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琉璃成闕 流云邈邈(7)
太和十七年春,召王風駿領族人十余眾,侍仆百余人,護甲三千,離開國都晏城,一路向北,至重陽關,欲在此處出關入皇境,赴帝都請罪。太子風篁帥一班近臣一路送至邊關,為召王踐行,亦是為族人守望。 召國十萬大軍盡都集結于此,太子風篁有言:父王此去,歸則天下太平;不歸,則天下大亂! 風駿深知無言可勸,只能切切叮囑:還是要以子民性命為重,不可做禍國殃民、荼毒生靈之君。 為人父者諄諄教導,為人子者憂心惶惶,父子惜別,淚眼執手,轉身去時,不只隔了千山萬水重重,鴻雁回時,已是隔了生死兩界。 同一年春時,西瑯王室傳出喜訊,太子夜丹寵幸的一名侍妾懷了子嗣,絕了東宮無繼之謠言,使夜族嫡脈總算是后繼有人?,樛醮笙?,親自頒旨,晉該妾室為太子側妃,同時使太子督令太子正妃,也當修身養性、端正品格,盡快為王室綿延子嗣。 可惜,這一好景不長,側妃之胎無故滑落,所有證據皆指向太子正妃,有謠言傳稱是正妃心懷忌恨故而下此毒手,謀害王嗣?,樛醣?,想起了覃后在位時,自己后宮里無故夭折的幾位小公子。太子更是震怒,對太子妃大打出手,只苦無實證不能逐其出宮。一時間宮廷上下難容覃家女子。 這一年年初,北溟國的朝堂上開始議論遷都之策。有年輕氣盛、亟待建功立業之臣,振臂而呼,擁戴溟王新政;可也有年老嗜富、宗親戀貴之臣各樣阻撓,反駁新政。于是朝堂上便漸漸分做支持遷都的新黨之臣,與竭力維護舊都榮華的舊黨之臣,兩邊為著各自利益一時間爭辯不下,攪得北溟朝堂很是動蕩。 四境中,惟東越算是繁華依舊,歲月靜好。越明宮中,灼妃為越王添了一位小公子,取名蔚承,合宮上下皆大歡喜。越王正行各樣封賞時,醫丞又告:王后亦然有喜二月有余,初診脈象,許是位公主。越王聞訊愈發笑得近乎手舞足蹈,合宮封賞又加一倍,又令舉國同慶,免賦一年。又急急命人修書,將此喜訊告予帝都里的王妹。 帝都里迎來的這個春天,似乎不同于往年的那些個春天。太華殿上煎藥的火爐又增了數只,問病的御醫幾乎替代了殿上內侍,據說天子的病況已是秋風落葉之勢,空耗時日而已。凌霄宮里反成了朝臣進出的常往之地,太子代執朝政,既有寬和之仁,又有明察之威,使朝上臣子也漸漸斂了欺上瞞下玩忽職守之心,朝堂政務稍入正軌。 只是齊門作威作福,結黨營私之事仍舊層出不窮,委實添了太子玉恒不少煩惱。而四境攘攘,又是各存居心,其中憂患仍舊如乍暖還寒之風,彌漫著整個春日。 惟有琉璃殿那邊,才算是真正的不負春光不負約,被太子玉恒雅稱為琉璃君的東越女子,似乎終于安下心思,要在此地安放余生了。 此正是—— 小蓮自婷婷,珍重待春風。 春風歸來日,人間又繁華…… 琉璃闕第二部《九霄風云》至此完結。敬請期待第三部《滄海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