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節
這是一幅遼東半島地區,也就是日本人所謂的關東州作戰圖。在地圖上面代表著民國的黑色箭頭密密麻麻,很明顯處于上風,而代表日本陸軍的紅色箭頭還有日本人圍繞著整個遼東半島所建設的關東州防御體系,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 金州失陷、復州失去聯系、大連失陷,如今的整個關東州地區上面,就只剩下旅順跟附近的一些陣地還在日本人的手中。 不過,黑紅兩色箭頭已經在旅順處狠狠撞在了一起,幾個小黑箭頭已經開始清剿旅順的外圍日本陣地,而代表著民國遼東半島作戰主力的大黑箭頭則撞在了旅順處,在雙方交戰短短的四天時間里面,旅順方向的日本軍隊竟然似乎要面臨滅頂之災一樣。 雖然在地圖上面關東州還有第三、第八兩個日本甲等師團的標志。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第八師團已經名存實亡了,這個日本第一支44編制的甲等師團,已經在過去半個月的時間里,在金州、復州受到了七倍于其的民國精銳國防軍圍攻,如今這個損失慘重的師團可戰之兵已經不超過兩個大隊了。 第三師團也不好過,先是在瓦房店損失了一個聯隊,隨后又在大連遭遇重創,1918年鼎盛時期日本人常駐關東州的四萬三千多軍隊,如今能戰之兵已經不足八千,死亡的死亡,被擊潰的擊潰,投降的投降,日本人,需要依靠現在手上的這些武裝力量,守住旅順一個月,顯然不太現實,因為掌握了制空權的中國人可以輕易的繞開他們的防勢把炸彈傾斜到旅順要塞內。 這仗,不好打??!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七百四十四章 旅順陷落2 “……不然,在下并不這么看。旅順要塞是我帝國建設多年之心血所在,斷然不是一日兩日間就能被華軍所攻陷的!” “……支那第一軍已經開始清剿我城外陣線,我大日本帝國之勇士已經做好玉碎之準備,必叫支那人知道,帝國不可辱!” “八嘎……我們需要全面放棄城外的陣線,收縮到旅順要塞內,憑借旅順要塞死守,等待國內的支援。華軍勢頭正盛,人數又十數倍于我帝國。唯有依靠著堅城要塞,我們才能堅守下去……” “怎么守,我們可以依靠堅城要塞擋住支那陸軍的攻城,但是天空呢……我們已經失去了天空,在支那人的空中力量打擊下,我們還能堅持幾天?” “援軍……我們的援軍在哪里……” 作戰室內,此時已是慌亂成了一段,一個個參謀軍官爭得面紅耳赤,而就在他們爭吵之時,一個個壞消息不斷的傳過來。 “什么?支那人的107師攻陷了226高地,112大隊兩個中隊的勇士全部玉碎?” “華軍的飛機又向城中投擲了一批毒氣彈?地點在什么位置?什么,距離南城校軍場只有不足一哩?八嘎野鹿,快快快,立刻撤走南城軍營的全部傷兵?” 關東州駐軍參謀長真崎甚三郎頹然的在那里坐著,有些茫然地看著部下處理著應接不完的前線事宜。整個司令部已經跟被捅了的馬蜂窩一樣混亂,像他這樣的沒少過幾次戰場的軍部少壯派簡直不敢相信,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曾經以兩個聯隊的兵力打得數倍的清軍潰不可擋,勇武無敵的大日本帝國陸軍怎么了? 這,這慌亂絕不應該是帝國的軍隊所該有的! 在遼東半島這個戰場上,帝國駐扎有兩個師團四萬多兵力,本來按照他的計算,他們應該在跟支那人交惡以后在滿鐵的配合下輕易的奪取了遼寧省,然后配合著朝鮮半島上,帝國已經調集的十四個師團的主力,從兩個方向向支那軍隊發動進攻。以真崎甚三郎的狂妄,他一直認為支那人在強大的日本陸軍面前根本不足抵擋。 可誰料到在短短幾天里面,戰場上面的主動權就告易手!支那人的偷襲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原本預定的關東州駐軍挑事,然后滿鐵守備隊配合偷襲支那人的東北軍區的作戰徹底泡湯,遼東半島的局面已經危險到了即將崩潰地地步! 前一段時間的爭執中,真崎甚三郎得到了國內軍部的默許,在關東州駐軍中大肆拉攏少壯派軍官,從大島義昌手中奪得了關東州的駐軍控制權。 在開戰之后,尤其是大連失陷之后的這些天來真崎甚三郎幾乎每天都要往國內發送求援電報,請求增援。 什么帝國陸軍的驕傲,他已經顧不得去維持了!因為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最現實的一幕是——支那人集中兵力已經在遼東半島打得他們潰不成軍,失去了天空之上的保護,被暴露在支那人面前的帝國軍隊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他們打從一開始就不是在一條水平線上交戰,而且,在遼東戰場上支那人集中了上千門火炮跟數倍于他們的兵力,甚至連毒氣彈跟燃燒彈都用了出來,就算是背依旅順這樣的要塞,他們也是很艱難守住的。 大島義昌也在司令部內,他此時盡管仍舊竭力保持平淡的態度,但每每有報告軍情的電話打進來時,他的手都會微微有些顫抖。 對于目前關東州日軍的潰敗,大島義昌是十分自責的。起先,真崎甚三郎在新任陸相田中義一的支持下,發動奪權令他失去對關東州駐軍的控制時,他本來對此雖然抱怨軍方少壯派的過分,但未嘗沒有置身事外,脫離關東州這個火藥桶的意思。誰料到戰爭來得這么快,中國人準備的太充足了,以至于就算沒有真崎甚三郎跟田中義一他們的挑釁,這一場戰爭估計都會再算難眠! 大島義昌不安的想到,這一戰與他們當年對露國發動的‘日露戰爭’何其相似。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就見一個參謀小跑進了司令部,他的手里還拿著一份電報紙,臉上的表情十分復雜,大島義昌剛要開口詢問,就見真崎甚三郎一陣疾走,還不忘問道:“哪里來的電報?” 話落下,不等那參謀回答,就一把從他手中搶過電報紙,看了起來。 “報告,來自軍部的電報?!?/br> 那參謀大聲回復一句,臉上表情卻是喜憂參半。 大島義昌雖說如今失去了對遼東半島軍權的控制,但到底還是一個合格的日本將領,一聽說國內拍發來了最新電報,他也顧不得與真崎甚三郎之間的矛盾,走過來想要看看電報上到底寫了些什么! 電報上顯然沒有多少內容,真崎甚三郎很快就看完了,臉上表情陰沉不定。瞧見大島義昌已經站到自己身邊,真崎甚三郎本不欲與他,隨后想想他到底才是名義上的關東州最高軍事指揮官,當下便將那電報紙遞給了他。 大島義昌本來見他臉上陰沉起伏不定,還有些好奇這電報紙上到底寫了些什么呢。如今他一遞過來,頓時接過目光一掃,花白的眉頭頓時緊皺了起來。 良久,他才默不作聲將那電報紙折疊起來,深吸一口氣,大喝道:“諸君望請振作,來自國內跟軍部的電報終于到了,帝國的援軍也終于要到來?!?/br> 要說那真崎甚三郎,到底不如他老辣,雖說趁著當前獲得陸相田中義一的寵信,從他手上奪得了關東州的軍事控制權,但是,差他的地方卻不是一點兩點。 電報紙上并非完全是好消息,這也是幾個看過了電報的人,為什么臉上驚喜不定的原因。但大島義昌卻知道這個時候日軍需要提攜士氣,所以哪怕不是好消息,他們也需要讓它聽起來像是好消息。 “軍部來電,我國內之援軍已出,朝鮮半島已增派援兵四部,合計共四師團,余后半月尚有兩個師團即將調往朝鮮半島,必力保一月內完全將支那入侵軍隊擊退,而我帝國之勇士必將趁機攻入滿蒙,將戰火燃燒至支那國內,逼迫支那投降。同時,帝國海軍諸君業已抵達黃海,距離我部所在尚不足一千海里。為保海上后勤線不失,我帝國之勇士將于近日,與羸弱的支那海軍展開決死之戰,以求一戰滅盡支那海上之力量。目前帝國之海軍已經基本鎖定支那海軍,軍部希望我駐軍謹慎等待四五日,待幾日后海波蕩平,就是我帝國援軍到來,反攻支那之時!” 他聲音不大,卻抑揚頓挫,花白的胡須一顫一顫地,給人一種喜極的感覺。果然,他的氣勢頓時讓在場的日本軍官們精神一振,加緊的開始工作。原來喧囂嘈雜地作戰室漸漸井然有序了起來。大島義昌立刻便喊了一名參謀出來,命他離開派人,去把這一好消息傳到各地守軍那里。 小兵好隱瞞,但是那些降臨卻不那么容易晃點過去。 大島義昌走到了角落里,菊池慎之助中將忙圍了上來,對他跟真崎甚三郎說道:“城內士氣低落,支那人又無故國際法規,向我城中投射毒氣彈跟燃燒彈。一側又有支那重兵環望,我擔心,僅依靠城中的那些殘軍,很難再堅守幾日了!” 許是方才自己的表現不如大島義昌,被他趁機搶著發號施令刺激到了真崎甚三郎,他冷著一張臉:“將軍,請相信帝國的勇士們。為了天皇陛下,為了我大日本帝國萬世偉業,我關東州全體將士都做好了玉碎的準備?!?/br> 大島義昌哼了一聲,他想要反駁盲目狂妄的真崎甚三郎,但終歸還記得自己的身份,如今已是被他奪走了手上兵權,自己這個關東州總督有名無實,分外可笑。 不過,真崎甚三郎的狂妄也令他十分不感冒,他不愿意再與他待在一個房間內,仿佛會污了自己的名聲一樣。 理了理軍裝,他開口道:“我去前線看看吧,根據城外傳來的情報,支那人已經攻陷了洪水灣,拿下了羊頭山防線后,支那人的攻城重炮正在源源不斷的向我旅順要塞集中。算一算時間,也許是明天、也許后天,甚至今天,我們將迎來更加殘酷的炮火?!?/br> 真崎甚三郎臉上陰冷,他本想呵斥他幾句,只是話到了嘴邊,卻怎么的也說不出來。 旅順,這座日本人苦心建設了十數年,隱隱已經取代了海參崴,成為遠東第一要塞港口。日本人在這座要塞集中了四百多門大小口徑的火炮,威力更勝俄國人占領時期,按照當初規劃這座城市的日本軍事建筑師自豪的設計,他們只需要一萬守軍,就能靠著這座要塞跟完善的物資儲備,抵擋二十萬俄國人八個月甚至一年的強攻。然而任誰也沒有想到,他們這座要塞才剛建成,就落伍了。 因為,人類歷史上的另一件將與火炮爭奪戰爭之神王座的武器——飛機誕生了。 是的,旅順要塞的確能夠抵擋住來自海上跟陸地之上的強敵進攻。誕生在面對來自天空之上的敵人時,他們的防御力為零,幾乎根本沒有。 所以,支那人的轟炸機,能夠一次有一次的越過堅固的永久軍事防事,將炸彈直接扔在炮兵陣地、密集轟炸城中的軍事物資囤積地,還有兵營等建筑。 日本人太過重視陸海軍了,以至于在軍事新技術——飛機上,他們為自己的疏忽付出了最慘重的代價,不但與歐美強國之間的差距很大,就連后起之秀中國,也遠遠走在了日本前面。 所以,一座本該堅固、不可攻陷的要塞,成了別人案板上的魚rou。 “可以……不過為了貴官的安全,我還需要為貴官安排幾個護衛?!?/br> 真崎甚三郎最終沒有與大島義昌鬧起來,不過卻叫來了幾名心腹,貼身‘保護’他的安全。關東州跟朝鮮駐軍中,所爆發的年輕派軍人奪權,雖說是得到了陸相田中義一的默許,但畢竟犯了‘以下犯上’的不可饒恕罪。對于這一點,真崎甚三郎心知肚明。 大島義昌冷冷看了他一眼,淡漠地回了一句:“請便!” 說完,便冷冷的整理了軍裝,準備前往前線視察。 他剛走了半個小時,突然間前線某處傳來一聲驚天的爆炸聲。爆炸聲才剛落下一分鐘之后,一通帶著哭腔的電話傳來一個噩耗,“報告,大頂山要塞遭遇支那重炮炮擊,軍火庫被引爆,西南防線守不住了,請求支援!” 大頂山至鞍子山一帶赫然是旅順五大永久要塞之一,一旦失陷旅順西南無險可守,支那人若從西南強攻,旅順別提困守三五天,他們還剩下的就只有最后一道被支那人的轟炸機炸得七零八落的旅順港,換言之,也許今天,也許明后天,旅順的陷落就在眼前了。 “什么……” 真崎甚三郎只感覺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染海疆1 碧海長天,一支艦隊正乘風破浪,航行在黃海之上。 打頭一艘萬噸戰艦一馬當先,正是民國四年,政府從美國購買的一艘退役康涅狄格級戰列艦。它如今被海軍命名為‘新鎮’號戰列艦,與另一艘民國購入的康涅狄格級姐妹艦‘新定’號戰列艦同屬民國‘遠’級戰列艦。 鎮遠、定遠兩艘戰列艦曾是北洋海軍之驕傲,也是中華近代海軍最強大的象征。然而,因為滿清的腐朽統治,二十多年前,一場甲午中日戰爭盡數葬送了北洋海軍之精華。定遠艦于戰前受傷,戰中遭日艦襲擊后自爆沉沒。鎮遠艦則在戰后被日本人強掠回國,屈辱為日本人服役將近二十年,才在1912年被日本人拆毀,可謂是民國海軍之恥辱。 所以,在李漢從美國購入這幾艘大艦之后,其中最強的兩艘康涅狄格級戰列艦就被海軍重新命名為‘鎮遠’跟‘定遠’艦。不過考慮到當時民國與日本之間實力上的絕對差距,李漢最終駁回了海軍的命名,海軍最后妥協,將兩艘康涅狄格級戰列艦分別命名為‘新鎮’及‘新定’號,同屬民國‘遠’級戰列艦。其引申含義,便是新鎮遠號及新定遠號。 新鎮號戰列艦一馬當前,隨后擺開的陣型尚有三艘萬噸大艦,分別是‘弗吉尼亞級戰列艦’改建的‘威遠’、‘威武’、‘威震’三艘民國編號‘威’級的主力戰艦。隨后尚有‘海容’、‘?;I’、‘海琛’三艘海容級巡洋艦,另有輕巡洋艦‘飛鴻’號、輕巡洋艦‘肇和’號、輕巡洋艦‘應瑞’號、海上補給艦‘云雀’、‘鷓鴣’、‘流鶯’、‘山雀’號等等。 這支艦隊幾乎云集了如今民國海軍七成以上的核心戰艦?,F在,它們已組成了一支特混艦隊,由前任海軍總長,如今的民國海軍上將劉冠雄統帥指揮。 劉冠雄,字子英,又字資穎,福建福州人,清末民初海軍閩派首領,福州船政學堂后學堂駕駛班第四期畢業,1877年清政府派出海軍留學生共三十人前往英國、法國學習;五年后,清政府又派出第二期海軍留學生共十人赴英、法兩國學習。18841885年的中法戰爭,使清政府進一步認識到加強海軍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所以,戰爭剛剛結束,清政府就定下“大治水師”的決策。1885年底,清政府決定選派第三期海軍留學生前往英國、法國學習。這次留學共選派了三十三人,其中駕駛專業十七名,輪管專業兩名,制造專業十四名。駕駛專業是從福州船政學堂和天津水師學堂駕駛班的畢業生中挑選的,劉冠雄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1887年清政府決定派員前往英國、德國接受訂購的四艘新式巡洋艦:“致遠”、“靖遠”、“經遠”和“來遠”。為節省數十萬元的經費,此次接艦沒有另加保險。所以,沿途安全便顯得極為重要,北洋海軍派出最優秀的官兵參加這次接航行動。四艦各配備管駕官一人、大副一人、留學生二人。劉冠雄被安排在“靖遠”號巡洋艦上擔任大副。負責指揮這次接艦行動的北洋海軍總查、英國人瑯威理就駐在該艦。1888年4月,“靖遠”等四艘巡洋艦和“左隊一號”魚雷艇駛抵天津大沽,加入了北洋海軍。此后,劉冠雄便一直留在“靖遠”艦上任幫統等職。 甲午戰爭結束后,西方列強趁清政府戰敗之機,掀起了新一輪瓜分中國的狂潮。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1898年3月,俄國租借旅順口;4月法國租借廣州灣;7月,英國租借威海衛。清政府無力招架,幾乎是有求必應。1899年3月,意大利也加入到瓜分中國的行列中,要分一杯羹,提出租借中國三門灣的無禮要求。為了增加“說服力”,意大利還派出三艘軍艦來中國炫耀武力,并向清政府發出最后通牒。意大利人來勢洶洶,清政府不知虛實,十分緊張,遂征詢海軍意見。 劉冠雄向葉祖圭進言說:“意大利軍艦萬里遠航而來,一定疲憊不堪,補給也十分困難,其勞我逸,形勢對我們有利。況且,我軍現有“海天”、“海圻”、“海容”、“?;I”、“海琛”五艘新購的巡洋艦,完全有實力與意艦一戰?!比~祖圭十分贊同劉冠雄的分析,并將這一分析作為海軍的意見上報了清廷。清廷得到海軍的答復,心里有了底,斷然拒絕了意大利的最后通牒。意大利本來就是虛張聲勢,看到中國方面的態度強硬,只好放棄租借三門灣的無理要求。 正是這一場對意大利的勝利,為劉冠雄掃平了仕途阻力,獲得了北洋首領袁世凱及清政府的青睞。 1912年1月3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5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任命黃鐘英為海軍總長。27日,黃鐘英致函孫中山,請辭海軍總長職務,要求改任海軍總司令。黃鐘英在函中稱贊劉冠雄“資望才學中外共知,實足以表率海軍,魘伏眾望?!币虼?,他向孫中山建議由劉冠雄擔任海軍總長一職,但孫中山沒有同意。不久后袁世凱竊取民國大權,委任昔日心腹劉冠雄就任海軍總長,開始執掌海軍。 袁世凱去世后,西南強藩李漢崛起逐鹿中原,成功入主中樞之后不久,劉冠雄作為昔日袁世凱的心腹,為正準備對北洋集團下手的李漢所不喜,很快失去了海軍總長之位,雖然仍保留上將軍銜,卻被調往天津海事學堂擔任督辦,可謂是大材小用。在1917年天津海事學堂升級為天津海政大學,劉冠雄在任兩年期間功勞不小,加上為了平衡死心不小的海軍總長湯薌銘,李漢重新啟用了劉冠雄跟薩鎮冰等兩位海軍老將,形成了現在的海軍三巨頭鼎立的局面。 “要起風了!” 站在船頭,劉冠雄緩緩地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口中喃喃。 東南方向隱隱有一股風暴將要襲來,將那一片天都已經染黑,一如劉冠雄如今的心情一樣沉重。 一天前這支艦隊出港,根據情報以出其不意之勢擊沉了兩艘正在清理海面上中方布置水雷的日本驅逐艦后沒多久,就被一直準備剿滅民國海軍主力的日本海軍給盯上了。未幾,這支特混艦隊就跟日本海軍的先頭艦隊短暫交手之后開始撤離,只不過因為民國戰艦多數都是老式翻新戰艦,速度比不得日本的諸多新艦,結果雙方一追一攆的,竟然一直無法甩開日本艦隊的鎖定。如今一追一逃已經一天過去,眼看著雙方之間的距離被拉得越來越近,如今已經不足15海里,再幾個小時之后,他們就將徹底落入日本人的包圍圈內了。 “傳令下去,各艦開足馬力,目標劉公島,全速前進!” 擦掉了望遠鏡上的水汽后,劉冠雄這才收起望遠鏡,轉過身來,對著背后的一個上尉參謀交代一句,轉身頭也不回的走向了船艙內。 四天前一道總統令合著另一道來自海軍部的命令,被一同送到了青島軍港內,不久后又被轉送到他手上。 兩道命令內容大同小異,總結起來也就那么一句話,他們這支集中了民國海軍七成以上戰力的特混艦隊,如今卻擔當著‘誘餌’的任務。 是的,誘餌。 由于民國海軍力量遠不及日本海軍,因此,在這次中日全面戰爭中,從一開始總參謀部就沒打算讓海軍艦隊堂堂正正的跟日本海軍進行正面較量,對于海軍在這次中日戰爭中的作用。在戰前總參謀部曾經專門向海軍高層將領指示道:這一戰中,海軍的主要任務就是配合陸軍封鎖遼東半島,sao擾跟偷襲日本艦隊及運輸兵船,有限制的封鎖航道打擊日本商運能力。 雖然丟臉一點,但是這個‘保存實力’的戰略卻得到了很多對民國海軍知根知底的高層將領支持。 所以,在過去的大半個月里,民國海軍始終在海上游曳著,避免與日本海軍主力交戰,靠著規模龐大的海底狼群,并在主要航道布置水雷,艱難的阻擋了日本海軍北上,并伺機偷襲對日本商船甚至艦隊進行偷襲。 然而,并非所有的海軍將領都是如此,早在開戰之初,就有部分海軍將領和中下級軍官曾聯名上書海軍部,請求主動護航東南沿海,保護沿海航線,但是這個請求毫無意外的被海軍部批駁回去,因為,中日兩國海軍實力相差太過懸殊。日本人巴不得民國海軍做出這種選擇,然后他們可以從容不迫的從海上出擊,擊沉民國艦隊,從而徹底控制遠東海域,獲得向民國南北方任何一處投放兵力開辟第二、第三、第四戰場的戰略優勢。 面對日本聯合艦隊的威脅,如果貿然出擊,無異于以卵擊石,不僅不能保護沿海航線,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戰斗損失。但,這只是海軍高層的意思,卻并非是大總統的意思,沒人知道大總統到底心里想的什么,他竟然下達了讓海軍主力出擊,擔任誘餌艦隊,誘惑日本海軍主力以伏擊的命令。更令劉冠雄感覺到手足冰冷的是,總統令上措辭嚴肅的注上了一句話,“萬望海軍諸君不忘北洋亡魂,死戰不退!” 這在劉冠雄看來,分明是被當前的勝利沖昏了腦袋,欲令海軍滅亡的命令! 劉冠雄承認,在過去將近一個月的戰爭中,民國打了日本一個措手不及,在各條戰線上,都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戰果。尤其是在遼東半島跟朝鮮半島上,民國依仗陸軍跟陸航的應用作戰,已經將日本壓制在了下風,眼看著驅逐日寇,收復遼東半島就在眼前,如此驚人的勝利,恐怕已經令那位年輕的大總統,也滋生了驕傲之心。 這仗怕是不好打了! 潮濕的海風不斷吹來,劉冠雄長嘆一口氣。 作為這支特混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他知道的遠比常人要多得多。比方說,民國為了伏擊日本艦隊,早在一周前便敲定了將在距離威海衛劉公島附近30海里范圍內設下了埋伏圈。經過了幾天的調兵遣將,云集整個黃海跟東海海域的六十多艘潛艇全部調集到了這里,除此外尚有從長江口、渤海灣星夜兼程趕來的七十所艘魚雷快艇,劉公島上已經初步修建完成的簡易機場能夠保證戰時三個轟炸中隊的陸航飛機使用,除此外,這里還云集了整個民國幾乎全部的海軍水面戰艦。 盡管看上去準備十足,然而,在劉冠雄看來民國之所以能在戰初重創日本駐扎旅順跟臺灣島的分艦隊,不過是趁日本人不備打了個措手不及而已。如今日本人在民國身上吃了那么多虧,自然長了記性,再想重復戰之初的勝利,可就難了!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七百四十六章 血染海疆2 西安,新城行政區總參謀部外,兩排荷槍實彈的士兵手握鋼槍駐守在總參謀部外,周圍的幾條街道上一樣是重兵把守,任何一個妄圖接近總參謀部的人,都至少要接受六道關卡的盤點才能通過。 一場令民國高層震驚的暗殺刺痛了民國情報機構以及政府的神經線,七天之前趕來西安參加民國最高軍事協調會議的華北軍區總參謀長楊光烈于距離總參謀部外僅700米處中槍,因為歹人的子彈含毒,盡管總參謀部外駐守的安全部隊反應夠快,依舊沒能保住他的性命,在送抵醫院之前,這位年僅37歲的國防軍中將便停止了呼吸,成為中日全面戰爭以來,民國陣亡的最高軍銜的將領,同時也是開戰以來,民國被刺的第四位軍方高層。 盡管沒有任何情報顯示下手的人是日本人,但如今與民國走到了你死我活的全面戰爭中的國家,也僅有日本一個。何況之前就有多位民國政府高層及軍方高層被在華潛伏的日本間諜刺殺或毒殺,所以,當這件命案發生后,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件命案定然是日本人做的。 暗殺案發生后,大總統震怒,責令公共安全部盡快追捕兇手,然而連續多日都未能抓捕到兇手后,面對國內越來越多的指責聲,直屬公共安全部的西安警察署署長鄧年引咎辭職。大總統考慮到國內如今頻繁發生的日本間諜刺殺民國政要的事件,向國會呈交一份法案,將原本地位低于內閣十四部,直屬他本人領導的情報組織——國土資源調查局升級為‘國家安全部’,地位僅次于內閣十四部,為新的內閣第十五部,仍舊只對大總統負責。 國家安全部成立之后,李漢立刻下達了公共安全部與國家安全部進行國內情報交流,共同發力清掃在華所有日本潛伏間諜,并組織暗殺隊,對日本政要高層進行反刺殺的命令。 當然,這天的總參門外之所以警備力量比往常又多了幾倍,完全是因為今天大總統要來總參視察,并與蔣方震等人交流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