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錦_分節閱讀_31
書迷正在閱讀:驚!網戀對象竟然是……、快穿之無渣可虐、撿到一個全能小保姆 完結+番外、每個世界渣兩回、做鬼也要談戀愛[星際]、攻主某項技能點不亮[娛樂圈] 完結+番外、冷面將軍:娘子喊你回家種田、至尊戰神、王妃要逆天、修仙強少在校園
張玉瑤理所當然的道:“開得更艷麗就行?!?/br> 孟知微道:“沒有最美的花,只有更美的花。做人也是一樣,眾生平等,你要如何才能凸顯你的才能,讓真正的伯樂發現你呢?趙家布粥,李家布粥,我們張家也布粥,在皇上眼中都是布粥,有什么不同?在老百姓的眼中,我們張家的粥跟趙家李家的粥也沒什么不同??扇羰俏覀兂瞬贾?,再送衣衫,那就不同了?!?/br> 張玉音道:“可是別人家也會送??!” “第一個做出改變的家族總是不同的,因為百姓只記得第一個對他們有恩的人,人人都施恩,那就與布粥毫無區別了。所以,做任何事,第一個做出改變并且成功的人才是真正的能人。就好像一個花圃,第一朵開的花總是會引起人們的贊嘆,也會得到園丁的悉心照料。等到第二朵,第三朵出現,那人們也就習以為常不再關注了?!?/br> 張老夫人聞言點了點頭:“在這皇城里,拔尖的人總是引人注目,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墒?,對我張家來說,利大于弊,就這么辦吧!” 為什么張家的好處更多?因為張家的兩位老爺現在碌碌無為,很難在眾多大臣中得到皇帝的青睞。他們必須做出一些出眾又不會引起其他大臣公憤的事情來吸引皇帝的注意力,贈送衣衫比單純的布粥耗費不了多少銀錢,可是能夠很快的在皇城里引得比別人家更好的名聲,暗中再推波助瀾一下,皇帝想要忽視都難。 孟知微趁勢道:“皇城不比敖州,來之前娘親也吩咐了繡娘們提前給府里的人都添置了衣衫,不過我們輕車從簡,很多舊衣衫早已不在了,不過可以去成衣店買一些。有些鋪子年年做新衣,倉庫里總會擠壓一些發黃的舊衣,我們買了下來也花不了多少銀子?!?/br> 張氏對女兒的提議只會贊同,兩位嫂嫂聽說對自家老爺有好處哪有反對的道理,最終連張玉雯也從果點盤子里面舉起了爪子:“我也有舊衣衫,不要錢,奶奶盡管拿去?!?/br> 老夫人頓時抱著最小的孫女心肝寶貝一頓叫喚,惹得張玉瑤與張玉音也嫉妒得紅了眼。 張玉音更是對孟知微隱隱佩服了起來,湊了過去問:“一朵花要引人注意真的只能提前開花一個法子可行嗎?” 孟知微狡黠的笑道:“當然不,還有另外一個法子?!?/br> “什么?” “鮮花插在牛糞上,自然就能引得路人的目光了?!?/br> 張玉音瞠目結舌:“牛,牛糞!”她附耳笑道,“jiejie你也太壞了?!敝链?,張玉音對待孟知微也與旁人不同。 不過兩日,張家果然收了不少舊衣衫,他們府邸人口眾多,只要不是破得不能再穿的,不管大小不管新舊統統折價賣給了老夫人。也有人白送,老夫人都會額外補償,一時之間,老夫人的名聲在府里更是高了一層。 孟知微讓胡算盤跑遍了皇城里大大小小的成衣店,用低廉的價格買了不少堆積的舊衣。有的是布料發黃了,有的是被老鼠咬了破洞,有的是式樣老舊賣不出了,有的店鋪老板娘見他專門只收舊衣衫,把自家不要的衣衫也賣了出去,胡算盤照單全收,博得了很多老板娘的好感。 不到三日,張家門口例行布粥的棚子旁邊就另外又搭了個草棚,男女老人小孩的衣衫都分門別類的折疊整齊擺放,來一位領粥的災民,只要登記一下名字,就能夠給自己領取三件衣衫,厚的棉襖薄的褻衣,褲子裙子都行。 孟知微更是派了一位管事,等災民領了衣衫之后就會上前詢問,他們家有沒有懂得織布繡花的人,他們越人閣招人,包吃包住還有銀子拿,從根本上讓災民們能夠自力更生。 不過半日,滿城的災民就知道張家不單有粥喝,還有衣衫發,更有銀子賺,口耳相傳,還不到晌午,在張家門口排隊的人就絡繹不絕,不止災民,更有很多窮苦人家的娘親帶著自家女兒尋來,她們不求一口粥不求一件衣衫,就只求能夠入了越人閣得一份差事,這樣可以減輕家里的負擔還能夠養活老小,何樂不為。 孟知微也不是來者不拒,你說你會織布繡花,最少你得拿出自己的成品來證明。有的直接指著身上的衣衫說是自家織的布,有的說曾經在哪個大戶人家做過繡娘,有的直接拿著繡品來,說是原本要賣給其他成衣鋪子的,問越人閣收不收。 篩選了三五日,孟知微就對皇城里繡娘們的手藝有了大概的認識。會織布的人家大部分家里都有織布機,孟知微又讓人分發了各色棉線下去,讓她們織出一段布來,誰的布織得好,就要誰。 同樣的棉線,同樣的色彩,到了不同的人手中,高下立現。 孟知微早就托莊起買了兩處簡單的三進宅子,一處安置繡娘們,一處安置織布之人。再將早就畫好的花樣圖紙讓春繡分發下去,開始為明年三月的斗花節做準備。至于春繡那些徒弟們,對玩偶制作早就嫻熟,不到過年就已經制出了好些。 她特意交給莊起,讓他送給宮里的娘娘公主們,每個禮盒里面只有一個巴掌大小的人偶,或撲蝶或繡花或琴棋書畫各有特色。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她們身上穿著的宮裝居然與宮里娘娘們的華服相差無幾,每一位嬪妃公主們拿著屬于自己的小人偶,就好像抱著小一號的自己一般,格外惹人憐愛。 故而,不用等到來年三月,越人閣的名氣已經在宮內的女眷中有了特殊的地位。 ☆、第三五章 孟知微說得不錯,皇城與敖州有很大的不同,就官員的數量敖州是無論如何無法與皇城相比,故而,新開的越人閣孟知微只準備做富貴人家的生意。 要賺大錢,就必須從成本上開始謀劃。 莊起的商隊眾多,每年從西衡南厲,哪怕是北雍帶來的貨物就舉不勝舉。在東離賣東離的特產沒什么稀奇,用西衡的錦緞,南厲的珠寶和北雍的皮草制成的衣裳,價格可以翻三倍以上,可說是暴利。 某些方面來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莊起久了,孟知微那jian商的潛質也逐漸被挖掘了出來。 玩偶她已經做到了極致,衣裳倒是還有潛力可挖。西衡的錦緞華麗非常,很適合禮服,再點綴上南厲的珠寶,一套禮服千兩銀子也是尋常。北雍的皮草除了用來做玩偶,也可用來做大髦,與禮服的繁復不同,大髦完全就是全毛的皮子拼接而成。若是雪狐,那么一件大髦全部都是毛茸茸的雪白毛色,無一根雜毛;若是狼皮,那就是灰白相間,頸脖處直接用狼頭相接,兇悍冷傲,盡顯大丈夫氣派。這樣一件大髦縫制出來,少不得數十張皮子,價格也在五千至萬兩,哪怕如此,定做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此外,她召集的織布娘開始嘗試著織出新的花色,金線銀紗綃緞融入其中,每一種花色只織一匹,然后再有繡娘們在上面繡花,花鳥蟲獸不再稀奇,只有神話中才會出現的珍奇異獸才能更加提現著裝之人的身份地位。 等到三月開張,當月二十套常服就被有錢有勢的官太太和千金小姐們哄搶而盡,只羨慕得在一旁觀望的同行們眼眶發紅。 春繡看著賬面上的數字只覺得眼前泛花:“我們下個月要不要再添十套衣裳?” 已經嫁作人婦的鄧曲也喜笑顏開,連連點頭:“好啊好啊,原本我還說嫁來了皇城只能緊巴巴過日子了,一碗燕窩都要分兩頓吃?,F在好了,我可以早一碗晚一碗換著花樣,要活活氣死府里的那群摳門漢?!?/br> 春繡抱起自己已經一歲多的女兒,悶笑道:“燕窩就那么好吃?坐月子的時候姑娘給了我幾盒,怎么弄我都覺得滋味一般?!?/br> 鄧曲戳著春繡的額頭:“傻丫頭,那東西補啊,也就你家姑娘舍得給你了。在我夫家,哪怕是小姑子一個月也喝不上兩次呢。見我有喜了吃燕窩還特地跑去跟婆婆告狀,說有了媳婦不要女兒,哪里知道這些都是我自己掏的銀子?!?/br> 這么說來,鄧曲在夫家過得日子也不大好。春正準備尋思一個新話題,外面就傳來了童子的哭嚎聲,不多會兒孟知微就走了進來。 鄧曲問她:“出什么事了?” “來了幾個頑童,聽說被私塾先生給趕了出來,讀不成書了。一路哭著跑來找他們的娘親,也就是莊子里的繡娘?!?/br> “好好的,怎么讀不起書了?” 春繡懷中的女兒知恩看見孟知微就姨姨的喊著要抱,孟知微洗了手接過孩子坐定,冬磐笑瞇瞇的將手中的糕點盒子打開,露出里面還散發著香味的點心,一人斟了一杯熱茶,幾人聚在一起開始說起了最近城里的新鮮事。 “年前不是下了一場大雪么,我外祖母家還布粥了來著?!?/br> 鄧曲拍手笑道:“豈止布粥,還送了災民們不少的衣衫,連我夫君都說去年冬天凍死的人比往年要少,這都要感謝張老夫人的樂善好施呢?!彼屏送泼现?,“聽說圣上特意贊揚了你家兩位舅舅外,年后還將你大舅的官職升了升,在禮部的二舅也會有變動,是不是真的?” 孟知微笑道:“大舅的手上的確開始掌了些實權,最近外祖母家也逐漸熱鬧了起來。至于二舅的變動,要等圣旨才知曉?!逼鋵嵪⒃缇屯嘎读顺鰜?,年三十的時候宮里還特意來了賞賜,為此,外祖母沒少在家宴上夸贊孟知微,說她旺家,日后誰娶了她都是福氣。不過這些她不會與鄧曲透露,以鄧曲現在在夫家艱難的情況下,說出來難免有炫耀的嫌疑。 “都說瑞雪兆豐年,皇城不同別的地方,大部分的人都是做買賣,城郊的良田也都蓋了行宮和官員的別莊,甚少有人耕種良田。一場雪下來,很多山路被沖垮了,糧食運不過來,城里的糧價就跟著飆升。新的糧食還沒種植出來,舊的糧食眼看著減少,銀錢就不再值錢。人生百事吃喝拉撒,樣樣都花銀子,原本就遭災的窮苦人越發窮,慢慢的就供不起家里孩子讀書了?!?/br> 鄧曲問:“那我們的繡娘中有多少人家里有孩子要讀書?” 春繡想了想:“大半吧,女孩兒倒是跟著母親一起來學刺繡織布,賺的銀子除了供家里花銷,大部分都是送兄弟去讀書?!边@也是唯一可以改變貧困的一條路,有的人家甚至會賣掉女兒,就為了兒子能夠出人頭地。 這種事情在敖州很是常見,鄧曲原本也不知曉,與孟知微一起做生意后,倒是接觸了不少的窮人,知曉貧賤夫妻百事哀,這么一想,她嫁的人家雖然摳門了點,可到底不缺她吃穿,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外面童子們的哭聲漸漸消散,到了晚間,繡娘們交了當天的工,結算了工錢后,有的就猶猶豫豫的不肯走,春繡一問之下,有不少的繡娘才小心翼翼的詢問能否帶繡品回去趕工,這樣就能夠多賺一些銀子,好重新送孩子入學。 春繡知曉她們的難處,這事她自己也不能拿主義,就去請教孟知微。 孟知微對人心的把握非常的精準,也知道如何才能讓繡娘們真心實意勤勤懇懇的為越人閣干活。當下就說她會想辦法。 過了幾日,大家就發現莊子里又開始在蓋房子,原本是個三進院子,前院是待客之處,中庭打通了兩邊所有的廂房做繡房和織布房,后院是給無家可歸的繡娘們的居所,暫時只住了三分之一的人不到。這部分人最勤奮,每日里做工完畢也會接一些玩偶回屋繼續。 孟知微讓人將前院除了中堂不動土之外,右邊的廂房都打通了,墻上掛上夫子像,擺上整整齊齊的座椅,就成了一個開闊的學堂。孟知微讓胡半載在城里請了一位品行端正的窮苦書生,每月三兩銀子的束修。言及,但凡是越人閣的繡娘們,家里有子的都可以送來莊子讀書,每月三十文銀錢。在皇城,一文銀錢一個雞蛋,銀錢不夠的,可以用其他東西折價。 如此,有余錢的直接將孩子送了過來;少了銀錢的繡娘們額外接了不少活兒趕工,湊齊銀錢再送兒子過來讀書;實在是沒錢的,送雞蛋、紅薯、打獵來的兔子等等抵消學費。至此,繡娘們一邊對孟知微感恩不盡,一邊對越人閣的歸宿感更加強烈了起來。有些人家直接將女兒送來,說做牛做馬簽賣身契都成,就求孟知微賞孩子一口飯吃。 孟知微干脆又將前院左邊的廂房打通了,請了一位識文斷字的寡婦,上半日教稚齡女孩們認字算數,下午讓春繡教導她們繡花織布。 這一善舉無疑讓孟知微在窮人家的心目中比尋常商賈格外不同起來,連莊起都難得的稱贊她:“學以致用,不錯?!?/br> 孟知微欠了欠身子,笑意盈盈的道:“多虧莊大人以身作則教導有方?!?/br> 莊起問她:“那些送來的吃食都到哪里去了?” 孟知微眨了眨眼:“給莊子里的人加餐了?!?/br> 莊起:“………”轉頭又鄙視她,“你知道宮里吃的雞蛋多少銀子一個嗎?” “一兩銀子?”見莊起一副怒視她的模樣,又笑道,“可我又不是皇商,這么一點東西也不可能賣給宮里負責采買的公公??!” 莊起高揚起頭,只差一條尾巴在背后甩動:“我就可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