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節
總是這兩日內煩惱的人不少,大家都不清楚,中國人到底在打什么算盤。 轟炸在這兩日中還在持續,并且已經覆蓋到了整個伯力城。因為中國的持續轟炸,伯力城暫時失去了跟外界的聯系,城中不但民用電話線遭到了損壞,就連軍用的無線電等也因為部分受損,短時間內失去了跟軍區其他編制失去了聯絡,尤其是那個哥薩克騎兵團。 “報告……中國人的飛機又來了?!?/br> “什么?”尼古拉耶維奇用望遠鏡一看,連聲叫道,“不好,敵人要進攻了?!?/br> 這一段時間的接觸,他已經明白了中國人有三種飛機,轟炸的轟炸機、架設機槍的戰斗機以及能夠高空偵察并為炮兵提供彈道校正的偵查及炮兵校正機。中國人的轟炸機雖然這幾日來向伯力傾斜了不少炸彈。但是伯力城畢竟在俄國人手中建設了幾十年,就算是不用心,他也建設了不少的永久半永久型軍事工事。這些大量應用鋼筋水泥的建筑已經不是普通的航空炸彈可以摧毀的,必須要用重炮的摧毀。 說白了,就是中國要動用炮兵拔除伯力城外圍的軍事工事,中國軍隊對伯力城的強攻要開始了。尼古拉耶維奇少將幾日來已經領教了中國軍隊的變化,心里原本的一些傲慢跟驕傲也都土崩瓦解。他很清楚伯力現在的局勢,要正面抵擋中國的進攻近乎不可能,現在無非就是兩條路。抵抗一段時間后或投降或被摧毀,要么全軍撤離伯力城。只是,俄羅斯軍人的榮譽支撐著他,不允許他向中國人示弱。 “命令下去,各部隊進入預定陣地,拉響戰斗警報,通知市民們躲避……”少將臨危不亂,一道道命令全部發下去。 司令官梅耶諾夫在前兩天的轟炸中已經認定伯力是守不住的,干脆將伯力城的指揮都交給了尼古拉耶維奇。這樣萬一守住了是他用人得當,沒守住也全是尼古拉耶維奇少將的過錯。盡管現在的他認為全軍覆滅近在咫尺了…… “轟轟”猛烈的炮擊瞬間響起…… 掩護炮群開始發威,雖然伯力城中幾乎沒有什么重火力,唯一的炮兵陣地也在前兩天的轟炸中損失慘重失去了反擊能力。其實,這也不能怪俄國人麻痹大意,過去半個多世紀,俄國人在遠東作威作福的,中國人已經被他們看作懦夫跟不敢反抗的病夫代言,他們并不認為中國人有勇氣跟能力反抗俄國。 正是近代以來俄國的強大跟中國的衰弱,令俄國在伯力這種距離中國邊境只有幾十公里的地方沒有用心經營。 現在,他們在中國軍隊的進攻之下,幾乎毫無反擊能力。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六百二十四章 三路開戰3 國防軍出兵向‘俄國國境’跟‘外蒙古國’進軍了! 這一消息隨著國防軍東北、蒙古、伊犁三大軍區共九個國防師踏出‘國境線’,向俄國跟外蒙主動發起進攻,一舉震驚了整個世界。 “大總統閣下,我國對貴方無視國際法律承認之法案,悍然出動軍隊進入蒙古并入侵俄國表示嚴重抗議。我國政府要我向貴國轉達我英國的意志,請不要玩火自焚,試圖挑釁協約國的盟約……”能把一向在中國外交圈里最注重形象的英國公使,氣得面色有些扭曲起來??梢娝F在所承受的壓力了。 任誰都沒有想到,中國竟然在對俄主動宣戰之后,派兵攻入了俄國‘國境’內。這消息從遠東傳往歐洲之后,英法兩國高層俱都為之震動。只能說在遠東問題上他們再一次犯了個大錯。本來當中俄兩國因為在外蒙的交惡而走到戰爭線上的時候,兩國內還有些外交官樂觀的認為。中國人的強硬態度僅僅是源自他有一個強硬的,又民族主義者領導的中樞。但是協約國都認為,中國人主動向俄國宣戰,并作出廢除俄國在華一切特權等舉動,是對國際秩序的挑釁。為此他們也趁機向中國政府多次施加外加壓力。 在這種外交壓力下,中國國內的一切親近跟畏懼歐洲列強的媒體口風最先軟了下來。最近幾日來中國國內的媒體主流仍在為中國政府出兵外蒙跟向俄國國境派兵主動進攻俄軍歌功頌德,但異議逐漸多了起來。 緊跟著這些媒體加入‘異聲’中的還有某些政客們,他們是擔心中國以羸弱的國力主動挑起大戰,恐再走上當年西太后的悲劇。 他們的擔心其實不乏道理,中國現在的實力的確太弱了一些。李漢心里未嘗不知道這些,但是他也不得不有所動作。一來趁機收復外蒙跟中國失地,二來做一把推手,用俄國在遠東的第二次慘敗,逼迫俄國失去中亞跟遠東的補給,讓沙俄徹底被埋葬在這個冬天里。 他對于自己的計劃有著很大的信心,偏偏還不能將自己的先知先覺告訴任何人。只能以強硬的態度跟集中在自己手上的權力掌控力度,以個人的聲音暫時凌駕于反對他的聲音之上。 眼看著中國國內雖有反對之聲,卻始終達不到和平‘推翻’這位年輕大總統的地步。也難怪左右為難中的協約國要憤怒了! 為什么不憤怒,一是怒俄國沒事找事。中國在過去歐戰爆發之后的兩年里,一直都是協約國最大的物資輸入國之一。這也是協約國默認了中國在以中立國的身份,保護了在華德國人的產業跟安全的原因之一。俄國在法國在西線打死打活,英國正忙著從世界各地向歐洲大陸運送物資的時候,趁機抽調東線的兵力,在遠東因外蒙跟中國走向戰爭,協約國如何不怒。 自開戰至今,英法兩國戰爭支出已經高達40多億英鎊,如果算上軍費跟損失,已經超過了兩百億英鎊。半個法國都被兩大集團的炮彈炸成廢墟,這筆損失沒有半個多世紀,是根本恢復不過來的了。開戰以后,英法兩國先后向俄國提供了四十多億盧布的貸款跟扶持,如果不是來自英法兩國源源不斷的資金,俄國早就因為參政破產而退出戰線了?,F在俄國人拿著協約國的錢去遠東擴張殖民地,協約國不怒才怪呢。 第二則是怒中國,中俄兩國因外蒙產生的沖突,本來中方若是稍作讓步,或者繼續維持前幾年在外蒙問題上的沉默態度,這件事情也就揭過去了。但是協約國萬萬沒有想到,中國的反應竟然如此之強烈。他們不但跟俄國針鋒相對,更是主動向俄國宣戰,收繳了俄國在華一切產業。廢除了俄國在華一切特權并且不承認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訛詐的全部領土。中國軍隊出兵攻入俄國境內,此舉很有可能釀成中俄兩國之間的全面開戰,現在彼得格勒俄國高層已經出離的震怒了。 俄國人雖然仍在同協約國談判,但是沙皇跟俄國高層貴族們拒絕向中國人妥協,高吼著懲戒中國的口號,又從東線抽調了十個師的兵力。 倘若中俄之間直接的沖突加劇,俄國持續向遠東增兵并不是不可能。畢竟中國如果全面廢除了滿清時期跟俄國簽訂的特權,并沒收俄國在華產業。保守估計俄國將損失至少三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跟近四百萬平方公里的附庸國領土。經濟上俄國將損失包括一千多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四五百公里的支線鐵路、俄國銀行以及俄國在華產業等等,保守估計損失高達十億盧布,而且只多不少。 在歐洲都是驕橫霸道的俄國人什么時候吃過這么大的虧,中國沒有一方做出妥協,歐洲的東線不穩了! 李漢穩坐釣魚臺,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似乎全然不被英國人的威脅嚇到。事實上他的確有自信,為什么自信,還不是中國的百萬國防軍。 都說將熊熊一窩,近代以來中國的局勢就是這樣。政府高層的無能導致整個中國多次失去大好的局勢。中法戰爭,中國軍隊在前線打得法國軍事行動都維持不下去了,如果是一個英明的政府領導,完全可以趁機狠狠宰上法國一筆,為中國爭取到更多的利益。甲午戰爭陸地上如果不是前線的將領一個個膽小如鼠,政府高層更是因為畏戰不愿意動員軍力支持,否則如何會出現那種情況。 自近代以來中國就是世界上少有的軍事大國,李漢有著滿清時期滿人朝廷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經營的新軍基礎。在他掌握了全國政權之后,不但吸納了滿清的新軍,更是通過幾年的對國防軍尤其是陸軍的傾斜式扶持,現在中國九十多個師的陸軍,在陸地上不畏懼任何國家的挑戰。正面挑戰英法德俄這樣的國家中國的確沒有半分勝算,但是戰爭若發生在中國國土跟臨近國境線上,天時地利人和全占,以優勢兵力摧毀不遠萬里來華的軍隊,焉有不勝! “公使先生,請您不要生氣,我這里有一份外交部起草的國書,不日將向全世界公布,就我國的立場等都有闡述,您不妨好好拜讀一下?!?/br> 他笑著把那份已經送往外交部的國書遞給英使,他的翻譯接了過去。因為是中文,加上對中國翻譯的不信任,英使的翻譯是從香港招募的來華三十多年的白人。他的翻譯看得十分費力,結結巴巴的英語向公使做了翻譯:“……此次中俄之沖突,罪責全在俄國政府之無賴。外蒙為我國恒古不變之領土,俄國炮制諸般協議意圖分裂我國,削弱我國,滅亡我國,最終令我中華如同其在中亞之奴國。彼時俄國可謂之為‘黃俄羅斯’。面對領土被侵犯,我愛好和平之政府再三之妥協,而俄國再三之威逼。嗚呼哀哉,彼時今日,我中華禮讓之美,竟被認作無能、懦弱之表現?!?/br> “祖宗有云,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此番戰事,無論進軍外蒙或者進攻俄國,都不過為鏟除一小撮目外蒙與俄國遠東敵視中國之分子,非中國之欲交惡與俄國……吾聽外蒙及遠東部分俄人,為一己之私,窮奢極欲,對百姓橫征暴斂,或罔顧我國之國防,多次派兵侵入我國境內燒殺掠奪。此類之禽獸,若不早除必成禍國殃民之根,非欲為,實不得不為也……無論如何,蒙古自古是我中華神圣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今日出兵,實屬我國內政,與他國無關,各國在蒙古之正當利益、僑民安全,國防軍當依據法律,一體保護,絕不稍有侵害。俄國近代窮兇極惡,在我中國國土之上燒殺掠奪,搶我財物、割我疆土,所犯之舉人神共憤、料來世界聞名之各國必當理解……” “您在玩火,大總統閣下,請您立即下令國防軍停止前進,立即收兵回營,否則我協約國將保留采取任何手段之權利……” “公使先生,俄國雖與貴國為盟友,但俄國屢次挑釁我中國,侵犯我國之主權也是事實。我國主權被侵犯,國防軍出兵與否,純屬內政,他國無權干涉?!崩顫h強硬的回絕了英國公使之要求,協約國出兵遠東……他們還有兵可用嗎?再等兩天……等到遠東更亂一些,就讓英國人明白,這遠東的局勢,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掌握的了! “我僅代表英國及協約國集團再次聲明,希望大總統閣下收回命令,否則我兩國之關系將陷入難以挽回之局面?!?/br> “公使先生,中國雖然是如果,但也不代表任何人,任何國家都能隨意對我國進行威脅。我國有百萬國防軍,從陸地上我們可以摧毀任何一個國家跟聯盟,尤其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北邊還是南邊!”李漢斬釘截鐵地說道,“哪怕是一個歐洲強國集團欲侵犯我國之主權,我國也會斷然舉兵,與之死戰到底!我也請您替我向貴國轉達一句話——中國不希望與協約國交惡,也請英國不要成為第二個俄國!” 英使臉上一青,這已經是赤果果的武力威脅了。他冷哼一聲,起身道:“大總統如此言語,讓人失望,我希望您不會為此而后悔?!?/br> “公使先生,您又何必大動肝火呢?我國跟俄國在遠東存在著諸多的矛盾,尤其俄國亡我之心不死,自11年來五年間炮制四次意圖分裂我之外蒙跟東北之舉動。我國無意與協約國交惡,戰事將只維持在中俄之間,一旦我國收復失土,戰爭也將隨之結束。貴國不要表現的太過,如果想要找到突破口,主動挑起中俄爭端的俄國比之中國更加可惡,不是嗎?貴國政府為何不向俄國施壓外交壓力,反而三番五次包庇俄國,以協約國之名義威脅我國?” “多說無益,大總統閣下,既然如此本人就告辭了。閣下的說辭我會如實稟告我國國內,貴國如此無視國際秩序,日后定將受到裁決!”英國公使揚長而去,留下李漢在背后冷笑,“戰后打壓中國嗎?你們還有那個機會嗎?” 感覺到英使走遠了他也不起身,坐在沙發上拍了拍手掌,不一會功夫,他的情報官走進了房間內。 “你的人在日本那邊做得干凈嗎?” “先生請放心,我們這一次是通過袁世凱時期在日本埋了多年的‘地鼠’,向近衛師團中的‘血手會’提供的資金支持。暗殺大隈重信之后,我們已經放棄了這一條線的全部聯絡,不會存在任何問題!” 李漢靠著椅子,閉著眼睛微微點了點頭,“很好!” 五月爆發了紫禁城事件后,調查局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查到了可能跟日本人有關。只是日本那邊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也掩飾的太好了,以至于調查局根本追查不下去,無法確定日本人的打算。不過這幾年來,日本一直都是調查局重點經營的地區,日本高層密集走動,似乎要對首相大隈重信開刀的消息被調查局得到不久之后,日本海軍動員跟本土陸軍秘密集結,都被調查局所掌握。 起先,中國這邊還嚇了一跳,李漢壓下了躁動的國防軍,很長一段時間內除了物資不斷在集結外,軍隊也只往前線調集,卻始終沒有跟俄國主動對上。直到八月初,才從一位醉酒的近衛師團軍官口中,無意中得知了日本將重啟南下計劃,有意向東印度群島動手的消息。 這可著實令他高興了好多天,日本暫時的南下并不代表著北上派的失敗,這個道理他是明白的。日本在外蒙有著太多的傷害了中國的權利,尤其以滿鐵跟遼東半島的駐軍更是令中國無法接受。短時間內現在中日兩國都在大口的吞吃著歐戰帶來的戰爭分紅,沒有就此開戰。一旦歐戰結束后,日本陷入生產力過剩的時候,勢必舉國又將重新關注近在咫尺的中國市場,到那時一個處理不好,第三次中日交戰又將爆發。 只是這些都是未來,現在,中國需要日本向南方挺進。雖然眼紅東印度群島那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富饒海島,但一來中國就算占領中國之海軍也難以保住東印度群島,還將暴露了中國對海洋的野心。這些都是他不能允許的,現在從陸地上向中亞跟西伯利亞擴張,數萬、十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可趁機吞并,反正不久之后就是俄國大混亂,不比向南方擴張差多少。 日本現在一旦占領了東印度群島,最尷尬的莫過于協約國。因為東印度群島的宗主國荷蘭雖然被德國占領了國土,但其也是協約國集團的一員。而日本根據英日協議,也屬于協約國的一員。日本占領了荷蘭的東印度群島,不但暴增了近兩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也將威脅到英國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失去了大隈重信這樣的穩重派領袖后,以寺內正毅為首的新首相可是來自陸軍的強硬派,李漢現在就需要日本在東南亞的強硬擴張,吸引英法協約國的注意力,以便中國全身心的投入‘毀滅俄國’的大戰中。 “日本那邊的準備怎么樣了?” “根據零星發來的情報分析,日本可能將分別從本土抽調兩個師團、從朝鮮抽調一個師團,動用四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以及大小其他戰艦六十余艘,預測時間將在本月內,日本物資集結完畢后,便向東南亞派兵!” “哼!”鼻子哼了一聲,“荷蘭就那幾艘跑船,我們的南洋艦隊過去,都能輕松擺平。日本集中了過半的海軍,恐怕是對美國跟英法協約國進行威懾的。也好,雖然只抽調走了三個師團,但也足夠日本在兩個月內控制東印度群島了。歐戰對于我們中國來講是機會,對于日本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 他的情報官侯在一旁并不說話,他也只是搖搖頭,“去忙你的吧,日本這邊盯緊了,還有中亞那邊的各勢力,盡可能的聯系上要復國的各勢力,告訴他們,想要復國可以,跟在中國后面,襲擊俄國在中亞的各補給點跟軍事要塞。漢唐之盛世,將在我們手中重現。不,我們要建立一個世界最強的陸權強國!” 并非是他放棄海洋,只是現在唯有犧牲海軍,才能擠出更多的資金發展陸軍。未來十年內,中國的軍費都是向陸軍傾斜的,海軍只能獲得陸軍幾分之一的軍費,用于制造幾艘國產的中小型戰艦。這樣中國不斷可以避開海軍軍備,也可以避開跟日本、美國等幾個太平洋上的海軍強國進行海軍競賽。 他的情報官應了一聲要離開,眼看著他的身影要走到門口處,突然間,李漢像是想起了什么,喚他道:“等一下東來!” “先生,您還有什么吩咐?” “美國那邊,排德情況如何了?” “目前尚未有美國政府介入的跡象,都是民間跟一些受損的財團、銀行自發的行為。不過饒是如此,依舊有大量的德國教師跟技師為此丟失了工作!” 他摩擦著下巴,思考了起來。美國政府還沒有介入,那就代表著現在美國國內還沒有參戰的意思。歷史上美國是在16年底開始有組織的進行排德行動,國內數百萬的德裔生活環境苦不堪言?,F在還沒出現政府介入,就說明他的蝴蝶效應還沒影響到美國,這是好事。 笑了笑,“去忙吧,繼續通過我們在美國,以中國政府名義設立的那幾個公司招聘技工跟教師。向德裔美國人傾斜,告訴那些個有一技之長的教師跟技師跟發明家,中國愿意提供他們全家移民的服務。戰爭紅利可不僅有真金白銀,這些人才才是未來中國能否走上世界強國行列的保證!” “是!”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三路開戰4 西安,8月9日上午9點,中國外交部總長陸征祥親自于外交部對全球發布‘告世界萬邦書’,警告協約國中除俄國外的其他國家勢力介入中俄沖突之中。 外交部總長陸征祥在宣讀完‘告世界萬邦書’后,沒有回答記者提問,只是表情嚴肅的拿著一份李大總統親自撰寫的發言稿,在閃爍個不停的鎂光燈中莊嚴的讀出:“自1911年中國的革命者打響了反抗滿清暴政的第一槍,而后無數渴望國家富強的國民前赴后繼、不畏犧牲,為了民國的建立流盡了最后一滴鮮血。他們的功績必將被歷史跟中國所銘記。自1912年1月1日民國成立至今,我民國之歷史雖只有短暫的五年,但在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后繼之下,方有今日之成果。我中國國防軍兩百萬將士在此光榮宣誓,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為保衛領土與主權之完整,我中國不懼與任何國家及國家軍事集團宣戰……” 當天中午十二點,中國禁止向協約國出口一切物資,違令者當以叛國罪論處。外交部向英法兩國在華公使遞交國書,陸征祥鄭重警告英法兩國,不得介入中俄沖突之中。 “號外,號外!外交陸總長通電全國,‘告世界萬邦書’莊嚴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不懼與任何集團開戰!” “號外!號外!傳總統府因國務總理唐紹儀在國家主權問題上的處理有失國體,已經啟動罷免國務總理提案,將由內閣各部總長在未來半月內進行投票表決!” “號外!號外!國會通過總統‘以工代賑’提案。未來五年間,政府將預撥數億財政經費,用于整修全國河渠、水利、公路等。根據此提案,未來五年間,政府將在農閑十分自全國各地征召民眾投身國家建設工程,將以面粉、布匹、棉衣、rou食等作為工錢給予結算。根據此提案,五年后中國將初步建立完善的公路、河渠水利網,其中重點治理之長江、黃河,每三年一遇之洪災可延遲至十年一遇。匯集黃河、長江沿岸各省之居民!” “最新消息,國防軍第五十三騎兵師、步兵三十七師已經進入我國失地外蒙。蒙古王公聯合會發表通電,極力贊同國防軍之正義行為,奉勸庫倫集團懸崖勒馬,束手就擒。尚有一線生機……” 隨后幾天內的局勢可謂風云動蕩,8月10日,總統府下達全國軍事總動員令,華東、華南、西南、西藏軍區各自轉入戰爭狀態,陸軍部向云南、廣西、廣東、福建四省調集七個國防師的兵力,在西南、華南一線駐扎之軍隊達到二十二個國防師,尤其廣西、云南一線,中國之軍隊已經具備攻入英法印度支那半島殖民地的實力。稍晚,海軍部下達海岸警戒令,密集派出布雷艦跟炮艦在沿海各港口進行布雷。魚雷快艦、潛艇游曳在威海衛、香港外海,海軍艦艇也駛出渤海灣跟沿海各軍港集中。 8月12日,政府以保護協約國在華外交官,防止國民之過激行為導致協約國在華之外交官員遇襲為借口,下令調集軍隊環繞英法兩國在華之租界、領事館區建立陣地。只是炮口、槍口一律對準租界區,目的不言而喻。隨后幾日見,大量中國民眾逃離租界區。商賈停止向英法兩國租界出售一切生活物資,令兩國之租界陷入荒廢之中。 在華英法洋人陷入全面恐慌之中。 8月13日,中國之偵察機越過中緬邊界,偵查緬甸一方英軍駐軍陣地。同一日,隸屬中國之偵察機出現在威海衛、香港及中越邊境各處。 8月14日,總統府向國會遞交暫停協約國在華一切銀行、洋行業務的提案,未獲得國會批準。消息見報后,泰晤士報以‘瘋狂的中國人’為名撰寫了整整三個版面的報紙全面報道因俄國挑起的外蒙獨立引起中國同協約國之間的不信任。莫里循悲哀的在泰晤士報上稱,“這個自五年前革命以后民族意志高漲的國家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一旦協約國宣布支持俄國或介入中俄沖突,中國將加入同盟國陣營,并在遠東地區向協約國宣戰!” 中國,已經用事實向協約國做出了警告,不要逼迫中國向協約國宣戰,否則中國必將摧毀英法兩國在遠東的全部殖民地。 中國的軍事訛詐在英法兩國國內掀起怎樣的轟動,李漢已經不關心了。他知道現在外交上需要做的,他已經做足了。雖然向協約國表示強硬態度上,連他自己都認為太過瘋狂,但是這一趟鋼絲線他非走不可。哪怕是引起戰后英法兩國警惕,他也不得不有所作為。一方面是因為外蒙,另一方面正是為了盡可能的重創俄國遠東力量,加速這個國家的滅亡。 同盟國對于中國的強硬態度十分興奮,德皇在甚至在時隔兩年后第一次親自纂稿向遠東拍發電文。當初中國在歐戰之后宣布中立但卻向協約國出口物資的事情,德國國內就算不滿也只能認了,因為中國沒有錯。李漢身為這個國家的領袖,他有資格利用一切機會發展自己的國家。 就如當初他向德國保證的,中國恪守在歐戰中的中立態度。當德國公使幾次就中國向協約國出口物資責問時他也是用這句話擋過去的,只要德國能把物資運回國,中國同樣歡迎德國來購買。到目前為止,中國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對德國繼續維持友善態度的國家之一。另一個國家是希臘,現在就連美國國內都因此德國的潛艇多次擊沉美國貨船,而爆發了抗議跟反對德裔美國人的行動。 相比之美國的表現,毫無疑問中國的態度實在太好了。 只是,無論德國人如何拉攏,李漢的態度只有一個,暫時客氣的應付,既不顯得中國對德冷漠,也不在關鍵問題上點頭。就算是多了中國一個國家,同盟國在整體實力上對協約國的詫異明顯。李漢可不相信,中國對美國的影響力,能夠大過協約國對美國的影響力。只要這個現在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強工業國不表態,中國是不可能與美國為敵的。至少現在不行,差距太明顯了。 正在李漢對協約國進行軍事訛詐的同時,中路軍已開始了攻入外蒙并對溫都爾汗發動進攻。 1206年,成吉思汗在溫都爾汗附近的斡難河畔建立蒙古政權,成為元朝歷史初期首都,直到忽必烈南遷之前,這里一直都是蒙古帝國的王都。因此,溫都爾汗在蒙古人心里有著非一般的地位。 溫都爾汗原本應該隸屬內蒙溫度爾汗后裔所屬地。當初外蒙派兵攻入內蒙,意圖分裂內蒙古,合并內外蒙建立大蒙古帝國,外蒙派兵占領了這里。之后北洋軍曾經短暫的收復了溫都爾汗,只是隨后因為附近的蒙古各部落的敵視,加上軍隊難以在當地完成補給。未免引起蒙古各部落的敵視,袁世凱在13年初下令軍隊撤出溫都爾汗,外蒙之后趁機派兵再次占領了此地,然后大肆修建工事。目前,溫都爾汗已經成為了外蒙有數的軍事重鎮之一。駐扎有一千四百多步兵跟近三千的騎兵。 小將白崇禧率領國防軍第127旅在53騎兵師一個團的保護下率先進入依德爾莫格縣。另一路入蒙軍隊將利用機動力繞開東部廣闊的戈壁,直接強攻賽音山達,拿下外蒙偽政府在東南最大的駐軍點后,揮軍直撲庫倫。 53師負責為127旅警戒的騎兵團一個連一百多騎兵一馬當先沖入了依德爾莫格縣??h城與其說是縣城,倒不如說是一座小鎮,都是些分散的蒙古包跟木石搭建成的住處,連堵城墻都沒有。大概也是因此,溫都爾汗那邊根本沒有派遣多少人在這里守衛,僅僅只有一隊騎兵,約莫兩三百人上下。 許是因為騎兵連來得太急,以至于外蒙古偽軍根本沒有戒備?;蛘吒纱嗑褪菗膰儡婒T兵后面的大部隊??傊?,當騎兵連他們出現在距離縣城只有不足三里地的時候,縣城這邊才發現了他們。倉促之間集中起來的騎兵隊根本無法對抗國防軍的騎兵連。盡管蒙古人的騎術一流,但可惜他們裝備的還是上個世紀中葉時期流入國內的燧發槍,無論射程、射速跟精準度都遠在國防軍專門為了對付哥薩克騎兵而研發的一四式馬槍之下。僅僅用了一次沖鋒射擊,53師下屬的騎兵連便打中了40多騎兵,而己方的損失只有6人。 外蒙古偽軍就在兵力遠在國防軍之上的情況下,付出了60多人的死傷,倉惶逃出了縣城。拱手將依德爾莫格縣讓給了國防軍。 “這下子可糟糕了,團座的命令只是讓我等跟敵人進行接觸并刺探下蒙古騎兵的戰斗力。我們把縣城給打下來了,就靠我們這一百多騎兵,該怎么守?” 騎兵連連長王大年傻了眼了,他本來在發現了蒙古騎兵的武器跟他們差距很大的情況后,就要下令撤退的。誰料到就在他下令撤退之前,蒙古人先跑了,結果把縣城讓給了他們,不收吧有些可惜了。畢竟可是他們騎兵連的戰功??墒鞘障掳?,這座還不如內地一座鄉鎮大的地方,毫無工事可以讓他們下馬駐守!怎么守,難道還能跟那些蒙古人一樣,騎在馬背上守住嗎? “連長,都說蒙古的騎兵厲害,我看根本就是慫蛋嗎?才一個沖鋒就都跑了,不經打!” “不可輕敵,我們的大隊人馬是步兵,現在都在蘇布拉嘎盆地休整。雖說距離這里只有四十里路,但127旅要趕來,至少要三個小時。咱們的大軍已經連續行軍兩天了,勞馬馳途的??蓽囟紶柡沟貐^有蒙古人的一旗騎兵,他們那三千多人都是四條腿,說來就來了。他們雖然距離這里有八十多里地,快一點也就一個小時的事情。這地方咱們占了也難守??!” 事實證明,王大年的擔心不是毫無道理的。一個多小時后,遠方一道泥土長龍涌來。王大年臉色驚變,連忙揮手騎兵隊撤離。 乖乖,溫都爾汗那邊至少派出來千八百騎兵,他們這一百多號人裝備再好也扛不住。數量多到一定數額時,裝備的優勢就不明顯了。 王大年在拿下縣城之后,做得第一件事不是清理戰場,也不是關顧當地人的敵視。他派出騎術最好的兩個騎兵立刻往后方傳遞消息,傳遞這里的消息。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想必后方已經有所準備了。當下他便下令撤出這座比內地貧窮省份的鄉鎮還要小的縣城,退往蘇布拉嘎方向。 偽蒙軍1400余人很快趕到了縣城。溫都爾汗那邊作為外蒙軍事重鎮,早已經接到了庫倫的命令,加強對南方的警惕。所以,在收到了逃兵的情報后,溫度爾汗一下子派出了近一半的騎兵,由科爾沁王的后裔拉姆扎帶隊,前一步前往這里查探國防軍的情況。倘若國防軍的人數并不多,他們就堅決摧毀國防軍的先頭部隊,并派出騎兵查探他們的大隊人馬、sao擾后勤線。倘若國防軍已經主力壓上,他們也可以憑借著坐下的上等蒙古戰馬,快速的脫離接觸。 拉姆扎先派出了五百精銳騎兵向縣城發動了沖鋒,只是他們只聽到了幾聲繚亂的槍聲,縣城這邊就沒了動靜,沒多久之后,他手下的一個奴才帶來一個令他們摸不清頭腦的答案。 “什么?漢人撤出了縣城?他們去哪里了?”拉姆扎雖然魯莽,但也曉得打探一下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