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言喻的憂傷_分節閱讀_63
這就很像買東西。原本有個東西放在你面前,你想要又猶豫,正處于可買可不買,不買占大半的階段。忽然它打折促銷大降價,一下降低了你取得的門檻。于是你生出不買太可惜的心思,但是不是真的需要依然是你考量的標準。然后,你花了一個晚上說服自己,理由不外乎過了這村沒這店,反正也不貴買了也不虧,萬一有用呢等等。然而,當你終于下定決心去下單,付款的一刻,赫然跳出“商品已售罄”…… ?。?! --十個人九個會爆炸! 那瞬間飆出來的念頭絕不是“終于省了錢啊”,而是“啊啊啊為什么我沒早點買??。?!”。 當要買時的期待化為“再也買不到了”的驚恐與懊喪,會加劇那刻心里的失落。一個原本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在此刻變成了無論如何都想要擁有的寶物。 不在于它是不是真的那么值得擁有,而是你之前用以考慮和說服自己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已成為它附加的成本,而這些制造出的期待感又更是一種加成?!拔乙呀浕诉@么多時間和腦子去想要不要買,現在居然錯過了!”這種無法忍受的心情,和害怕以后再也買不到了的心態會促使人做出另一個決定,那就是立刻去買一個同類產品作為補償,以此稍微彌平那個巨大的心理缺失。 但那都是針對還有替代品可供選擇的商品。如果遇到真正的稀缺產品,那么無法彌補的心理空洞會成為排山倒海的黑洞,讓你忘了之前其實還只是在猶豫需不需要它而已,巨大的失落會讓你無比渴望它。 少荊河當時,正出于與此十分類似的境地。所以他的選擇做得近乎義無反顧。 因為他一打聽才知道,梁袈言不僅沒有出席推免生面試,而且他所有的課程都更換了老師或已直接暫停。 沒有人說得清發生了什么事,招生辦也諱莫如深,甚至不能告知他新一屆的研究生梁袈言還是不是可選的導師。 看似正在逐漸從公眾視野中離開的梁袈言,正是他遇到的稀缺但同時又顯露出售罄跡象的商品。 他沒來由地有一種恐慌,如果不去東古語系,不去試著捕捉一點關于梁袈言的消息,他可能就再也見不到這人了。 不久后,一個爆炸性消息席卷了各大高校論壇,同時上了微博熱搜: B大發生學生被猥褻案,犯人疑似就是那個年輕的明星教授梁袈言! 梁袈言在本城的很多高校學生中,尤其是A大和B大,都是個傳奇。他教的語種偏門,學識又淵博,長得好氣質好,課還上得好。關于他的傳聞從他不到三十就當上了博導、學科帶頭人到他早有個神秘低調的富家千金女友,五花八門,全都有鼻子有眼充滿故事性。 現在突然爆出來這種丑聞,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不是鄙視譴責,而是難以置信。 還有人主動為他辯解,懷疑此事只是個謠言。 然而緊接著兩個小時后,一張梁袈言親筆簽名的“認罪書”和B大內部處分通知徹底打了為他說話的人的臉。 輿論開始傾斜,無數不認識他但道德感強烈的網友站出來大聲指責唾罵,開始大舉以B大的官博和論壇為目標發起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