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望月皎皎 我心澄明(6)
昔梧那時雖則年幼,可仍覺出父王言辭實實荒唐可笑。果然待各樣喧嘩鬧盡,歌舞演盡,嘉賓依舊婉言謝絕,自言:身負婚約,來年娶妻,再無意摘取世間別樣紅粉。 昔梧依然記得父王追問之辭,“婚約之妻可是東越蔚璃?來年她不過十歲齡,少將軍何以妻之?你既有妻約,吾女愿為妾室,只求共君攜手入東極之地。他年得子,或居東海,或歸北溟,皆可商議?!?/br> 那是初聞蔚璃之名,是東極嘉賓拒婚北溟公主的障礙之物!昔梧不懂父王為何定要使溟國公主嫁去東極遠地,遂悄悄詢問教書先生,先生答他,“東極可觀滄海?!?/br> “我溟國也有海,不然何以稱‘溟’?”昔梧不服。 “北國之溟,四季冰封,不見浪涌。東極之海,駭浪翻天,可入九霄?!毕壬鹜?,靜默片時另又言說,“爾等泛泛,豈能入他眼目!莫做非分之想!” 果然如先生所言,宮中為這位嘉賓宴會十日不休,耗盡一冬儲糧。然各樣威武富貴都未能使這位青門之子側目任何一位昔王族公主。再后來,也不知是何緣故,直到萌春時節父王終肯放東極嘉賓歸去,可是他走時竟然攜帶了父王最最疼愛的嫡長女隨其歸家。 昔梧各種不服,“大jiejie并不比梅jiejie才貌更勝,何故貴客選了大jiejie?” 她的追問也只得宮中各樣唏噓嘆喟,也是后來許多年她才在書中見識何謂“自薦枕席”、“生米熟飯”、“木已成舟”等等故事,便也隱約明白當年為何是最得寵的大jiejie能往東極觀滄海了。 昔梧多年來常會生此疑惑——如若當年自己能卸去巍巍峨冠、散落披肩長發,脫盡一身戎裝、拈一朵簪花入鬢,是否便可隨那卓彩少年往天涯海角去了?待大難來時便可護他左右,為他拼盡畢生所學!又何至使那庸庸長姐——論智不能識險、論武不能護犢的弱女子,只知趁他醉酒時入他床榻,白白占了少年英姿卻落得那般慘死之結局,害人害己,誤他一生! 可憐自己一世誤在這一身男兒裝!只為扮不得女兒嬌媚,父王不許自己靠近少年身旁,終日宴會也惟有隔了鐘鼓隔了幾案隔了層層繚繞的婀娜舞姿,偶然一瞥??v然執盞敬酒時,也只能是他道一聲“公子”,自己回一聲“少將軍”,此外再無他言。曾幾何時她甚者不能確定,那鶯鶯燕燕多少佳麗環繞,那位東海之客是否用心記下自己的名字? 曾經少年,隔案對坐;曾經錦繡,近在擦肩;可惜……頃刻散盡了…… 遠處城門傳來開門聲,吱吱扭扭如深夜獸吟,昔梧驚坐而起,又聞馬蹄踏夜,緩緩馳來,遠處城門又緩緩關上。 昔梧立身原野,望著月下一襲青衣青馬,漸行漸近。若說相像,這位青門女子的冷峻倒有幾分酷似當年人物,尤其像他拒婚宮中那一眾千嬌百媚時的泠然決絕! 昔梧看著這女子持劍上前,看著她眉眼清冷如霜——但愿其劍法也不輸于當年人物!“青姑娘遲了半個夜,莫不是不識故人之物?”她冷言質詢。 青袖先至一禮,又自腰間取出一把半尺匕首,同樣冷言反問,“梧公子哪里得來的短劍?其一,此非兄長之物;其二,公子何言故人?” 昔梧怔了怔,面有慍色,“此是當年家姐嫁入你青門的隨嫁之物!爾竟不識?” 青袖漠然,嗤笑道,“你家姐何人?我兄長從未娶妻!妾室也無一個!爾竟胡言!” 昔梧又驚又怒,“竟是個無知之輩!青澄少將軍當年入我溟國,帶走父王的嫡長女,許下諾言必會好生待她!一年后你青門事發,澄少將軍至信父王,求父王迎長姐并她襁褓嬰孩于東越北關蕪良城,那書信浸血,寥寥幾字,儼然絕筆!你竟不知???” 青袖亦是聽得又驚又駭,“兄長絕筆?到信溟王?信上何言?” “哼!”昔梧忍不住嗤之,“信上不過一行草書——救我子嗣于蕪良城!青門全族頓首大拜!澄少將軍所言‘青門全族’莫非不包含你嫡女青袖?!” 青袖聽得目瞪口呆,心驚不已,怔愣了半晌才恍惚應道,“子嗣?我兄長有子嗣在世?我如何不知?你溟國……又是哪位公主入我青家?” 昔梧比她更怔,慘淡一笑,大嘆一聲,“看來——你當真不知!澄少將軍果然未當我溟國女子是妻!只怕半個妾室也算不上!“他原是這樣狠心!是為那婚約之妻的緣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