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穿過來了!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31
書迷正在閱讀:主播混過仙界 完結+番外、[快穿]和黑化男主斗爭的日日夜夜、我到底懷了個啥[星際]、覺得魔頭賊可愛怎么辦、不好好演戲是要回家生孩子的[重生] 完結+番外、今天也要努力當只貓 完結+番外、這個攻略任務不太對[快穿]、重生末世之鳳來、影帝天天直播做飯[星際]、在修真界寫代碼[系統]
《如何保證耕牛安全過冬不掉膘》 《饅頭是怎么蓬松起來的?小廚房里的大道理》 再比如后者—— 《永清河邊又現一名女嬰,其父母或因殺子罪入刑》 《今上再征十萬民夫修建行宮,何其皇恩浩蕩也》 《淮南初現蝗災苗頭,官吏一起燒香忙》 《今歲供遼國幣帛尚未籌集,西夏又至,大人們恐夜不能寐也》 《出海船隊有望近日返航》 總之,前者務實,后者辛辣,兩份報紙最開始都是周刊,等時機成熟了或許會進化成日報。尤其令普通民眾喜愛不已的是,這兩份報紙的措辭都用的是白話文,不刻意咬文嚼字,又分印了兩個版本,分別是簡體字版本和繁體字版本,以目前的銷量來說,兩個版本在當地幾乎持平,倒是偷賣到外地的都是繁體字版本。 要不要在古代推行簡體字,喬一橋個小學渣是不敢拿這么大的主意的。 最后還是葉無傾拍板,繁體字自有其獨特的美感,但論普及難度,簡體字絕對容易得多。其實從古至今,字體一直是不斷簡化的,如此才能讓精英階層才能掌握的東西,最大可能的普及開來。 大周的文盲率有多高?雖然沒有精確地統計,但葉無傾走南闖北這么多年,那么多村子,全村人能有五個認字的就已經非常難得了。 現代呢?走在大街上,讓你找一個完全不認字的,恐怕比登天還難。 這里邊有沒有簡化字體的功勞? 葉無傾認為,雖不能全歸功于此,但一半的功勞總是有的。 不信? “憂鬱臺灣烏龜盪鞦韆”,九個字來念一下?念完你再默寫出來? 如現代一樣的處理方式就很好,普通人交流學習用簡體字,搞藝術的文化界大師用繁體字也沒人攔著,大家各取所需,誰也別瞧不起誰。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些報紙之所以能如此物美價廉的印刷出來,也要感謝理科生們的努力—— 理論已經教給你們了,怎么制作印刷機,怎么制作油墨,怎么改良紙張,都要靠你們自己努力。葉無傾一開始就將“什么時候搞定這些什么時候準你們創建刊號”這個胡蘿卜吊在他們的腦門兒上了,吊完他是省心了,理科生們差點給他搞瘋。 研發已經夠耗費精力了,應付那些傻逼文科生更是讓他們吐血。 無知者無畏??!就特么知道催催催。 跟一對怨偶似的,你看我像廢物我看你像傻逼,結果就是將無限的壓力換成了動力,總共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還真給理科生們搞成了! 這下好了,理科生們志得意滿,一個個恨不能將鼻子沖到天上去,那段時間走路都帶風??!文科生們則全都安靜如雞,有啥辦法呢,還得用人家的技術??!你有骨氣,不放低姿態,那幫混賬自己印報紙不管他們了可怎么辦,他們還有什么臉見人! 還真別說,只這一回,就轉變了自以為正統士大夫的文科生的觀念,他們隱隱覺得,時代是真的要變了…… 沒人試圖逆洪流而上嗎?肯定有!但一來葉無傾有絕對的武力壓制,二來,他太得人心了,跟著他過了好日子的百姓撐著他的基石,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就要有被千夫所指的覺悟。 那他們就沒想過去“告御狀”?葉無傾再怎么一手遮天,若是讓廟堂之上的大人們知道了他這樣搞事,也沒他的好果子吃? 嘿,怎么可能沒有??! 但他們不告還好,告了才明白什么叫做絕望……葉無傾一定是魔鬼?他是怎么讓那些大人們對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也對,當前大周朝廷風雨飄搖,有限的精力都集中在應付周邊列國、籌集歲幣、鎮壓南面起義軍叛亂上了,青州一帶?多老實多省心??!賦稅交的又快又齊,不哭窮沒反賊,京官們一個不拉地打點好,還有比這更可愛的地方官嗎? 求救無門,還反被剝了一層皮,真是不能好了。這樣的前車之鑒多了,剩下的自然不敢再折騰。 繼續說那兩份報紙。 在最開始排版的時候,編輯部還爭論了好幾天要用傳統的豎排模式還是新興的橫排模式。 豎排模式適用于毛筆書法,士人們懸筆于紙上,左手捏住袖口,無論是揮毫潑墨,還是簪花小楷,寫出來都自有氣韻風華,實在賞心悅目的很。 橫排模式則是伴隨著鉛筆、鋼筆的發明,應運而生的。跟毛筆的握筆姿勢不一樣,用鉛筆、鋼筆寫字,手掌側面肯定要落在紙上,如果還是采用豎排從右往左寫,一來手要弄臟,二來字跡也要糊成一片,非常的不方便。 至于仍然采用豎排,只換成從左向右——莫非每次看文章之前,還得先判斷一下到底該從右往左讀還是從左往右讀嗎? 干脆換成橫排,各論各的,一目了然。 辯論了半天,最后是理科生們一錘定音的,咱們不能光想著文字,多考慮考慮公式怎么??!就橫排!愛用用,不用滾! 文科生們遂愈發清醒地認識到,怪不得葉無傾先生曾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呢,受制于人,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