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義務教育_分節閱讀_174
陶笉然就當戚博翰是默認了,抬頭親了親戚博翰的嘴唇:“別擔心,現在官道已經修好了,來回最快不過半個月。等農閑時節,我就回來待一段時間,好不好?” “不用了?!逼莶┖膊派岵坏锰崭嵢贿@么來回顛簸,“我有時間就去看你?!?/br> “也可以?!碧崭嵢恍闹袥]有什么皇帝不能隨便離開京城的觀念,很是痛快地答應了。 兩人勉強達成協議,而紡織廠那邊對于棉花這個新奇的材料,剛成立的研發小組,可謂是廢寢忘食。 影衛們收集回來的棉花足足有兩大袋,看起來很多,但用來研究的話卻是少的可憐。 伴隨兩袋棉花而來的,還有陶笉然寫的幾張簡陋無比的介紹。用棉花當內芯用作保暖,cao作起來還是很簡單的,但用棉花紡線織布,那就涉及到了新的紡織器材和新的紡織方法了。 五娘只花了五天的時間,就用柔軟的絲綢當面料,棉花當內芯,做出了兩套精致小巧的小棉襖,正好是適合寶兒和貝兒的尺寸。 但是接下來的織線卻難倒了研發小組。 棉花的種植手冊是在得知棉花存在后,陶笉然就激動得不行的情況下兌換的。而他跟戚博翰坦白之后,想兌換棉花的紡織術,卻被戚博翰攔了下來。 理由無非就是要攢聲望值換隱士搜索,還有就是不要揠苗助長。 陶笉然兌換了那么多超前的知識,其實已經有揠苗助長的嫌疑,但好在現在并沒有什么壞處顯露出來,聽到戚博翰這么一說,陶笉然才驚醒過來。他提供那么多詳盡的幫助,長久以往,很可能會抑制他人的創造力。 而且只要能做出棉襖,棉布晚一段時間出現也沒關系。 所以這一次,棉花的紡織是直接從零開始,一直到過年,都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 倒是陶笉然得了兩個小棉襖,高興得當即給寶兒和貝兒換上了。 兩件小棉襖都是喜慶的紅色,花紋是十分俗氣的元寶銅錢和祥云紋,但是穿在兩個雪玉可愛的娃娃身上,再俗氣的顏色和花紋,都變得憨厚無比。 “寶兒貝兒乖,喜不喜歡新衣服呀?”陶笉然坐在床上,一手攬著一個小娃娃。 寶兒和貝兒已經開始學走路,此時就順勢站在陶笉然身邊,咿咿呀呀地晃動著身體,顯然對自己身上這軟軟暖暖的新衣服十分好奇。 戚博翰也坐在旁邊,伸手捏了捏寶兒身上的小棉襖,惹來小寶不滿的地咿呀叫喚一聲,然后縮到了陶笉然的懷中。 戚博翰眉頭一挑,一把將寶兒搶到懷中,恐嚇道:“你竟敢對父皇發脾氣,太子之位是不是不想要了,嗯?” 寶兒根本聽不懂戚博翰在說什么,一巴掌糊到了戚博翰的嘴上,又咿咿呀呀地叫喚一通,掙扎著想要往陶笉然的方向跑。 “嘖嘖嘖,陛下不得太子歡心啊?!碧崭嵢槐е悆赫{笑道。 戚博翰冷哼一聲,將寶兒和貝兒都輕輕地放到床上,一把抱過陶笉然:“朕只要陶尚書的歡心便足夠了?!?/br> 陶笉然沒想到戚博翰竟然在孩子面前耍流氓,怒瞪了他一眼,把人推開:“陛下請自重!” 戚博翰才不知道什么叫自重,看到兩個小家伙一起玩成了一團,根本沒注意到兩個父親這邊的情況,于是直接低頭吻了上去。 一個不算纏綿的親吻,陶笉然卻整個人從頭紅到了腳! 戚博翰這么放蕩的結果,就是大半夜被趕出了陶笉然的臥室,只能陪著寶兒和貝兒兩個小娃娃睡覺。 翌日早朝,也是過年前最后一個早朝,陶笉然帶來了寶兒和貝兒的兩個小棉襖,按照程序,假裝是無意間發現了棉花的妙用,將其獻給戚博翰。 戚博翰“龍顏大悅”,并且假公濟私賞賜了陶笉然一堆寶物,最后又道:“此物乃上天賜予瑞朝百姓的珍寶,既然是陶愛卿發現的,那便交由陶愛卿去推廣普及?!?/br> 戚博翰此言一出,不少朝臣都有些捉摸不透戚博翰的想法了。推廣普及棉花,那勢必要離開京城,離開權利核心,也可以理解為陶笉然失勢,被放逐出去。 但若是陶笉然能做出成績回來,那這就是他高升的通行證! 不過戚博翰接下來的話,讓那些猜測陶笉然失勢被放逐的人臉上生疼:“朕命陶愛卿為沂州節度使,在任期間掌管沂州一切事宜?!?/br> 戚博翰話音剛落,朝臣上立即有不少倒吸涼氣的聲音。而陶笉然也是十分驚訝,他以為原本最多就給個沂州知州當當,卻不想直接一來就是節度使! 他這個沂州節度使的官職,可比王君浩的將軍還高??!去到沂州就相當于土大王了!當然,到時候有沒有人愿意聽他的話還是一回事。 瑞朝是一直有節度使這一官職的,但節度使權利太大,在瑞朝一般都是榮譽職務,養在京城,并沒有實權。然而陶笉然這明顯不是虛職,而是有實權,實打實的節度使! 誰說陶笉然失勢了?!簡直就是豬油蒙了心!這次陶笉然不僅是要出去鍍金的,在出去之前,戚博翰還強硬地給他焊了個金身! 第158章 在過年之前, 京城里還發生了一件事情, 就是四間青樓提前關門了。原因無他, 陶笉然花了大手筆把人樓里的姑娘少年都給挖走了,這生意根本做不下去! 四大青樓關門, 老鴇們還想趁著過年期間官員不辦公, 悄悄收拾包袱走人。卻沒想到還沒走到城門口,被一群武裝得嚴嚴實實的士兵給抓了回去! 此時城門口都是絡繹不絕準備出城尋親訪友的老百姓,那隊士兵氣勢如虹, 嚇得尋常老百姓退避三舍,直到士兵們離開了好半響, 才有人緩過勁來,跟同伴小聲討論道:“這又是發生了什么事情了?” 去年過年前, 龔家的覆滅還歷歷在目, 而這一年京中也是十分動蕩,百姓一見到這成群結隊的士兵,下意識就覺得又有哪個大世家要遭殃了。 不過這回他們猜錯了,并不是哪個大世家要遭殃,是整個朝廷都開始震蕩了! 四間名滿京城的青樓, 竟有三間是匈奴探子的巢xue!這些年在京城盤根錯節那么久, 京城哪個有錢人敢說自己一次都沒去過那三間其中一個!而在其中又有多少無心之失, 給匈奴探子透漏了朝廷的辛密! 他們記不清楚,但那三間青樓的老鴇們可都記得清清楚楚,甚至還有一大箱的筆記! 這些筆記只記錄了這些年收集到的信息,卻沒有探子們跟匈奴那邊的聯系方式以及聯系的信件之類的, 自然也就沒有被嚴密保存,很輕松地就被暗衛們找到了。 戚博翰只讓人把那三名老鴇給抓了,還透露出有這么一箱筆記的存在,更多的卻是半點也不肯透露,只待年后再議。 然而恰恰是一句年后再議,讓整個京城的官員這個年都過得十分不安生!誰都不知道那箱子里會不會有關于自己家的□□,一想到戚博翰雷厲風行跟世家對著干的性子,多少家主短短幾天就消瘦了好幾圈。 跟著倒霉的,還有之前喜歡流連風月場所的紈绔子弟,不僅被體罰關禁閉,甚至還面臨這被推出去當替罪羊的命運。就連難得過年放假回家松口氣的軍事學院的世家子弟,也被慘無人道地看管了起來。要知道被送進學院的,還有不少是以前也喜歡流連風月的紈绔子弟! 趙立的嫡幼子趙文清就是其中的一員。當初軍事學院建立的時候,趙立為了跟戚博翰表忠心,二話不說就把趙文清送了過去,這可是讓趙家那段時間備受同僚的嘲諷,因為趙家是唯一一個送了主家嫡子進去的世家! 其余世家送的不是主家庶子就是支脈嫡子,這也讓趙文清憋屈不已。 趙文清現年十四,曾經也算是叱咤京城的一個小霸王。結果被扭送進軍事學院之后,同學竟然是一群只配給他當狗腿子的庶子,更過分的是還有一群平民跟他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