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節
李漢瞧見了兩人,打了聲招呼就繼續去看馮如帶來的文件。這眼看著打仗在即,民國的航空力量可是一支至關重要的武力。 “眷誠先生,雨巖,你們來的正好,剛才我與馮局長已經就飛行器制造業的一些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目前咱們國家的外部環境又開始有了惡化的傾向,我們已經走到了一個路口,有些人不想咱們國民就此崛起,所以……這大世還要靠我們的手,打出來!” 馮如帶來的東西,他很快就看完了,略微沉吟一陣之后心中已經有了底氣。便放下了文件,開始招呼新到的兩人。 “這么說,中樞已經決定對日開戰了??!?/br> 蔣作賓突然有些激動起來,說話的聲音也有些顫抖。三人之中,只有他是軍隊出身,清末他便是國內軍界的一等人物,身上背負了太多東西,有滿清敗給日本人的恥辱,有北洋的遺憾,還有他們這些國防軍人的意志。作為民國軍需總長的他,掌握著民國的物資運送第一手資料,雖然總統早就跟他透露過一些戰略上的細節問題,但是他確實沒有想到,中樞這么快就下定決心了,興奮之余,他也沒忘了提醒總統一下。 “目前我國的確儲備了一批軍事物資,不過日本畢竟非是一般國家。而且這一場仗若是真開戰,也必將與兩年之前的中俄之戰不同,說是另一場甲午之戰也不為過。日本必將舉全國之力,以擋我民國之崛起??偨y,您一直落子有意,下棋有神。但還需謹慎謹慎,按照目前來看,我們所儲備的物資,若是日本只動用20萬軍隊,則可持續一年。若是過40萬人,恐怕連七個月就支撐不了。若是還在50萬人以上,則,連半年恐怕也堅持不得。若我們的儲備一旦用光,必將影響到國民經濟?!?/br> “看來雨巖也是下了一番功夫,不錯,不過我已經下令我國軍事工業部分轉入戰時軌道,一旦開戰之后將會全力生產物資,便是與日本打一場舉國之戰,料來堅持兩年也是無礙。還好前兩年,借著歐戰的機會,我們從智利進口了大量的硝石囤積,應付一段時間也是足夠了。戰爭一旦爆發,我看還需出臺一條法令,全面禁止民間生產煙花爆竹!” 蔣方震的提醒很有道理,日本的海軍實力強大遠在民國之上,一旦開戰對于中國的海運將是毀滅性的,不得不有所準備。 “這個你們不必擔心,中樞已經全面考慮到了。既然我們敢對日作戰,我們就有信心贏得勝利,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 李漢點了點頭,他的自信是源于對中國軍事實力的了解,雖然中國的海軍力量微不足道,可是作為國防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陸軍的實力足以讓人放心,而且在陸軍裝備跟陸航方面,中國更是開始走在日本之前了。 調查局從日本也傳回來了一些好消息,新上任的日本首相原敬,目前將大部分的心思用在削減陸海軍軍費,以及平復民心之上。這也導致目前日本軍事機器雖然開始躁動不安,但是日本卻沒有進入全國動員狀態,而且即使日本政府現在就開始總動員,至少也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完成陸軍的初步整備,這一仗,打得就是一個措手不及。 “關于飛行器的生產,你們必須抓緊,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不僅關系到我們軍隊的戰斗力。而且也關系到國家的戰略方針,在亞洲地區,中國必須維持第一航空強國的地位,讓整個遠東的天空都在我們的控制下,我們才能肆意的居高臨下,摧毀日本的戰斗意志。這一戰,我們要讓洋人看到中國的軍事工業潛力。甲午年日本人靠著踩著我們的尸體成就了東亞最強國,如今到了己未年,有道是風水輪流轉,該是我們報仇的時候了!” 李漢非常關心飛行器的產量,不僅包括各式飛機,就連一些齊柏林飛艇也在他的關注之中。此次對日開戰,他不僅要收回被日本所占領的遼東半島跟臺灣,廢除日本在華一切特權跟不平等條約。還要趁機讓歐美列強看到中國那開始崛起的工業實力。因為民國如今的發展壯大,無論是收回租界還是廢除不平等條約,都如同一根根的毒刺一樣,是列強所不能接受的。 歐戰眼看著就要結束了,也許一年,也許半年。不出意外,同盟國現在潛力已盡,除非出現令一個美國式的強國加入同盟國之中,為其增加新活力,不然,這個軍事集團的戰敗已成定局。而一旦同盟國戰敗了,協約國各國尤其是英法兩個在遠東跟中國有著巨大利益的國家,勢必要卷土重來。 若是不能在他們卷土重來之前,讓他們知道,崛起的中國已經非是他們可以輕易侮辱,那么,麻煩可就要接連不斷的到來了。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七百零六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2 列強看重的就是實力,一戰之后,歐洲老牌強國的衰落已成定局。所以,為了防止幾個衰落的老牌強國抱團壓制民國,李漢希望這一仗打出新中國的威風來。 誰有實力,列強就跟誰走得近,尤其在歐洲老牌強國衰落,蘇俄崛起影響到中東、中亞甚至歐洲局勢的情況之下更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國現在的戰略劣勢。 “請總統放心,目前武漢、重慶、成都的飛行器工廠已經全面轉入飛行器制造,根據樂觀預測,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每月可制造各式飛機一百多架,這還是在不影響到之前您命令的每月至少10架貨運飛艇生產的情況下,如果停止飛艇的生產,飛機的產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F在。我們正打算從機器廠、機車廠、技術學校、軍工企業中抽調更多的技術骨干當熟練工人,保證飛機的優先制造,而且,我們也在組織工人,繼續對一些偵察機跟老式飛機進行改造,我們可以向總統保證,在戰爭爆發時,我們的航空力量一定倍于日本!” 馮如詳細的為他解釋了一番,目前民國高層稍微對國政跟實事多關注一點的人,都明白日本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的心腹大患,是中國真正重新崛起必須擊敗的敵人。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日本在中國擁有5處租界,只比早它半個世紀開始侵略中國的英國少了一處,而且與中國所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之中,日本總數也是僅次于英國的。而且在割占中國領土的幾個國家之中,除了沙俄以外就屬日本所占最多,不僅整個遼東半島,還有臺灣島都被日本人所割占走。 如今的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沖突越來越頻繁。尤其在日本占領了南洋殖民地后,日本人從朝鮮半島到臺灣,再到南海地區,拉出了一條綿延上萬里的島嶼封鎖鏈,完全將中國封鎖在了近海地區。一旦兩國爆發軍事沖突,日本人的優勢海軍力量可以輕易的封鎖中國的海外貿易??梢哉f,日本人現在已經成為了控制中國海外貿易的黑手,它的強大海軍一旦接到命令,中國對外貿易將遭遇滅頂之災。 中國不打破這種不利局面,必將成為國家發展的最大掣肘,兩國之間,矛盾已經不可調和。 這一仗是中國能否扭轉國勢的關鍵一仗,能不能打好,不僅是軍隊的事情,也是全國所有人的事情。越走向工業時代邁進,戰爭就越是復雜,需要考慮的問題也就越多,這就是“總體戰”的關鍵所在,只有充分發揮國家的綜合實力。揚長避短,才能贏得戰爭的勝利。 請蔣作賓跟詹天佑過來,也是要詢問后勤跟后勤運輸的問題,一旦中日開戰,后勤恐怕立刻就要吃緊了。每一條鐵路,每一座用于儲存軍事物資的庫房跟城市,都要被調動起來,到時候涉及到的東西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雖然李漢是希望能夠速戰速決,但是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必須考慮到所有的可能,持久戰也必須考慮到。 其實預案早就制訂了,但是由于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必須考慮到很多細節問題,這直接關系到前方的戰斗,李漢不得不小心機警的再一次對諸位進行詢問,這一戰,他們當真輸不起。 等跟馮如、蔣作賓、詹天佑幾人就全部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一番探討之后,時間已是飛逝流過,到了下午三點整,送走了三人,李漢叫來了侍從官。 “去請國務卿!” “是!” 國務卿還是孫寶琦,此人出自官宦世家,又是袁世凱的親家,不但在滿清的那些遺老遺少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在老北洋的團體中,也是響當當的一號人物。選擇他做國務卿,而不是自己更中意的湯化龍,從中管中窺豹,也能看到李漢在國內政治上,逐漸偏向維穩,尤其是在面對內憂外患同時發生的情況,他會優先考慮安撫國內的一些反對派,以集中力量先解決了外部矛盾。 “總統,國務卿孫大人到了!” “請他去東華廳吧,我這就到!” “是!” 處理了幾份緊急文件之后,李漢稍作整理,便在幾個警衛的護送下,到了東華廳會客室。 東華廳內,國務卿孫寶琦已經侯在那里一刻鐘了。 “總統,您召見我可是有什么急事?” 要說這孫寶琦,其實對于現在國務卿的位子還是十分滿意的。能不滿意嗎,袁世凱時期,別看他仗著老袁家親家的身份做了總理,可那時候哪有那么舒服,一個不小心走錯了一步,那可真就是要得罪了袁世凱的。所以,他在給袁世凱當總理的時候,是步步小心,惟恐逾越惹了忌諱。 16年國內發生了一件大事,國務總理再次被眼前這位民間傳頌的都快成神了的‘英明總統’給廢除了。為什么,人家說的有理。有了總統之后,你再設一個總理來奪權,結果總統不爽、內閣不爽,總理的身份還尷尬著。 于是乎,袁世凱時期,他都沒能給廢除掉的國務總理,到了這位‘英名總統’在位的時候,給輕松拿掉了。人家憑借著答應了俄國老毛子,收復了半個中國大小被割占領土的無上功勞,帶著中興之主、賢君轉世等光環,雖然也有些指責跟罵聲,可都比不得他軍功顯赫,結果穩妥的一勞永逸,廢除了國務總理。 新建了國務卿,明白了是個沒實權的職務。 其實說沒實權,他手上還是有權力的。只不過跟國務總理不一樣,這權利全都是總統給的。他要是老老實實的,他那國務院那就是大機構,專門傳達內閣各部政策跟總統政令的地方,甚至還有代理總統巡視四方之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反正孫寶琦也知足了,明面上,他還是民國第四號人物呢。 “幕韓先生,坐……” 李漢示意他坐下,讓人泡了一壺茶,是富人圈里少見的苦丁茶,他最近經常連夜處理政務,加上壓力很大,難免有些上火了。 “這是湖南省長譚世兄托人給我捎來的苦丁茶,最近這總是上火,喝點清熱去火,就是苦了點,你要是喝不適應,我讓人給你換一壺龍井好了……” 譚世兄自然指的是譚延闿了,好歹當初為了安撫湖南鄉紳集團,李漢還跟他結拜了兄弟,如今兩人一來二往的經常有些書信往來跟走動,這幾年的時間下去,倒也真親近了。不僅外人眼中,就算是譚延闿本人,他也把自己當成李漢的嫡系勢力。 “不不不不……”孫寶琦連忙推脫,“就這苦丁茶好了,總統日理萬機,肩上責任雖然重大,但若是身體都垮掉了,可如何當得國事,還是小心保養些好。聽說總統最近喜歡上了徽菜,正好我府上有幾個安徽過來的大廚,回頭我讓他們過來,為總統做些調養的菜肴,補補吧!” 李漢笑著搖搖頭,古時那是皇家一點小事,外面都要傳三年。他現在也算是體會到了,什么他愛吃徽菜。不過上一次國宴宴請美國新任大使司戴德時,他讓人做了一桌徽菜招待,結果不知怎么的,傳者傳者就成了他愛吃徽菜了。他祖上雖是重慶人,可口味卻便向清淡,尤好海鮮,倒是偏向江浙跟福建菜系。只是海鮮偏貴,做起來動不動就是數十上百,未免府上跟民國高層養成貪、腐之風,他是一直以身作則,除了自家夫人以外,少跟外人透露過。 “幕韓先生,今天請你過來也是有些事情。自從去年,咱們終止了向日本繼續支付庚子賠款后,日本海軍不但多次sao擾跟扣留我遠洋海船,還在南洋跟朝鮮地區累數十次侵犯我華人產業。兩國矛盾雖是由來已久,但自辛亥年我民國革命以來,國勢已是蒸蒸日上。民間民智開啟,朝堂風尚廉潔,我中華復興之機眼看將到來。日人如此百般欺辱,民間已是抱怨連連。前天我國所護持朝鮮流亡政府之軍列,于奉天城外遭炸毀。我方駐軍巡邏當場,擊斃抓捕一些日本浪人。如今雖未審問出有關日本政府所為,但是涉及到巨大規模的軍用炸藥,日本軍方必然免不了責任。今個日本公使向我外交部施壓,要求立刻無條件釋放幾名被抓涉案之浪人。言辭極其狂妄,擺明對我民國司法與尊嚴之傲慢。你說,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李漢話雖不咸不淡,但是已經擺明了他的立場,孫寶琦聞言眼皮一陣抽動,忙借著喝水遮掩臉上表情的變化。 見他不說話,李漢淡淡說道:“幕韓先生,想必也是瞧出了些什么?不錯,如今民國已經到了大變之時,歐戰隨時可能結束,我中國也當有所準備才是。日本自辛亥年之前便與我國結怨,這幾年來越發過分。遼東半島跟臺灣,咱們已經丟失了太久,現在該是收回來的時候了。所以在我看來,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孫寶琦心里很是感慨,他明白,中日之間的和平恐怕是無法維持了,總統顯然已下定了決心,否則的話,去年日本人在南洋跟朝鮮百般挑釁,中國之遠洋海船被多次扣押,他都默不作聲,只讓外交部去交涉。 那是為什么?還不是因為中國沒有做好準備,民國還沒有做好準備。 而如今,總統一改之前的沉默,抓住一個借口開始咄咄逼人,怕是早就做好了準備了。 他畢竟是民國的國務卿,整個國家名義上的第四號人物。多少對于中國自幾年前便一直開始囤積軍事物資等,收到了一些風聲。 再類比過去的幾樁勝利,登時心里的一些不安也淡了許多。 知道自己說了也沒用,而且總統已經做了完全準備。孫寶琦又沉吟了片刻,心里已經有了主張。 當下放下茶杯,做了個躬,道:“日本對我中華多有覬覦之心,是虎似狼,不可不防??偨y既然有了完全之準備,一切但請吩咐,敢不從命!”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七百零七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 1911年,自辛亥年革命在遠東這個人口最多也是面積最廣闊的國家內爆發之后,經過了短暫的混亂,民國快速走上了復興之路。 尤其在14年之后,李漢主政以來。對內澄清吏治,減免農業稅收,鼓勵農業工商,先后通過一個三年工業計劃,一個五年工業計劃,抓住歐戰帶來的機遇,為民國打下了堅實的工業發展基礎。而且從目前看來,民國的軍工跟輕工業發展并未如同他所擔心的那樣,出現畸形化發展。主要還是受惠于歐戰的爆發,協約國的持續性訂單,著實養肥了民國的輕工產業,令集中民國財政,用行政強制進行重工業化發展的李漢松了一口氣。 歐戰從14年打到了19年,持續長達五年多的這一場戰爭,雖然對于歐洲人而言是災難。但是對于民國而言,卻無疑是一次大機遇。保守估計,在過去的五年多的時間里,通過種種合法途徑,從歐洲流回中國的戰爭紅利,便接近十五億華元之巨,至少有1.12億從事工礦業、制造業跟農副業的人口因此獲利,而錢包的增肥,也讓百姓們越發舍得購買一些平時他們不舍得購買的商品。 從1917年底,李漢當局連連出臺相關政策,開始宏、觀調控對外貿易,鼓勵跟擴大內需市場,以立足于現在著眼未來,盡可能實現經濟的軟著陸,以避免歐戰結束后,太過依賴于歐洲市場的民國制造業陷入大面積的破產之中。此政策目前已經實行近兩年,從目前來看成果斐然。以工代賑、國家巨額采購以及開始初步普及全部六成縣鎮的供銷社系統,源源不斷的將市面上的富余商品銷售往農村跟偏遠山區。尤其是四川地區,政府率先采購了一批約20艘大型齊柏林飛艇用于向偏遠山區供銷社運送物資,一定程度上,也刺激到了民用飛行器的制造。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民主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有人曾經這句話歪曲理解,實際上他的意思卻非常明確,唯有國民無生活之憂,百姓富足安樂,方才會誕生更多的渴望。比如,改變自己低下的社會地位,才會關注國事、才會主動上進學習、才會積極謀求改變。 民國現如今就是最好的例子,李漢在民主這一方面,從來沒有去過分的引導什么。結合后世上百年間絕大多數國家的經驗,他總結出了一些心得。所以,在他主政幾年間,撥出巨額財政用于發展教育,大肆修建地方一級小學學堂,于重點縣城普及中學學堂,于各省治屬發展高等教育。累數年之功,目前中國之教育環境比起清末已經大為改善,這也為民國文化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種背景下,民國國民民智已開,對于時政也越發的關注起來。 于是乎,當四月,《日本恬然無恥,炸我軍事鐵路,致五死六傷!》標題的新聞出現在民國各大報紙上之時,消息一出,整個國家都沸騰了。尤其是東北軍區總司令李濟深也在政府咽喉報紙《中國之聲》上,援引憲法鄭重警告日本人,軍列與軍事鐵路均屬于民國國防軍事建筑,一旦遭遇外國敵對勢力破壞,等同宣戰等等后。 日本人在東北皇姑屯炮制了一樁慘案,公然使用軍事炸藥炸毀鐵路,致使隸屬東北軍區第四炮兵師的專屬軍列受損,同時車上所承載的朝鮮革命黨人李承晚等非死即傷,如此公然無視中國之舉動,令國內反日之聲高漲,一時之間,最先反應過來的那些激憤青年們紛紛罷課申請游行示威,中國民間反日之聲早一次高漲起來。 中日兩國矛盾由來已久,尤其是這幾年,民間的反日之聲從未停歇過。 一方面是政府在刻意引導,另一方面還是因為經濟上的摩擦。日本制造擠壓了本土商品的市場,同時日本海軍大肆扣押跟阻撓中國遠洋貿易商船,為此背負了損失的勢力不止一個兩個。于國內,政府要求終止庚子賠款,也是一條引爆民間反日的主要因有,也是通過政府反復的宣傳,才有那么多人知道,原來日本每年僅僅只是一個庚子賠款就要從民國掠奪幾百上千萬之巨。 失土問題,也是今年以來民間反日情緒高漲的一個主因。 尤其是臺灣,去年西班牙大流感也傳入臺灣,在日本殖民者控制下的臺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人只把臺灣當成可供掠奪的殖民地建設,對于島上的華人居民,一向不將其當成人看。大流感襲來之時,哪里還會去顧忌島上華人的死活。 結果,因為日本人的長期掠奪導致島上居民長期營養不良,在大流感襲來之時,造成約5萬余人的死亡。 臺灣第一波流感于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后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并順著縱貫鐵路往南擴散至新竹、臺中、臺南、打狗、阿緱等地,并借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約三萬人人死亡。1919年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進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就造成約14余萬人感染,一萬七千多人死亡。 日本人居住區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臺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在日本人的治理下臺灣醫療資源缺乏,在臺灣約四百萬同胞中,只有七百多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還基本上被日本殖民者調去醫治移民跟駐軍,結果,日本人患者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為1.1%;臺灣漢人為3.3%、臺灣原住民則為3.5%。 自辛亥年大陸革命之后迅速富強起來,臺灣人民始終沒有放棄過回歸,他們不但多年來先后在臺灣掀起了上百次反抗日本人統治的大起義,還不放棄跟大陸聯系。 李漢也曾經考慮過收復臺灣的問題,只是一來收復臺灣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二來當時民國國力匱乏,若是與日本交惡引發全面戰爭,民國無疑將遭遇滅頂之災。 于是乎,他盯著罵聲跟指責,除了偶爾派遣海軍的潛艇秘密靠近臺灣島,向島上的抵抗力量輸送一批軍火彈藥外,幾乎沒有其他動作。 臺灣大流感的爆發,眾多同胞死亡的消息盡管日本人妄圖封鎖,但是還是通過洋人跟各種途徑傳到了大陸,引起了持續長達近一年的民間高漲的反日情緒。這是好事,因為高漲的民意,民間自發性的抵制起日貨來,導致日本去年至少在中國損失了四五百萬的巨額利潤。 而如今,又是日本,又再一次的踐踏民國的尊嚴跟主權,隨著國家軍事力量跟經濟的增長,國民那沉睡已久的大國意識再一次開始蘇醒了。他們怒吼著、憤怒著,不再畏畏縮縮的冷漠對待國事,不再顫顫驚驚不敢直視日本人。 在要和平還是要戰爭的關鍵選擇口,已經開始覺醒的民意,已經自己做出了選擇,那一聲聲憤怒的吼聲,分明是他們重新覺醒的尊嚴在咆哮著。 漢口,原德國租界區。 一輛人力黃包車路過上園路,車夫向原本屬于德國的租界駐軍軍營外站得筆直的持槍士兵望了一眼,然后加快速度,繼續向東奔去,而與此同時,車上的那名乘客也壓低了帽子,在帽子的掩護下向守備森嚴的軍營那邊望了一眼,當看見有一隊巡邏士兵踩著整齊的叫不過來之后,他又迅速將頭縮了回去。 這名黃包車上的乘客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日本人,名叫小島元二郎,是隸屬于日本駐漢口領事館的一名武官,以前曾在上海、南京、廣州、天津等城市呆過,前不久剛剛被調到漢口,但是實際上,他的任務是搜集中國的相關情報,尤其是日本人最關注的中國陸航情報。 眾所周知的,中國擁有三大飛行器制造基地,其中最大的便位于武漢地區。這里每年能夠制造生產超過四百架各式飛行器,比日本全國的所有飛行器總產量還要高出一截。 現在的小島元二郎是一副洋行買辦的打扮,無路是穿著還是裝扮,都像極了那些在租界內混飯吃的買辦們。 他那車夫也不是一般人物,同樣也是日本特務,不過卻不是日本人,而只是一個中國人。自從前幾年調查局開始發力清繳日本在華情報網之后,大量被日本招募多年的情報人員或被殺或涉及經濟犯罪被抄家等等,幾年下來日本在華情報網損失了七八成。為了扭轉不利局面,日本政府撥下巨款,重新在中國打造一張更加隱蔽的情報網。這張情報網覆蓋了為數不少的地痞、流氓等底層三五九流,這人力車夫,赫然也是其中日本重點布局的一類。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七百零八章 鄭和計劃 黃包車很快就靠近了漢口日本租界,并在路口被日本兵攔了下來。自從中俄沖突之后,為防止民國國民沖擊租界,日本就加強了在華租界的防御,一方面是為了維持其在華特權,另一方面也是擔心萬一真出了事情,給日漸崛起的中國留下了借口,日本政府反而要陷入被動之中。 “站??!” 一個cao著生硬中國話的日本兵喝止了他們,隨著他的動作,旁邊幾個警戒的日本兵也齊齊將槍口對準了他們這邊。 “接受檢查!” “哈伊……哈伊……”那人力車夫一邊低頭哈腰,一邊慢慢按照他們的指示,把車子停了下來。就有兩個日本人上前對著他們那輛人力車掃視了一陣,順便還看了下地盤,發現沒有夾帶武器跟火藥等危險物品之后,日本兵點了頭,“過……” 畢竟是和平年代,而且這里還是中國領土。他們已經得到了指示,不能再像幾年前一樣放縱所為,以免引起民國政府的敵視。 檢查自始至終,小島元二郎都沒有任何表示。他的身份如今政府漢口日領事館內知道的也不多,更不可能在幾個普通士兵面前暴露。 這輛黃包車迅速被放行,進入了漢口日本租界,并被車夫一直拉到了遠離日本領事館的西南角一家中國人經營的雜貨鋪門前,才停下來。 小島元二郎下了車,但是并沒有讓車夫離開。給他使了個眼色之后,他壓了壓帽子,進入了雜貨鋪內。 雜貨鋪的掌柜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見他走進店里,便熱情的上前打招呼。這一處雜貨鋪并不大,只是爛船還有三斤釘呢,就算是做小本生意的,這幾年順著民國經濟崛起的大潮,也該有些積蓄才是。 只是本該一臉富態的掌柜,身子卻十分的消瘦,走近一些分明能從他身上聞到一股淡淡香味。小島元二郎鼻子微微聳動,眼中一絲譏笑一閃而過。 那香味他再熟悉不過了,是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