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瀾庭幽幽 舊疾舊歡(2)
凌霄君擺手,“罷了?!甭勓灾链艘褜⑹虑槭寄├砹藗€大概,想那惡人當是夜玄無疑!只可恨那丫頭病至如此何以不言?竟對一個無禮之徒這般袒護。心下惱恨微起,又問道,“越安宮病況一直都是慕容家看護?慕容蘇就不曾向你言及她病至幾重?” 越王搖頭,“上回說是大約全好了,只勿要近寒就冷,好生保養便是?!?/br> 凌霄君冷哼一聲,“慕容家也不過爾爾。你且回去將近來藥方整理了派人送來。璃兒若有好轉,自會送還越安宮?;榈鋵⒔?,朝政繁忙,就不勞越王再辛苦探望?!?/br> 越王不敢忤上,可朝中所議又不能不顧忌,斟酌之下,謹慎進言,“殿下,王妹雖負副君之責,可到底是女兒家……與殿下,即有君臣之分,又有……又有男女之別……如此病況之下還要攪擾殿下實是失禮失儀……不若,容小王帶回宮中調養,宮中醫丞并慕容一家向來看護病情亦算用心,想來是璃兒近日辛苦才至積勞成疾,小王自此免她些朝務軍政之責,休養些時日當會痊愈?!?/br> 凌霄君自座上起身,儼然送客之態,冷言道,“免她朝務軍政之責?你朝中可還有擔當?她若當真無用至此倒也不必再住回越安宮了!天地廣闊隨她逍遙了去豈不更好!”言罷拂袖要去,越王急道,“殿下!此與禮制不符!” 凌霄君行至座屏又回身顧看,蹙眉道,“誰人的諫言?臣子不知,你也不知嗎?霜華宮三載她是怎樣過活?” 越王慌忙俯身作禮,“小王至死感念,蔚氏一族亦銘記永世,若非殿下憐恤……霜華宮內璃兒斷無生機……只是昔時璃兒尚在幼年,得殿下照拂憐恤猶可言說,今時已過及笄之年,當是談婚論嫁之時,女兒家清譽之名豈非勝過所有……” “談婚論嫁?”凌霄君譏笑,“你欲將她許與何人?青門小子還是哪國王儲?本君今日倒也與你講個明白,這普天下間凡以俗禮束她以清規制她者——皆不配與她比肩!倒來與本君論禮?這天下禮制竟是為本君設定嗎?荒謬!”言罷拂袖徑去,只留越王一人愕然于正堂。 若以禮制而論,數年前接她出霜華駐琉云時早已是越禮而居。想那時她不過十歲之年,雖則伶俐敏銳,諸事通達,可到底稚氣未脫,又兼頑劣異常,十足一個頑童狡兒。教之不馴,馴之又不順。 起初許是她疑慮重重未能安身,又有感恩念德尊敬之心,倒也十分安分守己了多時。他原以來撿回來的是位溫雅賢良之淑,只是相處日久,她頑劣之性愈見彰顯,他始知此女委實難養矣! 出霜華宮入居琉云小筑正是隆冬時節,天地蒼茫,萬物凋敝,四顧茫然間實無甚去處。她終日里便是守在屋內的火爐旁憂心忡忡,一再向他確認,“當真不會有人找來嗎?他們若是發現霜華宮里丟了囚犯豈不追尋?若被他們找到一定是腰斬重罪,還要連累父王母后……天子也不會放過你……”邊說邊抱膝掩淚,深悔自己輕易出走。 他惟有耐心解勸,仍以銀錢說事,一再許諾:“萬事皆安,你大可不必憂心。他們收了銀錢自會息事寧人,斷不會再生禍端?!?/br> “那要多少銀錢?你不過是小小樂師!”她羽睫晶瑩,面若清霜,實實的我見猶憐。 “你莫忘了,我是天底下最好的樂師!”他拼力博她一笑。 遙想當年,自己也不過弱冠少年,在暗潮涌動的后宮與風云變幻的前朝,所能依憑的也不過是區區的皇子身份罷,手中即無兵權,身側又無擁黨,惟是一柄長劍在手亦不敢稱宮中無敵。想那時他亦憂心,不知能護她到幾時。一面要維持霜華宮并無異樣,一面要勸解她開懷去憂。 遂與她相約,白日里盡可竭力伴她左右,以解憂懼;至夜里必是要返回宮中,以防旁人生疑。未料她一聽聞夜間只余她一人在這荒荒野宅,哭得更甚。淚水漣漣,低泣聲聲,委實叫人又惜又憐,不忍相棄。 無奈之下,他惟有佯裝留宿,囑她睡在里間,自己睡前堂,以求夜深待她熟睡便可悄然離去。未想這丫頭卻然機警異常,一夜里總是借故吃點飲茶各樣故事,幾乎每隔半刻便往前堂查看一番,害他去也不能,睡也不能。 如此折騰了足有四五夜,許是她日夜不休早已乏累至極,又許是她對他漸有信心,終有一晚她安枕于榻再未起來巡視,他便趁此機會悄悄轉回宮中,料理一應事務,應答眾人征詢。至隔日再歸,歸來卻不見了小小伊人。 幾乎尋遍院中所有角落,直尋至午夜時分才在后苑倉閣一個盛放雜物的木箱里將她尋見。 掀啟箱蓋的那一瞬間,但見那纖小身形卷縮箱底,一雙淚目泛泛生輝,霜白面色映了燭火愈見慘淡,令他一見之下又惜又愧,忙放下執燈,上前抱她出木箱,還故意哄笑,“這箱中倒暖,只是若被人尋見豈非如同甕中捉鱉?”想想這話與女孩而言又太粗糙,忙換了言辭,“你若喜歡捉迷藏,我倒可以為你筑幾間密室,切記藏身之處當以通風易去為要!” 這一回她再沒有大哭,只擁住他脖頸默聲流淚,濕了他大片衣襟。自此以后夜里也再未鬧著不許他去,只是流轉著一雙明眸,一步不錯地跟在他身后。他要去時,她便立在門前,凝眸顧看,默然相送,以至每一回棄她而去都使他有如芒在背之痛。 再后來,他索性揀選了兩位靈巧聰慧的婢女安在琉云小筑,一則可以侍奉她飲食起居,這位貴公主寧可不飲不食也不入庖廚半步;二則又可以做她的玩伴,免她終日只盼他一人,雪亮一雙眼只盯在他一人身上。 二位婢女皆是素日里被他調教得即通棋藝又曉琴樂的,詩詞歌賦,書畫之賞亦淺識一二,本想此樣人物與她為伴,當不辱她才情。又特地搬了許多古籍書冊到琉云小筑,又贈七弦,又贈硯臺,原指望養一個淑女名媛。只是后來萬般,皆非他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