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日常[系統]_分節閱讀_125
“這地方,果然來不得……”那人在暈過去前,迷迷糊糊地想著。 “有人落水啦!” 大雨中發生的這一幕,任誰看來,也只是這人自己走路不小心導致的,行人匆匆,引起短暫的sao動后,便又只余雨落伴著風聲。 作者有話要說: 九香蟲,我們這叫打屁蟲,真的超臭!我初中的時候還不愛吃香菜,那時候看到香菜就跟看到一群打屁蟲一樣。后來我想著,為什么別人喜歡吃,我就會喜歡不上呢?強迫癥似得逼著自己吃了幾回,回來就超級愛了。還有折耳根,也是這么個過程,現在唯一戰勝不了的,只有苦瓜,每次也是逼著自己吃,可以說是邊吃邊哭了…… 第107章 這場雨下得很大, 到半夜時, 一直沒停的風也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江凡聽著窗外的風聲,為村里那些已經接穗的水稻、玉米擔憂了下才睡去。 第二天早起時,風停了,雨勢減小, 不過一直在下。 因為下雨, 染坊那邊就沒開工, 江凡山頭上的工作也暫時停下。江凡上觀雨樓眺望了下, 這會兒田里人不少,都穿著蓑衣拿著鋤頭出來,溝渠放水。 村里有人家有的水稻果然被風吹倒了些, 水稻倒了不好扶,扶起來差不多就死了,江凡看到有經驗的人回家拿了繩子, 把穗頭幾株幾株地這樣扎起來,然后把田里的水減少。這些水稻也快成熟,再堅持個二十來天就可以收了。 村里水稻倒得最多的要數趙三家的,他家是村里唯一沒從江凡這里買水稻種子的, 一塊水稻田幾乎全部倒掉了。 其實事情過去這么久,江凡也不是那種不饒人的性子, 這家人后來若能在江凡面前稍微放低一點姿態, 江凡也能讓他家在村里找個工作,就像當初的老張叔家,一年到期后, 他家現在每月的收入和村里也保持一致了。 無奈趙三家的兩個小子,每次在村里遇到江凡,或是遇到江家其他下人,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江凡也就沒興趣湊上去做個大好人了。 除了水稻,好些人種的玉米也受了影響,所幸不大。 整個村子里,唯一沒出問題的就是江凡家的地了,山上種的水果花草,以前是什么樣的現在還是什么樣,就連那高高站立的紫木,也沒在大風前折腰。 雨下了兩天,村里人過了兩天舒服日子,溫度便又回到之前那般熱,不過人卻是沒以前焦慮了。 天空放晴后,江凡也準備摘棉花了。 第一茬棉花是去年年底收獲的,江凡破了棉籽的休眠期,緊跟著就在一月份種下第二茬。棉花采摘期受天氣影響,有時候是拉得很長的,要兩個多月。不過江凡用了養料的棉花,收獲起來就很快。這場雨過后,江凡種下的棉花棉鈴陸陸續續地開裂吐絮,再過幾天,就可以采收。 最先采收的,是正常投放養料的那些,沒用養料的,看著發育遲緩些,估計等把好的這一波采摘結束,才輪到它們。 第一波棉花采收結束后,今年的秋收也開始了。 附近的人都知道麗山村里的人都是從外面請短工,今年收成不好的,地里的活計也少,比去年提前好多過來找活干。收割村里其他人的時候,都很羨慕麗山村的好收成,忍不住詢問主家能不能買些做種。等他們再看到江凡家的,就只剩感嘆了,懂得養花養樹的人就是不一樣,養莊稼也是一把能手。 很多人知道江凡心善,就有膽子大的也跑去問江凡能不能賣種子給他們。 江凡拒絕了,只一個麗山村他還能勉強應付,其他村也來的話,哪夠他往外賣的。其實買村里人家的種子回去種,已是綽綽有余。 雖然遭了旱,但今年麗山村的田里,最少也有去年一半的收入,自己吃是絕對夠了。 時間進入九月,山上的火蜜果和紅霜果采摘完畢,紅玉果和紫香果紛紛進入采收期。今年不需要像去年一樣拿來育茶樹苗,原本種植火蜜果和紅霜果的地就空出來了,不過洪家村那邊的山頭恰好還沒整理完,江凡就把自己弄來的幾種生命值花樹樹種撒下去,把苗育出來,等那邊整理完,就好移植過去。 等秋收結束,江凡的棉花也采收完畢。在采收的時候,江凡一邊摘一邊稱重,這次與第一次相比,同樣的植株量,收獲的棉花卻要多些,最后采收下來,有好幾斤。 眼看著要冷起來,江凡這次就給家里人都織了幾雙加厚的棉襪,然后用剩下的填了幾個小抱枕,放在觀雨樓,以后他和關修謹上去玩了,抱著還是做靠背,應該都挺舒服。 這次收獲的棉花種子就多了,差不多夠種一畝,江凡照樣把種子休眠期破掉,加速它的成熟,選了另一塊育苗地先把棉花種子育苗,出苗后再重新種植,等天氣轉冷,就在旁邊放上恒溫樹。 紫香果今年擴大了產量,江凡存夠了自家吃的,就分了些讓苗三他們帶去上京。這個與火蜜果比,效果才真的是堪比人參。價格在百珍閣里是最貴的,定下的規矩是每次買時還要限量。 紫香果到了上京后,它昂貴的價格并沒有嚇退上京人民。 上京人民對百珍閣的東西,已經有了很全面的認識,往往越貴的,它的好處越難得,而且擺出來的數量也低,更難買。所以很多中等家境的富商,每次吃百珍閣的東西,都是邊吃邊勒褲腰帶,有些人,為了攢錢吃百珍閣的東西,連在其他地方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都改掉了。 而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上京忽然有傳言,說這百珍閣背后的主人,是江先生。 江先生是誰? 將這三個字放在心上的人還真不多,但記住的,便知道這江先生,應該就是在當今圣上那里掛了名,得了幾次贊譽的那名江先生。 今年夏季大旱,皇帝派人各處賑災,還提前發布了預防蝗災的法子,讓不少地方都免去了顆粒無收的情況。因此,免去災難的當地人民對皇帝十分感激。雖然大周換了皇帝已有三年,但此前名聲還不如當朝安王響亮的當今圣上,經此一事后,民望大漲,擠掉安王,一下子站在了大周臺前。 而在皇帝發布這些法子的時候,還說這些是從江先生那里得知的。還大贊江先生在邊塞長沅放了一批原價糧,供缺糧的百姓購買。這一夸贊,直接帶動了大周好些富商紛紛慷慨解囊,也放了原價糧出來。 這些江凡都還不知道,等知道,估計也是哭笑不得。 江凡只知道大旱后往往伴著蟲災,最常見的蟲災就是蝗災。因為他那上千畝的肥土樹就種在長沅境內,就靠著城邊,若是長沅遭了蝗蟲,他那些樹也得被霍霍掉,所以他才讓在長沅的人提前織網,預防蝗蟲,每天都讓人輪流去地周圍巡視,才帶著長沅城邊的民眾把蝗蟲給滅了。 至于油炸蝗蟲,那畢竟是高蛋白食物,江凡還沒穿過來的時候,在網上看到一斤賣幾十塊錢呢,比一般的牛rou還貴。他當時也就是順嘴一提,沒想到被他派去的人給記住了,還一點不錯地照做了,也算誤打誤撞。 而小皇帝,則是待在江凡身邊,聽到江凡那番吩咐的關修謹告訴他的。 總之,現在知道百珍閣的人,現在是更不敢動他了,而從一開始就被拉入黑名單的龔家,上京江家等,這下更被合作伙伴們避之不及了。 “老江,不是我不幫你,而是我身后還有一家老小,我真的得罪不起江先生?!?/br> 此時,江峰正被以往的合作伙伴拒之門外。 江峰日漸肥胖的臉掛著憤怒,“你真信了那幾句傳言?老李,我們可是十幾年的合作伙伴了!” 老李并無半點愧色,“老江啊,要不是看在你弟弟與我的交情,你以為我們的合作能堅持到現在?”老李勸他,“你說你不認識江先生,但人家做出來的態度,擺明了你曾得罪于他,你有時間在我糾纏,早就該備好禮品去道歉了?!?/br> 江峰臉上閃過羞憤之色:“我連對方下面一個管事都見不著,我怎么去道歉!” 就之前,江峰還讓家里的管事備了禮品去嬌顏閣尋那顧掌柜說情,剛自報了家門,就被對方身邊的兩個女護衛給扔了出去。對方明顯不想大事化小。 老李搖搖頭,“天無絕人之路,你回家再好好想想吧?!?/br> 江峰無奈,只能回家。 一回去,就聽偏廳里傳來杯子被雜碎的聲音,尖利的婦人聲音傳來:“放肆!只叫你們走一趟麗山村,竟還推三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