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富貴骨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52
周永利和駱父齊齊出來迎接那兩位外河城老板,連同郭通達一起進廠里洽談。 兩位外河城老板直截了當:“先去看食糖質量?!?/br> 太過直接,顯得傲慢不通人情。 郭通達知道兩人沒有其他意思,就怕周永利和駱父兩人誤會,心生不悅。 結果周永利很爽快地說道:“成,正巧剛運送幾噸糖蔗過來,正在榨。您二位賞臉指點,看我們這制糖廠哪個工藝步驟不行,好讓我們制糖廠學點外河城百年制糖工藝,偷點師?!?/br> 周永利這話說得爽利大氣,真心實意,倒讓兩位外河城老板心生好感。 外河城名為糖都,自清初就是制糖老城。 傳至今日,其制糖工藝爐火純青,提純的食糖產量最高,提煉出來的食糖最雪白。 即便是甜城廣右省也達不到外河城的制糖手藝。 郭通達和駱父綴在身后,琢磨道:“周廠長那臭暴脾氣什么時候改的?我差點以為他會陰陽怪氣的撕回去?!?/br> 駱父:“大寶提醒過,你把市場渠道傳回來,大寶就把外河城科普了一遍。那可是清朝時就赫赫有名,現在還屢獲國家最佳食糖稱號的糖都!周廠長一聽,什么脾氣都沒了,就是來的人把眼睛摘到頭頂上戴著,他也能好脾氣的伺候?!?/br> 周廠長整顆心都落在制糖廠這年幼的‘小兒子’身上,得知糖都牛逼轟轟的背景,就開始整日琢磨那百年制糖工藝。 為此,當孫子又何妨? 再者,外河城這兩位老板也確實沒惡意。 出于對質量的要求,在合作的時候也必須保證產品質量才不會砸自家招牌。 周廠長脾氣暴,卻是明理之人。 當然,他還是沒忘琢磨外河城的百年制糖工藝。 郭通達:“還是駱白聰明?!?/br> 回到長京市時,曾通過電話,得知唐鎮來鬧場的事。 多虧駱白及時救場,否則費盡心思牽回來的渠道就是白搭。 制糖廠工藝雖說比不上外河城,但那提煉出來的食糖質量達到標準,差不到哪去。 很快,兩名外河城來的老板敲定合作事宜。 周廠長這才曉得郭通達竟把收購換成合作,即由外河城老板打開北方市場渠道,雙方合作共贏而不是敲定價格一次性賣出去。 這顯然比他們所想的,還要瘋狂。 駱白得知郭通達這一手巧妙cao作,不由贊嘆。 “果然是后世知名糖王之一?!?/br> . . 糖價在未來一個月內以全國人民目瞪口呆的速度下暴漲,如坐上飛天火箭般。 率先開始的預兆,是國家出臺限制糖精產量的政策。 食糖替代品減產,廠家不得不重新大量購買食糖。 然后就是北方今年糖蔗大面積減產的消息傳至南方晨報、電視新聞,人人口耳相傳。 幾乎是一放下碗筷就在交談今年糖價上漲,而那些放棄種植糖蔗的蔗農,腸子該悔青了吧。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局弈,南方糖業獨占鰲頭,無出其右。 原先南北旗鼓相當,甚至是略勝一籌的北方糖業經此一役元氣大傷,恐怕好幾年內都無法恢復。 只要南方糖業不作死,兼之國家大力扶持,恐會占據國內糖業大半江山。 這次事件實在天意,本以為南方糖業會受到市場調控的沖擊就此萎靡不振。 至少前一天所有蔗農愁眉苦臉,希冀能低價賣出糖蔗。第二天他們就嘗到糖價持續暴漲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