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義務教育_分節閱讀_257
而且跟著陶笉然辦事,聽著陶笉然對別人的教誨,讓他們這群早已被洗腦成戚博翰手里的刀一樣,只不過是個工具的人,逐漸有了屬于自己的思想。 可以說,戚博翰是給了他們生命的主子。陶笉然則是教會他們,尋找自己人生的啟蒙導師! 影一受傷之后,不僅沒有沮喪,反而在得知自己撿回一條命之后,感到無比的慶幸與自豪。 現在他可以提前退休,去過兄弟們一直向往的安穩的生活,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羨慕他呢! 而且他是為了救陶笉然才受傷的,這相當于救了陶笉然一命了!這樣影一怎么不自豪?這就相當于實現了影衛一生的價值??! 關鍵是,實現了這個價值還沒有死!簡直就是上天眷顧! 所以他不能理解陶笉然的愧疚和自責,更是覺得自己根本擔不起這一句對不起。 陶笉然自知失態,很快收斂起了自己的情緒,語氣鄭重的:“你是因為我才受傷的,是我應該跟你說謝謝才對。謝謝你當時救了我,謝謝!” “哎……”影一又看向戚博翰,卻沒有收到主子的任何指示。只能隨機應變道:“不用謝不用謝,嘿…嘿?!?/br> 陶笉然看到影一并沒有因為癱瘓而對生活喪失信心,心態十分平和,瞬間感覺一直壓在自己胸口的那塊大石放下了一大半。臉上露出一個淺笑:“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怎么能不謝呢。以后你有什么想要的一定要告訴我,只要我能辦得到,一定會幫你?!?/br> 陶笉然這個承諾,可謂是重如泰山。 如果他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皇后,那這個承諾或許意義不會很大,但他現在是一個跟皇帝共同執政的皇后,跟一個皇帝并沒有任何差別,得到他進了一個承諾,就相當于在瑞朝可以橫著了! 影一也立即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他卻假裝聽不懂,有些諂媚的笑道:“還真有。公子這個椅子還能再送一張給我嗎?只有一張的話,換洗有些不方便?!?/br> 陶笉然聞言,不由得破涕而笑:“一張夠嗎?以后每年給你送一張吧,保證一年比一年的功能更多,怎么樣?” “哎!這個好?!庇笆譂M足道。 陶笉然也滿意的點點頭:“以后還有什么需要,也可以寫信告訴我?!?/br> 陶笉然跟影一聊完,心結瞬間解開了許多。離開御醫院之后,便全情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說好要建醫學院,那自然是以早不宜遲,不過在這之前還得先干一件可以快速看到效果的實事。 陶笉然抄了一份產婦接生手冊,讓印刷廠給印刷成了三十份,其中二十四份送往各個州府,下令要求全國各地的穩婆都必須學習這本手冊,并且需要考取朝廷頒發的接生資格證才能給人接生! 培訓和考試費用由官府承擔,沒有接生資格證的媒婆,如果被發現去給別人接生,那將會遭到高額的罰款! 而考到了接生資格證之后,卻沒有嚴格按照手冊上的程序替人接生,那就要吊銷接生資格證,并且罰高額罰款! 不過,陶笉然也沒有朝令夕改,而是給了整整一年的過渡和學習的時間。并且還要求各個州府,在今年之內,每個州必須有一間專門負責給產婦接生的婦產科醫院。 不僅如此,陶笉然還下令,農戶去醫院生產的費用全免! 并且醫院還要遭受嚴格的監督,如果發現該醫院有私下收農戶的錢,或者因為不收錢就偷工減料,那該地方的知州就要謫貶! 第227章 陶笉然這一政令一出, 立即受到了百姓的強烈支持。雖然穩婆們有些不滿, 卻也沒有人出來強烈反對。 因為考試培訓又不用她們出錢, 而且那個婦產科醫院一旦成立之后,她們也有機會在里面工作的。 在醫院里面工作, 那可比自己單干好多了, 起碼還有保底工資呢。 她們現在單干一年也賺不了幾個錢,不過是補貼家用罷了。 畢竟瑞朝地廣人稀的,方圓百里之內, 一年也沒有幾個孕婦不說,還有很多競爭對手!想要賺錢真的特別難! 二十四份接生手冊送往各個州府, 還剩下六份。其中三本送給了京城的行知中學,還有三本則送給了御醫院, 讓御醫們好好研究研究, 看看能不能根據瑞朝現在的具體情況,把接生手冊再優化優化,降低一些接生成本,或者提高一些cao作的可行性。 對此,陶笉然還設置了獎勵機制。如果有人能提出意義重大的修改意見, 那獎勵金額一百兩起, 上不封頂! 一百兩對于陶笉然這種土豪來說是小數目, 但是對于吃死工資的御醫們來說,卻是一筆巨款了!于是這不到十名的御醫都紛紛捧著那三本接生手冊,開始鉆研起來。 果然是財帛動人心,就連懸壺救世的醫生們都不外乎如此。對此陶笉然不僅沒有失望反而。十分欣喜。 人就是要有欲望才能進步??! 想起遲遲沒有進展的軍醫cao作手冊, 陶笉然干脆也以重金利誘。 這可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御醫院瞬間鮮活了過來。 戚博翰只覺得自家媳婦真是個奇妙人,好像不管做什么,只要輕輕一揮手,就能激發人的無限潛能一般。 都知道,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是這個錢怎么使在刀刃上?還是陶笉然這個資深經營養成玩家,最有話語權。 陶笉然看到御醫院這么熱鬧,立即刪掉了原本要建醫學研究所的打算。都有個現成的御醫院在了,為什么還要再建一個研究所呢!這不是浪費資源嗎! 于是陶笉然又大手一揮,請御醫門出了一套試卷,拿去給行知中學的學生們考,考上了就可以進進御醫院干活。 御醫院可不跟研究所一樣,御醫可是官職的! 雖然不是可以上朝議政的官,但是薪資豐厚,名聲好聽不說還備受百姓敬仰,不比當那些朝官差了! 行知中學有不少同學都紛紛意動,但是這個考試卻不像地理化學那樣,是他們以前學過的知識,行知中學可沒有醫學課。 唯二跟醫學沾邊的就是生物課和化學課,但是化學課又偏向于化學反應,而不是治病的材料研究。 生物科倒是有講到人體,但是他們只會解剖,不會治病??! 這倒一下子難倒了不少蠢蠢欲動的人了,不過還有一位例外。 陶禧然在軍事學院的軍醫營里,一呆就是半年,眼看周圍的同學就要畢業,離開京城,前往前線去了,他卻有些迷茫。 軍醫學的東西,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軍醫教的這粗淺的醫學知識,就像是把人當成了重復機械的治療工具。 里面涉及的醫學知識在好幾年前,他便已經學會了。如今來這里走一遭,也只不過是讓以前學過的東西更加融會貫通而已,根本就沒有他迷戀的那種醫學的神秘,和治療好病人之后的興奮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