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郎_分節閱讀_120
書迷正在閱讀:阿媚、狐仙大人在下[重生] 完結+番外、他兒子有個億萬首富爹 完結+番外、金玉其外[星際ABO]、據說影帝很高冷、快穿之最佳攻略、食神,我想喂你袋鹽、我肚子里已經有了你的孩子[娛樂圈]、紅樓之智能機器人穿林黛玉、桃花汛 完結+番外
豬圈之外,又有百姓在匠人的帶領下造牲口棚。地下挖十字形的炕道,上面蓋上石板,最上面再用三合土鋪整齊。牲口棚的墻壁也非常堅固。 “簡直比人住得還好?!币粋€工匠感慨著,手上動作不慢,只在額頭上的汗水快要流到眼睛里的時候,才抬手擦一下。 另一個工匠咧嘴笑著用下巴點了點另外一邊的工棚:“那肯定沒人住得好?!?/br> 那邊是他們這些人暫住的地方,地基要比這邊的牲口棚要高,底下自然也是有炕道的,墻壁堅固,地上除了三合土之外,墻壁內外都用石灰抹得雪白。 這白房子剛蓋出來,就引來了安長人的圍觀,很多人直接把這地方叫做雪房子。 許明旭也是來了安長之后才知道,這地方原來還產石灰,質量算不得太好,可是用來粉刷墻壁也足夠了。這個工棚不過是試驗用的,現在看來效果不錯,可以用來改善當地百姓的住房條件。 現在大部分的人家房舍都是用的土墻,不易打掃不是什么大問題,主要是土墻容易干裂,如果碰上下雨下雪,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屋里面寒氣逼人,每年冬天都是一場生死較量。有條件的人家會每年進行修補,但是安長氣候干燥,修補的地方和原來的墻面無法很好的結合起來,往往一兩場霜凍就能讓墻皮剝落。 條件稍稍好一些的人家,外墻會加入一些石塊,這樣墻壁當然會更牢固不錯,但是中間用于填補空隙的泥土天長日久之后難免剝啄,最后成為一個個窟窿,成為一些野蜂的最愛。 至于住著磚瓦房的人家,在安長還真的是少數。 “想不到這石灰還能這么用?!毕奶煅谉?,隔幾天卻也會下一場大雨。工棚是新蓋的不錯,可屋子里面竟然半點潮濕都感覺不到。有心思的工匠就暗暗盤算起來,“石灰又不是難得之物,不過是里面加一些草莖,回去之后我打算自己燒了,給自家的房子也抹一遍?!?/br> 這石灰現在看著倒是不錯,但是真的是不是經久耐用,他心里還不確定。但是擺在眼前的,屋子抹了石灰之后,從原來的灰撲撲變得潔白,看著干凈又亮堂,可比原來的房子好看多了。 石灰他們自己就會燒,新縣令這里用的秸稈,他們沒那么多秸稈,完全可以用草莖,處理略微費事一些,可是他們也不是天天都有活計做,空下來的時間慢慢來就是了,并不費什么。 其他工匠一聽覺得有道理:“說的是,咱們回去后就先把屋子抹上一遍?!?/br> “全都是白慘慘的一片會不會不太好看?” “總比灰撲撲的好?!?/br> “往里弄點顏色還不簡單?” “說得容易,你弄一個試試?” “試就試!不過咱們得先問過許大人?!?/br> 一眾工匠一想也是:“對,要問的?!?/br> “這方子是許大人的,咱們可不能隨便就亂用?!?/br> “對,一定要問過許大人!” “什么事情要問過我?”許明旭騎著一匹毛色有些暗沉的棗紅馬,慢悠悠地小跑過來,輕健地跳下馬背,拍了拍讓馬自己去玩耍。 這是他從軍營弄來的一匹戰馬,生了病剛治的差不多,今天可以出來跑跑,再過幾天調養好了就要重新送去軍營。 圍起來的草場上,像這樣的戰馬還有十多匹。 戰馬是相當珍貴的軍事物資。他能夠接觸到這些戰馬,還是因為編纂的農經的時候認識的幾個經驗豐富的獸醫,再加上姚管事的牽線搭橋。軍營那邊也就是最近才透口風,說是會送來幾匹小馬駒。 匠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刷石灰墻的事情,許明旭完全不以為意:“此法民間多有流傳,你們拿去用就是了?!庇謱χ贿h處正在和小羊玩耍的書童叫了一聲,“小鐘,回了!” “哎!”小鐘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從小羊嘴上把自己訂的小冊子給搶了回來,頂著一身的草屑跑去套車。 安長這邊也有番商,只是和京城那邊的有所不同,多是從西面過來的,言語不通之下,不僅交流困難,還會發生很多不必要的誤解。他家少爺說了,得相互學習,促進國際交流,以便坑人……不對,是為了互利互惠。 主仆二人回到縣衙之后,小鐘繼續勤勉地學習,許明旭提筆給屠浩寫信。這是他每天的習慣。只是信每天都寫,現在卻不像以前住在萬春莊時那樣方便,得隔上一陣子才能寄出去。 屠浩每次收到的信都是厚厚一摞,內容不僅有文字,還有許明旭畫的安長的各種風貌,最近一封上畫了一匹匹精神奕奕的小馬。 看著信上說的將來帶他騎大馬,他高興之余又有些憂心:“我覺得到時候我會長得很壯實,這些小馬長得沒我快,會被我壓傷的?!?/br> 戚七:“您別想太多?!?/br> 作者有話要說: 大太陽o(*////▽////*)q:不騎大馬,可以騎哥哥。 小耗子 o(〃'▽'〃)o:這樣多不好啊。 大太陽(*/w\*):不,這樣很好,坐上來♂。 小耗子⊙▽⊙:噫! 大太陽 ?(? ? ??):很好,現在可以快馬加鞭♂了。 關于墻上抹石灰的事情,其實是熟石膏,加入漿糊什么的←這些是根據久遠而模糊的印象來的,貌似什么古建筑還是別的課上老師提了一嘴,別當真。古代漿糊基本都是用糯米燒的,挺費錢的,古代有錢人造陵墓啥的會用,一些城墻也會用到,一般苦哈哈的百姓家里面應該是不會這么干的。蠢作者文中作了略寫,請不要追究細節。找了半天就找到一個日本刷墻用的熟石膏的做法,是用燒海藻布過濾得到粘稠的水,再加入蓬松過后的植物纖維,放入石灰進行充分攪拌。今天早上問了太后,太后說以前刷石灰墻就是里面拌秸稈,不然刷不上去,沒其它東西。所以我糾結半天到底是為了啥_(:з∠)_ 第96章 培訓班 安長在大漢朝的西部地區算得上是一個比較繁華的縣城, 每年往來商隊不絕。只是安長的坊市沒有京城那樣規整, 別說是番商, 就是當地的那些攤販都十分隨性。 其實原先的京城也是大同小異,但是京城的街道大多鋪了石板石磚,又有專人時時清掃, 看上去并不如何臟亂。同樣的情況換做幾乎只有土路的安長,下雨天泥濘不說,晴好的天氣便是滿城的沙塵, 弄得整個縣城的人都跟蒙了一層灰一樣。 修路放哪兒都是一件大事, 安長縣的府庫內的錢也就夠日常開銷的, 想要修路根本就不現實。至于在當地募集善款, 許明旭新官上任,根本就沒有這個號召力。 他也沒將目標定那么遠,直接下令在東城門那里設立了一個集市。說是集市,其實也不過是一塊圈起來的平整的空地, 用磚石砌了一排排大小相同的桌子,租金一文錢一天, 其它地方禁止亂設攤。 老百姓們完全沒有反彈,因為以前得收城門稅, 同樣是一文錢,但是不管是不是做買賣,哪怕只是進城探親,一樣得收錢。 老百姓們得了實惠,而且眼見著城里確實干凈了許多, 倒是完全不嫌出門幾步路的麻煩。其實現在雖說沒人擔著東西在城里叫賣了,但是買什么東西,到這集市上來轉一圈,基本都能買全乎。 至于滿城的風沙,許明旭暫時也沒什么太好的辦法,令人做了一些澆花的灑水桶,讓城中一些孤兒隔一個時辰沿街灑掃一遍,另外安排了一些跑腿的雜事,以換取每日兩餐和四季衣裳。 安長縣比起周邊來,算不得窮地方,但是以前城里的這些孤兒也沒什么人管,造成一些孩童依靠小偷小摸為生,還有一些孩童被拐賣。每年都會有一些孩童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夭折。人們并不是不想管,然而單純靠著一家一戶或者幾家幾戶,實在是管不過來。 現在好了,這些孤兒有了約束,一些想行善舉的人家只要直接把錢交到衙門,告訴負責的師爺這錢的用處就行了,也不用擔心錢財被吞沒。衙門前的告示欄上每個月都會貼一張收支清單,一筆筆十分清楚。也不用擔心賬目不實,只要捐錢捐物的,隨時都能去查賬,特別硬氣。 縣衙門其他的官員倒也不是不支持。這么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能夠在街上幫著做事的一些孩童,多半已經有個十來歲,再過上三四年,他們就能到養豬場也好,或者是到正在興建的那什么社區也好,去從事一些略微有些繁重的工作,哪怕是去給地主人家放羊,總也能賺一分足以糊口的錢。這樣再過上個三四年,這群現在的孩童就能夠長大成人,自己立戶了。 這可都是實打實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