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GL_分節閱讀_121
君瑤看得好笑,與她道:“陛下若是困,不妨小憩片刻?!?/br> 漢王搖頭:“不成的,大將軍自洛陽來了,我得召見他?!?/br> 話音剛落,便有兩名內侍自遠處趕來,稟與漢王,大將軍已入宮了,正于前殿候召。 漢王一聽,不敢耽擱,忙站起身來,隨內侍去。她走出兩步,又想起什么,回過頭來,望向君瑤。君瑤也看著她,見她回頭,道了一句:“陛下且去?!?/br> 漢王彎了彎唇,稚氣的面龐顯出極為乖巧的溫柔來,道:“我晚些再來尋你?!?/br> 君瑤一點頭。漢王便安心去了。 大將軍姓王原是大長公主門下,大長公主薨后,先帝本欲除去依附于大長公主的諸多大臣,好安插心腹,不想先是依附者甚眾,他除不過來,而后趙王舉逆,諸王從逆,兵禍來勢洶洶,使得他再顧不上其他。 如此,大將軍方未遭貶謫。 他此番來臨淄,不但是拜見新天子,將洛陽境況一一奏稟,還有一事,他要上稟天子。 “大長公主在時,令臣留意南境,齊國皇帝正當壯年,聽聞頗有雄才偉略,許會生出北伐之心?!?/br> 漢王聽到此處,心中便是咯噔一聲。 果不其然,大將軍面色沉毅,緊接著道:“后先帝自有主張,南境不令臣管了,臣便放了手。不想一月前,原在臣帳下的一名將軍傳書,稱齊國邊境駐軍驟增,恐有大變?!?/br> 漢王握拳,問道:“書信可在?” 大將軍自袖中取出一封信來,雙手呈上:“臣帶來了?!?/br> 漢王接過,拆開來看。大將軍坐在殿下,趁著皇帝低首讀信,朝她一瞥,望見新君猶帶稚氣的面容,心下便是一嘆。 誰能料到諸王以命相爭,皆不得如愿,最終卻是這位最淡泊的小殿下得了大位。 國中大亂,邊境將士也抽掉了大半入朝,余下人手本就不夠,更不必說派遣斥候,前去打探。信中僅幾句話而已,寫明齊軍變動頻頻,再清楚些,如何變動,將領何人,便沒有了。 漢王心中大亂,望向大將軍道:“卿以為當如何應對?” 大將軍拱手回道:“國中兵士不足,難以一戰。倘若齊國當真有戰意,唯有遣使往齊都,說動齊國撤兵?!?/br> 說動齊國撤兵,談何容易。 大將軍也知難行,說罷便垂下目光,不再開口。 漢王抿了抿唇,見他再無話要稟,只得令他暫且退下。大將軍起身一揖,抬頭時看到小皇帝尚且捧著那書信,皺眉苦思,頓覺五味雜陳。 聽聞陛下即位來克勤克儉,夙興夜寐,頗有中興之主之風范,倘若當初高帝立漢王,而非立皇孫,今之大魏,怎會連一戰的底氣都沒有。 漢王在殿中坐了許久,尋不到半點頭緒。她才發覺,滿朝臣工,她竟無人可用。 原先輔佐她的漢國臣屬,固然忠誠,卻無一人有將兵之才,更無一人有口舌之利。新來的大臣更不必說了,諸王混戰那等情形下,倉皇逃竄,惶惶如喪家之犬,來了漢國,又急不可耐地爭擁立之功,無一絲人臣風骨,更是指望不上。 漢王又細細回憶一月來,與大臣們相處情形,欲尋出幾名正直些的大臣,竟是屈指可數。 早間她還信心滿滿,總會將大魏整頓好的。不想不足一日,便是當頭棒喝。漢王垂頭喪氣。 殿中侍奉的宦官們仿佛連呼吸都屏住了,沒有發出分毫聲響。國將有難,何等大事,他們怎敢擾了君上思緒。 漢王低落了一會兒,欲將大臣們召入宮來商議,一抬頭,卻見殿中燈火通明,已是掌燈時分。 漢王只得作罷。此時召大臣們來,議不了多久,又得散了,不若明早再做計較。 她不召大臣了,心中又只剩了一個君瑤。 受了委屈挫折的人,格外需要溫暖,她想要安慰,本能地尋君瑤。 幸而君瑤就在宮中。漢王連晚膳都不曾用,就往君瑤處去。 只要阿瑤抱抱,就什么都不怕了。漢王心想,但一走到偏殿門前,她忽然想到,倘若齊軍當真打過來了,大魏淪陷,她這皇帝,還是皇帝么?阿瑤在她身邊,豈不是處于重重危險之中? 漢王驚出一身冷汗,她方才只是憂心,眼下卻是恐懼。一旦涉及君瑤,她就變得無比敏銳。 阿瑤救過她,她還照顧她,待她這樣好,她不能害了她。漢王暗自握拳,齊國強大又如何,她有要保護的人,大魏的百姓要她保護,阿瑤也要她保護,她不能退卻,一定要振作起精神來,想出辦法,渡過難關! 像一只初生的牛犢,漢王充滿了勇氣與無畏。她推門入殿,見了君瑤,更是堅定起來,她還要娶阿瑤,必得將擔子挑起來,護衛河山。 君瑤一算時辰,便知漢王多半不曾用晚膳,一面吩咐宮婢擺膳,一面站起身來,到漢王身前。 漢王覺得很奇怪,她明明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振作起來了,可為何見了阿瑤,還是很難過,很委屈。 大魏原本是很強盛的,但是兄長與侄兒相互折騰,使得數十萬大軍,陷于內亂,舉國縞素。國庫空了,百姓窮了,軍營中已尋不出多少青壯兵丁。 可這些都不是她的錯。她已經很努力了,大魏的頭上卻仿佛籠罩了一片烏云,不知何時方能見日。 漢王這樣一想,眼眶就紅了,君瑤過來,見她不知怎么,眼中又帶了一包淚,忙問:“發生了什么?陛下為何哭泣?” 漢王說不出來,只望著君瑤道:“阿瑤,抱抱?!?/br> 阿瑤抱抱她就好了,她就是一時委屈,阿瑤抱抱,她就不哭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卷沒多少了。 ☆、第八十九章 漢王說罷, 期盼之中的抱抱卻未到來, 君瑤甚至都不曾走近, 她站在三尺之外:“陛下可是受委屈了?” 漢王呆了一下, 亭中的疑惑又出現了。阿瑤為何與她離得這樣遠? 她們今日見了兩回,阿瑤都未近過她的身。 君瑤見漢王不語, 便知她起疑了。她們往日那般相處,忽然生疏了, 陛下再是遲鈍, 也不至于一無所覺??伤挥薪吡ρb得若無其事, 愈加放柔聲音,又問了一遍:“何人與陛下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