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黃茂林一咧嘴,偷偷笑了一聲,并不說話,自己往臥房里去了。 慧哥兒正聚精會神的描紅, 他個子小, 家里的書桌書椅他也用不上。每日就把紙筆放在一個高腳椅上,自己坐個小板凳, 高矮正好合適。 自他上學以后,黃茂林原說讓慧哥兒單獨睡, 慧哥兒死活不干。 梅香也不勉強,才三歲多的孩子,晚上一個人睡定然是害怕的。好在家里的床大,一家四口也能睡得下。擠一擠也無妨,只要把青蓮看好,別壓著她,其余三個隨便滾,一張床上擠,一家人感情倒是越發深厚。 黃茂林進了臥房后,只見梅香正斜躺在床上,青蓮已經醒了,被阿娘逗得手舞足蹈。 見黃茂林進來,青蓮立刻兩眼發光,對著阿爹啊啊的叫。 黃茂林過去先親了一口女兒,“小乖乖,這么早就醒了,是不是想出去玩?” 梅香嗔怪他,“我好不容易引的她忘了出去的事,你又來招惹她!” 黃茂林對著梅香的臉也親了一口,“你再睡一會兒,我抱她在院子里轉兩圈?!?/br> 梅香笑著搖頭,“我也起來了,天都大亮了,不能再睡了!” 黃茂林把女兒抱了起來,“那也行,起來吃飯,吃了飯你們娘倆不拘去哪里玩都行,下午再睡?!?/br> 梅香嘟著嘴抱怨,“成日家吃了睡睡了吃,我快成頭豬了!” 黃茂林笑著回答她,“胡說,哪里有你這樣好看的豬!” 梅香氣得擰了他一把。 梳洗穿戴好之后,張mama和細月把早飯擺了上來。 梅香一手抱著女兒一手吃飯,因慧哥兒要上學,家里的早飯比頭先更早一些。 慧哥兒匆忙扒了兩碗飯,拎起書袋就要走,黃茂林急忙在后面跟著他,把他送到學堂去。 梅香抱著青蓮在院子里轉悠,忽然聽見外面傳來喊聲,“表哥,表嫂,家里有人嗎?” 梅香連忙出去一看,發現來人是郭二郎。 梅香笑著迎接,“表弟來了,真是稀客,你表哥送慧哥兒上學去了,等會子就回來了,快請屋里坐!” 郭二郎笑著喊了一聲表嫂,梅香把郭二郎引進了堂屋,讓細月倒了杯茶,主仆二人坐在那里招待郭二郎。 梅香試探性的問他,“表弟來是有什么事?你表哥成日家忙碌,我帶著個孩子,出門也不大方便。說起來,好長時間沒有去看外婆和舅舅舅媽了!” 郭二郎笑了,“不瞞表嫂,過兩日我阿奶過六十大壽,阿爹說要辦一場酒席,我來請表哥表嫂去喝杯喜酒!” 梅香高興的說道,“那可真是大喜事,外婆身子骨硬朗,是我們后人的福氣!表弟放心,我們定然早早過去給外婆賀壽!” 正說著話,黃茂林進來了,一見郭二郎,立刻高興的打招呼,“表弟來了,晌午別走了,在我家吃飯!” 郭二郎和黃茂林打過招呼后,把邀請他們夫婦去吃喜酒的事情又說了一遍! 黃茂林一拍大腿,“哎呀,當年我可是許諾過外婆的,她老人家過六十大壽時,我要給她唱戲!” 梅香笑著接話,“那敢情好,咱們送一場皮影戲,好好熱鬧熱鬧!” 郭二郎忙客氣說道,“表哥表嫂去喝喜酒就行了,不用破費!” 黃茂林高興的擺擺手,“你不用管,這是我的事情!” 郭二郎也不好再說什么。 說了一會子閑話后,郭二郎起身要走,“表哥表嫂,你們稍坐,我還要去通知姑父和二姑呢!” 黃茂林也起身,“阿爹在如意坊,我帶你一起去!梅香,你準備一桌酒菜,等會子我再把表弟帶回來吃飯?!?/br> 郭二郎連忙拒絕,“表哥表嫂別客氣,我家里這兩天正忙亂,等會子見過姑父和二姑我就要回家幫忙,回頭等阿奶大壽,表哥表嫂一起過去,到時候咱們再一起喝酒!” 黃茂林想了想,也不再勉強他,“那也行,不急這兩日?!?/br> 兄弟二人和梅香打過招呼后,一起往如意坊里去了。 黃茂林回來之后,立刻就去找唱皮影戲的。與班主商議好,郭老太太大壽當日直接去郭家,并提前給了定金。 找了唱戲班子后,黃茂林又回來與梅香商議,“我想給外婆扯一些料子,再買條豬后腿,稱些點心,你看如何?” 梅香點頭,“我等會子就去趙掌柜家,給外婆扯一身料子,這兩天我趕一趕工夫,給她老人家做一身新衣裳,豬腿和點心當日買也來得及?!?/br> 黃茂林給梅香作揖,“那就辛苦娘子了!” 梅香笑了,“好好說話,別作怪?!?/br> 眼見著快到晌午飯時間,梅香把青蓮塞到黃茂林懷里,“走,你跟我一起去扯料子?!?/br> 夫妻二人抱著女兒,帶著錢,一起去了趙家綢緞鋪。 聽說是給老太太過壽,趙掌柜幫著推薦了幾款新式料子,梅香挑了一樣上面有萬字吉祥云紋的暗紅色料子。 梅香雖然不知道老太太的尺寸,但憑著經驗,大致也能猜的出來,且老人家的衣裳,都是略微做大一些,穿的舒坦。 當日下午,梅香午睡后起來就動手,兩天的功夫衣裳就做好了。 到了老太太過壽那一日,黃茂林夫婦一大早都換上了新衣裳,帶著一雙兒女,先去找黃炎夏。 黃炎夏昨日從如意坊回來了,今兒早上也換上了新衣服,吃了飯之后就和大兒子一家往郭家去了。 黃茂林帶了這么多賀禮,黃炎夏自然也不會空著手,從街上走的時候也買了一些老人家吃的東西。 一家人到的時候,郭家正熱鬧著呢。 六十大壽是大事,郭氏族人和各路賓客全都到場,黃炎夏帶著兒子先把賀禮送到記賬之處,又帶著兒子媳婦和孫女一起去給岳母拜壽。 黃炎夏雖然做阿爺了,但今兒給岳母拜壽,仍舊行后輩之禮。 郭老太太一把抱過慧哥兒,“我的小乖乖,你們能來太外婆就很高興了,別磕頭了!” 黃家人到了之后沒多久,唱皮影戲的師徒二人來了。賓客們都很驚奇,這是誰請的戲? 黃茂林急忙去找郭大舅,“大舅,我與阿爹給外婆請了一出皮影戲,這會子唱戲的人來了,還請大舅跟我一起去迎一迎?!秉S茂林把黃炎夏的名字也帶上了,父子二人一起請,說出去也好聽一些。至于錢不錢的事情,黃炎夏如今幫黃茂林管著如意坊,盡心盡責,他做兒子的正愁沒地方表孝心呢。 郭大舅愣住了,旁邊的客人連忙湊趣,“喲,老太太可真有福氣,六十歲的人了,身子骨硬朗,過大壽兒子孫子辦酒席,女婿外孫子請唱戲的,等我六十歲這時候要是有這福氣,做夢我都能笑醒了!” 旁邊人笑話他,“你可不就是做夢了,你能跟老太太比!” 眾人嘻嘻哈哈笑了起來。 郭大舅反應了過來,拍了拍黃茂林的肩膀,“好孩子,這般孝順,外婆沒有白疼你!” 黃茂林笑了,“當日我許諾過外婆的,六十大壽時給他老人家請唱戲的,如今是該我兌現的時候了!” 郭大舅帶著外甥去把唱戲的師徒二人迎接進來,并讓人上茶水果子好生招待。 郭老太太聽說女婿和外孫子給她請了唱戲的,臉上笑的全是褶子,“好孩子,你們能來外婆就很高興了,竟然這般破費。我老婆子也算沒白活,有一群這么孝順的兒孫?!?/br> 黃炎夏事前不知道兒子請了唱戲了,如今先兒子還打著自己的名頭,心里很是熨帖,暗暗想著以后要多用心照看如意坊,給兒子多掙些銀錢。 梅香和郭二姨圍坐在老太太身邊,郭舅媽帶著兩個兒媳婦到處忙活,小表妹丫丫因快要出門子了,今兒只管招待親朋家的小姐妹。 青蓮還小,梅香也不往人太多的地方去,中途郭大郎媳婦把梅香帶到自己屋里,讓梅香給孩子喂了一次奶,抱著她哄著睡了一覺。等青蓮醒來的時候,外面的酒席已經開了。 晌午的酒席十分熱鬧,所有后輩都端著酒杯去給老太太敬酒,沾一沾喜氣和福氣。 吃過了酒席之后,開始唱皮影戲。梅香抱著女兒遠遠的聽了兩句,因人多聲雜,梅香也不敢往前去,只在后面陪著郭老太太說笑。一直熱鬧到天快黑,兩場戲終于唱完了,各路賓客紛紛散去。 黃炎夏要帶著兒子媳婦回家,郭舅媽從家里得的賀禮里面拿了一些東西送給黃家父子。路上,黃茂林牽著慧哥兒,梅香抱著青蓮,黃炎夏走在最前面,偶爾說兩句話,很快就到了鎮上。 回來之后,黃炎夏讓大兒子把東西都拎回去,黃茂林不肯,給黃茂源家分了一些。 回家之后天快黑了,青蓮又睡著了。梅香把女兒放在大床上,讓慧哥兒去寫字。 黃茂林往大床上一躺,摸了摸女兒的小手,忍不住和梅香感嘆,“日子過得真快,我感覺不久前外婆還經常cao心我長不大,這么快咱們都兒女成群了。怕是要不了多久,我也老了?!?/br> 梅香笑了,“胡說,你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好生干活,可別說自己老了想偷懶?!?/br> 黃茂林咧嘴,“就算我老了也不會偷懶,這輩子就是要給你們娘兒幾個做牛馬?!?/br> 梅香斜眼看他,“怎么,給我們做牛馬你不樂意?” 黃茂林連忙賠笑,“樂意樂意,給你們做牛馬我高興著呢!” 兩口子說笑了一陣后,一起到堂屋里吃夜飯。 郭老太太大壽過后,黃茂林夫妻的小日子又恢復了平靜。 日子安然順利,慧哥兒寫的字終于能看兩眼了,青蓮每日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梅香因為日子順遂,越發白里透紅姿容俏麗。黃茂林管著幾處產業,身上越發有了掌柜的氣勢,也只有回家之后,才能毫不顧忌的和梅香笑鬧。 因黃茂林在家里沒有架子,慧哥兒也不怕他,偶爾還和他調皮。黃茂林也不氣惱,他并不在意自己的父親威嚴有多重,與其在孩子面前擺架子,不如多疼他一些,孩子又不傻,阿爹阿娘真心疼他,他一樣樣都記得清楚的很。 有了好吃的,慧哥兒總會惦記著給阿爹阿娘留一些,自己遇到難處或是闖禍了,也會立刻去找阿爹阿娘。有些人家父母威嚴重,孩子闖了禍不敢說,有了難處更不敢說,結果更糟糕。 一家人的日子和和美美的,等冬日來臨的時候,從縣城里傳來一個消息,頓時把整個平安鎮都炸開了鍋。 往年平安鎮沒有這么發達的時候,鎮上稀稀拉拉有幾家店鋪,各村子里偶爾會有些小作坊,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縣衙也沒人來管這塊兒。辛苦跑來跑去,收的稅還不夠茶水錢。 如今不一樣了,平安鎮越發繁盛,店鋪鱗次櫛比,大作坊大貨倉先后建立起來。 賀大人走后,新來的縣太爺李大人眼睛盯上了平安鎮。吏部每年給官員考評,稅負是重頭。除了糧稅就是商稅,縣城里的商稅從來沒漏過,平安鎮這一塊,如今也該整治整治了。 李大人召集縣丞、縣尉和各房書吏一起商議,如何將平安鎮的商稅收上來。 李大人雖然想做出業績,也并不想盤剝百姓,只按照朝廷的法度辦事。 眾人商議了幾天之后,由縣丞帶著三個書吏和八個衙役到平安鎮收商稅、定戶籍。 因韓敬博是平安鎮之人,為避嫌,李大人并沒讓他來,但韓敬博還是提前把消息送了回來。 此次縣衙來整治平安鎮,一則為收今年的商稅,二則將各家戶籍重新認定。凡沒有功名的普通人家,一旦做了行商或是倒手買賣的那一種,不論一年盈利如何,必定要定為商戶。家里有作坊的,若戶主是作坊主,年盈利超過二十兩銀子,也要定為商戶。第三,已經有了功名之人,名下所掛商鋪不得超過兩家,否則一律上報學政大人,褫奪功名。 這些規矩,也就是對老百姓管用。真做了官,誰家不是良田千頃產業成林。但沒有辦法,平安鎮全是小老百姓,你就得守著這規矩。若以后慧哥兒中了進士做了官,就算家里有十個作坊八個商鋪,也沒人會管。 黃茂林聽到消息后,立刻坐不住了,家里的豆腐坊和如意坊,哪一樣一年也不止掙二十兩銀子,還有喜饃鋪子。這都是有帳可查,瞞也瞞不住。 黃茂林坐臥難安,慧哥兒正在讀書,以后他還想讓兒子們去參加科舉呢,若被定為商戶,可如何是好。 焦急了兩天之后,黃茂林做出一個重大決定。他要把家里除了田地以外所有的產業,通通轉到梅香名下,作為梅香的嫁妝,這樣朝廷就管不著了。 梅香聽到之后瞪大了眼睛,“轉到我名下?阿爹能同意?你們黃氏宗族能同意?” 黃茂林摸了摸梅香的頭發,“不管他們同意不同意,我必須把這件事情辦成!咱們家不能被定為商戶,一旦成了商家,別說慧哥兒,連孫子都不能科舉,那我這樣辛苦掙家業有什么用,難道是為了養敗家子嗎?這事兒你別管,我來cao辦。甭管記在誰名下,不還是咱們家的東西,以后還是要傳給孩子們的?!?/br> 梅香訥訥開口,“我倒是不在意作坊在誰的名下,就怕人家說你是吃軟飯的?!?/br> 黃茂林哈哈笑了,“我吃軟飯礙著別人什么事,再說了,我老早之前不就是吃軟飯的。我是掌柜的,你是掌柜的掌柜的?!?/br> 梅香伸手擰了他一把,“我跟你說正經的,又胡說八道!” 黃茂林做了決定之后,第一個去如意坊找黃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