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詩情涓涓 巧得謀臣(3)
他欣欣然攜同錦書一起迎至門庭,月輝下但見得一青年男子,粗布長衣,瘦骨削肩,正風塵仆仆拜于廊下,觀其行止慨然大方,察其神色倒有幾分蕭索,然卻不失端正沉著。 夜玄恍惚間只覺此人似曾相識,又稀罕此樣人物當非俗物,忙上前作禮相見,徑直問道,“先生可曾到過西瑯?我與先生倒有故人重逢之感?!?/br> 廖痕原本就是想來此宅借一尺之地暫且容身,討一粥之食暫且活命,卻未料想能得主人親自出迎,夜輝慘淡下只見一健碩偉人傾身而立,舉目間倒也覺得似曾何處擦肩,答禮完畢,才恍然道,“公子應當是覲見過瀾庭下榻之君,那日大雨磅礴,草民亦守在瀾庭門階下恭候召見……后來見公子忿忿而出,還贈言給草民:君有佳人,豈會見爾。所言可是公子?” 夜玄也恍然憶起,正是他往瀾庭尋找蔚璃而被凌霄君逐出那日的事故。二人如此一番攀扯,大有同為天涯倫落人之惜嘆,更添彼此親近。于是夜玄撫此廖先生之手臂,又問師門之高,又言詩書之妙,一路談笑風生便領進了書房,又喚侍從備餐煮酒,又令館吏整理上房,真真是待若上賓。 對于遇此厚待廖痕自是始料未及。他本還受家妹千叮萬囑:此公性情暴躁,切記謹言慎行。而他對西瑯夜玄之名也略有耳聞,世人所傳亦無良譽。他本意也是想在此寄緩幾日,只等到皇朝太子召見時便可拂塵遠去,大展宏圖。 可未想到初相見即得挽袖同行之禮,共案同餐之尊,如此上賓之禮實令廖痕受寵若驚。又加之夜玄言辭直率,行止爽利,待他并無尊卑上下之疏別,倒宛如故人舊識,與之言說心中所悶,大志所虧,尤使他備感親切。 廖錦書自也欣然兄長能為公子所用,總好過空口袖手來此混飯度日。遂也幫助言說措稿書信之事,希望能借兄長淺學抒公子之至情。 廖痕酒足飯飽之余,方意會此西瑯公子所求竟是東越女君,一時心下驚訝不已,可鑒于將將受他餐飯之恩,此身又是寄他檐下,也不好多加微詞,惟有略盡所學,依他心意代為撰稿一篇。 夜玄得此新辭,吟誦再三,果然字字珠璣,行行錦繡,既無贅言絮語,又能表情達意,且引經據典,文采斐然,讀之實為暢快心意之作!夜玄大為贊賞,急召館吏令其送往越安宮,錦書不由笑言勸諫,“此是午夜,公子何勞?何不待天明再從容行事?!币剐K償所愿,亦聽人勸說,自此待錦書更是別有不同。 自從有廖痕相助這位蠻公子遣詞造句,撰錄相思,館中其他諸人便備受冷落。盛奕更是時常求而不得相見,只知自家公子終日伏案錄稿,傳往越安宮的書信可謂是一朝一函,常常是前面傳信之史去了未回,他這廂又擬添了新辭,棲棲遑遑又急令人再送去。 如此殷勤數日,盛奕一直守在前庭,果然——并未見一紙回音。 那等三丈尺素癡情,皆如磐石沒入深海,半點浪頭也未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