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_分節閱讀_122
對于此事,歷國公思考了好幾天,終于把章程寫了出來,呈給老皇帝。 他的計策,就是讓家中富裕的商人們可以買官買爵!讓國庫充盈起來! 不過是憑空增加官職和爵位而已,買來的官爵不用干事,就掛個名,對皇帝來說劃算得很。 老皇帝問道:“會有人買嗎?能補那么多銀子嗎?” 歷國公嘆氣道:“臣也不知,只得盡力而為?!?/br> 老皇帝含淚挽手道:“歷公,辛苦你了。朕還質疑你中飽私囊,以次充好?!?/br> 歷國公自然又是表了一番忠心。 只是等到回家,歷國公便嘆氣了。 原想把他的外孫女、老皇帝的小公主許配給很有潛力的勤王,卻沒想到,圣上賜婚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勤王以憂心死傷兵卒的理由給直接拒了! 事已至此,他得罪勤王過多,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了。 …… 這邊勤王安排的天子近臣,也給老皇帝支招:“不如把夏宮拆賣,以平息民憤?!?/br> 可老皇帝有了歷國公那不用拆屋,便能憑空生錢的法子,對此便不理會,只命人頒下圣旨,賣官鬻爵。 …… 勤王戎彧是有些錢銀,也能厚待沂州兵將。 但,他就算傾盡一州之力,也無法把所有軍士的撫恤和戰后重建支持到位。 原想勸老皇帝拆了夏宮,還富于民,可是,誰到沒想到,老皇帝為了撈錢,竟然出了賣官的法子! 官,是百姓的父母官,唯獨科舉萬人過獨木橋,才選得賢能,再考試上任。上任之后,還有嚴謹的監察和每三年的考評,不稱職者罷免。連官都可以買賣,這朝廷,得成怎么樣? 勤王戎彧手下的謀士道:“多得盧哥兒神來一筆,引導萬民稱頌主上。如今時機成熟,民心歸順,正是風起天變之時!” 勤王戎彧道:“孟軍那邊怎么樣?” “前日報信來,孟軍得知我們大軍撤走后,便派人試探。但西北有著主上贈送的戰車,再加上,梁將軍甚至豎起主上名號的戰旗,孟軍不戰而退!” 由此,京城外,勤王與眾軍集結,陣勢頗大。老皇帝聞風南下而逃,至夏宮暫時避難,留京師兵馬抵御勤軍。 第64章教坊名伶·22 京城那邊,在勤王戎彧被吹爆的時候,盧瑥安已到達沂州。 沂州這邊是勤王的封地,吹爆勤王方面自然不甘落后! 對于書上、戲中關于勤王的描述,流浪到沂州居住、曾經路過沂州的百姓們,都深有體會。 眼下勤王戎彧帶兵打了勝仗,這些本來就崇敬勤王的,都禁不住廣而告之,向親友路人瘋狂推薦,對書中戲里曲子里的等等事跡都證實了一番! 沂州知情民眾都這么說,可見書中內容沒有虛假! 書中描寫的人物真的非常令人敬服! 盧瑥安的筆名“溫玉居士”,也儼然成為了吹爆勤王的暢銷書系列知名作者和畫家! 勤王手下的兵將們以及其他州還在世的、已故將軍的家人們,都紛紛給售賣店寫信,希望請這位文筆平實卻感人至深的溫玉居士,為他們寫人物傳記。 想請溫玉居士寫人物傳記的,還包括了,居住在沂州持續練兵的盧佰業。 對溫玉居士的作品拜讀再三,盧佰業發現,這位溫玉居士顯然是個軍迷,對奮勇護國的將士都崇敬不已,筆觸之間充滿了感動與敬佩之情。因此,對于家中長輩散財養兵、舍生取義的氣魄與忠心,盧佰業都想請這位溫玉居士幫忙書寫,來為盧家將正名。 本來,盧佰業只買了一本《震驚!你所不知道的勤王》來看。他看這到書名時,還以為誰要罵他們主上了,還竟然敢在沂州堂而皇之地出書罵勤王! 可當看了之后,才知道這書竟然是吹捧將士的,而且還簡直吹到了盧佰業的內心癢處! 只是,書中劇情雖然跌宕起伏,在書的最后,卻留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本叢書”的懸念,并在書的尾頁推薦了系列叢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