執意在守在從前的家里,偶爾和記憶中的人對話,對男孩的態度卻像是對待陌生人。 男孩決定留在小鎮照顧祖父,租下附近的老房子,在附近的飯店里打工,也試圖喚醒祖父對他的記憶。 可他始終走不進祖父的內心,就像他也無法融入母親的新家庭。 在母子倆的爭吵聲中,祖父的葬禮結束了。 男孩或許回來早了,或許回來晚了。 像一只候鳥失去了舊巢,迷茫地繼續飛行。 制片人說:“就是陳舊了點,臺詞和分幕都太舞臺劇了,他沒做過電視劇,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啊?!?/br> “都是可以學的嘛,”李萃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誰也不是生來就會寫電視劇本的?!?/br> 制片人嘆氣。 “不滿意又能怎么樣,先讓他寫個分鏡試試吧?!敝破藛柪钶?,“許青河怎么說?” 李萃嗤了一聲?!八苡惺裁匆庖?,嘴上說不滿意林瓊,實際上天天眼珠子都要粘林瓊臉上去了。能讓他管林瓊,他樂意著呢?!?/br> 劇本的完成度依然不夠,幾乎每天都要開會討論怎么修改。許青河得知林瓊要加入,面露諷刺:“那讓他專門寫贊助的部分吧?!?/br> 有了新注資,那就是有新贊助。和電影不一樣,電視劇的贊助商往往多而雜,而且制片人拉到什么贊助就得想辦法把人家的廣告塞進去,就算拉到的是菊康泰也得想辦法讓某個角色有痔瘡。 當然了,好好的一部懸疑劇再怎么樣也不至于來菊康泰的廣告,比如新來的廣告,對方投了一千萬,出手大方,要求三十集里要出現十次推廣。十次,他媽的,也不怕觀眾看了直接把這個牌子拉黑。許青河冷笑:“除了新贊助,不是還有之前那個堅果的牌子沒插.進去嗎?正好讓林瓊來寫,怎么寫他應該清楚得很?!?/br> 許青河作為總編劇這么安排,其他編劇也不覺得哪里不對。畢竟新來的就是默認去做一些無關痛癢又不需要水平的事。 林瓊和劇組簽了單獨的合同,合同上給他寫的工資是兩千一場,其余的錢款走制片的私賬。很樸實無華的cao作,通常為了避稅都這么干。就像有些勞務合同,月薪給的是三千,實際上合同里寫的就一千五。還有鄒彥生,他的合同里寫的是十萬一集,男二出場的總集數是三十三集。但實際上鄒彥生這次的片酬加起來絕對接近八位數,比作為主演的滑宇還要高得多。 這種灰色地帶是個人都愛踩,林瓊也算見怪不怪了。 他被拉進編劇們的臨時群組,這些人還都挺熱情,歡迎完之后還要夸林瓊在《水邊的樂園》里的表現,并表示有哪里不懂的都可以問他們。 都說文人相輕,林瓊不是來交朋友的,沒有輕易接受他們套的熱乎。 許青河鼻孔朝天告訴他,鑒于他經驗不多,不好給他正式的戲份,讓他先寫點廣告場試試。 林瓊能有什么意見,他拿自己當外包,自然不會對這種明顯的偏見說什么。 反正他的重頭戲在鄒彥生的個人戲份。 圍讀結束后,鄒彥生這邊也剛好結束《八零年代小夫妻》的售后工作,完成了最后一場配合劇組的宣發直播。 林瓊的觀劇進度停留在男女主的的再一次經濟危機。男主角因為心軟,被親戚拖累,女主角沒有責怪他,而是說發生了什么事都一起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