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太后聽聞晨王逼宮失敗的消息, 暗自慶幸自己的獨善其身,在喬容想拉她上船時,她便知道她這位好姐妹的想法,不過是以為她好忽悠, 想拉她上賊船罷了。 太后和喬容一樣,本身帶著自私涼薄,在她們兩個一同穿越之后, 在利益不沖突的時候,幫個順手的小忙自是可以,在性命攸關的時刻,大難臨頭各自飛才是被默認的生存法則。 喬容的以為, 大多是太后灌輸的想法, 在心機謀算偽裝上,十個喬容斗不是太后的對手。嶼汐團隊整理,敬請關注。 她們表面維持的閨蜜假象,兩人心知肚明, 喬容以為太后不知她內心的想法, 不知她們的塑料花姐妹情的真相,其實太后才是看的最清楚的那個人。 各取所需,太后需要一個好姐妹好閨蜜, 為她的生活添上缺失的部分,喬容恰好就是。太后精明, 一眼看出喬容的虛情假意, 巧合的是, 她需要的不是真正為她好一心為她的真正的姐妹, 只是一個能陪她作戲,同時也是可以隨意拋棄的人。 冷心冷清的人去禍害一個真心相對的人,在相處過程中造成的曲折太多,可能會被對方的溫暖感化,可能會自己的良心難安,可能被人發現真像對她的欺騙嗤之以鼻,太后不想陷入這些紛爭,找喬容這樣一個“姐妹”,才是她以為的最好選擇。 自小在孤兒院長大,還是在弱rou強食資助極少的惡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真的蠢也不會得到上學那么多年的資格,甚至能夠和往常孩子般擁有上大學的條件。 黑暗的孤兒院里,連一口吃的都需要拼盡全力去守護,領到為之不多的食物后,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吃完,周圍虎視眈眈如餓狼般盯著的孩子太多,稍待片刻,食物的歸屬權可能就會發生變化。 在那段日子里,太后看到過好多個或餓死或病死的小伙伴,被孤兒院里的阿姨以丟棄了什么垃圾樣的口吻討論著他們的后事,悄無聲息的死亡后,甚至沒有人問上一句,消失的了無痕跡。 太后害怕那樣的日子,無時無刻不想走出孤兒院,想要被外來的人收養,擁有屬于自己的爸爸mama,可不知是不是她長得不夠可愛,還是不能得來人的眼緣,一直沒有得到收養的待遇。 年齡太大的孩子機會是最少的,這是孤兒院里所有孩子最清晰的認知,期盼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消失,直至絕望。 從始至終,她只能羨慕的看著其他的小孩有父母疼愛,除了朗讀課文,再也有機會開口叫出那兩個對她來說最為奢侈的稱呼,可那不是許多小孩叫出的最多的稱呼嗎?為什么她卻沒有哪? 恨不恨爸爸mama的拋棄太后不知道,她只知道,只要站在她的面前告訴她不是故意的拋棄,哪怕一個微小的理由,只要重新擁她入懷,讓她得到最期盼的溫暖,她便不回去恨。 本身看不清路,所有的路,全是太后算計出來的,在穿越到古代后,原主懦弱的性子正是她做掩飾的好籌碼,讓她被忽視般的走到現在。 不求其他,太后只想在后宮中好好生活下去,以她的身份,只要不作死,不去犯謀反這類硬性錯誤,總會有她的一席之地,甚至她的吃穿用度,皆是好的,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沒有女王的能力,不去攬女王的活,要真實的權勢有什么用,還需要賭上性命,賭上現在擁有的一切,換來的也許是一根白綾一杯毒酒,得不償失。 在陌生的時空無牽無掛,不需要為別人出頭,太后的位置,只要不改朝換代,有了極好的生活保障,安安心心享受就是。 孤兒院時努力向上爬,想要出頭之日,最終的愿望不過是吃好喝好,在這里,還有人侍候,過足了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頹廢生活,萬萬是不能再次立起來去爭權奪勢的。 說不定百年之后,那時的皇帝心情好了,在史書上還能留下一個名字,當然有沒有都可以了,現在的生活她很滿足。 因為太后確實安分,陸孟源并沒有對太后做些什么,只要不再作妖,好生養在宮里并無不妥。 國不可一日無君,在大喪的第三天,三皇子繼位,封元后陳淑為母后皇太后,甄妙為圣母皇太后,因皇帝年幼,暫由母后皇太后垂簾聽政,也就是陸孟源執掌大權,陳將軍以及王丞相為輔佐大臣,自此定下未來朝堂的頂尖權位。 軒轅華以陸孟源的要求留下旨意,陸孟源答應扶持他的兒子三皇子上位,以確保不會有不相干人等篡位成功,兩方達成協議,各取所需。 三皇子的登基名正言順,軒轅華在晨王造反后,痛定思痛,為了防止其他人謀朝篡位,當機立斷,決定將皇位傳給三皇子。 畢竟自己的兒子當皇帝,比不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們當皇帝不知好上多少,他的兒子,最起碼身上流的是他的血,百年之后,青史上對他的留言不會是污言穢語,極力摸黑他。 只是為了添堵,軒轅華并沒有完全按照陸孟源的意思,在輔佐大臣上加了一個王丞相。 王丞相為人古板,老一派的老學究形象,最是尊重正統地位,為人方面雖有些死板,卻是清明廉潔的好官,否則陸孟源不會不做手腳的將圣旨宣讀。 雖然也許將來會對他的改革造成些許阻礙,但一生為國為民的好官,合該得到他應該得到的,他不會為了自己的私欲,當做可能的隱患直接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