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寧殿_分節閱讀_214
書迷正在閱讀:無限吞精系統(高H)、和BOSS撞臉了怎么辦[重生]、千萬歲傻白甜 完結+番外、我兒子有個八十億影帝爹 番外完結、不要報恩要抱抱、帶著手機去修真、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惡魔夫夫的驅魔日常、作者她想寫rou(H)、重生80之先賺一個億
“那這人確要好好留著,萬一日后當真能用到?!?/br> 趙宗寧贊同地點頭:“他恨極孫博勛與孫家,一來便與我坦白。我瞧著,他還有事瞞著,并要告訴我的,否則何苦來我這兒?我也不急,他總會說出口。他平常陪我下棋,為我彈琴,也不錯,我們君子之交?!?/br> “那此人還有點本事,竟得公主贊譽?!?/br> 趙宗寧冷笑:“只要是心善之人,本公主自會善待,也會給予贊譽。但一些心眼兒黑得透透的人,本公主只會厭惡!” 趙世碂本在喝茶,聽罷,差點燙著。他總算是知道了,趙宗寧是不會說他一句好話的。他既已將禮物送到,也不多待。他在宮中也住不了太久,這便準備回宮陪趙琮。 他騎在馬上,慢悠悠地從街上行過,忽然便聞到一陣香味。 他側臉看去,洇墨也是五年沒回來,也不知道那是個甚。路遠看了眼,笑道:“是如今京中生意最好的一家鋪子,去歲秋末新開的,賣些糕餅點心!”他說罷,又小聲道,“咱們陛下也有耳聞,總想著來試一試,只是從未有空閑時候,公主也道好吃呢?!?/br> 本已準備走的趙世碂回神,下馬,走到鋪子跟前。 鋪子前許多人在排隊,他高高大大地往那兒一站,旁人也不敢有怨言。更有小娘子瞧他長得好看,不由便癡了。 這么一看,趙世碂便看到了其中有一籠芙蓉餅。 他想了想,轉身也去隊伍后頭排起了隊。 洇墨、路遠等人:“……” 洇墨上前:“郎君,婢子來吧,哪能您來?!?/br> 趙世碂搖頭,堅定地排著。 洇墨、路遠他們只好陪著,身邊還有幾匹馬,倒比糕餅鋪子還要吸引人。正排著,前頭一位女使打扮的小娘子排到了,買了些點心,手上托著幾個紙包,遞進街邊的一輛馬車內。稍后,馬車內卻又走下一位小娘子,她扶著女使的手下來,臉紅了半張,走到趙世碂跟前,輕聲道:“這位郎君?!?/br> 趙世碂壓根沒聽見,他腦中想著事兒。 小娘子臉更紅,洇墨笑問:“這位小娘子,有何事?” 她低頭將手中的紙包往前遞了遞,小聲道:“見郎君在等,送予郎君罷,甚種類都有的?!?/br> 在杭州時,也常有小娘子送東西給他們郎君的,洇墨已習慣,笑著便拒絕:“多謝這位小娘子,此處東西難買,小娘子自個兒留著吃才是?!?/br> “我……” 趙世碂聽到動靜,終于低頭看了眼,她反而又將頭低得更低。 趙世碂無謂地收回視線,往前又挪了幾步。 那位小娘子到底轉身又上了馬車,馬夫卻久未聽到趕車走的指示。 她的女使小聲勸道:“三娘子,那位郎君身邊幾人,雖著常服,卻似是太監,郎君定然是皇族之人?!?/br> 被稱作“三娘子”的小娘子,正是上回在西大街被趙世碂撞過一回的小娘子。她咬了咬下唇,依舊通過馬車簾子的縫隙往外看。 “三娘子,若是尋常人家,咱們家倒也有法子。只是這是皇族貴人……您也剛來開封府沒幾日,大郎也不久住京城,咱們到底人生地不熟的……” 三娘子嘆了口氣,輕聲道:“走吧?!?/br> 趙世碂壓根不知,他又無緣無故地惹得一位佳人的芳心暗許。他終于排到,開口就道要一籠的芙蓉餅。 洇墨趕緊道:“郎君!買這么多,涼得也快,買少些,還可藏在披風間?!?/br> 趙世碂一想也是,要了十只。 外頭做的芙蓉餅不如宮中的精致,卻又別有香味兒,據聞里頭拌餡用的也是鴨油。趙世碂接過店小二遞來的紙包,轉身便往馬走,洇墨給了店小二一角銀子,也未要找。 路遠正笑:“郎君,可要現在吃?前頭有個茶樓,不如去——” 他的話沒說完,因為趙世碂已經先一步將那紙包塞進了前襟中,并又用披風將自己裹得更緊。他翻身上馬,低頭對洇墨道:“過幾日宅子定了,我使人送信予你?!?/br> “是!” 趙世碂一甩馬鞭,往宮中行去,披風飄揚。 路遠急急與洇墨打了聲招呼,帶著人也隨著趙世碂跑了。 第97章 除了送過他一副畫的畫兒,還送過什么?! 趙琮正在崇政殿議事。 在大宋, 倒沒有賤籍與尋常戶籍之分, 人人都是一樣的戶籍。唯有鹽戶,戶籍是獨有的鹽籍。尤其是淮南、兩浙以及福建沿海地區, 鹽戶們, 生來便被束縛在鹽場, 世代制鹽,輕易不得離開。 若是被發現逃跑, 追回定要處以杖刑。 趙琮早就想把這項政策改了, 他一親政便想著提高食鹽的生產量,這幾年下來倒也有些成效。只是因這獨有的鹽籍, 鹽戶們的積極性始終一般, 且鹽民們大多過得苦。鹽場復雜, 小小場官卻有無數人奉承。他也知道,朝廷分派下去的本錢,怕是許多都已被場官吞下。 甚至有些還沒輪到場官,便在其他環節中被人吞了。私吞鹽本錢之事, 看起來簡單, 好處理。實際上官員之間互相包庇, 一環套一環,當真難查得很。前幾年蝗災、旱災,他根本分不出心神來處理。 少了、沒了本錢,鹽民們每歲還要制出規定數量的銀錢,也無銀錢修繕制鹽工具,實在是苦, 不僅于民不利,于整個大宋的食鹽產業也不利。 他想讓國家更好的前提,并不是以壓榨百姓為前提與代價。 他希望百姓也能過好,尤其向來少被人關注的鹽民們。 鹽官要治,鹽制要改,便先從鹽籍下手。 他思索這事兒思索了許久,今年遇到好年頭,他打算即刻就改。 趙琮親政也已有五年,官員們都知道這是位極有想法的皇帝,提出來的想法大多極為用處,也愿意擁護他的這些新政。趙琮也不沾沾自喜,他自個兒結合后世經驗想出來的法子,總有漏洞,總要與這些官員好好商量。 此時正與眾人商議著,恰好出現了分歧,趙琮拿起茶盞喝茶,抬頭便見福祿進來。福祿走到他跟前,小聲道:“陛下,小郎君回來了?!?/br> 趙琮看了時辰,早就過了午時,心中莫名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