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細致又妥帖,卻也別扭與幼稚。 哪怕胡亂地吃了一堆飛醋,但有崔嵬在身邊的時候,嚴璟的心情總是不錯,他漫不經心地捏著崔嵬的手,指腹輕輕地從他掌心的劍繭上撫過,突然開口:“阿嵬,不說娶妻的事兒。你父親只你一個兒子,你又沒有親的叔伯,你若是沒有子嗣,你們崔家這一脈……” “崔家算來算去也只有這么一個侯爵,怎么都沒有當今圣上虧吧?”崔嵬將嚴璟的手指握住,不知想起了什么,眼里突然浮現出笑意,“像玏兒這么人小鬼大的小家伙,有這么一個就夠了?!?/br> 說著話,他抬起手指勾弄了一下嚴璟的下頜:“璟哥難道不這么覺得嗎?” 嚴璟低下頭,對上崔嵬的眼睛,輕輕搖了搖頭:“我跟你想的不太一樣?!?/br> 崔嵬瞪大了眼,剛要起身,就被嚴璟按住,聽見這人湊近了耳邊,輕輕道:“我有你就夠了?!?/br> 第90章 番外三 烈日中天, 酷暑難耐。 盡管泰寧殿所有的門窗都已敞開,卻依然無濟于事,在這種天氣里,連一絲微風都沒有,直熱的人喘不上氣來,銀平一面小心翼翼地為嚴璟打扇, 一面悄悄地拭去額角沁出的汗滴。反觀嚴璟,卻像無知無覺一般, 微微蹙眉看著手里的奏折,神色莫辨。 銀平只悄悄瞥了一眼,就大致明白那與什么相關,連日來這樣的奏折送來不少,朝臣們就像商量好一樣, 前赴后繼地送上前來, 好像根本就感知不到,這奏折的內容,會惹來什么樣的圣怒。 當然, 文武百官也不是平白如此, 一切都源于前段時間的一道圣諭——正值壯年的當今圣上突然下旨封先帝幼子,自己的親弟,年僅十四歲的嚴玏為皇太弟,入住東宮, 協理朝政。 要說嚴璟此舉, 文武百官也不是完全沒有預料, 當今圣上即位十余年,卻一直不曾婚娶,后宮空虛,膝下更無子嗣,反倒是把自己的幼弟嚴玏養在身邊,親自教養,寵愛非常。群臣也不是不曾上書勸諫,畢竟古往今來,哪有帝王不娶妻室的先例?如此于皇室血脈不利,也于大魏江山不利。 奈何當今圣上固執非常,后宮之中又沒有能夠勸慰的長輩,群臣再著急,也怕一不小心被安一個欺君的罪名,加之隨著嚴玏慢慢長大,其聰慧機敏也逐漸展現,作為帝位繼承人倒也夠格,就算嚴璟回心轉意真的娶妻生子,也未必就趕得上其優秀。 卻唯獨有一點,讓眾人顧忌非常,就是嚴玏雖然自幼時便父母雙亡,但卻有一個極其強大的母族,其親舅父宣平侯崔嵬能征善戰,手握兵權,深得當今圣上信賴,崔家及其一派的親信也得到重用,越是如此,越讓人對之忌憚非常,這嚴玏不管怎么說都是先帝血脈,將來由他繼承皇位,自然也算名正言順,但若因為他繼承了皇位,逐漸將朝權落入外戚之手,到時候,又有誰阻攔的了崔家? 先前朝臣們還只是在私下議論,現今封賞的旨意以下,眾人便紛紛行動起來,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上書當今圣上,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嚴玏為皇太弟不是不可以,以此作為交換,崔家是不是要適當出讓一些,比如,在那宣平侯里牢牢攥著十余年的,用來統帥三軍的虎符? 若真的追究起來,這些朝臣也是好意,為的也是大魏江山的綿延,但從銀平的角度看起來,這些人實在是有些蠢,若是讓他們瞧見圣上批閱他們奏折時的表情,他們大概才能明白,自己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不過……陛下這段時日心情一直不好,也不僅僅是因為這幾封奏折的緣故,畢竟這些朝臣說的太熱鬧,對于圣上內心已經堅定了的事情也不會有任何的影響,陛下心情不好的很大一部分誘因其實是因為,宣平侯現在不在都城之中。 上個月,遠在西北的右將軍符越讓人送了一封信來,具體內容銀平自然不會知曉,只知道沒過幾日,崔嵬便動身趕赴了西北,算起來已有近一月的時間,起初幾日,嚴璟看起來還沒什么反應,時日越久,這臉色便愈發地難看起來。 想來也是,自嚴璟登基以來,也算是四海升平,雖然局部偶有動蕩,但也不至于輪的崔嵬這個上將軍出戰,因此崔嵬幾乎沒怎么離開過都城,二人也從未有過如此之久的分離,別說是嚴璟了,連帶銀平這個久在身邊伺候的人也不怎么適應,也不知道小侯爺還要在西北待上多久…… “啪!” 突如其來的聲響打斷了銀平的思緒,他轉過視線才發現是嚴璟將手里的奏折扔到了地上那一堆奏折里,而后伸手翻了翻桌面上其他幾本奏折,最后干脆放下了手里的筆。 銀平立時明白,嚴璟這是準備歇息了,急忙停了手里的扇子,小心問道:“陛下,御廚準備了解暑的冰酪,要不要讓他們送一份過來?” 嚴璟搖了搖頭,顯然并無興致,他從書案前起身,走到窗外望了望,突然想起什么一般問道:“玏兒呢,怎么一上午沒瞧見他人影?” 銀平一上午都跟在嚴璟身后,也無暇顧及嚴玏,皺著眉想了想,最后只好搖頭:“小人也不知,也許在自己寢殿休息?” 嚴璟一手將嚴玏養大,最是了解他的脾氣秉性,心知自己那個弟弟才不會有如此安分的時候,只是輕輕笑了一聲,抬手揉了揉自己有些酸痛的眼睛:“隨他去吧,不給朕惹禍便行了。批了一上午的折子,去御花園轉轉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