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GL_分節閱讀_88
“不過……”李舍人頓了頓,似是尋思用詞,“殿下才能、應變之強,俱是出人意料?!?/br> 朝中大部分人以為漢王突然展現出才能,與先前形象截然不同,是因她從前藏拙,眼下覺得時機到了,就不藏了。 李舍人不這樣以為。他在漢王府這么多年,只做一件事,便是觀察漢王。再是擅長偽裝的人都不至于數年如一日,不漏分毫蛛絲馬跡。只能說漢王本就是不喜爭端,又頗為簡單天真的性子,且她還很是孤僻,有王妃前,只喜獨處,有了王妃后,好一些了,只喜與王妃一起獨處。 說到底,還是不愛與人往來。 這叫家境貧寒的李舍人甚為不解,還很痛心疾首。他終生困頓于溫飽,還與困境中掙扎出一條路來,好實現自己的抱負,漢王生來便是貴介公子,為官做事,皆是輕易得很,這等出身,她卻窩在府中,不肯出門。 李舍人困惑不已,還有些瞧不起她,瞧不起之余,還被深深吸引著,就想知道為何殿下胸無大志,還過得這般滿足開心??吹揭恢ㄩ_,她就滿足地贊嘆,贏了一盤棋,她便開開心心地記下來,淘到一本好話本,她能看兩遍,光是王妃笑一笑,都能讓她開懷半日。 李舍人就這般一面瞧不上,一面又極好奇地關注,過了數年,直至撫民,又見了一個不同的漢王。對老人禮貌,對百姓愛護,對獻媚的官吏不假辭色,極為端正耿直。 李舍人念念叨叨地說了半日,總結道:“殿下的確簡單稚氣,但一腔熱血卻不是假的,為國為民,一片忠貞。就是那才能,來得很是古怪?!?/br> 一個連府門都少出的人,能有這般能力,不能說不離奇。李舍人想不明白,只得將此歸為天賦。有些人就是很有天賦,受天眷愛,羨慕都羨慕不來。 皇夫聽得津津有味,待李舍人說罷,思索片刻,又問起詳情來:“先生稱漢王有急智,她有什么主意,皆是靈機一動,當場想出來的?” 李舍人是寒士,寒士多半有些清高孤傲,可他一說起漢王就停不下來,將漢王當做平生僅見的孤例來研究。 這會兒靜下來,又恢復了寒士的孤高,聞皇夫此言,回想了一番,道:“也不是,皆是回房睡一覺,才靈機一動的?!?/br> “每回都是如此?” “不錯?!崩钌崛思毤毣貞浺槐?,肯定道,又顯出理解的神色來,“還是個孩子,貪睡,睡飽了才好動腦筋?!?/br> 皇夫忍俊不禁,低首微微笑了笑。 李舍人不解,疑惑道:“殿下何以發笑?” 皇夫放平了嘴角,正色:“我沒笑?!?/br> 明明笑了,真是奇怪。李舍人暗自嘀咕,也不好追問,便就當她沒笑了。 不過說來,他也是這回撫民才定下主意,就留在漢王府了。 多半是他老了,倦鳥歸林,不愿再闖了。 漢王府好,人事清靜,無勾心斗角,無爾虞我詐,正合養老。平日養花下棋,殿下若有差遣,他再盡一份綿薄之力,何其悠然。 何況殿下開始任事,他幫著輔佐,也能有所作為,誰能說漢王做的事,就渺小不高尚呢。 皇夫回宮,皇帝正尋她,見她回來,倒沒問她往何處去了,只將她迎入殿中,又命內侍關了門窗,奉上姜茶,好與她暖暖身子。 出宮一趟,皇夫面上顯出疲憊,坐在輪椅中,依靠在椅背上,偏頭望向皇帝,問道:“今日怎有空閑?” 皇帝一嘆,坐到她身旁,抱怨:“哪里有空,日日忙得抽不出身,只內侍稟你出宮,又久不見你歸來,有些擔心?!?/br> 事都還堆著,急等著她去處置。 皇夫輕笑,伸手拍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奏疏表章都自宣德殿搬來了,皇帝也不敢讓皇夫幫她看,只求她能好好歇一歇?;史蛞沧杂X,隨手取了本閑書,就偎在火盆旁烤火。 齊國遣了使臣來,質問大魏陳兵邊境,意欲何為?;实哿钤紫嗪蒙矒?,與他諸多珍寶,待他回國,好稟齊帝魏是友邦,以降低齊國警惕。 齊使乃齊帝寵臣,欲壑難填,宰相也頗有大國相國風范,大手一揮,花錢如流水?;实劭茨菃巫由系闹T多傳世珍寶,很是rou疼。 戰事在即,京內外皆蕭肅,大臣們懂眼色,尋常小事不敢上奏,使陛下心煩?;实鄯啾?,忽翻到新任太常的上奏,說是京外玄天觀觀主居空道長,欲開壇祈福,祈天庇佑大魏國運,上請酌情加封。 皇帝想了半日也沒想起這居空道長有甚名氣。當皇帝的,多半不大信神佛二道,用得上的時候,抬舉起來,用不上的時候,閑置一旁。 眼下就沒什么用處,大魏兵多將廣,國力昌盛,暫還不必借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來蠱惑民心。 皇帝將那奏本放到留中不行的那堆奏本間。 她卻不知,居空沒甚名氣是因他終日潛心捉妖,未曾經營聲名。那回,他借漢王身上的王氣,引眾妖入京,好捉妖積攢功德。誰知惹惱了王妃,王妃與那幾名大妖打了一架,大妖們力敵不過,折損修為千年,也不敢再肖想王氣,各自回了深山老林中修煉。余下小妖更不必說,但凡那株桃花樹在王氣身旁一日,他們就一日靠近不得。過不多久,干脆散了。 居空沒了妖捉,可觀中大小道士還得謀生,何況捉妖也換不成銀錢,當不得飯吃。居空為觀主,只得另謀出路,方想出這一出來。 他從來與妖打交道,誰知凡間帝王也看他不上。 且不論居空遲遲等不來加封會如何,皇帝批完了奏疏,悄悄走到皇夫身旁?;史蚩恐喴蔚姆鍪炙?。 深秋蕭瑟,殿外樹木枝葉泛黃,窸窸窣窣地散落,幾名小內侍持帚清掃,發出細微的聲響,皇帝推開窗,與他們打了個手勢,內侍們惶恐不已,彎身行過一禮,齊齊退下。 殿中安靜了。 皇帝總覺不安心,取了毯子來,為皇夫蓋上。 待皇夫醒來,已是夜幕時分,她睜眼,皇帝就在她身旁。燈火闌珊,殿中唯她二人,皇帝正往火盆中加木炭。 皇夫心下一暖,想起李舍人所言,不由笑了笑,道:“下回再派漢王差使,不如令王妃隨行吧?!?/br> 皇帝聽她聲音,知她醒了,不意她忽提起這一件,便有些奇怪:“為何?” 自是免得漢王費心藏匿?;史蛐σ獠粶p,口中換了個說法:“為漢王不論在何處,睡夢中醒來,都如我一般,睜眼就看到睡夢中的人?!?/br> 漢王在宗正寺,還不知有這樣大的好事落在她身上,往后她再出京,就可光明正大地攜王妃同行了。 宗正寺清閑,漢王卻從不消極怠工,每日認認真真地坐衙,縱使無事,也不會提早歸府。等到傍晚,又開開心心地回家,從不在衙署中拖延半刻。 如此一來,漢王殿下任宗正卿一月有余,衙署中大小官員欲延請上官吃頓酒都不得。一來每到下衙,殿下歸心似箭;二則,殿下歲數不大,面相更是稚嫩,總覺與她一同吃酒,是帶壞了她。 然而,上官新到,若不交好,眾人又頗不安。 終于這日,一名頗為機靈的主簿不知從何處打聽的消息,漢王殿下愛看話本。恰好,有一寫得極好的話本,廣為流傳。他自書肆買了來,贈與漢王。 漢王很高興,當日便翻開來看。 那話本寫得當真是好,遣詞用句極為講究,卻偏生沒有什么晦澀難懂之語,甚是通俗,情節更是引人入勝,寫得生動形象,環環相扣,使人看過一回,便迫不及待地看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