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別開槍![快穿]_分節閱讀_145
書迷正在閱讀:托假胸的手微微顫抖、救命,搶來的機緣有毒、彩虹色暗戀 完結+番外、山海貓咖 完結+番外、成神的一百種方式[快穿]、雷文作者自救指南[系統]、鮫妖[重生] 完結+番外、影帝養了只小滾滾 完結+番外、今天經紀人也很善良、我的特異功能是烏鴉嘴
周瀾滄扔掉那顆鮮血淋漓的首級,退回李元胤身邊。在場眾人見了這一幕,俱是心中震駭,不敢再有異心。 至于太后的臉色,已經不是難看可以形容的了。 李元胤當著她的面斬了她的表侄子,就像親手在她臉上扇了一巴掌,擺明了不再跟她虛與委蛇,要與她斗個你死我活才肯罷休。 她身邊尚有數十名暗衛死士,但論起個別實力,頂多與檢校司不相上下,比起人數卻遠遠不足,正面沖突起來沒有勝算。 在她算計猶豫之間,李元胤示意檢校司開始清理場面。將傷員集中起來送去太醫院,將被捆綁制服的叛兵押往詔獄,另外遣人傳令宮外的羽林軍入宮暫代宮廷侍衛之責。 太后站立在寢宮入口處,心下明白大勢已去,可是她卻不甘心就此收手。 一計不成還有二計,她手下的暗衛不足以挾持李元胤,但換個角度想,挾持其他人卻綽綽有余。 比如李元胤相好的柳玉琴。 “宮中戍衛森嚴,是皇帝馭下有方?!碧笈e步向李元胤走去,慢條斯理地說,“只是不知道天水舫的門禁,是否也如同宮中一般森嚴?” 在她的預期之中,如果拿柳玉琴要挾李元胤,后者即使沒有亂了手腳,最起碼也會流露出一絲心慌。豈料李元胤聽了這番話,竟完全無動于衷,語氣中甚至帶著一絲嘲弄。 “天水舫是民間風月之地,與我宮中有何相干?” 寢宮亂成一團,暫時是沒有辦法居住了,李元胤在檢校使的護送下要移往偏殿去憩息。太后死死盯著他,不明白自己的算盤是哪里打錯了。 李元胤經過太后身邊時,雙方視線相會,他嘆了口氣,眼中透露出屬于勝利者的憐憫。 太后眼睜睜看著李元胤抬起手,替跟隨在身邊的周瀾滄拭去臉上不經意沾到的血跡,動作極其自然,周瀾滄亦不躲不避,兩人默契彷佛天成。 腦中轟然一陣炸雷,太后佇立在原地,呆若木雞。 原來是她想錯了,從頭到尾都沒有什么柳玉琴,只有周瀾滄。 柳玉琴只是個幌子。從太子侍讀到安西將軍,再到檢校司指揮使,李元胤一直以來,一心倚重牽掛的,就只有周瀾滄一個人。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若尹.七谷*2.C君*2.麻小貓.賽尼可.夜染楓華的地雷gt////lt 謝謝寶貝們的灌溉和評論lt3 上不了車的寶貝可以多發幾次關鍵句,或是微博私信我說一聲,微薄ID在文案,愛你們(比心 ☆、我的長官是腹黑心機少年天子13 S999:‘任務目標李元胤, 當前同步率90%?!?/br> 距離同步率100%只差臨門一腳了,幾乎是在周瀾滄協助李元胤肅清太后黨羽的同時,同步率就迅速向上竄長。 韓默不太能理解這樣的數據變化。 ‘難道在李元胤心中,對周瀾滄的好感, 只取決于他能不能夠在朝政斗爭中發揮功用嗎?’ 照這樣看來, 如果周瀾滄沒有什么實際的利用價值, 豈不是就會被李元胤給一腳踢開? S999:‘你是這樣理解李元胤對周瀾滄的感情嗎?’ 韓默:‘不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我只不過是觀察數據增長變化,提出可能的推測而已。李元胤是一國之君,對其他人的感情也建立在能成就大業的前提之上,這是十分合理的假設吧?!?/br> S999:‘你就沒有想過另一種可能性嗎?’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系統的語調聽起來像是在苦笑。 ‘什么可能性?’韓默想了半天,楞是沒想出數據如此變化的原因。 ‘李元胤知道自己尚未擺脫太后的控制, 為了盡可能不讓周瀾滄卷入無謂的爭斗,只得暫時壓抑自己的情感?!疭999恨鐵不成鋼地給了答案,‘根據系統收集到的資訊,這才是他真正的想法?!?/br> 韓默安靜下來, 陷入了沉思。 打從穿越到這個世界以來,他一直都是站在周瀾滄的立場看待兩人之間的關系。 李元胤貴為天子,兩人的身分地位落差懸殊,隔著君臣分際的鴻溝。所以周瀾滄總是下意識認為,自己必須要盡可能付出忠誠, 建立功業,才有資格得到對方的喜愛。甚至在得到垂愛之后,也不敢期望李元胤對自己的感情能夠深厚長久。 但是按照系統的說法, 李元胤并沒有將周瀾滄視作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從很早先的時候,就在設身處地為他著想。 李元胤給周瀾滄的,是對等的感情。 只是韓默當局者迷,自始至終都沒有覺察到這一點。 左丞相連同其余貪贓枉法的朝臣,在廷審之后該罷官的罷官,該入獄的入獄。 經過交叉訊問錄出的口供,與涉案官員家中搜出的帳本借條等證據比對之后,所得到的結果令人咋舌。單單在先帝臥病數年間,被這些貪官掏空的國庫銀兩,竟然占了將近一半的稅銀,這還不算他們霸占產業勾結各地商人所獲得的利益。真正名副其實的富可敵國。 左丞相被判流徙三千里,私產一律充公入庫,抄錄他家產的清單洋洋灑灑長達數萬言。 若不是延熙帝謀策許久,再將左丞及其黨羽一舉抓獲,不知道他們還要如同蛆蠅一般吸取國庫的血吸到什么時候。 太后失了先機,見大勢不可挽回,打從宮變失敗的那一夜起便待在西宮閉門不出,倒也省了李元胤將她禁足看管的力氣。 左丞相等人遭到定罪之后,太后自請削發為尼,遁入空門,但遭到延熙帝駁回。 不久之后,延熙帝以太后年事已高,宜在清凈之地靜養為由,將太后的住所由西宮遷至寧和宮。此為后話,暫且不表。 檢校直使司在宮變之中立了大功,李元胤下令于早朝時,在文武百官的面前逕行封賞。 原本設立檢校司的目的,就是為了秘密替皇帝完成一些暫時不能搬上臺面的任務,正如同李元胤先前所說的,羽林衛在明,檢校司在暗。明暗正奇相輔相成。 所以嚴格說來,檢校司的功勞不應該在大庭廣眾之下提起,而是應該盡可能低調。 但是宮中侍衛及朝中官員有不少人認得周瀾滄的長相。周瀾滄擔任檢校司指揮使,這個消息早已傳了開來。 一些不是那么光彩的說法也隨之而生,例如周瀾滄阿諛巧言,以色媚主,挾天子寵信陷害忠良,濫捕朝臣。更有其他夸大的說法,將周瀾滄如何諂媚惑上描述得繪聲繪影,如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