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把這些書背完吃透就可以去考秀才了。好在書雖多,不過都不厚,比如大學,也就2000多字。據說四書五經加起來還沒有一本高中語文課本厚。 這些書里,《三字經》他倒是能背一段,《千字文》聽說過,《幼學瓊林》不熟。至于四書五經,除了教科書上學過的一些經典篇章,其他的就沒什么接觸了。 孟秀才看他半天不說話,又問道:“可會背《三字經》?” 羅昱心虛的點了下頭,“會……會一點兒?!闭娴牟欢?。 孟秀才道:“背來聽聽!” 羅昱便背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咦?下面的是什么來著?算了,撿著自己知道的背吧,“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背到這里,羅昱小心的覷了一眼孟秀才,道:“就會這些?!?/br> 孟秀才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還真是……一點兒??!” 羅昱也有點兒不好意思,想他一個現代大學生,居然連《三字經》都不會背,確實有點兒說不過去??梢膊荒芄炙?,試問又有幾個人能背下來的。 被人這么瞧不起,羅昱還是不大高興,他在腦子搜羅了一些以前學過的,說道:“先生,我還會背《莊公曹劌論戰》?!?/br> 孟秀才有些詫異,連《三字經》都背不下來的人居然會背《左傳》,倒是有點兒意思,便道:“背來聽聽?!?/br>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這個是高中語文需要背誦的,羅昱的記憶力還算不錯,一直記到現在。 孟秀才點了點頭,問道:“可知其意?” 那必須知道啊,這可是老師講過的。于是羅昱又解釋了一遍。 之后羅昱又撿著在語文課上學到的背了幾篇經典詩書,其中詩經里的比較多,《關雎》、《蒹葭》之類的。 孟秀才終于滿意了,覺得這個學生雖然年紀大了點兒,細心調.教一番,將來或許大有作為。隨即和顏悅色道:“既如此,我今日便收你入學?!?/br> 之后引導他拜過孔圣人,又行了拜師大禮,以及開筆禮,訓誡了幾句,便帶他進入學堂。 學堂很寬敞,整齊的放著桌案,桌上擺著文房四寶。羅昱掃了一眼,大概有十二、三名學生,年齡不等,大多是五、六歲的蒙童,只有三個跟他差不多大的。見他進來,學生們都好奇的看著他。 孟秀才簡單介紹了兩句,讓他坐到一處空位置上先自己讀書,然后依次叫學生上前背書。 羅昱看著手里的《三字經》,在心里嘆了口氣,他居然要背《三字經》,悲哀??! 很快,羅昱就知道還有更悲哀的,那就是……他發現有個7、8歲的小學生因為沒背出來書,被先生給……打手心了。 羅昱嚇得一個哆嗦,要是他以后背不下來,會不會也是同等待遇?那可就……丟人丟到家了。 孟秀才打完人,又訓斥了幾句,這才放他回去。 小孩兒回來正好路過羅昱身邊,見羅昱看他,惡狠狠的瞪了羅昱一眼,又看到羅昱拿著的《三字經》,頓時露出鄙夷的神色。他回到位置上拿起書,搖頭晃腦的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 羅昱:“……”好吧,不怪人鄙視他,7、8歲的小孩兒開始讀《大學》,而他一個十四歲的大人居然才背《三字經》,悲哀呀! 羅昱很想撂挑子回家,可又怕他哥點他,那滋味嘗過一遍就不想再試第二次。算了,還是……再堅持一下吧。 不管羅昱心里怎么想,反正他的讀書生涯開始了。 好在他在現代讀了十幾年的書,倒也能坐得住。而且現在上課時間也不是很長,按照現代的時間,就是早八點到下午四點,中間休息兩個小時。 散學之后,羅昱便去了西餐廳。他在這里有個單獨的房間,剛進去便看到了何未晞。 “今天去哪兒了?怎么才來?”何未晞問道,“家里有事兒?” 基本上,這幾天羅昱都是上午就過來的,所以他有此一問。 羅昱從懷里摸出來《三字經》往桌子上一扔,“我哥把我送書塾去了,非讓我跟著先生念書,以后過來肯定不如以前方便了?!?/br> “不是吧,你居然才學三字經,哈哈哈……”何未晞大樂,看看羅昱,調侃道,“難道是我眼花,其實你才5歲?” “有什么好笑的,我在這里沒念過書,學《三字經》不是很正常嗎?”羅昱白了何未晞一眼,上下打量他,“說的好像你比我強似的?!?/br> 何未晞忙止了笑,不過看起來還是吊兒郎當的,“這方面,我目前來說確實比你強。等過幾年,你就會超過我了?!?/br> “怎么?難不成你還讀過四書五經?”羅昱有點兒不相信的問道,“就你?成天尋花問柳、不務正業的,還念過書?” 沒想到何未晞居然十分嚴肅的點頭,“我7歲便已通讀四書,只是后來家里發生了一些事,課業便耽擱了?!?/br> “說出你的故事!”羅昱一臉好奇的道。 何未晞搖頭,“以后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