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節
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東南實業界的實力進一步增強,組成東南實業界的那些清末立憲派的鄉紳們也多少轉變了些心思。畢竟他們中不少人都有著地方議員的身份,中國幾千年來的官本位讓商人一旦有了錢,除了想要更多的錢外,還想在政治上走遠一些。他們渴望利用手里的巨大資本損取更多更長遠的利益。 中樞政府這幾年跟國內實業界之間的矛盾并不少,最主要的還是來自于‘第一個國家五年工業計劃’。根據1915年這一規劃出臺時政府的宏觀預測,到19年底的五年間。政府每年將撥發財政撥款不低于兩億元用于發展一些大型、重型工業。但是這塊巨大的蛋糕,國內實業界卻很少吃到。原因無它,以來政府投資的數額巨大,一般實業家沒有那個能力參股;二來涉及到大量的軍事工業跟國防工業,在是否向民間資本開放問題上,現在內閣各部之間的爭議不斷。 有漢冶萍的前例在前,任誰也不敢再讓民間資本參股這種事關國本的國防軍事工業。要知道當年日本人可是花錢從中國的那些參股商人手里購買了不少漢冶萍的股份,再加上盛宣懷的貸款,最終使得這家亞洲最大的鋼鐵托拉斯成為了日本人侵華的工具之一。 一五計劃中,東南沿海地區得到的工業規劃項目只占到了總體計劃的一成五也是令東南實業界不滿的一點。這政府出錢出力大建工業是好事,任誰都知道這是能富裕一方、強盛一方的好事??墒菓{什么財政大家都要掏,最后建設的工廠卻都在西部地區,反而東南沿海只得到了幾座船廠跟飛機、汽車廠的規劃。在東南實業界的商人看來,沿海地區相比內陸地區更有優勢,無論是人力資源、財力資源還是進口海外的資源方面。 所以,哪怕現在政府一再解釋,說一五計劃的規劃是建立在國家外部條件不穩,建在沿海地區很可能在國家遭遇了外地入侵時遭遇損失。依舊有不少人為此不滿。 對比幾個月來的變化,現在不少商人都感覺到了唐紹儀被罷免帶來的變化了。他們還以為是在唐紹儀時期,大家都有錢賺。反而唐紹儀被罷免后,不通財政的總統‘瞎指揮’反而叫國內的商人跟商業受損。 這種情況下,一些黨派迅速將實業家跟商人們的不滿利用起來,并且逐漸在國會擰成了一股聲音。而總統罷免總理提案就成為了他們攻擊的目標,尤其是最近總統提出了‘國務院改組計劃’,決定廢除國務總理,效仿美國成立‘國務卿’之后,似乎也刺痛了一些人。 人心思變,國會作為中國的最高立法機構,卻不是歐洲議會式的權力機關,不少國會議員在老實本分的幾年后心里不滿也越來越多了。他們現在地位是尊崇,可尊崇有了屁用,哪里有權力來的實在。甚至共和黨籍的議員都有些不滿聲,現在國民黨以汪兆銘為首的一群議員正在上躥下跳的,要求國會團結起來阻止‘國務院改組計劃’的通過。調查局也向李漢遞上了一些不好的東西,有人現在正在慫恿國會不滿他的人走到一起,雖不至于出現彈劾他這位大總統的聲音,但要求修改憲法,重新定義國會的聲音越來越多起來。 這對于李漢而言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因為隨著民主意識的覺醒、國內教育的普及跟外部的穩定,國會早晚將會實現從最高立法機關向最高權力機關的轉變。這是一個國家走向民主跟法制之初必須經歷的事情。但是對于熟知歷史的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現在這個時間段國內就開始鬧騰。他在領導中國完成兩次五年工業計劃奠定工業基礎,擊敗日本跟分享沙皇俄國覆滅時的蛋糕之前,至少還需要五到十年的獨裁時間。 雖然皺眉,不過對付國服李漢并不是毫無底牌。過去幾年的精簡稅務、恢復民生還有現在中俄之戰都為他帶來了足夠的威望,就連一些警惕他獨裁的黨人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國家現在恐怕沒有比他更合適的統治者了。這也是現在沒有想過彈劾他的原因。 除此外他并不反對國會成為最高權力機構也是他對付國會的一張底牌,當然,這個前提是他必須跟一些黨派以及一些派系達成一些共識才行。 下了火車,李漢并沒有在火車站停留多久。簡單的跟一些來接他的政府跟國會議員客氣了一番,他便著急的趕回總統府,現在需要他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事實上,這一次外出巡視各地工業建設的行程并沒有完全完成。因為一件事情的突然爆發,消息傳來后,他不得不提前趕回西安,就這件事情進行一番安排。 日本終于對荷屬東印度殖民地下手了! 當中國駐巴達維亞領事館將這一消息傳回國內的時候,正在蘭州視察蘭新鐵路建設工程的他按耐不住激動,立刻改變了行程回西安,因為隨著日本向南洋下手,協約國現在已經徹底陷入了震怒跟惶恐不安之中?,F在中國所面臨的來自英法兩國的威脅已經很淡了,這也就意味著,他可以趁機騰出手來,向外蒙古跟中亞增兵,爭取盡快結束中俄沖突。 鳥村速雄,這個人李漢還是知道的。過去幾年中,調查局曾經幾次想要安排對他的刺殺計劃,都因為他的身份太過于特殊,以至于一旦意外被刺,定然將引起日本國內軍方跟情報部門的注意,很可能連累的調查局暴露。 這位日本海軍先發制人戰略的制定者竟然成為了日本的南進艦隊司令官,這對于中國而言可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為什么,因此此君不但是個強硬的擴張主義者、南進派,更擅長偷襲。他本來還擔心十年的雪藏,會令這位曾經的日本海軍四杰之一已經成了失去銳氣的沒牙老虎,可是當巴達維亞那邊傳來他下令日艦炮擊巴達維亞荷蘭海防炮臺,在荷蘭還沒反應過來之前便撕毀了巴達維亞那點本來就阻擋不了日本的防線。到了晚上,日本登陸的軍隊已經跟荷蘭殖民地軍隊在城中展開交火了。 好消息,這絕對是個好消息。 無論歐洲列強愿意不愿意承認,一個事實都擺在眼前。那就是隨著歐戰的爆發,他們在世界范圍內尤其是在亞洲的統治地位遭到了挑釁。 先是中日沖突、再接著是中俄沖突,現在隨之而來的日本向南洋擴張,種種的種種無不顯示出,中日這兩個亞洲黃種人最強國都有著妄圖趁歐戰牽制了白種人的精力變得更強的野心。 在北邊大陸綿延數萬里的戰線上,中國跟俄國的數十萬軍隊對壘;在南方的荷屬東印度群島殖民地區,沒有像歷史上一樣向陸地擴張的日本,因為沒能吞下德國在華尤其是在山東的全部特權,這個擴張成性的戰爭怪獸現在正餓得慌。 不可否認,日本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種族之一。在面對雖然分心但實力不弱的中國跟無力抵抗的荷蘭之間,日本輕松做出了最利于他們這個國家的選擇。他們選擇了拿本土都被德國占領的荷蘭開刀。 公元1916年9月14日,日本南下艦隊鳥村速雄下令日本海軍南進艦隊各戰艦炮擊巴達維亞,時間幾乎只相隔了不足四個小時,在婆羅洲、蘇拉威西島、荷屬新幾內亞,已經提前運作到那里的日本軍隊同時向荷屬殖民地發動全面襲擊。在巴達維亞地區日本南下艦隊和荷屬殖民地艦隊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海戰,一役擊沉荷蘭軍艦十六艘,幾乎摧毀了荷蘭東印度殖民艦隊的全部戰斗力。因為雙方之間差距太大,日本除了三艘老式巡洋艦跟驅逐艦受損外幾乎無一損失,便取得了海戰的勝利。 與此同時,在婆羅洲跟荷屬新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地區,日本南下第三支隊第一艦隊、第二艦隊也以微小損失取得了兩場小規模海戰的勝利,荷屬殖民地內幾乎原本屬于荷蘭的幾乎全部制海權,掀開了對荷蘭的不宣而戰。 當天夜晚,日本政府以荷蘭東印度殖民當局殘暴對待南洋日本僑民,并陰謀策動多起對日本僑民的屠殺跟進攻為理由,正式宣布與荷蘭斷絕一切外交關系。并要求荷蘭王室立刻向日本道歉被做出補償。同時提出了一筆天文數字版的補償賠款,以及要求荷蘭割讓包括爪哇島、婆羅洲等在內的數十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給日本的提議。 這么無理的要求,縱使是已經沒落多年,而且現在國土也淪陷德國人的鐵蹄下,但是海上馬車夫的后代們已經堅決的回絕了日本的要求。 年輕的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有了不屬于她美貌的智慧,當巴達維亞當局將遭遇日本偷襲的戰報第一時間傳遞到英國倫敦之后,她便感覺到了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的危險。荷蘭國土淪陷已經持續兩年多,到了現在荷蘭王室對于歐洲跟協約國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小了。她敏銳的察覺到,日本跟荷蘭同屬于協約國陣營,而且日本又是對荷蘭不宣而戰,并且,英國也一直都對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垂涎三尺,更是不會坐視日本吞并荷屬東印度殖民,實現向南洋地區的擴張。 在緊急召集王室召開了王室會議后,荷蘭當局達成一致,通過了威廉明娜女王將此事上升到協約國內部矛盾的高度。在次日,荷蘭王國政府以遭到日本軍事力量不宣而戰為由絲毫沒有跟日本談判的意思,立刻便向日本宣戰,日荷戰爭至此全面爆發。 荷蘭向日本宣戰,不但日本政府沒有想到,就連英國、法國、俄國、意大利等協約集團歐洲四強國都沒有想到。而荷蘭政府的宣戰舉動,也無疑將協約國的內部之間的矛盾暴露無疑,柏林媒體甚至幸災樂禍的嘲笑道:“它們(指協約國集團)矛盾重重,一群虎狼獅豹坐在一起,彼此互相盯著對方盤中的rou,一邊流著口水,一邊大叫盟友?,F在,這個組織已經走到了盡頭,日本跟荷蘭不會是第一個,勝利將屬于偉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事實上正如德國的媒體嘲笑的一樣,協約國各國之間,幾乎在荷蘭向日本宣戰之后,陷入了對英法兩個協約國的‘主席國’的不信任中。尤其是對英國政府的打擊,不可謂不重。 1915年5月,阿斯奎斯與反對愛爾蘭獨立的保守黨人、工黨人士組成聯合內閣。然而隨著歐戰的持續引起的英國國內物價飛漲跟物資緊缺,國民生活水平直線下降。加上德國不斷的派出潛艇訓練跟向愛爾蘭獨立武裝輸送武器裝備。今年復活節后的星期一,即4月24日,約3000名愛爾蘭人奪取都柏林約14個地區并聲明成立愛爾蘭共和國。起義的領導人為愛爾蘭共和兄弟會的皮爾斯和“市民軍”的首領康諾利。 盡管阿斯奎斯立刻調集了3萬多名士兵派往都柏林,包圍了市中心并炮轟起義軍所占地區。5月3日皮爾斯和康諾利投降。開始時愛爾蘭公眾輿論還不支持起義,但是當5月17日,15個起義領導人經軍事法庭審判被處死后。英國的鎮壓改變了輿論傾向,激起了愛爾蘭人民的愛國主義。英國國內尤其是愛爾蘭地區這幾個月來接連出現不穩的情況,英國情報機構已經下令逮捕了七名在愛爾蘭有大威望的貴族,因為他們涉嫌跟德國聯系,并以金銀跟各種物資向德國換取了四萬多條步槍。 隨后在中俄沖突之中的不作為,阿斯奎斯內閣不僅在英國國內反對之聲越來越多,而且在整個協約國內,尤其是俄國多次拒絕英國向德國進攻的要求。 隨著荷屬殖民地被盟友日本偷襲并已經占領了部分地區,阿斯奎斯首相在英國國內的支持已經降到了冰點,加上前線戰事的失利。隨著泰晤士報上,首先掛上了‘亨利滾蛋’的字符后,阿斯奎斯已經控制不住他領導下的自由黨了。隨著自由黨成員的反水,阿斯奎斯內閣在英國國內已經岌岌可危,當他在唐寧街的辦公室連續三天遭到英國國民的沖擊,并扔下了數百公斤的雞蛋后,阿斯奎斯察覺到整個英國已經拋棄了他。 9月19日,當協約國集團兩個成員國日本跟荷蘭之間爆發戰事的第五天,阿斯奎斯首相向議會遞交了辭職函。次日,議會批準了他的辭職函。21日,英王喬治五世任命陸軍大臣勞合·喬治組閣。 而勞合·喬治組閣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英國印度洋艦隊向新加坡集結,回合英國遠東艦隊向日本顯示英國皇家海軍的力量。隨后他又向荷蘭王室施壓,要求荷蘭王室盡快履行協議,將荷屬東印度殖民地轉讓與英國,為英國創造最好的介入借口。 同時,他還任命前任首相亞瑟·貝爾福為新任外交大臣。而亞瑟·貝爾福在宣布就職的第二天便收拾了行囊在海軍戰艦的護送下前往亞洲,帶上勞合·喬治給他的三個任務。即調解中俄之間的沖突;威逼日本退出荷屬殖民地;以及會晤將在今年十月十五日抵達馬尼拉視察菲律賓駐軍以及訪問中國的美國國務卿羅伯特·蘭辛,并盡可能的說服美國加入歐戰之中。 可惜,縱使勞合·喬治無論能力跟手段都在他的前任阿斯奎斯之上。但時間瞬息萬變,當英國這邊經歷了一場政府變動,新內閣重新反應過來的時候,南洋那邊日本跟荷蘭之間的沖突已經過去了一周的時間。 一周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它可以改變很多的事情,比如……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六百四十五章 南北 9月14日晚,當南洋前線南進海軍艦隊的司令官鳥村速雄下令海軍艦艇向荷蘭不宣而戰的消息傳回日本國內后。日本政府、內閣、國會召開緊急會議經過激烈爭論。盡管有不少人指責鳥村速雄沒有按照國內的指示對荷蘭進行步步緊逼,導致日本在協約國內的聲望跟影響力急速下降。而且日本政府也因此面對協約國集團的指責而陷入被動中。但首相寺內正毅及陸軍、海軍全力支持鳥村速雄在‘先發制人’戰術,當晚前線消息傳回日本國內的時候,南下的日本艦隊跟隨行陸軍已經攻陷了荷蘭殖民地多處,并建立了登陸基地。 雖然政治上日本陷入了被動,但毫無疑問鳥村速雄的‘先發制人’使得日本得到了戰略上的主動權。直到菲律賓的美國遠東艦隊跟新加坡的英國艦隊反應過來的時候,日本已經在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各處建立了前進基地。而當歐洲傳來荷蘭流浪政府惱怒的宣戰聲明時,日本陸軍已經有兩個師團的兵力登陸荷屬殖民地,向荷蘭跟當地干預拿槍抵擋日本的土著部落發動了強攻。 9月15日,中國軍隊長途奇襲攻陷下烏金斯克,斷掉了俄軍的重要物資補給點。 9月16日,荷蘭向日本宣戰的第二天,日本國內終于達成一致意見。日本國會通過對荷蘭宣戰的協議,寺內正毅召開了他組閣以來的第二次五相會議,于會議上日本內閣高層定下了決定,當天日本布全國動員令,并發布了兩個月來的第二次陸海軍擴充法案。根據此法案,日本將在1916年底將陸軍總規模擴充至30個師團以應付陸上戰斗力不足的威脅。同時,五相會議也修改了1915年制訂的“八四艦隊計劃”,改為“八八艦隊計劃”。即到1923年日本聯合海軍艦隊將裝備主力艦齡未滿8年的八艘戰列艦和八艘戰列巡洋艦。 “八八艦隊計劃”通過的十分勉強,因為日本國內高層并不全都是軍國主義擴張派分子,還有不少的理智派指出,倘若海軍強行通過此法案,那么今后每年日本至少將向海軍投資2.42億日元(約莫折合2.734億華元),這對于日本財政而言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不過縱使在國內反對的聲音居多,但是日本陸海軍都認為,隨著他們的老鄰居中國的崛起,日本需要一支強大陸軍,更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封鎖中國走向海洋之路。而且,日本若想吞并荷蘭東印度殖民地,將無可避免的得罪了英國,也從南北兩方包夾了美國的菲律賓殖民地。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威懾英美中三國,在戰略上日本將陷入不利局面中。 因為得到了陸軍跟海軍諸位元老和軍中激進派的支持,寺內正毅最終還是通過了這一陸海軍擴充法案,為日本開啟了軍國主義擴張道路。 9月17日,日本向荷蘭宣戰。當天蘇拉威西島荷蘭殖民地軍隊宣布投降,在面對全副武裝且準備齊全的日本精銳第七師團,總人數只有不足四千人的當地荷蘭殖民地軍隊在兩日的交戰中死傷慘重,沒能堅持到英國全面介入沖突中,便在守軍將領豪科·杜邦威爾上校的帶領下向日本人投降,勾手讓出了蘇拉威西島殖民地。 當天晚些時候,中國宣布將在日荷沖突中保持中立后,分別照會日本、荷蘭駐華公使,警告兩國沖突不得傷及波及南洋華人,否則將采取果斷措施介入南洋沖突中。 當晚,中國總統李漢在總統府招待日本新任駐華公使林權助,這位跟司法部長梁啟超私交很好的日本公使是當前日本國內少有的對華謹慎派外交官。他因為在今年五月沖突之初發表了‘對華關系淺談’得到了前首相大隈重信的青睞,被派往中國接過了因接受泰晤士報采訪時發表敵視中國言論,遭到中國政府強烈抗議跟抵制的前公使小幡酉吉之位。 林權助雖然也是支持日本向中國大陸擴張的政客之一,但是他比日本絕大多數的政客都多了幾分理智。而且因為曾在意大利任外交官多年的經歷,使得他在國家外交政策上更推崇西方式的‘沒有永遠的朋友跟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他在自己的‘對華關系淺談’中,反復強調日本與俄國、中國未來必將還有一戰以決定三國之間,誰將獲得東北亞及遠東的領導地位,但也支持在‘某些時候’可以有選擇的跟中國進行合作。比如支持中國出兵打擊俄國在遠東跟中亞的軍事力量,削減盟友兼對手俄國。同時他也主張跟中國暫時在東北問題上達成部分妥協,一來中國可以從東北這個集中了中國最精銳軍事力量的軍區抽調更多兵力同俄國作戰;二來也能解放了朝鮮駐軍,抽調更多的海外軍事力量南下擴張殖民地;三來也可以趁機緩解中日之間這幾年來的緊張對立局面;第四還能麻痹中國,為日后出兵東北奇襲中國埋下伏筆。 他在新首相寺內正毅上任后,正是通過多次向他反復闡述自己的觀點跟對華策略,才得到新首相寺內正毅的青睞,沒有成為第一位在中國上任未滿兩月就被撤職的駐華公使。 李漢召見他,意見竟然與林權助不謀而合。中國盡管已經開始了擴充陸軍的計劃,但是受限于軍工及訓練,他手上可用的兵力只有前幾年中陸續編練的六十個師的正規軍跟新近轉正的三十個師的原后備軍。只是后備軍這邊因為部分編制還在等裝備,之前使用的也是國防軍淘汰下來的老式萬國造訓練,這樣的編制拿來駐守國內彈壓地方還行,調往前線跟俄國人拼命那是找死。 中國有偌大的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需要駐守,而前線在同俄國人交戰的兵力已經超過二十個師,如果繼續抽調更多的兵力,中國當前最需要警惕的就是日本跟英法兩國的態度。畢竟這三個國家都有殖民地與中國接壤,而且都跟俄國同屬于協約國陣營。如果不能確定三國無意進攻中國,他是不敢從與三國對峙的最前線上,抽調更多的軍隊送往中亞跟外蒙戰區。 李漢跟林權助之間談了些什么,恐怕除了中國跟日本之外沒人知道。不過,細心的人很快就會察覺到變化。與日本駐華公使碰面的第二天,中國停止了許久的增兵前線的動作重新開始,駐扎新疆的第三十四師、四十二師一路經科布多向外蒙古進軍,另一路則向著塔什干地區移動,按照計劃他們將在9月23日前摧毀英國背后至此下的阿富汗武裝力量控制的基什拉克,占領英國人覬覦多年的‘布哈拉汗國’。 對于這個后世被稱之為塔吉克斯坦的地區,李漢已經眼紅許久了。這塊地區物產或許不豐富,資源也談不上充足,但是布哈拉汗國境內儲藏著一種叫做‘鈾’的礦藏,這種目前還僅僅被少數化學家跟物理學家掌握的元素,將是未來百年甚至更長久時間內,世界各強國在世界舞臺上縱橫馳騁的依仗,因為它可以制造出武力強大的核武器。而中國周知的,中國是一個貧鈾大國,后世國內已經公布的一些鈾礦都是的低品質的鈾礦資源,最多足夠制造百余具成品核武器,連實驗的分量都勉強。這也是為什么中國成為五大核理事國中,聲音最軟國家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清廷沒落的年份里,俄國人通過自己控制下的布哈拉汗國,割占了中國邊境的大片領土,也為國防軍的出兵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除此外,中方還從東北軍區抽調了兩個師趕赴外蒙古戰場。將東北軍區剩余駐守軍隊縮減至七個國防師。 不久后,日本人難得默契的從朝鮮抽調14年中日沖突之后,新建的第15師團奔赴南洋,將其在南洋的陸軍武裝力量增加到四個師團。同時,第15師團也將肩負著日本陸軍給予的一大重任,向蘇門答臘島發動強攻。 9月18日凌晨,英國遠東艦隊出現在巴達維亞近海區,鳥村速雄下令海軍第二艦隊、第四艦隊主力盡出,三十七艘戰艦炮衣全解炮口對準英國遠東艦隊,同英國艦隊進行緊張對峙。上午九點,距離巴達維亞萬里之外的西伯利亞,中國剛剛攻占了赤塔的東路軍集中227門火炮向伊爾庫茨克要塞發動高強度炮擊,拉開了中國反攻俄國遠東遠征軍的序幕。下午4點20分,日本陸軍將領上川晉元向鳥村速雄發電,正式宣布陸軍已經肅清巴達維亞城中的荷蘭抵抗力量。 巴達維亞戰役結束當晚,日本召開特別會議,宣布將支持蘇門答臘島的萬丹等復國武裝的獨立主張,日本海軍將協助反抗勢力繼續同邪惡荷蘭作戰,直到荷蘭接受蘇門達臘獨立現實。同時,日本外相面對英國駐日大使的指責,強硬回復道:“當前荷蘭之東印度殖民當局對我日本僑民多有敵視,累有傷害我兩國感情之舉動。我國多次警告、交涉無果。大日本帝國乃負責人之政府,當為全體國民之利益與安全負責。當國民之權益受到荷蘭殖民當局損害時,我帝國有權利出兵保護海外僑民之安全!” 當然,他仍向英國駐日大使表示,“沖突一如中露兩國之糾紛,日荷之矛盾將僅局限于我二國之間,不會影響協約國之整體利益!” 第二日,日本宣城受萬丹國復國武裝的邀請,從第八師團抽調一個聯隊,在日本南進艦隊第一艦隊的掩護下,浩浩蕩蕩的數十艘船艦穿過爪哇島跟蘇門答臘島之間的狹窄海峽,正式向困守蘇門答臘島上的荷蘭殖民地軍隊發動進攻。 9月20日,日本南征軍向國內發送一封電報,被中國方面截獲。經過中國方面的情報破譯,第二日日本已經全面占領荷屬新幾內亞半島,并跟前來趁火打劫的澳大利亞軍隊交火,擊斃對方兩百多人的戰報擺在了李漢的桌子上。 荷蘭東印度殖民當局已經完全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因為多年未戰且缺乏訓練。荷蘭軍隊無論裝備還是素質都遠在日本人之下。而且是遭到來自日本的突然襲擊,加上殖民地駐守軍數量尚且不足日本人的三分之一。結果殖民地僅僅堅持了不足一周,除了爪哇島地區還因為巴達維亞總督魯哈爾在指揮部分軍隊抵抗外,就連婆羅洲都快速的淪陷在日本人手中。 荷蘭女王寄之希望,原以為至少能堅守一個月以上的殖民地軍隊,卻在堅守了不足一周便被日本人打得潰不成軍。就連婆羅洲趁機出兵侵占了不少荷屬殖民地領土的英軍士兵也嚇了一跳。他們是跟荷蘭軍隊交過手的,盡管訓練跟素質都比不上他們,但在英國人來看,要守住半個月,等國內反應過來并調集力量干涉還是可以的。 日本人的戰斗力可見一般,難怪當年指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德國元帥瓦德西都贊稱日本陸軍戰斗力世界第四,僅在德國、法國、俄國之下,還在他瞧不起的英國人之上。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六百四十六章 反攻1 面對突然爆的南洋戰爭,以英國、法國為首的協符國集團自然是試圖威逼日本跟荷蘭解除戰斗狀態,以免兩協約集團成員國之間的沖突,最終產生了什么其他化學反應。他們的確擔心德國人媒體上宣傳的,日荷沖突將導致協約國集團最終因此而四分五裂。倘若協約國集團真垮了臺,以英法俄三國這幾年的歐戰帶來的損失,必然無力獨自支撐同同盟四國的戰事。 英國前首相阿斯奎斯最先制定了調停日荷沖突的計劃,他認為不應該過分激怒日本人免得逼迫日本退出協約國。當時便以貿易制裁為要挾,試圖迫使日本停止對荷蘭殖民地的覬覦??上?,他卻忽視了東方國家跟西方國家之間的不同之處。在西方國家,商人擁有著對政府高層的巨大影響力。而在東方,商人盡管在近代地位逐年上升,但是依舊要看著政府的臉色行事。 跟歷史上不同,此時的日本沒能占領山東,接收德國在華產業。自歐戰爆發之后,僅僅吃到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幾座島嶼的日本這頭戰爭怪獸正餓得慌呢。荷蘭殖民地就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塊烤的噴香流油的美味烤rou,焉有讓出去的到底。尤其現在的日本政府,是一個在軍人領導下的強勢政府,日本人的國民難以容忍政府在對外交涉中的‘懦弱’,而且日本人為了南下準備了那么久,種種結合在一起,寺內正毅內閣斷然不會因為協約國的一點威脅,就做出了妥協。 結果阿斯奎斯滿以為能夠逼迫日本停止對荷屬殖民地的侵略,卻不想換來的卻是日本國內的斷然拒絕,甚至為了防止英國遠東艦隊介入南洋沖突中,日本海軍在新加坡至巴達維亞之間的廣闊海面上展開了緊張的對峙??瓷先ニ坪跤藸恐屏巳毡镜暮I狭α?,其實不然。因為荷屬殖民地海軍艦隊本來就那么幾艘戰艦,都在沖突之初便被消滅的七八,日本人南下的海軍艦隊,其實最主要用來對付的,還是可能介入干涉的英美兩國艦隊。 而且,阿斯奎斯還犯了一個錯誤,日本跟協約國之間的貿易已經不是歐洲協約國集團可以拿來當做武器的了。因為日本的制造商們的確離不開歐洲市場,但是歐洲市場又如何能夠離開日本的制造商們。尤其是在失去了中國這個制造商之后,這幾個月來歐洲本就已經出現了物資緊缺。 歐洲戰爭不僅給美國帶來了商機,也給亞洲、南美各國帶來了商機。而且由于遠離歐洲戰爭,亞洲諸國中作為僅有的兩個擁有較為完善工業基礎的國家,日本跟中國的工廠甚至比美國工廠更能專注于民用工業品的制造,尤其在棉紡織跟食品加工等事關民生的輕工業上。 美國佬大發戰爭財,現在已經越來越看不上輕工業的那點收入了。因為比起這些,賣給協約國的步槍、手槍、戰艦、商船、潛艇、火炮甚至飛機等更賺錢,利潤遠在輕工業之上。而且美國現在正在逐步轉入戰時工業體系,美國高層對于出兵歐洲已經動了心,現在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就等協約國開出令他們心動的籌碼了。 在這種情況下,協約國更離不開日本生產的工業品了,尤其是在失去了中國之后。至于南美跟亞洲其他國家,果斷的忘記了他們吧,世界上晚上工業化的國家就那么幾個,南美不少國家雖然已經走出了殖民地制度半個世紀以上,但在歐洲跟美國的打壓下,至今沒能完成工業化改造。 何況在協約國內部,對于壓制日本幾大強國之間也并不是意見完全一致的。法國現在四分之三的國土淪陷于德國鐵蹄之下,吃穿住行什么東西都缺,更加離不開來自亞洲生產的產品。當初中俄沖突時,因為中國尚未斷去向英法兩國出售物資,所以法國是十分反對逼迫中國加入同盟國之中的?,F在各國都在拼命的將民用工廠改為軍用工廠,以便制造出更多的飛機、坦克、火炮、步槍及子彈炮彈。在這種局面之下歐洲各國民用品的短缺局面更加嚴重法國、英國都先后實行了某些輕工業品的配給制。至于不足部分,只能指望那以從外面進口。 所以,阿斯奎斯的計劃,從一開始便注定了不可能成功。 南洋,日本還在向著荷蘭殖民地軍隊跟部分支持荷蘭統治的當地土著武裝發動持續強攻的同時,在萬里之外的西伯利亞,一場打仗將要開始了。 一周之前,唐努烏梁海那邊的調查局情報人員意外發現一個俄國軍營已空,至少一個師的俄國人去向不明。消息從庫倫傳到吳佩孚那里后,他便一直都在警惕著。隨后當吳佩孚率領的伊上軍三師兵圍伊爾庫茨克后,這個俄國師就好似人間蒸發了一樣,從國防軍跟中國潛伏在唐努烏梁海的情報網中消失不見了。 直到前幾日,下烏金斯克被孫廣臣部騎兵日夜兼程偷襲,打了俄國人一個措手不及,拿下了這座距離國防軍至少千里之外的俄軍物資補給點后不久,一支哥薩克騎兵突然從南方殺出,差一點重新奪回了下烏金斯克。國防軍這邊才總算確定了,是中國這邊的情報出了問題。原來俄國人消失不見的是一個來五行去無蹤的哥薩克騎兵師。如果不是國防軍的騎兵拿下下烏金斯克后,國防軍用飛艇向下烏金斯克補給了一批機槍等重武器,國防軍還不容易攻占的下烏金斯克,興許又要被俄國人奪了回去。 因為國防軍迅速武裝了下烏金斯克,俄國人的哥薩克騎兵師沒有重武器根本無法重新奪回來,于是在僵持了兩日之后,又消失在了西伯利亞的廣闊土地中。盡管吳佩孚率軍追擊,也用去了幾天的時間,才重新鎖定了這支哥薩克騎兵所在的位置。 “各單位小心警惕,俄軍已經逼近埋伏圈了!”九月下旬的西伯利亞已經下了一場雪了,西伯利亞的廣闊土地上,到處都是一望無垠的雪白色,國防軍派出了幾支騎兵,都被熟知地形,并且更加擅長在西伯利亞行軍的俄國哥薩克騎兵給解決了。 冒險起飛的一架偵察機向未知的西南方向偵查了幾回之后,國防軍這邊總算是鎖定了這支騎兵。他們的行軍速度很快,眼看著就要逼近吳佩孚部的所在地??礃幼舆@支哥薩克騎兵,似乎是準備趁其不備,偷襲并重創吳佩孚部。 國防軍的駐扎地點位于圖瓦人聚居的小鎮昭穆圖勒二十里外,一處距離下烏金斯克、唐努烏梁?,F在的俄國遠東軍駐扎地克孜勒以及伊爾庫茨克之間距離都在四五百里內的地方。這附近地方地勢平坦,沒有多少適合伏擊的地方。不過密集的白樺林卻能夠限制俄國哥薩克騎兵的行軍速度。吳佩孚在接到陸航偵察機的情報通知后,經過慎重考慮,決定主動曝光國防軍的駐扎地,然后在附近連夜修建了一條簡易防線,依靠這附近密集的白樺林牽制俄國的騎兵機動力,并在外圍幾處地方埋下了伏兵。當俄國人發現了他們,并向他們發動進攻,吳佩孚將集中伊上軍的主力,盡可能的重創或摧毀這支哥薩克騎兵。然后南下強攻克孜勒,配合正在反攻西北境的國防軍中路軍主力,打響對俄國的反擊戰。 中國人已經失去對西伯利亞的記憶太久了,自從唐朝以后漢人已經很少涉足這塊地區。盡管在戰前便準備了足夠的防護跟軍大衣等,但這段時間來在天寒地凍夜間溫度逼近零下二三十度的西伯利亞,吳佩孚部的非戰斗減員還在不斷增加中。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了至少一千四百多士兵因為凍傷等失去了戰斗力。 國防軍現在就是在跟老天爺搶時間,真給俄國人把戰爭再往后拖延兩個月,估計光是他們伊上軍,至少還得倒下一批人。 “傳令下去,不要停下挖掘戰壕跟陷阱,各埋伏部隊拉好白布遮掩物,免得暴露了行蹤!” “是!” 盡管西伯利亞的冬天土地堅硬的想鋼鐵一樣,但在數萬人的作業下,一條簡易的戰線已經成型了。 1654年烏克蘭的哥薩克首領赫麥爾尼茨基起兵反抗波蘭受到鎮壓,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求助于沙皇俄國,當年赫麥爾尼茨基與俄簽訂《別列亞斯拉夫協定》,宣布接受沙皇俄國的保護,又經過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廢除哥薩克人的蓋特曼自治,烏克蘭總督魯緬采夫把10個哥薩克軍團改編為俄軍的10個正規騎兵團。沙皇俄國徹底吞并了哥薩克。 在沙皇俄國對話擴張的過程中,哥薩克騎兵一直充當著俄國人對外擴張的最鋒利戰刀。近代以來尤其是在西伯利亞跟中亞,他們的騎兵馬蹄是與沙俄向外擴張的步伐同步飛揚的,多次為俄國開拓疆土立下赫赫戰功。 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俄國大約組建了30萬人的11支哥薩克軍團。但是由于現代化武器機槍、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騎兵注定將成為被淘汰的兵種,也就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哥薩克們再也沒有取得像此前的戰爭中那樣驕人的戰績。不過出于對遠東中國軍事力量的蔑視,沙皇尼古拉二世對于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他曾經來中國時所親眼看到的。所以,他滿以為,只需要派出一支哥薩克軍團,就能輕松的擊潰中國人的抵御。 只可惜,跟奧匈以及德國的東線對峙牽制了沙俄太多的精力。以至于俄國根本不能從前線抽調一支哥薩克軍團,最后尼古拉二世只能無奈的從西北方面軍中抽調了一個哥薩克騎兵師,又從頓河召集了兩個騎兵團并入其中,組建成了一個擁有一萬六千多騎兵的大編制。他興奮的跟他的皇后宣稱,這將是他用來徹底摧毀中國人抵抗決心的王牌。 馬匹呼出的熱氣跟騎兵們呼出的熱氣相映成輝,萬余騎兵在整個天地都仿佛只有雪白色的西伯利亞行軍是個什么樣子。 很糟糕! 至少現在這個哥薩克騎兵師的師長蘭諾伊夫少將心里是積了一肚子怨氣,因為遠東遠征軍司令潘維茨·普拉托夫中將的命令。他和他的哥薩克騎兵師整整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野外待了八天的時間。其中更有四天時間都耽擱在了下烏金斯克。對于普拉托夫中將這位下達了命令之后反復更改的遠征軍司令,他是一肚子的怨氣。 身為遠征軍的司令官,卻指揮著大軍主力,遲遲攻不破中國人的防線,拿下烏里雅蘇臺跟庫倫,吞并了外蒙古。也是他,拒絕了將主力派遣往伊爾庫茨克跟赤塔,保住這兩座外貝加爾軍事重鎮。還是他,沒有在后面的物資集中地下烏金斯克留下足夠的兵力守衛,結果給中國人的騎兵千里奔襲攻下了下烏金斯克,導致他們陷入了被動中。 當昨天,普拉托夫中將又給他下達了新命令,居然讓他放棄了下烏金斯克,去偷襲中國人的南下合圍部隊。來自克孜勒的命令幾乎是一天一變,蘭諾伊夫簡直快瘋掉了,上萬哥薩克騎兵在寒冷的西伯利亞來回穿行于幾百里的土地上,他真以為哥薩克騎兵精銳到可以無視寒冷的天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