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贏家培訓指南_分節閱讀_167
書迷正在閱讀:和尚,放開那個小僵尸、攻下全宇宙[快穿]、當男主后宮叛變后、還我威武、誰是傻子(1v1 H)、韓娛之女主她就是海王np、犯罪側寫 完結+番外、釋靈陰陽錄、小哭包 完結+番外、戀人總是在逆襲[快穿]
楊榮道:“自然?!?/br> 等兩人各自上了馬車向家行駛,管修突然對馬夫說:“去謝大人家?!?/br> 不同他多說,車夫顯然十分清楚這個謝大人到底是誰,立即調轉方向,向謝折柳家行去。 次日大朝會,游鴻吟是以二皇子的身份代為主持,而朝中官員似乎是默契的認可了二皇子的監國身份,只等舉行登基大典,就擁簇新君。 這倒是讓游鴻吟有些意外,他覺得,至少還有人持不同意見的吧,居然這么順利嗎。他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魏潛,有了猜測,看來自己示弱的政策有效,魏潛果然更希望一個不太有主見的皇子做皇帝,他自己才有更多的機會掌權。 游鴻吟才不管這些事情,他的示弱只會維持到登基大典而已。 然后整個朝廷都忙碌起來,先是先帝的葬禮,立廟號‘文宗’,謚號‘孝懷’。之后就是新帝的登基大典,定年號‘中興’,再來就是皇后、淑妃均晉升太后等等麻煩事情。 差不多花了將近一年多的時間,整個交接過渡過程才完全結束,而游鴻吟也趁著這個機會,將一些宮規重新制定了,比如成年皇子均封府出宮,不再居住在宮中等等。想要爭權的人總歸會爭,一座皇宮是困不住人心的,皇宮里安全防衛做得密不透風些更為重要。 這一年多的時間雖然游鴻吟很忙,卻也迅速的把朝政收攏到自己手里了。他一直以來都翻閱文宗朱批,對這些事務再熟悉不過。 而到了這個時候,百官才發現,登上帝位后的二殿下徹底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他雖然并未一上來就急忙表現,進行重大的官員調動,也沒有更改現行政策,實現自己的政策抱負,但是新帝對于朝政事務的熟悉程度令眾人吃驚不已,完全不像一位困鎖刑部兩年多毫無建樹、剛剛登基的新手皇帝。 魏潛被提為了內閣首輔,但是他發現,新帝要比楊簡難糊弄的多。大規則方面新帝的確未動,但是有些細枝末節之處的變動就足夠令人心驚。比如,內侍復查內閣批閱奏章之時,并不再是簡單的choucha,而是做簡述記錄,將簡述呈批給皇帝。并且,這種簡述記錄并非只是一位內侍再做,同樣需要另外一位內侍進行復查,然后呈給內閣過目,無誤之后方交由皇帝批閱過目,助新帝更了解所有事務。 而令內閣諸位更為詫異的是,王天兆并未被新帝清算。照理來說,無論王天兆參沒有參與,他都是叛逆大皇子的外祖,但是如今,王天兆只是被擼掉了大學士的頭銜,反而被調任成為戶部尚書!而原戶部尚書黃芝則成為了已經許久未有人任職的參知政事,這個官職雖然只是和尚書平級,也不如尚書握有實權,但是能夠入閣參事,同時可替皇帝代筆擬旨,實際上是內閣大學士的‘實習候補’。 但實際上,游鴻吟只是覺得,黃芝這人本事真的不太足,戶部是非常重要的部門,他也不怕王天兆翻出什么浪花來,所以王天兆這個做過戶部尚書的大學士還是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熱,直到自己找到替補人選為止。而黃芝先丟在這個位置上,畢竟也是支持自己登基之人,不能薄待。 新帝對于朝政的官員調動一直都不是很激烈,不過平調和崗位輪換還是比較頻繁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將近四五年,漸漸地,百官感覺到了另外一種氛圍。 做官要輕松很多。 似乎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和同僚之間的相處也越來越融洽,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也十分通暢,沒有了往日那種到處掣肘的感覺,也沒有了過去緊張不安怕被戴上黨爭之名的擔憂。 但是也不是說新帝什么都好,自出孝期之后,新帝遵從大行皇帝旨意,與謝折柳之女完婚,冊封皇后,但是大婚兩年皇后未誕下皇嗣,而新帝卻并沒有拓展后宮的意思。 “陛下,不要偷懶,今日的工作還未完成?!毙°y子如今早已是天子身邊第一人,但是卻一點都不覺得和過去有什么不同。 自己還是要監督這個懶鬼爬起來工作,而不是躺在花樹下等花瓣落在酒杯之中,然后美滋滋地就著落花飲下美酒。 作為皇帝這么清閑過分了啊。 端著酒杯,嗅著花香的游鴻吟“嗚”了一聲,卻絲毫沒有動身的意思。 小銀子換個話題:“就算不想批折子,那就去后宮之中轉一圈吧?!?/br> “算了,我還是看折子去吧?!?/br> 后宮之中值得游鴻吟去轉的就三個女人,他嫡母,他生母,以及他老婆。 他父皇的妃子要不是跟著兒子出宮建府了,要不是被游鴻吟移出宮了,只剩下曾誕下皇室血脈的妃子被集中安排在了那片曾經安置皇子的宮殿之中,其中幾位還帶著年幼的皇弟,這些皇弟依舊需要在宮學上課直至畢業。 而后宮事務如今主要是皇后在處理,謝皇后官宦人家出身,雖剛開始不太熟,但是后來慢慢就上手了。 皇后就算了,兩位皇太后卻都不是省油的燈,自四皇妹嫁人之后,曾經的莊妃如今的姚太后那叫個窮極無聊,而聞人太后則拒絕了抱養個還年幼的皇弟的提議,又不用再處理宮規,也處于無事可做的狀態。 閑著的人總歸要找事情做的,兩位太后剛開始還斗得起勁,聞人太后一點都不怕皇帝的打擊報復,下手斗皇帝親娘那叫個干凈利落??墒莾扇硕分分陀X得沒有意思起來,后宮里也沒什么其他人摻和,讓兩位在后宮之中攪弄風云的大人物空虛寂寞冷了。 最后竟然變成了惺惺相惜的好友,甚至開始聯手催皇帝納妃子進來,讓后宮熱鬧些,而被賢良淑德教壞了皇后居然一點都不反對,還欣然同意,興致勃勃的和兩位婆婆討論起替陛下挑選怎樣好生養的女子。 不管皇后是裝的賢良大方,還是真的心胸開闊,都讓游鴻吟無語凝噎。這種來自老媽乘以二和老婆催婚的壓力,讓他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最后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拒絕了這種浪費時間又毫無意義之事。 “算了,朕還是看折子吧?!庇硒櫼鳠o奈,開始了一天繁重的工作,想一想,一個月至少還是有三天沐休日的,這三天至少不用早朝,比起前朝全年無休,只有幾天年假的皇帝,煌國的皇帝還是很幸福噠。 高效率的處理速度也抵不過奏折眾多,自午膳之后開始,直到黃昏之時才算結束。 游鴻吟開始思考,什么時候可以進行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畢竟,楊懿展的心中,登上皇位還不夠,中興煌國,青史留名,成為千古一帝才算完成人生目標啊。 如今,權利交替的不穩時期已經過去了,幾乎朝政已經被自己整理的差不多,兩屆科舉也補充了不少有用的新鮮血液,武將一系也都梳理過了,雖然無法保證百分百忠心,可是應當沒有想做上叛亂之人。 但是這只是代表,自己這個皇位算是坐穩了,百官也都認可了自己的能力,不再心思浮動。就連野心勃勃的魏潛前兩年也被‘斬影’嚇了個夠嗆,又變成了之前的那種風格,不再張牙舞爪想擼袖子和皇帝扳手腕,緩了兩年才漸漸發現,斬影雖從焰火之中復燃,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這才慢慢不再那么畏縮。 皇位坐穩并不代表天下就是歌舞升平,百多年的朝廷不知留下了多少后遺癥,如今正一點點的蠶食煌國國力。 第143章 山河崢嶸(十九) 煌國政治機構雖然足夠優秀, 但是再優秀的制度沒有正確的人去實行也是沒有用的。 文宗多年以來的權力制衡的治國之策, 衍生出了非常麻煩的后遺癥。 一是文官集團的職責‘不明’情況。文宗為了制衡,六部雖統領所有事務, 卻又有五寺瓜分六部之權, 有了權利重疊之處, 自然就會有爭斗,盡管游鴻吟多方調整人員, 卻依舊是治標不治本, 這種情況在很多機構上都有體現,甚至是地方官府也無法避免。 二是武官集團的軍隊人數冗重。其實文官方面尚有監察機構, 武官一側卻全是由各個高階將領做主,而軍隊之中也并沒有健全的官職, 所有事務體系均來自于將領自帶的幕僚。雖說武官都不喜歡來自于朝廷的不信任,討厭皇帝派去的監軍之類的,可是在游鴻吟看來,權利這種東西是必需收到制約才能長久的,否則, 不過是放任其滅亡又同時引來大亂而已。 除了文武官員各方面的問題, 長久的天下太平也出現了‘土地兼并’嚴重的現象。 這是無法避免的, 任何一個強大的帝國誕生時間長了,總會出現這種問題, 就是曾經富裕的地主更富裕, 將普通百姓手中的土地買過來, 擴大自家的資本, 而失去的土地的普通百姓越來越過不下去,如果再加上沉重的徭役賦稅i,碰上個不太靠譜的地方官員,那么,沒了生存條件的百姓就成為了流民,如果這種流民多了,也就有可能發生民變。 這種情況,在沒有嚴重到統治的時候,一般朝廷不會去管,也想不到去管,卻不知正是這種土地兼并正是亡國之兆,而每當非常嚴重已經影響到帝國安穩,覺察到事情嚴重,再想要通過變法、改制來阻止反抗它的時候,往往都會失敗或者是耗費巨大的力氣,甚至傷到元氣。 煌國的土地兼并雖然嚴重,卻也沒有到亡國的地步,煌國家底厚外敵少,還是等得起的。所以游鴻吟也明白,想要一上來就進行這種觸及到所有士族利益的改革,還是歇歇吧,先進一步改善朝政、調整制度以及優化官員比較穩妥。 游鴻吟在大朝會上,提出了規范官員崗位職權的提議。在過去,雖然有每位官員的職權范圍,但是從未記錄成冊,僅僅是十幾個字的描寫,太過籠統也不正式。而新帝要求從上而下,將所有崗位劃定職權,具體職責描述,準備補充和臨時策應方案。 比如,從內閣開始,之前內閣因閣老有各自擅長方向,所以習慣上會小事各自處理,大事拿出來討論,討論差不多再交由皇帝批閱,最后在大朝會上百官討論,皇帝最后做下決議。但現在,則將閣老職責徹底明確,兩人為組,三組各自負責一部分擅長事務,同組兩人事務同時處理一半,然后交換各自復查一遍。小事如有不決,可請此事負責人入閣詢問商討,共同解決。大事依舊共同處理,呈給皇帝,朝會百官議政。 另游鴻吟要求,一份職責,需要有決策、執行和復查三條線,但是不能出現職責重復之事,比如禮部負責祭典、外國來賓接待之事,而同樣職責重合的鴻臚寺、太常寺就需要做職責劃分開來,規定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