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義務教育_分節閱讀_159
轉眼到了五月,王君浩的剿匪任務順利完成,一共給翁元基的建設大隊送去了五千多名“勞改”,便回京復命了。 看到王君浩真的按時完成任務,其他官員心中訝異的同時,心思也開始慢慢轉變。有這么一只強勁的軍隊,戚博翰的地位幾乎已經是坐穩了。世家翻盤的機會已經幾乎沒有了,要不還是從了? 就在各個世家還在猶豫觀望之際,戚博翰就雷厲風行地封王君浩為從二品的神威大將軍,調到邊關,統帥十萬大軍,戍守邊疆,以防匈奴來犯! 別看王君浩是調離了京城這個權利核心,要去邊塞受苦還有危險,但是能手握十萬大軍,說句不好聽的,他造反都比京城那些有權勢的世家成功率高。這可是代表了皇帝對王君浩全心全意的信任,多少人都渴求不來的! 王君浩這么糙的一個漢子,當場激動地滿臉通紅,謝恩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而王君浩調離,兵部尚書這個位置就空懸了出來。戚博翰卻絲毫沒有要找人頂上的意思,任由底下的人胡亂猜測,就宣布退朝。 陶笉然也不知道戚博翰葫蘆里賣的什么關子,一下朝就迫不及待地讓暗衛送自己入宮,見到戚博翰便就好奇道:“博翰,你打算讓誰當那個兵部尚書呀?” 戚博翰正在批閱奏折,聞言頭也不抬道:“你覺得自己怎么樣?” “???可是我不懂帶兵啊?!碧崭嵢槐黄莶┖矅樍艘惶?,“你別什么位置都給我,我都要變成活靶子了?!?/br> 戚博翰輕笑一聲,上前將陶笉然抱在懷中:“我怎么舍得你當靶子呢。只是暫時還沒有合適的人選,讓他們斗一下,互相消耗也好?!?/br> 陶笉然聞言,頓時了然。這是特意設個誘餌,然后坐山觀虎斗了。 “而且如今世家之中,怕是習家最著急了,說不定會為了這個位置,漏出多點馬腳?!绷暭铱婆e舞弊的事情其實已經查清楚了,但其他罪證卻還沒收集夠,戚博翰便讓袁沙凈先壓著,務必要一次性搞倒習家,免除后患。 戚博翰一點一點地給陶笉然灌輸著為君者的平衡之道,看著陶笉然似懂非懂的懵懂模樣,不由得有些心癢難耐。 但他還是按捺下來,只在陶笉然脖子上輕輕咬了一口,才道:“等翁元基回朝后,我打算升他為尚書令。在此之前,我會幫你積累聲望,到時再讓你兼任戶部尚書?!?/br> 如今陶笉然沒有威望,不管做什么都會變成活靶子。但戚博翰舍不得讓陶笉然屈居低位,然后慢慢熬資歷,他恨不得讓陶笉然一夜之間能到達與他比肩的高度,這樣他們在一起,反對的聲音也不會那么大了。 陶笉然聞言,也沒有什么異議。他現在這個禮部尚書其實做的非常清閑,畢竟他不懂那些個繁冗的禮節,最多就過問一下教育方面的事情,有事交給手下干,他只要每天choucha一下屬下們的任務,再打打分就好了。 甚至都不用擔心那群人會欺上瞞下聯合起來架空自己,畢竟已經有一個乖乖工作就可以升職的先例在,所有人都想要干出點成績,同時還會盯緊自己的上官,就盼著上官出錯然后讓自己頂上呢! 所以再兼任個戶部尚書的話,應該也忙得過來。不過既然要刷聲望了,那不如干脆也在京城建個軍事學院吧! 陶笉然臉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對戚博翰道:“我們告訴那些世家這個軍事學院是專門培養軍官的,畢業之后可以直接到軍隊里任職,到時候肯定會有不少世家把家里的子弟送過來!” 只不過到時候畢業的標準是什么,在軍隊里擔任什么職位,那就是戚博翰說了算了!陶笉然有信心,將那群世家子弟都給洗腦成眼中只有國家,沒有家族的軍人! “然后學校里還能收一些平民子弟或者孤兒,這樣他們會跟世家子弟形成兩個天然的陣營,到時候還能良性競爭一把,提高學生的質量!”陶笉然越說越覺得可行,便拿起紙筆來寫寫畫畫。 戚博翰嘴角含笑地看著陶笉然干勁十足的模樣,等到他把計劃都寫完之后,才慢慢地補上一些小細節。 比如說學生每年的考試若是不及格,就要被勸退回家。世家都是愛面子的人,若是自家子弟因為成績不好被退學,那可是要被嘲笑好幾年的!屆時家中長輩定會督促自家的子弟用功讀書,只要學生一用心,那洗腦的成功率就高上不少! 不得不說陶笉然這個想法十分損,直接對世家的新一代下手。就算這一代洗腦不太成功,那也沒關系,只要能改變一點點世家子弟那只想著自家利益的思想,那也是個巨大的好處了。畢竟現在的世家都是只在意自己的家族能否壯大,對于國這個概念基本約等于無。 說干就干,戚博翰當天就在城郊,劃了十幾畝的地讓陶笉然去折騰這個軍事學院,自己掛職了個校長之位,讓陶笉然當副校長,至于名字嘛,自然就是行知軍事學院了! 而且這個學院還不用自己掏錢,只要跟世家一開口,讓他們先預交學費,這蓋學校的錢糧不到半個月就到位了!這也是陶笉然發現了系統的一個BUG,雖然要去搞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但所有人提供的聲望都能算到陶笉然頭上。也就是說這軍事學院學費不管要收,聲望陶笉然也不客氣拿下了! 之前不少世家都改變了要跟戚博翰硬剛的策略,現在戚博翰扔來一個臺階,沒有人會傻到不順著下來。在世家們都爭著向戚博翰示好的情況,這軍事學院蓋得比淮陽府的行知小學還快,預計三個月就能竣工! 第144章 144 軍事學院還沒建成, 學院的名單就已經確定得差不多了。光是世家那邊送來的學生, 就有一百多人。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旁支的嫡系或者本家的庶子。主家的嫡子一般都是往著朝臣方向培養的,沒幾個舍得送來這前途未卜的軍事學院來。 “這次被擼掉尚書之位的六個世家都把家里的人送來了,但是除了慕容家本家不在京城之外, 還有兩家沒有動靜?!碧崭嵢豢粗鴮W生的名單,轉頭對戚博翰道, “你猜猜是哪兩家?” “習家和李家?!逼莶┖膊患偎妓鞯卮鸬?。 陶笉然有些驚訝:“你怎么知道的?!這名單你看過了?” “習家的判決這么久沒下, 他們已經猜到我打算對付他們了,自然不愿意浪費那些銀子。李家……”戚博翰眼中閃過一絲殺意,“李家祖宗是跟著先祖一起打的江山,如今李家主家的嫡長子手握十萬重兵鎮守西北, 從來不用賣皇室面子?!?/br> 瑞朝和匈奴的邊界在東北部, 西北則跟東北不同, 西北那邊有十幾個小部落混居,除非那些小部落能齊心協力一起攻過來,否則都不會是瑞朝的對手。所以同樣是手握十萬重兵, 李家可比王君浩要閑適多了。 陶笉然聞言, 立即想起來了那三公之中的司空老頭,不就是姓李么!那老頭平時在朝堂上看似沒什么主見, 經常隨著大部隊反對戚博翰的決定。但也有一點跟別人不同,就是其他世家都被鎮壓老實后,這李司空還是堅定不移地站在了懟戚博翰的立場。還帶著幾個跟著自己這派的大臣一起懟。 陶笉然知道李家那些爪牙是戚博翰的下一個目標。等李家的爪牙被拔干凈,就是李家覆滅之時了。 陶笉然沒有跟戚博翰再繼續深入探討李家的話題,而是繼續在紙上寫軍事學院的計劃書。他現在能幫戚博翰的, 就是盡力培養更多的人才為戚博翰所用,讓戚博翰成為真正的千古帝王! 陶笉然打算要招一批平民學生跟世家子弟對抗,自然也要招一百人左右。對于平民來說,這軍事學院自然不能再收學費了,否則肯定沒幾個百姓支撐得起這個小號,于是許諾了末等兵的待遇,而且也算是兵役的名額。 不用上戰場就能服兵役,雖然只是末等兵待遇,但疼愛自家孩子的家長對這一百個名額簡直搶破了頭,短短半個月就定下了人選!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直接從岳州府的軍事學院抽調了十名教官過來就可以直接上課了! 陶笉然整理完軍事學院的事情,一抬頭就看到戚博翰眉頭緊皺地盯著一封奏折看。 “怎么了?”陶笉然湊過去,整個人都趴到了戚博翰的背后,讓兩人的身體緊緊地貼在一起。低頭看向戚博翰手中的奏折,發現是戶部日常喊窮的奏折。 以往邊疆大軍的糧食,有五成都是自給自足的。但是去年大旱,邊境受到的影響也十分嚴重,只能依靠朝廷調撥軍餉過去。之前邊關被匈奴踏破了兩次,也就剩了個一萬來兵馬,需要的糧食也不算多,但現在戚博翰要給王君浩配十萬大軍,雖然還沒配齊吧,但以后的軍餉可是個大頭! 陶笉然直接忽略哭窮的那些句子,算了算奏折上說的數字,不由得疑惑道:“為什么護送軍餉的成本這么高?”都快抵得上軍餉本身的價值了!但是京城離邊關并不遠啊,只有寧安到京城的一半路程! 戚博翰聞言,罕見地被問住了。為什么這么高?如果不是陶笉然提起,戚博翰根本不會覺得這個成本高,因為有史以來,基本上都是這個數字。他皺眉主要是因為這個必要的開支太大了,目前的國庫根本支撐不起。 戚博翰思索了良久,才回答陶笉然的問題:“官道太窄,牛車速度太慢?!?/br> 官道太窄,一次只能容兩輛牛車并行,能裝載的物資并不多。而且官道上路況并不好,有時刮風下雨之后,還得邊走邊清理被刮到路上的石子和樹枝,否則會有翻車的危險。 運送速度太慢,來回一趟往往就是好幾個月,剛送過去的糧食在車隊回到京城的時候,恐怕就已經消耗完畢,所以勢必還得安排兩批以上的人馬,隔一兩個月就要去送一次,那成本肯定是巨額的。 陶笉然聽完戚博翰的解釋,這才想起那句至理名言:想要富,先修路。而且水泥都鼓搗出來了,不拿去修路簡直對不起人民群眾??! 開源不是短時間內能搞出成果的,但是把路修好之后一定能節流,而且修路本來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