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贏家培訓指南_分節閱讀_278
書迷正在閱讀:和尚,放開那個小僵尸、攻下全宇宙[快穿]、當男主后宮叛變后、還我威武、誰是傻子(1v1 H)、韓娛之女主她就是海王np、犯罪側寫 完結+番外、釋靈陰陽錄、小哭包 完結+番外、戀人總是在逆襲[快穿]
但是王導并不同意。 他當然不會同意。 司馬睿是個合格的皇帝,一路從諸侯走來,自小聰明好學,與他的名字‘?!质制鹾?,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是個懂得軍事的帝王。 這位皇帝自來征戰都是依靠手下將領,而不是自己,而那周帝,雖然一直聽聞是長于內政,秀于識人用人之能,但是從他調教出來的徒弟,從他極為稀少的幾次領兵經歷中,就可以看出,郭溪乃當世人雄,一般的優秀是無法超越他的。 所以,在王導看來,周帝御駕親征無可厚非,但是司馬睿不行。 司馬睿被王導仔細勸說了許久,終于打消了這個念頭,不過他隨即便將王導派去前線了。 這不是司馬睿不信任自己人劉隗,而是王導自行請命,司馬睿準許了而已。 對于司馬睿這個皇帝來說,王導能主動離開朝廷中樞更好,自己也可以趁著他出門的這段時間,好好梳理一下朝政。至于王導將來獲得軍功,名望更大,功勞更高之后自己該怎么做,已經暫時不在司馬睿的考慮中了,就算王導不立功,他也是朝廷第一人,這其中沒有多少區別。 就是這么諷刺,司馬睿防備著王導,卻又十分堅信在王導的帶領下,自家的軍隊就不會敗。因為,這是自少年時,在王導與司馬睿這個學生日復一日的相處中,給司馬睿留下的最為牢固的印象。 司馬睿擺宴送恩師上戰場,心中想法無人可猜度,而主動請戰的王導自己,卻并不如司馬睿那么自信。 周國成立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實力實在不容小覷,將領人才輩出,自己即便是手握晉國最優質的大軍,卻也難以斷言自己可以勝利。再加上,軍中并不如朝堂上那般,大家都聽從他這個丞相的話,人和這一個因素就折了三分。 不過王導的確是瑯琊王氏不出世的絕頂之才,即便他行軍大戰的名聲不顯現,但是比起他弟弟王敦絲毫不差,接手了前線大軍之后,至少是穩住了一直以來的頹勢,又和周國大軍對恃起來。 如此過了將近半個多月,雙方都有一絲不耐煩了,時間漸漸從深秋轉向初冬,溫度變得越來越低,就在王導覺得周國不會過多久就會退兵的時候。 建康陷落了! 王敦正式舉起了反旗。 天下大嘩。 此時,王導再如何說他忠君愛國,王敦行事他絲毫不知情也沒有用了。所有人都覺得,王氏這兩兄弟唱了一出里應外合的戲,先是王敦自請外出為官,有了組建自己軍隊的機會,然后是王導趁著周國進犯之機,奪下領軍至高權利,最后,王敦便直擊國都建康,而此刻,王導已經將建康抽調的幾乎只剩下一座空城。 王敦可沒有心思多想那么多,他此舉不過是逼迫王導徹底倒向王氏而已,所以為了讓自己這個好哥哥下定決心,王敦攻入建康宮的時候,一點都沒手軟,將司馬睿以及其血脈都屠殺了個干凈。 在他看來,如今情況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王導總該收攏好手中的軍隊,然后和自己密切合作,無論是扶持個傀儡皇帝也好,還是干脆和他郭溪一般自立為王也好,這樣他王氏就不再是世家,而終究變成了皇室了。 而如今選擇權,交到了王導手中。 王敦甚至能想象,自己兄長到底該如何悲憤和糾結。 但是,令王敦,或者說令其他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王導根本無法完全駕馭這支大軍。 比如劉隗,他雖然是因為戰事不利而被剝奪了統帥的位置的,但是作為司馬睿心腹,他依舊留在了軍中,并且還是以監軍的身份。 劉隗對于司馬睿的忠心毋庸置疑,所以在他看來,王氏便是他們的仇人! 為君報仇,天經地義。 他找到了幾位志同道合的將領,一起率領親信和手下士兵發動了嘩變,沖擊帥帳,在慌亂之中完成了‘誅殺首惡’的任務,甚至,等王導一方的親信趕到,這位驚才絕艷、權勢赫赫的瑯琊王氏家主,已經不知道被誰亂刀砍死了,整個臉上都血rou模糊,連神情都已經看不清。 等劉隗等人想要收攏剩余軍隊,撤回建康,救援皇帝的時候,他們卻發現,司馬睿死亡的消息已經傳得整個軍營中都是,就連城中那些普通的民眾,似乎都已經知曉了這個消息。 因為這個消息,軍營中那些人哪里還有心思打仗,如今的情況就是皇室血脈已經徹底沒了,即便司馬氏還有不少流落在外的宗室,但是那些宗室可不被人承認。如此一來,郭氏一統天下已經成了定局。 既然如此,他們在這里打生打死到底所謂何來。 而此時,劉隗幾個人恰巧將已經處理了王導的事情公布出來,準備接手軍隊,結果,隨即假軍隊嘩變變成了真的,當天夜幕降臨之前,低階將領跑了一半,士兵做逃兵的起碼有三分之一,而這還是因為有些士兵獲得消息速度較慢,想必夜晚一過,想走的能占據大多數。 劉隗等人無論是派發糧餉安撫人心,嚴懲逃兵殺雞儆猴,還是加官進爵威逼利誘,都無法阻止晉朝大軍的潰散。 沛侯國這座城池中的百姓似乎一夜之間就逃走了一大部分,甚至還有那些家當都不要,收拾了細軟就帶著一家老小直奔兗州的。曾經動蕩不安被人剝削了無數遍的兗州,此刻正實行著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流民,他們早就想搬去那里了。 而在這種時候,周朝方面似乎一點消息都沒收到,并沒有趁火打劫,而是一直保持著安靜的對恃狀態。 最后,一臉死灰的劉隗終于反應過來:“周國他們正等著接收投降的人呢?!?/br> 是啊,如今司馬氏已亡,周國甚至不用耗費許多力量,就已經取得了這場天下爭奪戰的勝利果實。 劉隗此刻才后悔起來。 雖然王氏不臣,但是他們終究是世家之一,若是不動王導,而是與王導和王敦合作,南方勢力依舊變化不大,政局同樣能穩定下來,與周國尚有一拼之力。但是他被怒火沖昏了頭,替陛下報仇之心占據了上風,徹底殺死了王導。那么與王敦合作的可能性也徹底斷絕。 晉朝二十萬大軍七零八落,指望王敦那十萬人守住建康是不可能的。 劉隗明白,自己這些人,等于拱手將自己的國家,送給了郭氏。 當夜,劉隗自刎于大帳之中,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幾位將領在左右為難之中,默認了投降于周國的選擇。 他們不曾受到司馬睿多少恩惠和寵信,自然也不可能如劉隗那般忠心耿耿。 這世道,跟誰不是跟呢。 半個月后,長江以北的徐州全境,揚州半數均被周國接手。 在大勢所趨下,各個郡縣無不望風而降,陣營轉變相當迅速。 而王敦原本固守建康,卻不僅被大軍圍城,城內更是不怎么太平,他殺司馬氏之事太過惡劣,不盡是殺皇帝,更是屠戮皇室血脈,斷絕子孫,這種做法太過狠毒,讓王敦在建康一點都不受人待見。 所以王敦當機立斷,帶兵逃回了荊州。 安寧三年深冬之時,建康被周國攻破占據。 晉朝正式宣告了滅亡。 次年春,游鴻吟宣布遷都,按照地盤兒來算,洛陽畢竟偏遠,他在洛陽匆匆建國,不過相應的一些建筑、儀仗等等都未修建,群臣都明白遲早是要遷都的,不過大家都沒想到會這么快而已。 此次南征的順利程度,就算是游鴻吟按照最樂觀的時間估計,也是要進行一年到兩年,誰知道,一手將司馬睿這個南方朝廷扶持起來的瑯琊王氏會出現王敦這樣的人物。 遷都之后,游鴻吟開始大力整頓南方諸郡,最重要的便是道路先修建起來,然后特許曾經背井離鄉的北方眾人可以重歸北方。 游鴻吟并不擔心那些士族回到北方后會繼續坐大,周國的土地買賣制度是十分嚴格的,超過一定數量就需要進行各種報備,并且,那些士族曾經所擁有的大量土地已經被‘打土豪’了,他們想要回去繼續過著作用無數田地和佃戶的日子那是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