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
網絡小紅人杜君琦回了國,一點兒浪花也沒起來,沒人認得她,畢竟網紅不是真明星,在現實中就是小透明,本來就不知道這事的杜君琦更不會有所負擔,毫無所覺的出了機場,打了出租,一路回了家。 因為怕家里人特地來接機,杜君琦本來就覺得接機這事沒什么好興師動眾的,所以她在電話里特地把回國日期報成了延后一天,她則按照原定的日期回了國,家里人還一點兒也不知道呢,等她進了家,收拾好了行李,家里人才陸續下班回家,倒是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爺爺奶奶是最早回來的,看到心愛的孫女提前回來了,他們先是在嘴上埋怨了幾句,怪她不早點打電話好讓他們去接,埋怨了幾句后又立馬轉為了關切地詢問,問她在美國過得怎么樣,吃得慣不慣,每日里都吃了什么,現在有沒有什么特別想吃的,只要她想吃,奶奶立刻就去做。 杜君琦樂呵呵地細細交代了每日里的伙食,然后又拿出了幾件禮物給爺爺奶奶,惹得爺爺奶奶又怪她亂花錢,買一件就好,竟然還買這么多件。 才與爺爺奶奶聊了一會兒,爸爸mama也回來了,杜君琦同樣送上了幾件禮物,爸爸mama也與爺爺奶奶一樣,先是怪女兒不早點打電話說改了日期,又怪她買了這么多禮物,他們什么也不缺,她帶這么多禮物回來多重啊,她一個人,都沒人幫她拿一下。 與爸爸mama聊了沒十分鐘,杜君琬回來了,這下家里才叫是熱鬧了,杜君琬一看到桌上滿滿的禮物盒子就直直地撲向了杜君琦,伸手喊著要禮物,等杜君琦拿出了禮物,杜君琬又喊著要一起去美國,去好萊塢,去當明星,結果興奮過頭的杜君琬直接就被mama宋惠蘭給暴力鎮壓了,宋惠蘭讓她好好讀書,好不容易考上了重點藝校,就該好好學習,現在還沒學會走,就想鬧著飛了,也不怕摔死,結果杜君琬又大喊mama偏心,只愛小妹不愛她了,鬧得宋惠蘭哭笑不得,又罵又笑的,一家子鬧哄哄地跟著笑著,熱鬧得不行。 在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杜君琦坐著爸爸的車回了a大。 等杜君琦到了a大,她才發現現在自己有多紅,幾乎是剛下車就被熱情的學弟學妹們圍住了,杜廣明的車之前也來過a大許多回了,眼神尖的同學們早就記住了車型和車牌,今天見到車子開進了a大,他們立馬就跟著跑了過來,于是杜君琦一下車就遭遇了熱情的圍堵,一路走一路簽名,享受了好一遭明星的待遇。 等杜君琦頂著巨大的圍觀熱情一路擠到宿舍樓下,擠進了宿舍大門,逃進了宿舍,叫來了方謙益后,她才從男友的嘴里得知了這一個月來的熱點消息,才知道她竟然已經成了媒體小紅人,人人都在討論她的成功呢。 杜君琦簡直是驚呆了:“那我不是出不了門了?” “是啊,會被圍追堵截哦?!狈街t益笑得眉眼彎彎,伸手摸了摸她的發頂,“你就只能等著我給你送飯了,乖啊,以后乖乖在宿舍里等我,別亂跑哦?!?/br> 杜君琦無奈嘆氣:“唉,也只能先這樣了,我現在是剛回來,他們會比較熱情些,估計再過個三四天,他們應該也就正常了吧?!?/br> 方謙益湊到女友身邊坐下,看著她美麗的側臉,心頭癢癢的,好想親一口:“不一定哦,你別忘了,這學期才剛開始不久,新入學的學弟學妹們還對你新鮮著呢,估計還得再熱鬧上許久。而且這事還是小事,你現在這么出名,萬一學?;蚪逃肿屇阊不亻_講座,講下你的奮斗過程、心路感想之類的,電視和報紙再來輪番采訪你一下,你才更有的忙呢?!?/br> 杜君琦皺眉:“我還有自己的事呢?!?/br> 方謙益但笑不語,這些事是很可能發生的。 杜君琦想了想,覺得只能靠自己主動出擊了:“要不我在玉瓷論壇上開個帖子,講下我在美國的感受吧,讓他們轉移下注意力,別老關注著我,討論下別的話題?!?/br> 說做就做,杜君琦立馬拿出手機打電話給宿管科,她要申請拉電話線裝寬帶,現在她不方便出門,還是在宿舍里上網好了。 杜君琦住的是研究生宿舍,與本科生宿舍一棟樓只有一座電話不同,研究生宿舍每個樓層都有一座電話,如果有需要,也愿意自付費用的話,研究生可以向宿管科申請在宿舍里安裝電話,杜君琦現在就是要申請安裝電話,安裝費五百,這對于她來說只是小錢,之前她都習慣用手機,所以才沒有安裝座機,但是現在要安裝寬帶的話,那就必須得有座機了。 宿管科當天就批了杜君琦的申請,叫了電信的人過來拉電話線,座機安裝好后,杜君琦向電信的人說要安裝寬帶,電信的人拿出一份資費單,上面有兩種資費選擇,一種是每月89元,有50個小時可以用,超過50個小時,按每小時2元計費,另一種是不計時,200元包月,杜君琦選了包月的。 安了座機,裝了寬帶,杜君琦拿出特地從美國買回來的新筆記本,拔號上網了。 很快,玉瓷論壇上首頁置頂了一個帖子,《八一八我在美國夢工廠的見聞》。 杜君琦打一段發一段,從她走進夢工廠的第一天開始說起,說夢工廠的工作環境,說夢工廠的獎懲制度,說夢工廠的工作氛圍,說部門間的激烈爭吵,和爭吵過后的握手言和共同協作。 杜君琦不僅寫,還畫簡筆畫,她有繪圖板,興致來了便隨手畫上幾幅q版的簡筆畫,把她當時內心的驚訝和感慨畫了下來,這些簡筆畫給她的帖子更增添了許多趣味。 首頁置頂的帖子本來就極吸引流量,更何況這還是杜君琦寫的,馬上就引來了眾多的網友跟帖,隨著杜君琦帖子的繼續,網友們的討論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雜,中國的工作環境和美國的本來就十分不一樣,夢工廠的點滴不同都被網友們拿出來討論。 比如工作上的爭吵,有的網友覺得美國人太自我,一點小事都能吵起來,不好合作,有的網友卻覺得美國人做得對,要堅持自身的原則,不能隨波逐流,更不能馬虎了事,中國人就恰恰太過中庸,人云亦云、兩邊不得罪,工作效率反而低。 再比如美國人很看重專業態度,不管他們是不是想離開公司,是不是已經遞交了辭呈,他們都會盡力把自己手頭的工作做好,他們十分看重自己的職場評價,因為這關系著他們未來的事業發展,要是有人輕易質疑他們的專業能力和工作態度,他們會暴怒、會反駁,甚至會打官司,這一點恰恰也是中國人所欠缺的,工作時遲到早退,一天只上半天班,女人聊天打毛衣,男人喝茶看報紙,正經工作卻懶得做,這種現象在如今的中國十分普遍,可謂是常態,還常態了二三十年了,這種不正常的常態,對于已經工作了的網友們來說可是深有體會,想辦個證,人沒在,明天再來,想蓋個章,人沒在,明天再來,想弄個證明,人沒在,明天再來,無數個“人沒在,明天再來”可謂急死人,網友們對此吐槽不斷、抨擊不止,齊齊痛罵那些領著工資辦私事的人。 杜君琦的帖子慢慢的寫著,網友們的討論也在不斷的積累著,網友們討論的興起,還在論壇上另開新帖深入討論,有的網友還把杜君琦的帖子和一些精華評論轉發到別的網站上,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參與這股討論潮,在這一大批的網友中,有些人是文化圈人,在報紙上和雜志上有自己的專欄,他們拿起了筆寫起了評論文章,在傳統媒體上再次形成了一股言論風暴。 杜君琦本來想寫帖子轉移人們的關注點,想著大家都去討論中國和美國的不同,也許還會因此引發爭論,然后這些專注爭論的網友就會把她這個人給淡忘掉,但是她低估了自己在網絡上的熱度和影響度,她沒想到自己有那么多粉絲,把她的帖子到處轉載,更想不到網上有那么多的專欄作家,她對中國職場懶散常態的吐槽,竟然引發了那么多網友的同仇敵慨,從而引起了這些專欄作家的關注,把網絡上的抨擊發展到了傳統媒體上,而他們的文章,不約而同地都提起了網絡上杜君琦寫的這篇帖子,于是杜君琦再一次成為了討論熱點。 中國職場的丑陋常態一直存在,對于這些丑陋面的抨擊也一直存在,但是受時代的局限、科技的局限,人們就算看到了一篇好的抨擊文章,也心有感觸,但是往往找不到合適的人和他一起抨擊,就算找到了,也只有自己的三兩好友,聊完就完了,不會引起多大的浪花,但是現在不同了,有了網絡,在網絡上誰也不知道你是誰,你可以暢所欲言,可以找到無數的知己和你一起抨擊一起吐槽,抨擊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言論的力量,關注的人也就多了。 于是,這股言論風暴的起源,只想安安靜靜當個幕后碼字者的杜君琦,她的心愿落空了,她反而更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