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弘佑帝抱著兒子嘆氣,“昱兒啊,你已經長大了,連孩子都有了,是該立起來了?!?/br> 云辭實在看不上兒子這撒潑耍賴的樣子,斥道:“你給我起來,都多大人了還撒嬌?!?/br> 羅昱在皇帝老爸懷里亂拱,“不管不管,兒子還是小孩子呢,有父皇和爸爸在,兒子就永遠都長不大?!?/br> 弘佑帝倒是很吃他這一套,被鬧得心軟了,覺得自己還是太急了些。他的兒子才剛剛十七歲,從前又什么都不懂。算了,他還是可以再干個幾年?!澳请薏煌宋?,先封你做太子可好?以后你就跟在朕身邊學習,有不懂的隨時問?!?/br> “你不是有羅展嗎,有事可以叫他干?!痹妻o很生氣,說好的出游計劃泡湯了,不知道還要被破兒子拖累多少年。 羅昱道:“兒子舍不得讓我哥累著?!?/br> 云辭大怒,“那你就舍得累你父皇?” “也……也舍不得?!绷_昱偷眼瞅瞅爸爸,在心里加了一句,更舍不得我哥。 云辭一看就知道他這兒子說得毫無誠意,狠狠拍了他一巴掌,沖著自家男人抱怨道:“你說我怎么生了這么個沒良心的兒子?” 弘佑帝笑道:“那不然咱們再生一個,這次一定要生個有良心的?!?/br> 云辭:“……”不想說話,心好累。 羅昱早已經習慣兩位父親時不時的秀恩愛,安靜的坐在一邊,等他們想起他這個沒良心的兒子。 好在弘佑帝很快想起了正事,說道:“昱兒,你若是想過得舒坦一點兒,倒是可以趁著朕還在位,改動些你覺得不太合理的地方,朕都可以給你兜著?!?/br> “好的父皇?!?/br> 羅昱現在對于朝政一竅不通,他得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第二天,羅昱就開始跟著弘佑帝身邊學習了。 在天還沒亮的時間被從熱乎的被窩里挖出來,羅昱覺得第一個要改的就是早朝制度。 大殷的早期在寅時(早上5點)開始,皇帝還能好點兒,朝臣可就慘了。他們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朝臣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朝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 半夜不睡覺爬起來去上朝,既不利于養生,也無人道主義精神。所以必須改! 早朝不用每日都有,天天哪有那么多的事要在早朝上議論啊。再說了,不是還有奏折么。所以早期可以改為七日一次,正好一個星期?,F在大殷的休班制度是十日一休沐,羅昱決定改成單休,上六天班休息一天。視以后的情況再改為雙休。 此外早朝時間也不能太早,可以改成上午八點開始。朝臣都睡醒了,然后吃了早飯精神飽滿的來上朝,有本啟奏無本退朝,豈不是好。 其實早朝并不是很重要的一個制度。要知道明朝萬歷皇帝可是三十年都沒有上朝,還不是將國家治理得好好的。 羅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之后,弘佑帝覺得事兒不大,便與朝臣商議,真給他改了。反正這皇帝以后是他兒子坐,怎么上朝他說了算。 之后,羅昱在跟著皇帝老爸看了一上午奏折后,覺得這個也必須整改。 送到御前的奏折已經被首輔也就是羅長齡初步處理過,根據輕重緩急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并且在重要的奏折里還會貼字條,寫上處理意見。 但是,仍是不夠。 首先,現在朝臣上的奏折,雖然文字優美詞藻華麗,可廢話也太多了。比如有個地方受災的奏折,雖然事兒寫了,可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寫了不少,這不瞎耽誤功夫嗎。所以寫奏折得言簡意賅才行。 其次,必須用上標點符號,不然讀起來太費勁了。一句話,加標點和不加標點就有可能是兩種意思,很容易造成理解錯誤。標點符號必須普及。 還有,為了減少工作量,羅昱覺得只有羅爹爹一個首輔不大夠,最好成立內閣,設三大學士殿,先讓三位大學士把奏折過一遍,寫明意見再送到首輔桌前,再由首輔剔掉一些,剩下的才能送到御前,這樣需要他批閱的奏折就能大大減少了。 弘佑帝對于兒子現在提的意見也都全力配合,而且他覺得也沒什么不好。 除了皇帝上班期間要做的工作,剩下的就是如何治理好一個國家了。這個難不倒羅昱,畢竟咱有前人豐富的先進經驗。 羅昱記得在網上看到過,說是趙匡胤的治國理念暗含在《百家姓》第一句的“趙錢孫李”里面。姓趙的是皇帝,代表國家;第二個就是錢,治理國家必須靠財政;孫乃子系,指的是人類的繁衍,人丁興旺國家才能富強;李便是教育,所謂桃李滿天下的意思。 現代理念大體就是從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入手。 不管怎么樣,羅昱覺得首先要有人;其次要有錢;第三要調和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第四,軍隊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后,一個國家要發展,還要有教育文化做支撐。 他又想做個好皇帝治理好國家,又不想累著自己凡事親力親為,所以他決定先知人善用、廣納賢才,讓這些人去管理國家。而他要做的就是駕馭這些人,讓他們為國盡忠,為民謀利。有了這些人替他干活,他這個皇帝才能做得輕松。 當然,人家也不是白干活的,除了給權,還要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