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當天晚上賓主盡歡,只是范玉薇對著盛春突然苦惱起來:“槐槐叫你爺爺,又叫我師父,我豈不是比你要低一輩?” “恐怕是這樣,我也沒法子?!?nbsp;盛春笑著攤手,“誰叫你當初就看上了我的孫女呢?” 范玉薇:……哼。 當初打對臺就沒贏過他,現在竟然又在這里輸了。好氣啊。 盛春笑了:“得了,跟你開玩笑呢?;被苯形規熜植灰彩菐煵畣?,這生活上的輩分和唱戲的輩分咱們各論各的?!?/br> 范玉薇這才覺得好過了。 飯后幾位長輩打起了麻將,盛慕槐就忙碌而高興地收拾起碗筷來,收拾完了她坐在爺爺旁邊幫他買馬,十買九中,爺爺笑得眼睛都彎起來,摟住她說:“槐槐就是我的福星!” 電視機開著,里面播放的晚間新聞里傳來了凌風被雙規的消息,不過麻將聲里并沒有一個人在意。 *** 盛慕槐畢業以后,被分到了首都青年京劇團。新秀賽進入決賽的許多演員,包括柳青青,唱《霸王別姬》的包月,唱程派青衣的李衣依都被分到了這個團。 同宿舍的唐姣畢業后接替mama的工作當了一名出納員,轉了行;高碧玉則回到了南方,兩年后被選入浙江省昆劇團。 畢業第二天,池世秋跟盛慕槐表白了心意。 他特意約盛慕槐出去看了一場電影,又請她吃晚飯,然后問她愿不愿意做自己的女朋友。 池世秋長得英俊帥氣,家世人品都是一流,如果是前世有這樣的人跟盛慕槐表白,她早就高高興興地接受了,說不定還要激動好些天??涩F在她卻拒絕了他。 池世秋哪里都很好,可她就是缺了心動的感覺。又或許是,她心里已經有了別人。 池世秋雖然很失望,但也紳士地表示接受。他讓盛慕槐不要有心理負擔,兩人往后還是朋友。 1990年,李韻笙和范玉薇從首都戲校退休,同年池世秋前往海外留學。第二年,范玉薇也決定和丈夫共同移民美國,與兩人遠在異國數十年的兒子團聚。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來到了1993年。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商品經濟日益發達,人們的娛樂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起來。 明星多了,流行歌曲多了,電視劇多了,京劇卻日漸沒落,像日暮西山的老人,走向了它繁華的尾聲。 因為劇團的種種政策,盛慕槐五年來幾乎從來沒有在正式場合踩蹺演出過,近兩年來,劇團演出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一個月可能也就兩三場演出,臺下的觀眾還坐不滿劇場的三分之一。 團里的演員都很苦悶,可市場如此,他們能演出的劇目也很有限,只能徒有一身力氣沒處使。好在劇團怎么說也是個鐵飯碗,經濟不好也不影響日常生活,想轉行的都跑了,留下的許多人也就得過且過。 可盛慕槐卻不愿意這樣。 原先她是范玉薇的徒弟,又獲得了新秀賽的第一名,一度很受領導的重視。剛加入劇團的時候也充滿了雄心壯志,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可后來她才發現體制內的種種束縛是如此之大,她的意見和創新從來不被接受,就連想宣傳一下辛派也不被允許。等到范玉薇出國,她的處境就更加不妙了,常常被安排演二路三路旦角,明明功夫沒有落下,卻越來越靠邊站。 盛慕槐這些年的想法一直沒有變,她認為傳統老戲并不是沒有生命力,而是現在的演員已經忘記了如何去演好它們。而且青年京劇團的問題也很大。 首先,許多有意思的能吸引觀眾的老戲被認為是沒有社會價值的,根本就不可能在劇團演出,觀眾成天看得都是那老三樣,久而久之自然失去了興趣; 其次,青年團從來沒有把演員放到第一位,而是讓領導瞎指揮,導演掌控舞臺,這對以“角”為中心的京劇來說是致命的; 第三,劇團為了拿到資金和獎杯,不想著去好好恢復、精進老戲,總是去編演一些排過兩次就沒人再看的雷人新戲,極大地消耗了演員的熱情。 劇團的演出已經與觀眾的審美越隔越遠,盛慕槐的想法也越來越清晰。 她想跳出體制,重組鳳山,以私人戲班的形式來宣傳京劇。只是她一來手頭不寬裕,二來也沒找到合適的時機,暫時還在蟄伏與觀望。 這天下班回家,劇團傳達室的大爺忽然說:“小盛,這里有你的包裹,你拿著!” 盛慕槐接過一看,沉甸甸的一沓,不知道是什么東西,而寄件人的署名竟然是周青蓉。 作者有話要說: 再不虐爺爺了,大家四十米長的大刀請收一收 接下來會越來越爽的,大師兄還有鳳山的小伙伴們要逐一出場啦 不虐了換個心情來看戲啦: 《貴妃醉酒》當然是梅先生的最最經典。 如果要看不一樣的熱烈的《貴妃醉酒》,那還數陳永玲先生最獨特。 “人生在世”那段梅祖的在14分左右,永玲先生的在23分左右。 第77章 她把周青蓉寄來的郵件裝在包里, 騎自行車回家。 走進后院,爺爺正在石榴樹下泡茶,見到她立刻招呼她過來一起乘涼。 搬到萬順胡同以后, 李韻笙和他們一起湊錢,陸續買下了南邊另外兩間屋子, 拆掉了原來住戶搭得亂七八糟的棚子,恢復了南屋的原貌。 這兩年東西廂房又有兩戶人家搬走, 后院寬敞了許多。爺爺便在屋子外種了月季, 海棠, 牡丹和菊花,把小院變得花團錦簇。 盛慕槐癱在藤椅上,喝了口熱茶,滿足地喟嘆一聲。 爺爺一邊給她打扇一邊說:“你這丫頭怎么越來越沒形象了?你瞧瞧,癱成什么樣子了,有那么辛苦嗎?” 盛慕槐一口氣喝掉了半碗茶,放下碗說:“我在排練室練了一天蹺功戲,累是挺累, 不過早習慣了?!?/br> “你們青年團不是要演出《宇宙鋒》了嗎?怎么你不用排戲?” 李韻笙正好擦著手從屋里走出來,聽到這句后問。 盛慕槐笑笑:“您知道的,主角現在肯定沒我的份,我說那我爭取演啞奴吧, 他們也說我不合適,最后把這角色給了個新進團的荀派花旦?!?/br> 那荀派花旦是劇團副書記的親戚,剛從下面的戲校畢業, 演技很一般,把啞奴演的跟個木頭人一樣。但是因為她有關系,誰也不能把她給擠走。 盛慕槐現在對劇團里這些搶角的事情已經很淡然了。既然團里不給她舞臺,她就保存實力,自己去創造舞臺好了。 李韻笙無奈地搖了搖頭,他很不滿這樣的現狀,可是劇團早就不憑實力說話了,他一個戲校退休的副校長,也沒辦法改變什么。 好在槐槐有自己的主意,他和韻春也就不用多擔心什么。 他說:“晚飯已經做好了,你們兩個快進來吃吧?!?/br> 盛慕槐笑得開心:“謝謝師伯?!?/br> 盛春拍拍她腦袋:“都被邊緣化了還笑得出來?!?/br> 盛慕槐挽住爺爺的手腕,扶著他上臺階:“我可是辛派唯一傳人,那些團領導自己眼光不好可怪不了我,以后他們指定后悔?!?/br> 盛春為盛慕槐的良好心態豎起大拇指。 為了盛春的身體著想,他們晚上一貫吃得清淡,桌上只有小米粥,油麥菜和萵筍炒蛋,但味道卻很香。 自從退休后,從來沒下過廚的名老生、大武生李韻笙研究起廚藝來,承包了工作日幾乎所有的午餐晚餐,手藝經過盛春和盛慕槐的認證,已經達到可以開餐館的水平。 吃完飯,兩個老人家坐沙發上看電視,盛慕槐收拾完碗筷后,拿著包進了自己的房間。 她取出周青蓉的包裹,打開以后,發現是一封信和一個文件夾。 盛慕槐畢業以后,和周青蓉又恢復了聯系。她前些年過得很不容易,89年歌舞團解散,她就開始在各個劇組跑龍套,吃盡了沒有文憑的苦。 直到去年,她總算獲得了機會,在一部叫做《十里花街》的電影里演了一個為愛癲狂的舞小姐。雖然出場時間不到十五分鐘,但她開場與男主角的驚艷一舞和后面歇斯底里的瘋狂讓人印象深刻,積攢了一些名氣,今年初又在另一部電影里演了女二號。 周青蓉在信里告訴盛慕槐,知名導演胡子陽要拍一部叫做《男旦》的戲,她在里面飾演一個配角。 “這部戲的主角是民國紅伶,蹺功一流,電影里還有很多戲曲片段。我想現在全國也沒有誰的蹺功能比得過你了,就跟導演推薦了你。他看過你87年新秀賽的決賽視頻,非常欣賞,想要邀請你做我們這部電影的藝術顧問和男主角的舞臺替身。文件袋里有劇本,你可以先讀一讀。導演也想和你私下見一面,聊一聊戲?!?/br> 男旦,蹺功一流,電影藝術顧問?有點意思。 盛慕槐把劇本從文件袋里拿出來,靠在椅背上讀起來。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乾旦“榮泠春”的一生。 榮泠春家境富裕,一次堂會讓八歲的小少爺迷戀上了京劇,為此他不惜與家中決裂,加入“打死無論”的科班“鳴順成”。他天性聰穎,青衣,花旦,武旦樣樣精通,拜入名伶“白月季”的門下后更是習得了一身絕技。 十五歲時他出科挑班,一出《小上墳》立刻紅透半邊天,成為了現象級的巨星。 只是再大的名角在亂世中也不過是漂泊的浮萍,他要應付日軍的脅迫,偽政府軍官的sao擾,和滬上黑幫公子的追求。雖是戲子,也自有一身風骨。 抗戰勝利后,他拒絕各方的邀請,堅持留在了首都,真心實意地為新社會藝人地位的提高而高興??蓻]想到,往后的事卻打碎了他的美好幻想。 他逐漸失去了舞臺,家產,尊嚴,一切。 一次大會中,為了批斗他“男旦”的身份,剃了陰陽頭破了相的他被裹上亂七八糟的戲服,被逼踩蹺從三張疊起的桌子上翻下來。 他站在高臺之上,望著下面一張張興奮的臉凄然一笑。在頂著怪異的頭發旁若無人地唱了一段流水,做了一個臥魚后,他在觀眾的唾罵聲中完成了最后的絕美一跳。 影片最后給出的鏡頭是一盞被摔碎的宮燈,算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 這個劇本寫得很好,胡子陽又以極佳的鏡頭調度能力和講故事水準知名,拍出來一定會成為現象級的作品。 盛慕槐合上了劇本,心潮起伏,這個故事太眼熟了,“榮泠春”,原型不就是辛韻春嗎?只是他最后沒有從高臺上翻下去罷了。 人們如果愛上了“榮泠春”,自然也會想去了解“辛韻春”,了解辛派。盛慕槐當然愿意讓更多的人認識辛老板,了解辛派藝術的魅力。這說不定也是她重組鳳山的契機。 現在的問題是,爺爺會怎么想呢? 別的事情爺爺或許都會付之一笑,但最后榮泠春破了相,永別舞臺,這是爺爺一輩子的遺憾呀,他會愿意將這些變成電影畫面,把傷疤放大給所有人看嗎? 盛慕槐拿著劇本走到客廳里。 爺爺在看戲曲頻道音配像工程的《烏盆記》,盛慕槐就抱著劇本坐在他旁邊。 正煩惱該怎么開口,爺爺卻轉過頭來,低聲問道:“槐槐,怎么了?” 盛慕槐把劇本遞給了爺爺。 盛春用眼神問她這是什么,盛慕槐靠著他說:“這是青蓉給我寄來的劇本。胡子陽導演要拍關于京劇的電影,想找我去做藝術顧問和一些片段的替身?!?/br> “那是好事兒呀!” 盛春說。 “您看看劇本吧?!?/br> 盛春于是翻開劇本,一目十行地掃了起來,盛慕槐偷偷觀察他的表情,一開始嚴肅認真,后來有些驚訝,最后又恢復了常態。爺爺翻完之后還點了點頭。 “什么劇本,我也看看?!?nbsp;李韻笙伸出手,盛春把劇本遞給他。 “爺爺,您瞧著怎么樣???” 盛慕槐沒太弄清楚爺爺的態度,試探地問。 “很好。劇本的結構完整,很有藝術感染力,編劇對民國時期梨園界的規矩和軼事也很有了解。這個導演以前拍的電影我也看過,他能拍出好戲來?!?/br> “爺爺您知道我說得不是這個?!?/br> “我看這電影一定能夠起到宣揚京劇的作用,我支持你去當藝術顧問?!?nbsp;盛春又說。 “不是,您沒看出來這個榮泠春……” 就是您嗎??? “你說這個呀。榮泠春的一生跌宕起伏,開頭很精彩,結局很悲涼,可我卻比他幸運?!?nbsp;盛春笑著說,似乎一點都不介意劇本是以他為原型的。 李韻笙看完后說:“世人總喜歡妖魔化咱們梨園行,但這個編劇看出來是做了不少功課。榮泠春的故事拍成電影,一定會讓許多人留下不能磨滅的印象,他值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