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節
這其余幾條倒是可有可無,只有中國愿意同德國簽約永不對德宣戰這一條跟中國將在明年后發兵外蒙令弗朗茨精神一震。德國在華經過數十年的經營,擁有不下十億馬克的資產,若中國對德宣戰,德國完全有可能在歐戰結束之前失去這些利益;而第二條,更令弗朗茨激動。外蒙雖然名義上仍是中國領土,但目前卻擁有自己的軍隊跟政府,并且國內還有俄軍駐扎,基本上已經算是俄國人的半殖民地了。中國要出兵外蒙,必然要與俄國人的黃俄羅斯政策碰撞,屆時很有可能將與俄國交惡,甚至得罪協約國全體。最低估算,以中國正在擴張中的軍力,一旦外蒙爆發中俄沖突,至少可以牽制二十到三十萬左右的俄軍。這無疑將大大緩解德國跟盟友在歐洲的軍事壓力! 這是大大的好事! 他剛得到了德皇的委任,允許他全權負責在華交涉,心里本就要答應下來,但是還是壓下了心里的想法,很快便一臉rou痛的假裝道:“為了中德兩國的友誼,我國可以做出讓步,但如果可以,我國希望貴國答應一個條件!” “請講!” “我國希望貴國日后能夠愿意向我國開放貴國沿海尚未租借的其他港口,供我國船只來往???!” 這本是一個不算過分的要求,但陸征祥不認為德國人的要求會那么簡單,他低頭沉吟片刻,詢問道:“貴使的意思是,貴國到我港口??恐灠ㄙF國海軍?” “包括!” 這……這已經不是陸征祥能夠拿主意的了。他沉吟了片刻,搖頭道,“貴使要求并不算過分,貴國來華艦隊若是提前向我國遞交國書,自然可以??吭谌魏我蛔劭诖a頭。當然,因為牽扯到軍事上的事,我需要向總統府請示一下,不知貴公使館的電話,可否借用一下!” “請便!” 弗朗茨招來一個年輕日耳曼文職公館人員,跟他小聲交代了幾句之后,由他引領陸征祥前去向總統府做電話匯報。很快,陸征祥便打完了電話,回來后面上掩不住的喜色,迎著德使的臉點頭道,“我國大總統已經同意了貴國的要求,但是我國也希望能夠增加一條不算條件的條件……” “洗耳恭聽!”弗朗茨的中文最近進步很快,一些慣用的外交名詞,他已經學會了使用。 “大總統希望,能夠跟貴國之間建立更加融洽的友誼,因此,我國希望能在現在跟將來同貴國談判解決一些夾在中德兩國之間,已經嚴重困擾兩國友誼的弊端!” “比如……” “比如領事裁判權跟庚子賠款!” 公使先生腦子轉得飛快,這兩個條件應該說并不苛刻,中國作為遠東最具潛力的大國,一旦給他發展起來,廢除領事裁判權甚至租界都是早晚的事情,當然,這些還必須等到這個國家擁有那個實力為止。當下他幾乎是脫口而出,“我本人原則上同意這些條件,但需要經柏林方面確認后才能完全應允?!?/br> 9月12日,歐洲馬恩河戰役打響的同一天,在近東地區,因當時英國政府擔心土耳其加入同盟國,將其在建的軍艦全部扣留。同時英國更是傲慢的拒絕了將其扣押的擁有14門7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的一代傳奇戰艦——“奧斯曼蘇丹”號交還土耳其,反而將其改名為‘阿金庫爾號’編入英國皇家海軍之中。不甘心就此沉淪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決定接受德國人的拉攏,德國人僅付出了一艘毛奇級戰列巡洋艦——戈本號跟一億法郎貸款的空頭支票,便將這個西亞強國拉入了歐戰的泥潭之中。當天,四萬土耳其軍隊在艾爾肯將軍的率領下向塞爾維亞進軍,同時,土耳其人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切斷了俄國從黑海獲得盟友軍事物資援助的渠道。 第二天,在遠東中德發表聯合聲明。德國方面表示:愿意盡快向中國交還青島租借地;德國同意將《辛丑條約》中剩余的德國賠款部分在未來十年內逐批返還中國,并向中方開放更多留學渠道,對留德學生增加獎學金及吃住補助;德方支持中國廢除有關領事裁判權的要求并愿意同中方就廢除領事裁判權進行談判。中國方面表示,為感謝德國在山東問題上的厚意,中國愿意向德國開放沿海非通商口岸港口,供德國船只??啃菹?;中國將在未來五年內向德國聘請不低于10名政府顧問及500位國防軍和警察系統教官,并向德國發行四千萬馬克十年公債! 在這個時間,中德有關聯合聲明的沖擊力在遠東造成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關注遠東局勢的諸多評論家及外交官普遍認為,德國在對華關系上做出了巨大的、實質性的讓步,無論是青島的交還、賠款的返還還是領事裁判權廢除的談判,都是德國為了拉攏中國作出的巨大讓步,毫無疑問,這些都讓中國從中獲益匪淺。當天緊急從遠東拍往倫敦的泰晤士報駐華記者這樣寫道:“隨著中德聯合聲明的公布,中德之間的密切關系又近了一層,在不遠的將來,德國會不會做出更大的讓步以換取中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呢?如果那樣,俄國在遠東地區就要面臨中國的軍事牽制,戰爭的走勢讓人很難預料?!?/br> 只是,眼看著到嘴的鴨子要飛了,可著實氣壞了一個國家! 日本!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五百七十四章 山東危機(6) 9月13日,英法俄三國宣布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宣戰。 歐戰對于中國來說毫無疑問將是一次絕好的發展機會,李漢當選總統以后,一直重視財政問題的根本解決。中央、政府在厘金廢除、稅收調整、保護工商、擴展實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為了長遠卻放棄了現在,國家以免稅跟減稅等措施鼓勵國內發展工商實業,導致14年甚至15年兩年間,如果沒有其他手段,很難獲得更多的國家財政收入。而且在關稅上,中國自近代以來便實行的低關稅政策,這導致源源不斷的國外商品流入中國市場,沖垮本國本來就規模不是很大的本國市場。 好在清政府雖然軟弱無能,但多多少少還保留一些權力,袁世凱時期英國人為了拉攏袁世凱也在關稅上做出了一定讓步,令政府在進口商品關稅上雖然沒有什么自主權,但是在出口關稅方面中國擁有較大的自主權。 7月份薩拉熱窩事件爆發后,新政府陸續調高一系列產業的出口關稅,比如鋼鐵、煤炭、紡織品、糧食、罐頭食品等囊括37種物資及52種商品出口稅率由5%上調至20%(政府對出口企業給予10%出口退稅)并擬進一步上調。當時這在列強看來簡直是中國政府的自殺之舉,等于是要斷絕各出口商人的財路,有些報紙甚至還不懷好意地認為“中國新政府糟糕的財政,令北京已經開始殺雞取卵了!” 但八月歐戰的爆發,輪到各國觀察家大跌眼鏡了,中國的這一政策雖然造成了7月份出口的大幅度下滑和大量貨物積壓,但同時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利益——歐戰一爆發,上述貨物的價格猛漲,那些商人原本因為稅率調高賣不出去而遷怒于政府,到這時反而感謝起政府來。財政部的一紙命令,讓他們推遲了銷售,但也等來了好時機,鋼鐵、煤炭、紡織品、糧食等大宗物資漲幅均在15%以上,并且到了九月以來伴隨著歐洲各大強國悉數被卷入了戰爭之中,由于各國對未來普遍沒有信心,導致國際市場上物價再一次猛漲,大宗交易如鋼鐵、煤炭、糧食等漲幅都在2025%左右,一些藥品價格更是猛漲40%以上,而且供不應求!至于戰爭需要的特殊物資,如鎢鉛等金屬,漲幅超過50%,而且還有加速上漲的趨勢。 在中德聯合聲明的第二天,中國財政部再次下達通知,將各種戰略物資出口關稅提至30%。當時的國際市場上,中國是鎢和銻的第二大出口國,鉛的第四大出口國,美國是鎢、鎳的第一大出口國,而智利則是硝石和銅的第一大出口國。幾乎在中國財政部調高戰略物資出口關稅的先后,美國、智利等幾大礦產出口大國也不約而同地提高了戰略資源地出口關稅,坐享歐洲“戰爭紅利”,一時間,國際金屬市場價格暴漲。 英法兩國一直以來認為自己殖民地甚多,貿易和商業發達,對于戰略物資的獲取相當容易,并不屑于囤積和儲存,在戰爭爆發的頭半個月就吃足了苦頭——英鎊和法郎輕微貶值,各種資源價格幾乎翻了一番。各資源輸出國的提價政策對德國影響很小,德國一直都在囤積戰爭物資,而中國方面自12年以來,李漢為了給德國戰車補血,同時也是為了償還德國貸款,一直都是以大量戰略物資尤其是各種重工、軍工所需重金屬抵償德國貸款,讓他們非自愿地加速囤積,德國也因此擁有了將近2年半的戰爭儲備,使得現在的德國在戰略物資的儲備上,比原來歷史上的德國多了一倍不止。 而且歐戰剛剛開始,英國海軍便斬斷了德國同國際市場的聯系,因此國際金屬市場的暴漲對德國影響并不大。奧匈帝國也差不多,暫時也未受到多大的影響。不過最慘的還要數俄國,雖然本身資源豐富,但限于工業和采礦實力的孱弱,短時間內無法生產,甚至于因為適齡人口大量動員后參軍,連糧食和軍火都開始出現短缺。中國皮草跟木材一直都是俄國的主要輸入國,隨著財政部下達出口關稅調整,東北輸往俄國的皮草跟木材等價格增加了三分之一,高額的溢價令不少俄國商人遭遇虧損。 在這樣的情況下,陸征祥在大總統的暗示下再一次向英國拋出了提高進口關稅的談判。只要英國答應將進口關稅提升至20%,中國方面可以考慮降低一些出口關稅。但驕傲的英國人并不肯輕易服輸,他們只同意將關稅提升至7.5%,并且要求中國出口關稅不得高于10%。雙方的立場和要價相去甚遠,再加上中方本就是為了試探英國人對中德簽署聯合聲明的態度,自然是談不攏了。畢竟歐戰開始之后,歐洲商品供給本國跟殖民地都成問題,哪里還有余力顧及遠東中國,關稅談判并不急于一時。 中國能夠抓住歐戰的機會大肆漁利,一直野心勃勃的日本同樣沒有忽視這個機會。盡管日本國內高層已經確定了對德宣戰,但反對之聲依舊不小,最根本的莫過于親英派的薩摩藩跟親德派的長州藩之間的碰撞。新首相大隈重信盡管是長州藩元老山縣有朋推出來的,但卻是一位立志于改革日本的改革派,很顯然他領導下的內閣不可能完全尊崇山縣有朋的安排行事。所以在眾多元老還不知情的情況下,內閣已初步決定站在英國一邊參加戰爭。若不是長州藩對日本政局的影響遠超大隈重信的想象,元老們幾乎被蒙在鼓里。 不過長州藩對德國的親近也不過因為擔心德國在歐戰中的勝利表現,到是跟日本效仿德國建立現代化新式陸軍沒有多少關系。薩摩藩跟長州藩元老碰面后很快在對外侵略擴張上達成一致。為了照顧長州派的利益,也為了顯示薩摩派的目標取向,最終內閣和元老達成一致意見:日本對德宣戰,但目標僅限于青島和太平洋德屬諸島,不介入歐洲戰局;青島方面由陸海軍配合攻略,太平洋諸島由海軍全權負責。 因為一直沒能得到英國方面的默許,日本國內吃不準英國人的態度。直到中德聯合聲明傳出之后,英國對于中國再次向德國靠近的舉動十分不滿,重新有了用日本壓迫中國讓步的想法。在青島問題上,英國并不反對德國將青島交還中國,但對于中德聯合聲明中所透露出來的有關方針又表示極為不滿,對于中國搞“以夷制夷”政策亦表示反感。在這個背景下,雖然巴爾特表示反對放手日本“自由行動”,但英國方面還是通過外交渠道在中德聯合聲明后的第三天向日本暗示無意阻撓后者在青島問題上采取的立場,但不允許日本援引英日同盟協約,必須對德宣戰! 接下來的這些日子里,中日兩國也開始了各自瘋狂的外交努力。日本方面是努力的向讓自己的行為看起來名正言順,并希望得到協約國內部的列強支持,這樣日本到時候對中國前線軍隊大打出手并且吞并膠州灣不管對國內還是國際都是理直氣壯的了。英國默許他們參戰,自然就是對他們攻擊青島開了綠燈。法國對于任何打擊德國的行為都表示歡迎。俄國自無不可,這個國家現在在東線同時面對德國東普魯士軍團跟奧匈帝國軍隊的挑戰,還要應付國內的物資緊張跟財政的窘境,甚至巴不得德國人吃虧呢。 因此日本的重點外交攻堅對象便是美國了。 美國向來都是日本單方面在中國行動最強有力的反對者,但是這個時候,偏偏是美國國內因為歐洲恐怖的戰事開始,國內孤立主義勢頭最盛的時候。他們認為日本這次行動是得到了英國地支持,是協約國對同盟國的作戰行動,雖然有干涉中國主權的意思,但是行動是無可指責的??v使威爾遜總統有意趁機擴張美國在遠東的影響力,但得不到國會跟國內民眾的支持,也只能嘆息作罷!威爾遜總統和他的國務卿通過國務院在給美國駐華公使的訓令中說:“向中國朋友盡量表達我們的善意,但是在這種局面下,對于日本在山東的行動我們不能干涉兩大國際體系的戰爭行動……” 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在向李漢轉達的時候也是一臉的無奈苦笑,他們這些人辛苦圖謀美國在華利益擴張跟影響力的增加,就因為國內民眾畏懼戰爭引發的孤立主義而這樣被輕易放棄!唯一令中國稍微松心的是,美國準備秘密運送四船的軍火支援中國特別是中國缺乏的重型火炮跟炮彈,另一位與李大總統交往莫逆的美國人司戴德趁機向總統暗示,他跟身后的財團、銀行團勢力會盡可能的游說國會跟政府高層,在最合適的時機介入!言下之意就是其他的就要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日本大隈內閣在經過一番周旋之后,已經毫無顧忌地進行了戰爭動員。而且從日本國內海陸軍動員的情況來看,這一次日本不但要奪取青島,還要給李漢政府一次嚴重地打擊!為今后日本繼續向中國大陸擴張奠定基礎。 山雨欲來! 在這樣的風云變幻中,日本最終于9月15日繞開中國,直接對尚且占領青島還未完成交接的德國下達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國在遠東跟中國水域中的一切德國、軍艦和武裝船只完全解除武裝,并在9月20日前將膠州灣租借地移交日本,由日本在戰后“移交”給中國。 這顯然是不折不扣的訛詐,中德有關交還膠州灣租借地的方案剛剛出籠,日本就來這么一手,頓時中國國內輿論一片嘩然。中國國內輿論自辛亥年革命以來,一直有親英、親美、親日、親德四個傾向。不過民國國內雖然現在基本都認定現任總統是在德國的扶持下才能奪取最高政權,但是國內親近德國的勢力真不多。如徐世昌、馮國璋、段祺瑞等便跟英日兩國有著更加密切的關系,國民黨不但親近英國背后更有日本資本的扶持,而美國的那套三權分立跟總統制更是東南沿海跟民國精英階層之中很有銷路,說到底,若不是有李漢這位親德派大總統,中國民眾對德國的認同度并不高。 但是之前不高并不代表一成不變,隨著德系資本這幾年來的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再加上近來中德聯合聲明的出現,在民族主義高漲的中國民間,作為第一個愿意主動交還割占租借地的列強國家,哪怕這個國家是因為歐戰的原因才被迫做出這樣的選擇,國民依舊認為德國人愿意主動放棄手上沾滿了中國人鮮血跟丟失掉的尊嚴的特權,這是對中國平等對待的開始,也是這個國家走向富強的開端。 本來民間才剛醞釀一股親德輿論主流,但隨著日本對德最后通牒地發表,原本日本在國內本就因為兩次去年、今年兩次趁亂增兵遼東威脅中國國家主權的事而臭名狼藉的名聲更是引得全國嘩然。日本對德最后通牒的發表也成為輿論批判的風口浪尖,受到曾經一度掌握了國內主流革命媒體的國民黨系報紙的影響,國內革命黨及民族主義者一般都認為日本是中國革命的資助者,是中國革命的同情者,也是中國要學習的榜樣。但就是這個所謂的資助者、同情者兼榜樣露出了猙獰面目,讓人不由極為憤慨。新政府的咽喉報紙‘中國之聲’發表社論指出:“……先有甲午中日戰爭,日人割我臺灣殺我同胞,掠我錢財數萬萬。又有庚子年日人鐵騎踐踏我國都,掠我國寶搶我財物。更有去年、今年兩次增兵我遼東半島。日本昨日發表的最后通牒,與其說是為了維護東亞和平,保障中國權利和中立立場,倒不如說是日本丑惡嘴臉跟狼子野心的暴露,反映了日本對中國領土的覬覦和侵略,這不能不讓人憤慨,亦不能不讓人奮起抗爭!” 遍覽15、16、17三日中國南北所有的報紙,盡皆都是“反對”、“抗議”、“日本”、“青島”等字樣,國內輿論激憤,除了親近國民黨的部分報紙在日本人導演的鬧劇中表現的十分尷尬外,基本上國內都是呼吁政府強硬回擊日本保護本國主權,只有少數一些報紙提出請求英國、美國斡旋以解決中日爭端。 日本政府政府繞開中國直接向德國政府發布最后通牒宛若狠狠一巴掌扇在了中國的臉上,這種完全無視中國主權的行徑遭到了中國、政府最激烈的抵、制,外交部總長陸征祥在第一時間向駐日公使陸宗輿下達命令,要求陸宗輿向日本政府再次遞交抗議國書! 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效仿中國,三次拒絕了陸宗輿的照會國書。直到17日晚,這才召見了日本駐華公使陸宗輿! 這陸宗輿曾任清政府奉天洋務局總辦兼東三省鹽各使、交通銀行協理、印鑄局局長。1912年任北洋政府財政部次長、總統府財政顧問。1913年底任駐日公使。也是中國近代以來少有的外交人才之一,本來因為此人在歷史上的名聲并不是多好,李漢在入主中樞之后曾想過將他召回國內重新更換駐日公使。只是一來匆忙間找不到合格者,二來此時在日本期間表現優秀,為中國幾次同日本交涉,未顯露劣端。又思及若國勢強盛,料來沒有人愿意甘背罵名在‘二十一條’那種喪權辱國的協議上簽字。最終,陸宗輿被留在中國駐日公使任上,半年來表現也算不錯。至少中樞要他強硬的時候,他的嘴巴跟態度還是能硬起來的。 “見過貴相,我奉我國大總統之命,緊急覲見貴相,向貴國遞交外交抗議!” “貴國抗議我國已經收下,倘若貴使無事,可請自便!” 雙方劍拔弩張,上來就是針鋒相對。 “大隈首相,我國大總統讓我向貴國轉交一句話,我中國雖是經年久戰的弱國,但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涉及本國主權,斷然不能妥協。若貴國一心侵犯我國主權,逼迫我愛好和平之中國應戰,則,不得不戰!”陸宗輿語氣強硬但后背卻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濕透了,自上一次外交抗議書才遞交了不過數日,他又在國內那位年輕的新總統的要求下,向日本第二次遞交外交抗議書。而且這一次更加嚴重,國內已經給出了指示,一旦交涉未成功,中國駐日公使館全體人員立刻撤離回國,準備應戰! 大隈重信上掛著令人惡心的笑容,那分明是屬于勝利者的得意:“……貴國大總統所言差矣,我國一切所為皆是為了維護東亞和平,保障中國政府的中立地位,同時履行英日同盟的國際義務。我國政府已向獨國政府提交國書,要求其在遠東跟中國水域中的一切德國、軍艦和武裝船只完全解除武裝,獨國在貴國膠州灣地權益由我國政府暫時托管,待戰爭結束之后再行移交?!?/br> 陸宗輿強壓住火氣,又想到了國內要求他以最強硬的態度回應日本的命令,他尋思估計自己也無法說服已經拿定了主意要打的日本,又想到了國內已經安排好了讓他們撤回國內的事情,當下干脆深吸了一口氣也豁出去了,憤慨的質問道:“貴國身為東亞強國,卻行得如此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低劣手段。膠州灣乃我國既有領土,我國和德國之間的關系調整純屬敝國內政,何時輪得到貴國指手劃腳?我國政府已一再表示在此次戰爭中保持中立地位,貴國如此行徑,等同向中立國宣戰?!?/br> “陸君,敝國上下皆認為,如果貴國此時接收膠州灣,等于與邪惡之獨國聯合,獨國乃協約國之敵人。我國與英國乃是盟友,盟友之敵便是我國之敵。若貴國作為中立國卻做出如此破壞中立之舉動,我國政府為了盡快恢復國際秩序,同時也是為了貴國好,不得不有所作為!”大隈重信依舊不為所動,臉上微笑依舊。 “何況,我大日本帝國不過暫時代管而已,待戰爭結束后將立即歸還貴國!” “不勞貴國辛苦,我國四萬萬又五千萬同胞,有足夠的人手管理青島!對于貴國政府如此顛倒是非之行徑,我國大總統要我向貴國詢問一句,膠州灣是何國領土?何國擁有主權?” “我國堅持認為,貴國政府如果在歐戰期間收回膠州灣,將是破壞和平、破壞中立的行為,必須為此付出代價?!?/br> “這是威脅!” “不,這是忠告!” “……既然如此,大隈首相。我國政府讓我向貴國轉達的意思已經全部轉達完畢,既然貴國一心只為侵犯我國主權,我中國縱使戰死至最后一人,必玉碎以保衛主權。我國政府已經下令召回我駐日公使館全體成員,就此向你告別!” “……雖然十分遺憾,但我國尊重貴國的外交決策!” 這注定是一次不歡而散的外交照會,大隈重信盡管有些驚訝中國那位新總統竟然撤回了駐日公使館全體成員,但一點小小的意外絲毫阻擋不了日本染指山東的決心。 盡管已經肯定了戰爭進入倒計時,不過在內閣總理徐世昌跟北京不少妥協派的要求下,李漢雖然開始著手從各省調兵遣將,但仍沒有放棄外交努力。以徐世昌為首的妥協派跟以陸征祥為代表的外交部各自進行著不可能成功的努力,向歐洲列強國家做著最后的努力。 但是在這個弱rou強食和遵循叢林法則的世界里,中國此時還并沒有表現出值得尊敬的實力,所以也就被列強當作了安撫日本,并且拉攏其在自己戰車上面的犧牲品。尤其中國現任政府高層的親德立場更是令英法等國不美,甚至還巴不得日本人狠狠在山東教訓中國一番,最好能再一次引起這個國家的內部動蕩,然后換上一位親近英法的新總統,比如英法幾國就對徐世昌十分滿意! 在日本再三承諾戰爭僅僅局限于山東之后,對于山東,他們已經決意送給日本。 這樣的國際形式,也讓很多政府的官員還有渴望國家富強的精英階層跟文人階級放棄了對列強的那種慣性幻想。漸漸的站在了李漢的身邊,在這個時候,他們終于開始相信,只有自強,只有在李漢這個自日本發布外交抗議書之時便一直態度強硬著手準備戰爭的強硬派身邊,只有通過戰爭并戰勝才能爭取中國的國際地位,才能保證國家的主權完整。 在這短短幾天里,山東危機,華北危機,中華危機的吼聲頓時就傳遍了大江南北整個中華民族。幾乎整個國家南北,都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中等待著政府跟那位大總統喊出凝聚著整個民族意志的回復! 危難并沒有壓倒李漢領導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整個國家都在躁動跟不安中等待著新的浴火重生!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五百七十五章 妥協與應戰 9月19日,日本對德通牒的最后一日,中國宣布因日本政府惡意干涉中國內政及國家主權,終止與日本之間的外交關系,召回駐日公使。同一天,德國駐華公使弗朗茨拜會民國大總統,向其轉達了德國國內的意志。 以德皇的驕傲,如何能夠接受被他瞧不起的東亞國家日本的訛詐,大怒之下若不是德國已經被歐戰牽制在歐洲動彈不得,只怕這位歐洲大皇帝陛下會忍不住派出德國公海艦隊全部主力,遠赴亞洲給日本一個狠狠的教訓。不過德皇的憤怒跟德國的憤怒不能掩蓋一個事實,德國現在無力顧及遠東。甚至盡管中方幾次暗示,希望德國將遠東艦隊留在膠州灣同中國一道對日作戰,但德國仍舊未接受中方的好意,在18日晚,由時年53歲的馬克西米利安·格拉夫·馮·斯佩中將率領,以沙恩霍斯特、山東、遠東三艘戰列巡洋艦以及“格奈森諾”號裝甲巡洋艦為主力,趁夜色在英法日俄等國數十艘船艦的尾隨下,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盡管德國駐青島陸軍得到國內的命令,暫時配合中國人的指揮共同迎戰日本,但……失去了遠東艦隊的威懾,中方只能被動接招。 同德使弗朗茨碰面之后,李大總統隨即召開內閣會議,就是否對日宣戰跟驅逐日本在華所有外交人員、趁機消滅日本駐屯軍、撕毀‘辛丑條約’向天津增派軍隊甚至沒收日本在華所有資產等問題進行討論。因為每一項議題都可謂危險、瘋狂至極,這導致會議還未開始,會場內便氣氛壓抑的沉悶,人人臉上都帶著凝重的神情。 聽取了外交部陸征祥轉達的英、法等國再一次拒絕組織日本對德最后通牒的外交交涉匯報后,李漢問道:“諸位可還有未死心的人?” 他是一開始從日本向中方遞交了外交抗議書之后便開始著手從南北各省調軍應戰的強硬派,若不是徐世昌跟陸征祥等還有不少內閣成員不死心,他也不會批準將外交交涉的任務交給他們。 徐世昌感覺到了他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臉上頓時沉了下去。他是內閣內反對與日摩擦的代表之一,就連段祺瑞都認為此時理應果斷著手準備戰爭,他卻因為歐戰以來兩月為國家帶來的財政收入,認為國家不應該放棄了現在的大好發展機會去選擇戰爭。不僅如此,他還是堅定的親英派跟對德宣戰派之一。 歐戰之后,他思來新總統的依仗德國在歐洲已經脫不開身,認為此時正是增強國務總理跟內閣權力的時候,七月以來倒是經常出入英法日美等國公使館同各國公使交流,希望能夠說服他們向李漢施壓,增加國務院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總統府跟國務院之間的沖突最近不斷,只不過徐世昌手上無兵無權,輸多勝少罷了! 不占理的時候便不開口,徐世昌水晶狐貍的美名可是數十年的清末官宦生涯磨練出來的,他全當做沒聽到,緊閉上嘴一句話也不說。 最先開口的是唐紹儀,這位司法總長氣得美須抖動,“無論從外交慣例還是從國際公法來看,日本的舉動都是對我國內政的干涉。但此時歐洲列強擺明了不愿意參與其中,一來因為歐戰脫不開身,二來恐怕也是對我當前政府親德的立場有些不滿。這些都已不重要了,明日便是日本對德最后通牒到期的時間,我國根據中德聯合聲明,已經先一步派遣了一個團的士兵抵達膠州灣參與接管青島。已從事實上確定了青島現在主權歸我中國,日本此等行徑隨說是表現對德,但實際箭頭卻是直指我中國,不可不防!”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點頭,商務總長周學熙附和道:“日人欺人太甚,理當強勢回擊。我建議可由政府出面,阻止日貨進入我國!” “對,公理在我,我們要據理力爭!”教育總長嚴復跟農業總長李經羲都先后表了態。 但李大總統卻坐在他的位子上只是皺眉,許久,下面的議論聲逐漸小了下去,人們這才注意到,自始至終,這位年輕人都沒再開過口。 “大總統,您的意思?” 湯化龍跟他的弟弟湯薌銘遞了個眼色,他是李漢的嫡系心腹不好開口,這湯薌銘身為海軍總長平時受到的監管比較嚴格,總統的意思是禁止軍人拉幫結派,所以由他開口詢問更方便一些。最起碼,名義上他是屬于國家的而不是某個勢力。 “諸位可還沒有未死心的?” 李大總統還是這句話,聲音很平淡,任誰都難聽出他是什么心情,但會場內登時就安靜下去了。 這個態不好表啊,誰都清楚日本此次對膠州灣志在必得,威脅和恐嚇并不是空xue來風?,F在日本人是打得德國的主意但不代表中國就安全了,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招來武力進攻,這是要極力避免的后果。如果那樣,不但中日關系將急劇惡化,中國所需要的和平與穩定局面也將被打破。戰場上的勝負是一個方面,光是為此次戰爭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又該需要多少? 20年前,中日已交手過一次。當時中日的實力對比遠沒有像現在這么失衡,依舊是一敗涂地的結局。20年來,中國每況愈下,‘馬關條約’大大傷了中國元氣肥了日本惡鄰,維新變法遭受夭折,‘辛丑條約’更是幾乎令中國國將不國。辛亥革命之后國家雖然掃平了滿清這個腐朽的政治集團得以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但數十年的折騰,國勢已經衰敗的厲害。反觀日本,20年來堅定不移的推行明治維新,利用從中國得到的賠款跟臺灣、朝鮮、東北利益大肆發展。10年前又擊敗了俄國,國力蒸蒸日上,此次有備而來,難保沒有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決心。 怎么辦?堅持收回青島免不了要和日本硬碰硬,這個國家是只認強力和拳頭地,對他講公理沒有絲毫作用;對日妥協,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國內大好局面又可能毀于一旦。最后只能自欺欺人,寄希望于列強干涉! “不說話,不說話就代表諸位都已經認清楚現實了?那既然已經認清楚了現實,為何諸位開口閉口不提應戰,還在滿口的抗議、道義……唐總長,膠州灣主權既然在我,符合我國法律,符合國際法律,為何日本人卻視之無物?周總長,日本人眼看著就要打到我們家里來了,你只是阻止日貨銷售,能給日本造成多大損失,讓日本少賺點錢買子彈在前線殺死我國士兵嗎?嚴總長、李總長,你們既然掌握公理,能否告訴我到哪里去講理,現在哪里還有這么一個地方,讓你們去講理!” 啪的一聲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年輕的大總統怒而起身,虎目帶憤一一自屋內諸位閣員身上掃過。 “談判、談判、談判,人家日本人都要打到我們國家來了,還談判,還自欺欺人,這是什么?這是心虛……這是懦弱……這是未戰先怯……這是投降主義!為了收回青島,中國付出了多少,他日本人一句話全給拿走了,我們革命以來數年的功績全沒了!日本人今天可以搶青島、明天可以搶山東、后天還可以搶天津、搶北京,甚至強占全中國!” 他的手掌啪啪啪啪地一下接著一下往桌子上拍個不停,可見心里已是怒急。 “今天召集諸位來之前李某話說得已經十分清楚了,這是應戰討論會議,再明白點叫‘對日宣戰動員會’,你們倒好,一群中國最高政府的官員們,內閣的閣員們,你們在討論什么?抗議?公理?屁……難怪人家日本人瞧不起我們中國,難道當了幾十年的官,腦袋都給權力磨成了漿糊,都忘了自己的權力是國家給的,權力是百姓給的??涩F在咱們的國家主權被侵犯、百姓權益被侵犯,你們還在討論、談判、抗議……你們到底要自欺欺人到什么時候?到日本人一直打到北京來嗎?” 他的目光最終停留在了徐世昌身上,沉聲道:“漢雖只是暫時填掌本國臨時大總統,但也受到‘中華民國憲法’承認,依法擁有統率全國陸海軍隊,宣布國家戒嚴,在國家主權、國家利益、國家尊嚴遭受侵犯時對外宣戰,派遣及召回我國駐外大使、公使,接受及驅趕外國大使、公使的權力。徐國務,我想請問,我方才所說的話可曾有誤?” 徐世昌給他盯得臉皮抽搐了一陣,點了點頭,“大總統說的不錯!” “唐總長,本總統上述言論是否違反國家司法?” 唐紹儀:“符合中華民國憲法規定!” “很好……諸位也知道本總統并無違憲違法,那么,現在內閣會議由我接管?,F在的討論議題如下,第一,草擬對日宣戰章程,打不打得贏是國防軍的事情,但若我們在人家打上門來連還手的勇氣都沒有,回去趁早辭職別在這里丟人現眼,白辜負了四萬萬國民的期望;第二,驅逐日本駐華公使及使團全體成員,永久停止支付日本庚子賠款余額,并保留追回之前賠款的權力,但凡起戰便是敵人,對于敵人要豁出一切與他拼命,這是我的意見,誰贊成誰反對?第三,撕毀‘辛丑條約’,重新向天津增派軍隊,武裝大沽炮臺,防范日本軍隊自渤海灣登陸威逼首都,解除全部日本駐屯軍武裝,所有反抗一律視同對中宣戰允許強行鎮壓;第四,廢除與日簽署全部不平等條約,接管日方所有在華租界,凍結一切日本在華資本及財產,強行收押所有在華日本僑民!”