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山窮水盡 孤影孱孱(3)
至今時今日齊正才知,竟有一個伏白家的女兒深藏于東宮!且是一個非比尋常的女兒!她方才那等凌厲手段若說是倚仗東宮太子,卻也并非完全如此!那東宮飄零在外,若然歸期無望實無甚可倚!縱然歸期可望,能這等冷靜酷烈執行東宮之口諭者,只怕合宮上下也挑不出幾人!又何況是一女子! 齊方各樣驚嘆之余又不免憂心忡忡:她方才傳達的東宮口諭,也不知是真是假。只是東宮被困召營的消息,確是徽縣太守冒著受召軍兵踏馬踐之危險,使人偷偷傳遞回相國府。而丞相父親又是幾經揣度,思量萬端,權衡各方利弊之下,才令他將訊息帶入東宮,告知這位冰夫人——太子處境委實兇險!亦或早已遇險! 可誰又知深宮里天子的處境竟也這等兇險!只差一步——就要飲毒自盡了!虧得這位冰夫人料事如神!行事果決!聞聽東宮陷險境,立時領人撲往太華殿!可稱得上留名青史之舉??! 不用說——傳毒酒入太華殿的必是莫家黨羽!他們大約也知奪取御璽無望,索性殺天子先占朝堂!齊方舉目秋日艷陽,雖也有溫煦灼身,可倒底照不透心底寒意!背上已是層層冷汗滲出!跟隨冰夫人身后,幾次揣度掂量,終奮勇發問,“敢問冰尚書……此次緝拿涉案御醫之三族,使何人前往?凌霄宮侍衛專司宮廷防護之責,御醫于宮內作亂,誅殺于當下猶可為,只是這往宮外抄家捉人之事……” 伏白冰駐下腳步,回頭冷冷瞥他一眼,齊正頓覺如臨寒霜如墜冰窟,這女子實實人如其名??! “齊都尉何不回府去問問丞相大人?我本女流,哪知誰管抄家?誰管捉人?不過是代傳殿下旨意罷了!前朝之事,難道不是齊相協理萬機?” “這個……”齊方愈覺難辦,那位殿下旨意要捉得可是莫家同黨!齊門若為此事出頭豈非要招惹殺身之禍,莫家五萬大軍盤踞京城,掌全城生死,誰人敢犯?“卻不知……殿下幾時還朝?”齊言撐勇又問,也曾聽聞傳言說是東宮暴斃于召軍大營!即便還未死透,怕是也只剩下半條命了罷?還能挽大廈于將傾??? “你們齊家子弟可真是有趣?!狈妆y得露一絲淺笑,卻比十里秋霜還要冷上十分,“你們兄妹守著一個執掌萬機的丞相父親,不問他幾時迎太子歸朝,倒人人都來質問我一個深宮婦人?是我伏白冰有干政之嫌?還是齊丞相有瀆職之罪?讓你們這樣不知內外,不分輕重!” 齊方又急又窘,可話至此處也只能厚顏追問,“涉案御醫必是莫家黨羽,若冒然抄家擒拿……” “在我這深宮婦人的淺識鄙見里——齊相畢生行事從未‘冒然’!齊都尉何來此憂?”伏白冰冷言質疑,“是了!我險些忘了,殿下又使人送來風凰山筑宮的第二稿圖樣,此回細化了各處宮闕之命名,又添補了一些珍奇花種,企望植于亭臺各處。還要請煩齊小姐再辛勞一回,哪日得閑暇入宮來,將畫稿接了去罷?!?/br> “這個……”齊方對此兩道難題都不知如何應答,父親遠未料及東宮也想大開殺戒罷?家妹也不曾想過宮闕之名太子早有用心罷?父親還想著可以左右逢源,依勢而動!如今府中還未小妹招攬了許多庸碌之才以編撰宮名……齊正晃頭,還真是一團亂!只是現下他也不知所措,只得奉承對答,“小妹不才,得殿下眷顧,深以為念。他日若入得宮闈還請冰夫人多多照拂?!?/br> 伏白冰冷眼覷之,“齊小姐入宮則貴為君家,妾身不過一辛辛奴仆,何敢受此言???倒是要請齊小姐多多照看妾身才是!”言罷拂袖去了。 齊方還想護送,卻得她冷冷一言,“齊都尉去忙正事罷!莫嵬若要殺我,也非爾等能擋!” 是啊,莫嵬已兵懾宮城內外,人人自危,個個惶恐,這位伏白家的女子還真是巾幗英杰! 伏白族,玉室,蔚族,青門,如今此四家結為一線;那風族便是孤軍作戰;至于莫家,實乃兵衛之門,不過呈一時yin威罷了,終難長久!那么玉室與風族對決,勝負或許已然顯現了罷?!玉家太子終非俗流,那些關于他的或溢美之辭、或抨惡之說,絕非是空xue來風,他總該有些本事!只是現下齊家又該何去何從?還是應該速速回府,與父親商議當下抉擇!這一門榮辱存亡——且看父親如何應局了! ****** 何謂大勢?召國以十萬軍挾持天家儲君,又以三千兵圍困傳國御璽,而今又得天降神諭——于都城之南郊現一玄玉石碑,上有“風熏萬世,帝業千秋”之昭示!如此種種跡象豈非預兆了天下大勢?! 據召國廷尉小吏考證所錄:傳此石碑是為一群秋收之民發現于耕田,因不識得碑上銘文,遂指給一個入山采藥而打此路過的窮書生看,書生驚駭于碑文所言,囑告田農們切不可聲張,當避往遠地,免招殺身之禍。田農都不明就里,有人聽勸遠遠離去,有人惶恐卻仍固執留下,也有人疑心又將此事散說鄰里之間,恰被一位獵戶聽去。 這獵戶以為此是生財之道,遂又重新找到了書生,探問其中究竟。這書生也是困于家徒四壁、米盡糧絕,經不住獵戶百般誘勸纏磨,遂言說碑文內容,決意與獵戶合謀,將此石碑獻與達官貴人,以謀取爵位銀錢之富貴。書生自稱世代農耕之家,惟他自己讀過幾行腐書,根本不認得甚么達官貴人,可偏巧這位獵戶與王室肆公子府上的一位府兵相熟,于是二人幾經周折便將此碑文呈報進了風肆府邸。 而此時的風肆正領兵在外,過瓊廬山關追襲東宮。府上管家得報后,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又各方周轉報進了宮廷,上奏至肆公子母妃處。如此,才輾轉使召王得知。 如此曲折!經關無數!誰人會疑其中有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