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寧殿_分節閱讀_247
書迷正在閱讀:無限吞精系統(高H)、和BOSS撞臉了怎么辦[重生]、千萬歲傻白甜 完結+番外、我兒子有個八十億影帝爹 番外完結、不要報恩要抱抱、帶著手機去修真、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惡魔夫夫的驅魔日常、作者她想寫rou(H)、重生80之先賺一個億
“陛下,你當真沒氣我?” “朕沒氣,只是那會兒因杜譽之事有些煩悶?!壁w琮說著瞎話。 趙世碂倒也愿意相信,立即道:“陛下,你若覺得煩悶,都交予我來辦便是,你也夸我辦事辦得好?!?/br> 趙琮有些沒好氣:“交給你來辦,不等刑獄司審,你怕是就要把人都給殺了?!?/br> 趙世碂聽了這話卻高興,扶著床榻便坐到床邊,討好道:“陛下,我給你揉揉腿吧?我洗了身子,換了衣裳,身上沒灰塵?!?/br> “原本也未嫌你身上臟?!?/br> 趙琮還能如何? 氣也不是,樂也不是,煩悶更不是。 他對趙世碂當真是束手無策,遠了不是,要思念。近了更不是,要瘋魔。 可不管如何,正值夜間,靜謐且平和,他又無法再度不理趙世碂。他暗自反思,說了要一輩子默默地看著小十一,這才多久?他暗自吸一口氣,躺著對趙世碂道:“在船上,染陶每日皆給朕按xue位,真不用你?!?/br> 趙世碂有些不樂意:“她能,我為何不能?染陶也是將要嫁人之人,盡管是你的女官,男女終有別。反倒是我,本就是男子,絲毫不礙事?!?/br> 趙琮語塞,就因為你是男的才礙事好嗎!他就是個gay,只能喜歡男的!女的在他跟前,才是安全的! 趙琮無言以對,只好囫圇道:“快去歇下吧,什么時辰了?!?/br> “陛下,我能睡在你這處嗎?” 趙琮一聽這話,差點沒翻眼暈過去。被碰一下都得燒半天,還要睡一張床?!他立即拒絕:“不能?!?/br> “陛下——” “你已十六歲,怎能與朕同睡一床。若是往后你的妻子知曉這事兒,定會笑你?!?/br> “陛下,我不成親,不會有妻兒?!?/br> “這都是玩笑話,待你遇到心悅之人,怕是要來求朕給你賜婚?!壁w琮說得有些落寞。 趙世碂接道:“等那日來了再說吧?!?/br> “……” “那日來了再說”?他倒還真盼著那日? 趙琮頓時十分氣,深覺這是自己沒事兒找氣受!他掀起被子:“快去歇著,明日還得處理鹽民的事兒。其他地方的官員若知曉朕來到此處,怕也要來拜見,忙得很?!?/br> 趙世碂一想,是這個理,只好依依不舍地起身,卻還是低頭看著趙琮:“陛下,當真不能同睡一處?這一路上有許多趣事兒,來不及寫信給你,也來不及畫給你,我想說給你聽。往后幾日你我都忙,怕也沒時間說的?!?/br> 趙琮的心一軟,差點就要同意。 但是身體抖得厲害,他終究道:“忙過這幾日,你慢慢與朕說?!?/br> 趙世碂有些失望,他的確還有許多話要與趙琮說,只是他也不愿打擾趙琮歇息,到底幫他掩好幔帳,告辭離去。 趙世碂一走,趙琮扯下被子,閉著眼睛,好半天才舒出氣來。 活了兩輩子才知道,甜蜜與折磨當真能同時存在。 趙世碂與他說話,哪怕一個字,也是甜的,趙世碂對他笑,更是甜的。 只是一旦想起他與趙世碂之間的關系,一切都成了齷齪。 折磨得很哪。 趙琮悠悠嘆氣,到底是睡了過去。 第111章 世碂的確最知道他。 翌日, 淮南東路能連夜趕來的官員, 已全部趕到李志成家的老宅。 趙琮一路行來,并未聲張, 但既已到, 也未真正避人, 李志成便將消息全部放了出去。陛下登基十一年,親政五年, 頭一回出巡, 便是來他們這兒,官員們即刻便換了官服趕來。 他們來得倒早, 趙琮還未醒。 這回被牽連進鹽本錢一事的官員, 大多是揚州與鹽城縣的官員。其他官員一瞧, 離得最近的轉運使林大人不在,揚州知州也不在,更別提鹽城縣的知縣了。他們離得遠,還什么都不知, 自是好奇, 轉身就去打聽。 李志成深覺這是他人生最風光時, 人人都趕至他家,他考上進士那會兒,名次靠后,連先帝的靴子都沒瞧見,只是羨慕地看一甲三人騎馬游大街。這會兒倒好,個個追問他呢! 他自是知無不言, 心中也得意,他們楚州可是幾乎沒人牽連進去!守成又如何?這會兒看出守成的好處來了吧! 其他官員聽罷,卻不得意,而是心焦得很。早年倒是聽聞陛下是個懦弱不中用的,可瞧瞧陛下親政以來做的這些事兒,當真是用綿軟的法子做著強硬的事兒??!這樣的一位皇帝,突然就來到淮南東路,且連轉運使都被關了起來,真不知下頭將發生什么! 有人腦袋靈活,立即便蹭到已被層層圍住的司朗與易漁跟前打聽。 司朗與易漁倒好,一問三不知,只說陛下是個極為寬和之人,要他們放寬心。這么一說,他們更沒法放心! 司朗與易漁也無奈,他們也不知陛下忽然來。 他們倆雖還在寶應縣的任上,活字印刷術才是他們的大差事,他們倆整日里忙活這個,輕易不聞窗外事。他們倆都不差錢,人人都知,也知道他們是陛下特地派來的官員,自然無人給他們送銀子。忙活字印刷術還忙不過來,哪里有功夫去打聽楚州的事兒? 還是得著李志成的消息,他們才立刻趕來。 司朗是趙世晴的夫婿,又是侯府世子,看起來尊貴得很,與陛下關系也匪淺。人人圍著他,其實他知道陛下重用他的目的。他在陛下跟前也不過如此罷了。他沒甚個大志向,風雅慣了的人,做好陛下安排他的事即可。因而即便被殷勤詢問,他也是面色淡然。 易漁卻不盡然,年后,從京城回寶應縣之后,印刷術便有了大進展,如今已能印出更為清晰的書來,也有愈來愈多的人參與其中。他聽聞陛下喜好民間的詞曲,已命人去印,本想印好之后,送往京中。 哪料陛下忽然就來了!他有些興奮,揣上新印出的幾本書便趕往此處。 他被圍著,倒是不說話,只盯著北面,據聞陛下就歇在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