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楊氏笑道,“茂林回來了,紅蓮,給你表哥打盆洗臉水?!?/br> 黃茂林搶先一步拿起水盆,“我自己去吧,表妹是客?!?/br> 紅蓮訕訕地收回手,楊氏打圓場,“這是你表妹,也不是外人,茂林不用太客氣?!?/br> 黃炎夏正在院子里擇黃豆,低著頭沒說話。 淑嫻也有些訕訕的,她知道阿娘的意思,想把表姐說給大哥,可阿爹和大哥都不同意,這事兒可難辦的很。 淑嫻因是女孩子,懂事的早一些,知道后娘和繼子關系難相處。對于楊氏想說這門親事,淑嫻覺得倒不必勉強。阿娘有一兒一女,還怕以后沒有依靠不成。再說了,不管大哥心里怎么想的,現在當家的還是阿爹,且大哥表面上對阿娘也敬重的,對她和二哥更是沒話說,她們兄妹小時候就是大哥帶大的呢。 黃炎夏有些不高興,他出門賣了一擔豆腐,回家就發現楊氏把自己侄女弄了過來,還說要住幾天。這動作也忒快了,親戚來住他不反對,但楊氏的心思他曉得。他們父子兩個已經拒了一回,這婆娘還是不死心。 黃茂林洗過臉之后,就寸步不離跟著黃炎夏,他不想和紅蓮說一句話。等黃茂源回來了,倒是和紅蓮嘰嘰喳喳說的熱鬧。黃茂源因是男孩子,且深得楊氏疼愛,沒什么心眼子,整日大大咧咧的,楊氏心眼子多的像篩子一樣,沒成想養個兒子卻是個憨的。 紅蓮果真就不走了,當天夜里,她和淑嫻一起睡在正房西屋。 黃炎夏洗過之后,躺在了床上,等楊氏來了之后,黃炎夏看了她一眼。 楊氏笑問,“當家的想跟我說什么?” 黃炎夏猶豫了片刻,還是決定和楊氏攤牌,“你把紅蓮弄來作甚,她不是要說親了。等她出門子的時候,你給她備一份像樣的添妝,這才是作姑媽該做的呢?!?/br> 楊氏愣住了,慢慢收斂了臉上的笑容,“當家的,我嫁到這家里十幾年了,娘家侄女來住兩天也不行嗎?” 黃炎夏又看了她一眼,“親戚家孩子來住,我自然是不反對的,紅蓮也是個好孩子,勤快又能干。只是,你莫要有旁的心思?!?/br> 楊氏又笑了,“當家的,你也覺得紅蓮好?是呢,紅蓮勤快又能干,既然這樣好,給咱們做兒媳不好?” 黃炎夏坐起身子,故意對楊氏說道,“茂源還小呢?!?/br> 楊氏頓時氣結,“當家的,你知道我說的是茂林?!?/br> 黃炎夏抬頭盯著楊氏,“我不是已經跟你說過了,茂林的親事,你別插手,你不怕他舅媽又來罵你?” 楊氏頓了一下,“只要當家的你同意,郭家嫂子還能管得了你兒子的親事?!?/br> 黃炎夏把手里的蒲扇一下子扔了,“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跟你說過,不是郭家不答應,是茂林不答應。你別跟我裝糊涂,你難道想讓茂林跟你撕破臉鬧,到時候誰臉上好看?” 楊氏被黃炎夏這話說的徹底愣住了,然后眼淚開始往下流,“當家的,我嫁過來十幾年,難道對茂林不好?我想把侄女說給他,還不是想著和他關系更親近一些。難道讓他娶了韓家那個母老虎,那我以后還能有好日子過?難道我辛辛苦苦在這家里,最后還要看兒媳婦臉色?” 黃炎夏沉默了一下,對她說道,“你這也想得太多了,我還活著呢。難不成你覺得我明兒就要死了不成?再說了,就算茂林媳婦和你不貼心,你還有親兒子呢?以后他們兄弟分家了,你若不愿意跟著茂林,跟著親兒子也是一樣的?!?/br> 楊氏愣住了,當家的從來不跟他說分家的事情,怎地忽然這樣說,難道真的要分家?茂源還小呢! 還不等她說什么,黃炎夏立刻問她,“你怎么知道韓家的事情?” 楊氏擦了擦眼淚,“你們早上說了半天,我在井邊洗臉,聽了兩耳朵?!?/br> 黃炎夏撿起蒲扇搖了搖,對楊氏說道,“你趁早歇了心思吧,茂林這孩子主意正的很,我不可能為了你娘家委屈自己親兒子。不管茂林最后娶誰家丫頭,他是不可能娶你楊家姑娘的。你難道看不明白,他防著你呢。趁著他對你還算敬重,你何苦去做這個惡人。你是跟著我過日子,繼子媳婦好不好,你管那么多作甚,只要大面上過得去不就行。你看那外頭多少人家,親兒媳都尚且不貼心,別說繼兒媳了。再說了,你一向聰明,怎么忘了最重要的事情,紅蓮是你侄女不假,她若嫁給茂林,你說,是男人和兒子親,還是你這個姑媽親?別到時候你這頭熱騰騰的一顆心,被她潑了一盆涼水。你若是要把紅蓮說給茂源,我倒是不反對,我看他們兩個說的熱鬧的很?!?/br> 楊氏嗔了黃炎夏一眼,“茂源還小呢,紅蓮比他大了兩歲?!?/br> 黃炎夏又躺下了,“我不管那些,你若是能讓茂林點頭,我不反對,但他若是不同意,我也不會答應的?!?/br> 楊氏聽見這話,心里有些氣悶。黃炎夏在別的事情上都好說好,一旦涉及到前房留下的小崽子,再不肯松口,楊氏恨得牙癢癢,也沒辦法。她也不敢來硬的,她若胡搞,郭舅媽就敢來扯她頭發撓她的臉。 楊氏也是倒霉,她娘家比黃家差多了,當年也是看中黃炎夏家里有田地有作坊,一個兩歲的小崽子,還不是任由她擺弄。 誰知竟遇到個郭舅媽,那郭舅媽和黃茂林的生母郭氏原是手帕交,姑嫂兩個關系好的很。郭氏臨終前再三懇求郭舅媽照看自己兒子,郭舅媽哭著答應了。 郭舅媽天性豪爽,答應了小姑子,自然說到做到。楊氏嫁過來頭兩年,郭舅媽三天兩頭過來,查看黃茂林的衣衫飯食,但凡有一點不好,她就敢指著楊氏的鼻子罵。 楊氏被逼的無法,最后只能從鞋底上刻薄黃茂林,哪知還是被精明的郭舅媽發現了。隨著黃茂林長大,郭舅媽來的少了,但楊氏對郭舅媽的痛恨比郭氏還厲害。郭氏雖然從名分上壓了她一頭,但畢竟死了,這家里的好處還是她在受用??晒藡屵€活生生的,且像一把刀一樣,時刻懸在她的頭頂,保不齊什么時候就掉下來了。 楊氏想用娘家侄女籠絡住黃茂林,就是打的這個主意。只要黃茂林遠離了郭家,郭舅媽總不好再上門來挑錯。而且,等紅蓮嫁過來,這家里就是她們姑侄二人當家,自然就不會分家,她兒子就不用早早獨自挑大梁了。 紅蓮雖然在家里住下來了,楊氏娘兒三個對她倒是不錯,黃炎夏對她也很客氣,每日讓楊氏做好飯菜你招待娘家侄女。但紅蓮她自己卻感覺越來越尷尬,她知道家里父母和姑媽的意思,是想撮合她和茂林表哥。但茂林表哥根本不理她,倒是黃茂源和淑嫻整日和表姐說的熱乎。 紅蓮強忍了幾日,還躲著偷偷哭了兩場。黃茂林有時候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些不近人情,但為了韓大meimei,他咬咬牙,繼續做冷面閻王,從來不和這丫頭單獨說一句話。 原來家里人的衣裳都是夜里換過了,第二日上午一起淑嫻洗的,紅蓮來了后接過了這活兒,黃茂林干脆自己洗過澡之后就隨手洗了,能不能洗干凈他也不計較,去了汗水就行,他不想讓紅蓮給他洗衣裳。 黃炎夏這些日子不再提一個韓字,眼見黃茂林內心受著煎熬,他只冷眼旁觀。一來他想看看這個大兒子到底又多在意韓家丫頭,且先用楊家丫頭熬一熬他,若真是離不得了,沒得法子,還是得娶回來。二來,他自己也要多打聽打聽。不怕她厲害,只要能干講道理,厲害些有甚不好。娶個窩囊廢,是老實的很,竟遭外人欺負了。 黃炎夏一邊琢磨韓家的事情,一邊想著楊氏說的話。孩子們長大了總要分家,不分家吃大鍋飯,最后都不想干了,針頭線腦的事兒都容易吵起來,家里兩個兒子還是兩個娘生的,若不分家,怕是最后會成仇。但他是跟老大還是跟老二,這個事情得好生斟酌斟酌。 歷來分家,父母都是跟著老大的,但茂源他娘自然想跟著親兒子,老兩口總不能分開吧,外人看著也不像話啊。 唉,難啊。 楊氏眼見黃炎夏和黃茂林都不松口,心里有些氣悶。過了幾日之后,她又把紅蓮送回去了,怕她羞,還給她兩尺花布做手帕。 紅蓮回家后,挨了她阿娘一頓說,意思是她沒用。黃家田地多,還有作坊,若能嫁過去,不光這輩子不愁吃喝,還能幫襯家里。黃家殷實,若是能繼續做親,楊家多少總能沾些光。 紅蓮在黃家受了委屈,回家后親娘不僅沒有一聲安慰,還這樣埋怨她。她才十二歲,本來就是個要臉面的姑娘,被這樣羞辱一回,內心不免也有些憤懣。都是姑媽挑的頭,當日非說把她許給黃家表哥,人家拒了一回。這回又把她弄過去,做個尷尬人。 紅蓮心里漸漸把楊氏和黃茂林都恨上了。等過了一陣子,黃家雖然不再提此事,紅蓮卻上心了,姑媽不是想讓我給她做兒媳嗎,哼,我定不會讓她失望的。 紅蓮走后,黃茂林終于松了口氣。但黃炎夏仍舊不提韓家的事情,他心里有些發急。 黃炎夏也煩惱的很,按理來說,這種事情該婦道人家出頭先去打聽打聽,但楊氏一心只想著自己娘家,若讓她去cao辦,定然是辦不成。 黃炎夏煩惱了許久,決定先按兵不動,自己親自去韓家崗打聽打聽。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早上好,要是覺得作者寫得還可以,請不要忘了戳一戳作者專欄,給接檔文和新坑一個收藏喲,謝謝小可愛們~感謝在20200308 11:23:45~20200308 17:46:3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喵喵喵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4章 換路線父子訪親 第二日, 黃炎夏強行命令黃茂林和他換個路線賣豆腐,“你在那幾個村子轉了幾個月了,經驗也有了, 也該去其他地方熟悉熟悉?!?/br> 他是親爹, 又說得這樣冠冕堂皇,黃茂林不敢不從。 黃炎夏經驗老道,絲毫不費力就轉完了其他幾個村子,只把韓家崗作為最后一站。 想來韓敬平在世時是條好漢, 十里八鄉人人認得, 黃炎夏自然也佩服他。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這閨女也不差。 黃炎夏搖著鈴鐺到了韓家崗, 等到了梅香家的時候,豆腐沒剩多少了,他也不吆喝, 只搖鈴。 葉氏聽見鈴鐺聲, 摸了銅錢帶著碗出來了,一見來人不是黃茂林,葉氏頓了頓。 葉氏轉瞬就想明白了關鍵, 想來茂林必定是與黃老爹攤牌了。葉氏把手里兩個煮雞蛋藏到了袖子里,又叫上了蘭香,她一個寡婦,從來不單獨與外男說話, 除了娘家兄弟。 葉氏知道黃老爹肯定是想來打探什么, 或者想看一看梅香。但葉氏今兒不想讓黃老爹看梅香,你們家又沒表達任何意思, 我女兒豈能隨便給你相看。 葉氏笑著與黃炎夏打招呼,“黃老爹來了, 今兒背集,我還以為是您家少東家來呢?!?/br> 黃炎夏笑得很和善,“韓大娘子好,茂林小孩子家家,這些日子多虧了鄉親們照應,才能不出差錯。這邊他都轉熟了,我讓他到其他地方去看看,多認幾個人?!?/br> 葉氏點了點頭,“勞煩您給我切兩文錢水豆腐?!?/br> 黃炎夏點頭,手里的小鏟子就跟長了眼睛似的,一下子就是一大塊,上稱一稱,三斤三兩。 黃炎夏手準的很,這三兩,是他送給葉氏的,“這都快賣完了,我送韓大娘子三兩。你們家孩子多,都是長身子的時候,豆腐雖然比不上rou,也是道好菜。這里還剩兩張千豆腐,聽我家茂林說韓大娘子在街上沒少照應他,這兩張千豆腐您拿回去炒把青菜,好吃的很?!?/br> 葉氏有些不好意思,“這,真是不好意思,多謝黃老爹了?!秉S炎夏論年紀和韓敬平差不多,不知道的人以為他是個老頭子,其實他才三十出頭,正當壯年。也不知怎地,十里八鄉的人都這樣叫他,葉氏只得隨大流。 黃炎夏笑了,“我還要多謝韓大娘子照應我兒子呢?!?/br> 兩個人正客氣著,梅香忽然出來了。 黃炎夏頓時瞇起了眼睛,不說盯著梅香看,眼睛卻一直往那邊瞟。 葉氏頓時有些尷尬,她沒想到梅香這丫頭自己出來了。 梅香以為來的是黃茂林,索性跟出來看看,哪知來的是黃炎夏,她只得禮貌性地打個招呼,“黃老爹好?!?/br> 黃炎夏笑了,“大侄女好,韓大娘子好福氣,兒女都好?!?/br> 葉氏一邊把兩文錢放在豆腐板子上,一邊客氣道,“黃老爹夸贊了,這丫頭雖然比同齡人能干些,就是有些憨,對家里人一片赤誠,有時候說話不曉得迂回,總是嘴巴不饒人。您家里的少東家才好呢,小小年紀這樣能干,在街上沒少幫我們?!?/br> 黃炎夏頓時心里有數了,得了,感情這兩邊都有意,就等著他點頭呢。他不動聲色地收起了錢,客氣地對葉氏說道,“孩子們還小呢,能對家里人好,可見是個好心腸的。等再大些,長輩多教一教,通了人情世故,自然是樣樣都妥帖。我可是聽說了,這孩子田里地里油坊里都能拿得出手,可真是能干?!?/br> 葉氏這個時候,也顧不得謙虛,似有若無地給女兒正名,笑瞇瞇地對黃炎夏說道,“也就是您這樣通情達理的人才覺得她好,黃老爹不曉得,有那起子碎嘴的人,還給我家丫頭取諢名,說什么母老虎母大蟲的話。我聽了后心里難過的不行,我當家的沒了,這孩子跟著我一起風里來雨里去的,不叫苦不叫累,多好的孩子啊,難道因為太能干,就要遭人詬病。嗨,您看我,一說起孩子的事情就嘮叨個沒完,耽誤您做生意了。多謝黃老爹送我的豆腐了,梅香,把家里的煮雞蛋拿兩個給黃老爹?!?/br> 黃炎夏忙擺手,“韓大娘子客氣了,我這都賣到最后了,免不了要送些人情的,怎能白吃您的雞蛋?!?/br> 葉氏笑了,“我早晨煮的多,黃老爹這一路走過來,定然又累又餓的,吃兩個頂一頂?!?/br> 梅香正納悶,阿娘手里不是有兩個。但葉氏這樣吩咐她,在外人面前,梅香一般十分聽葉氏的話,立刻回去拿了兩個煮雞蛋,放到一個碗里,端給了黃炎夏。 “黃老爹,請您吃煮雞蛋,您帶了水沒?若是沒有,我給您倒一杯?!泵废阈Σ[瞇地看向黃炎夏。 黃炎夏仔細看了一眼梅香,見這丫頭長得可以,這樣聽她阿娘的話,想來是個孝順的。 他接過了碗,對葉氏說道,“多謝韓大娘子了,真是不好意思。我帶了熱水的,大侄女不用客氣?!?/br> 他把兩個雞蛋收下了,把碗遞給了梅香。 梅香接過碗,“黃老爹您路上慢一些?!?/br> 黃炎夏笑著別過韓家人,挑著擔子走了。光看這一眼,自然是好的,他還要多打聽打聽。 黃炎夏回家后,黃茂林還沒回來,他放下擔子就去吃早飯了。吃了兩個煮雞蛋,他今兒早飯也吃的少一些。 楊氏已經去菜園里忙活去了,淑嫻剛洗過了衣裳,黃茂源被楊氏叫去幫忙去了。 黃炎夏剛放下碗,黃茂林回來了。 他抬頭問兒子,“今兒怎么樣?那幾家刁貨有沒有為難你?” 黃茂林放下擔子,“嗨,阿爹,那方大頭的婆娘真難纏,給的黃豆里面還摻有土坷垃。我強忍著沒生氣,少給了她一些豆腐?!?/br> 黃炎夏笑了,“你以為人人都跟韓家似的,每天還給你煮兩個雞蛋?” 黃茂林頓時呆住了,然后紅了臉,“阿爹說這個作甚,韓家嬸子心好,聽說我每天早上走的時候沒吃飯,時常給我些吃的?!?/br> 黃炎夏哼了一聲,早上葉氏藏那兩個雞蛋的時候被他發現了,他當時心里懷疑,剛才不過隨意開口一詐,果然這小子就說了實話。 黃茂林轉了轉眼珠子,“怎么,阿爹今兒也吃了煮雞蛋?” 黃炎夏一屁股坐到廚房門口的小凳子上,“你老子我今天沾你的光,吃了兩個煮雞蛋,不過也送了三兩水豆腐和兩張千豆腐?!?/br> 黃茂林一邊盛飯吃一邊笑著和黃炎夏皮臉,“阿爹,韓家嬸子人最好了,對人實誠,又和善。韓家大meimei雖然聽說脾氣大了些,但特別能干。她脾氣大也是外人欺負到頭上才發脾氣,對家里人好著呢?!?/br> 黃炎夏嗯了一聲,不再說話。他還得再打聽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