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贏家培訓指南_分節閱讀_273
書迷正在閱讀:和尚,放開那個小僵尸、攻下全宇宙[快穿]、當男主后宮叛變后、還我威武、誰是傻子(1v1 H)、韓娛之女主她就是海王np、犯罪側寫 完結+番外、釋靈陰陽錄、小哭包 完結+番外、戀人總是在逆襲[快穿]
周國的商業流通性很高,所以每天都有無數的商隊南來北往,或是從南方販賣貨品至北方,或是從北方流通貨物到南方,為了避免南境的疫病蔓延到北方,首先便是對于進出人員的檢查。 倒不是徹底不許商旅之人來往,而是需要有一個‘觀察期’,等確認身上沒有攜帶疫病,便可照常進入。雖然那些商旅偶有抱怨,但是卻都能夠體諒。若是身價稍微豐厚些的北方商人,此刻便不會冒險去南方,只有那些原本是在南方的商客,此刻多是往北境跑了。 控制了人口流動,然后就是各處預防措施實行了。 其實這項工作醫療署一直都在做,不過可能是因為觀念的問題,平日里并不是如何重視。如今發生了疫病,才徹底按照緊急預備方案執行。 先是宣傳不得飲用生水,隨后一些飯后吸收等等衛生常識也都一一傳授給了所有人。這時候,青州常年推行掃盲活動的好處就體現了出來,青州的百姓因為生活富足,又大多數都識點字,所謂倉廩足而知禮節,他們很快就將這些舉動當做‘禮儀’而執行下去,凡是要點臉面的人家都是這么做的。 此時的人喝生水,主要是因為燒水需要耗費柴薪,城池中的柴薪比較貴,許多人家都不舍得用,村落小鎮中的柴薪倒是免費取用,卻很花時間,如果家中稻草、秸稈等存下的柴火燒完了,那么就要花費勞力去砍柴了,農戶人家一年忙到頭,哪里來的那么多時間。 可是這種情況自青州所產的蜂窩煤問世后就被解決了。 這種煤自然比不上木炭好用,但是卻比木炭要便宜許多,普通的農戶人家都能用得起,平日里用煮飯剩下的碳火燒水就好,夏日燒上一壺放著冷不費事,冬日還能一直靠著余燼保溫保上一段時間,喝熱水可不比生水舒服的多。 而除了青州外,其他幾個州醫療署的工作成效就出現了比較顯著的不同。隨著周國掌握時間的長短而有了不一樣的困難。 特別是剛入手的秦州、雍州,此間人尚未受到教化,可謂是全然隨了草原諸部的習俗,常年不洗澡,喜歡用手抓取食物,吃飯前還不喜歡洗手。燒開水?哪里有井水喝的痛快! 其實這也有當地比較缺水的地理環境有關,雖然地處黃河之畔,但是風沙過度,淡水資源稀少,此間百姓最常用的飲用水是來自于水井。 這次治理黃河之際,游鴻吟便有意想在這兩州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至少,讓這兩州在干旱年份里,吃用水不會缺。 但是這些東西都還是剛剛起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可不是在青州修建水庫。 不過醫療署好歹也是代表了如今的周國官方,在周國境內大多數地方推行預防疫病方案的行動還是十分順利的。 除了讓百姓平日里注意預防外,醫療署開始了使用生石灰滅蚊、清理水源、灑掃街道、處理戰場殘留物等等各種工作,也鼓勵百姓進行田間滅鼠、滅蟲包等等。 晉朝疫病病情繼續擴大,鴻雁的人有一大部分已經撤回來了,對于游鴻吟來說,鴻雁的人都不不是真正承擔諜報的人員,他們更類似于風俗觀賞使,承擔的是各種搜集工作,是鶴鳴諜報工作的補充者。所以,游鴻吟為了避免鶴鳴人員損失,還是將大多數人員撤回了。這個工作并不困難,因為這些人的身份大多數都是些游俠兒、商客之類的,原本就是行蹤不定的人員,一直都是四處游走,等疫病過去,再重新布置下去同樣也行。 而鴻雁人員撤回周國,同時也帶來了晉朝最真實的國情情況,說不定,比那些個晉朝官員更清楚。 這次疫病爆發的十分突然,具體的原因已經無法去考究了,晉國甚至有不少官員都染上了疫病,盡管他們這些貴族都是有自己熟識的醫生的,但是技術高超的醫生本就不多,還大多數被皇室和頂級世家給絆住了腳步,而平日里那些世家之人一直都覺得,醫道乃賤業,等到自己需要求人救命的時候,就知道什么叫做一醫難求了。 至于普通民眾,除了聽從一些巫醫的各種迷信活動,便只剩下的等死了,或者是運氣好,鄉中出了一位醫術交好的醫者,人家也有醫德,愿意救助疫病,那還好點??呻S即,趁火打劫的商人提高了藥材的價格,就算是有心救人的醫者,面對沒有藥材的情況,也是無可奈何。 所以,即便是王導這樣的天之驕子,無論是經驗還是智計,或者眼光等等都冠絕天下的世家家主,面對著這種情況,也變得束手無策。 他能做的,只有下令按照慣例處理。在這種沒有多少辦法對付疫病的時候,所謂的慣例處理,不過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將病患關在一處等死而已,為了防止疫病蔓延,燒毀一村的情況也是不罕見的。 南方人口密集,再加上前幾年北方大遷徙,無數北方人口流入了南方,更是讓南方的人數繁盛起來。 而這種地方疫病傳播起來太快了,死亡人數也節節攀升,真的統計出來,將會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目。 司馬睿十分氣憤。 無論是天下大澇,還是南方大疫,這種東西都是屬于‘君王失道’降下的示警和懲罰,原本天下大澇的事情司馬睿已經準備好了將所有過錯都推到亂臣郭溪身上去,結果自己這邊傳誦天下的繳文還沒發出去,自己治下就出現了疫病,反而是那郭溪治理的北方并沒有任何問題。 先前就有市井流言傳他司馬睿得位不正,身世之事被傳的有鼻子有眼,太后因為這件事情已經氣病了數回,恨不得父王重生在世,能替自己母子兩人做個見證。 如今疫病橫行,讓他更是有口難言,但是天災是他的錯嗎? 自然不是。 難道還要他這個君主下罪己詔不成。 非朕之罪焉能認! 比起晉朝頗有一絲聽天由命意味的做法,周國這里要積極得多。 不過,有些東西并不以任何原因而轉移,即使進出管理嚴格,大規模派發避疫藥物,但是與晉朝邊境接壤最多的兗州還是開始出現疫病了。 很快,即便是有醫療署各種防治措施,又有周國大力治療各方病患,疫病還是朝著司州蔓延開來了。 好在因為天氣緣故,漸漸進入了冬季,周國只有兗州和司州兩州出現了疫癥感染。 而司州部分地區出現疫病,卻差點鬧起大亂! 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有一些是從三十年前那場前所未有的瘟疫中存活下來的,而如今那些殺人不見血的惡魔又再度降臨,讓他們這些幸存者都回想起了那時候的恐怖。 十室九空,家家戶戶披麻戴孝,一巷百余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口僅存。三十年前的可怕情景似乎又開始重新回到了眼前。 游鴻吟雖然無法親自前往疫地調查具體情況,但是醫療署送來的病例研究都會經過他的手。 此次疫病是最為常見的‘傷寒’。 傷寒有五,有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 而這次發于夏末,水災之后,正是濕溫。 濕溫是因濕熱疫癘之邪,經口鼻而入,蘊結中焦,阻滯氣機,濕熱熏蒸彌漫而成。以持續發熱,脘痞腹脹,苔膩脈緩,神情淡漠,玫瑰疹或白倍,左脅下痞塊,白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的疫病類疾病。 但是隨著環境和接觸的人群不同,病患所表現出來的病理并不相同。 有的地方,環境干凈,眾人身體較好,可能只是幾個人發熱,并不會造成爆發式流行。但是如果和帶有病源頭的疫水接觸、或者是環境不太好蚊蟲較多,那么演變成瘧疾瘟疫也是很有可能的。 這么大規模的疫病爆發,必然不可能只是一種情況,游鴻吟思考再三,寫了幾道記憶中的藥方。他并不知道這種藥方對于疫病有沒有用,這些方子大多數都是來自異界和后世,他如今無法接觸病患,也只能憑著猜想來判斷哪些藥方是可以一試的。 好在此時藥材雖然儲存量不夠,但是山間資源豐富,發動治下百姓秋收后集體入山采藥還是可以彌補缺口的,因為大量掃盲運動,讓百姓能識字,自然也能看懂那些帶著插圖的藥材采集炮制方法,讓他們多一種收入來源開心還來不及,并不會不愿意。 而那些北地不產的藥材,則會從晉朝進口,雖然晉朝的朝廷不許,可是走私這種東西,到什么時候都沒辦法阻止。 大概是因為司州疫病發生地點距離洛陽并不遠,當地的百姓相信周國不會拋棄他們,雖然治療過程同樣進行了隔離,但是這些被放在一起隔離醫治的病人并沒有放棄活下去的希望,反而覺得有護工關心照料,有免費的湯劑喝下肚,有明亮干凈舒適的屋子住著,每日里的膳食美味又易消化,即便不頂飽,但是多吃點也足夠了。 這種日子,讓飽受戰火摧殘的人有了一種哪怕此時死了也都值得了的錯覺。 而醫療署的護工和醫者都表示,只要有活下去的期望,努力對抗病魔,朝廷就不會放任任何一個人死去。 染病者的確很多,但是經過醫療署上下以及后續各個支持部門一冬的忙碌,病死者只有兩成! 這種濕溫病與其他瘟疫不同,它發病最多的人群不是老人,而是幼童和青年人,所以只要消炎降溫等藥理能跟上,病人自己有生存**,致死率其實并不是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